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裡有小孩,真的可以擁有無限的歡樂,每天看著他們可愛的小模樣,都會忍不住想逗逗他們,有時候,在家裡,不僅媽媽是戲精,寶寶也是戲精。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是媽媽在逗小孩,小孩萌萌的樣子,秒變戲精。視頻中,媽媽抱著孩子,走到門邊,拍了一下門後,立馬摸了摸孩子的頭,邊摸邊安慰孩子:「哎呦,磕痛了嗎?不痛不痛,」假裝孩子被磕了頭的樣子。
寶寶一開始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瞪大了眼睛看前方,一臉剛才發生了什麼,寶寶不知道的樣子。
很快,隨著媽媽在一旁的不斷安慰和撫摸,寶寶嘴巴突然一噘,表情開始委屈起來。「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儘管媽媽在不斷的告訴寶寶不痛不痛,但寶寶還是認為自己剛才磕到頭了,很委屈,寶寶想哭。媽媽在一旁快笑哭了,抱著哭得越來越大聲的寶寶,哭笑不得。
這段視頻,引來許多網友圍觀,直呼:真是個戲精寶寶!
網友一:寶寶,痛嗎?演出配合得不錯嘛。
網友二:天啊嚕,真是太可愛的,都委屈得哭了,不過,怎麼有點好笑。
網友三:媽媽太壞了哈哈,寶寶的內心估計是:我不管,我就是磕到,想哭。
那麼,有些新手媽媽就會不解,為什麼寶寶會哭呢?明明沒有磕到呀,媽媽只是假裝的安慰了下寶寶,寶寶為何就放聲大哭呢?寶寶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反映呢?
為什麼寶寶會出現以上現象?
1、新生寶寶痛覺、觸覺不敏感。
對於觸覺和痛覺,新生兒的痛覺敏感性要差一點,就像有些寶寶去打針,打針的時候不哭,等快打完了,才慢一拍的哭了,所以有些寶寶在受傷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哭,但隨著年齡增大,孩子疼痛的敏感性逐漸增強。
2、父母的反應。
看到父母在安慰自己,認為自己受傷了,所以就有一些寶寶在哭的時候,父母越哄哭得越厲害,寶寶或許並沒有感受到痛,只是媽媽的反應,會讓寶寶覺得「是不是發生了很嚴重或者很可怕的事情」,媽媽有時的過度反應,會讓寶寶更加害怕,而且,媽媽說的不痛,有時會讓寶寶覺得不被理解,明明就很痛,所以父母的反應,有時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
新生的嬰兒就像一張白紙,在成長過程中,爸爸或媽媽的情緒,行為以及爸爸媽媽之間的相處模式,都會影響到孩子,孩子在懵懂的世界裡,爸爸媽媽是最親近的人,是給予自己安全感的人,孩子會從心的去相信父母,對於父母的舉動會下意識的去接受,並轉化為自己的理解,所以父母在平時教育孩子中,不僅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還需要多多注意孩子的情緒,多去了解一下孩子的一些想法。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