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陀螺儀工作原理及創新應用

2020-12-13 電子發燒友

MEMS陀螺儀並不是最早應用在消費電子上的運動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電子羅盤早先一步進入了消費電子市場。雖然以重力為參照的加速度傳感器和以地磁為參照的電子羅盤可以在地球表面形成垂直和水平面的三維空間覆蓋,但因為二者均以地球而並非物體本身為參照物,因此不能很好地模擬物體的整個運動過程。此外,由於加速度傳感器容易受到線性運動時產生的力的幹擾、電子羅盤容易受到諸如金屬及手機等其他磁場的幹擾,其應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陀螺儀這個測量角速度的傳感器不僅以物體本身作為參照物,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因此可以對其他運動傳感器做有益的補充,從而使得運動檢測更加完備。

任天堂的Wii最初採用了三軸(X、Y、Z)加速度傳感器,後來又增加了陀螺儀。「任天堂早就知道光有三軸加速度傳感器是不夠的。只是當時市面上還沒有消費電子級別的陀螺儀可以使用,直到Invensense推出了第一款用於消費電子的MEMS陀螺儀。」Invensense移動產品事業部系統工程總監林尚宏表示。這一情況也發生在了蘋果CEO賈伯斯的身上。在2010年6月iPhone 4的發布會上,賈伯斯親自演示了陀螺儀帶來的偵測出物體水平方向旋轉的創新應用—這一應用是單獨基於其他運動傳感器無法實現的。因此,通過了解陀螺儀的工作原理,我們可以切身體會到任天堂和蘋果對陀螺儀曾經的企盼,而且也可以幫助國內的消費電子終端廠商巧妙地應用該器件以實現多樣化的創新應用。

陀螺儀可以對加速度傳感器和電子羅盤進行有益的補充。當三軸陀螺儀加上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形成六軸的運動傳感器之後,基本上可以檢測到所有形式的運動,包括速度、方向、位移等參數。「物體的運動無外乎六種,X、Y、Z三個方向的位移和X、Y、Z三個方向的轉動。這六種運動方式組成了物體完整的運動軌跡。」 Invensense移動產品事業部副總裁姜正耀表示。如果在六軸運動傳感器上加上電子羅盤,則在檢測運動軌跡的同時還可以修正絕對位置,實現完美的物體運動軌跡跟蹤。因此,未來陀螺儀的進一步發展應用,是和加速度傳感器及電子羅盤緊密聯繫的。

加速度傳感器相當於一個重錘在中間的彈簧系統,四面八方有彈簧撐著它。平放在桌面時,有的彈簧被拉長,有的被壓扁。變化時,不同的彈簧受到不同的壓縮,從而偵測出不同方向的力。它的典型應用包括手機/相機畫面水平和垂直的切換。

電子羅盤主要偵測地磁。常見的電子羅盤主要基於霍爾效應。但是地磁環境不完美,比如地磁的南極在地球不同的表面不一定指的同一個北方;而在地球不同緯度,地磁的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夾角也不同。因此電子羅盤只能指一個大致的方向,然後進行修正。此外,電子羅盤還容易受到如金屬、揚聲器、天線等磁場的幹擾。尤其是應用在手機上時,需要特別小心地在PCB上選一個合適的位置。

陀螺儀偵測的是角速度。基於科裡奧利力的原理:當一個物體在坐標系中直線移動時,假設坐標系做一個旋轉,那麼在旋轉的過程中,物體會感受到一個垂直的力和垂直方向的加速度。「颱風的形成就是基於這個原理。地球轉動帶動大氣轉動,如果大氣轉動時受到一個切向力,便容易形成颱風。而北半球和南半球檯風轉動的方向是不一樣的。」林尚宏用一個形象的比喻解釋了科裡奧利力的原理。而要在MEMS器件中實現該原理做成陀螺儀,則複雜許多。「先用MEMS做一個震動系統,通過快速穩定的震動產生一個線性的運動V,當V的平面有一個旋轉的拓撲出來的時候,就可以檢測出科裡奧利力的方向,根據公式可以算出角速度。用不同方向的震動來偵測出X、Y、Z軸的角速度,並可通過穩定的震蕩去掉重力的幹擾。」林尚宏解釋道。

圖2:MEMS陀螺儀工作原理模擬圖示

「加速度傳感器和電子羅盤以地球為參照物進行方向的偵測。加速度傳感器偵測物體和重力角度的差異,電子羅盤偵測物體和北方角度的差異,如果偵測到地心和北方,就能定三軸。但是加速度傳感器不光偵測重力,所有各個方向的力都會被偵測到;而電子羅盤偵測的磁場會被其他磁場所幹擾。因此二者在檢測物體運動時,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陀螺儀的參照物是自己本身,因此可以偵測出物體轉換位置的過程。如果物體平放不動的時候,則只要使用加速度傳感器或電子羅盤就夠了。通過上述原理,我們可以把幾種傳感器配合使用,比如相互做精度校正,或一起完備地偵測出物體的運動方向和軌跡等。」林尚宏表示。

表一:常見傳感器使用概況與分析

陀螺儀開啟消費電子創新應用

陀螺儀的出現,給了消費電子很大的應用發揮空間。比如就設備輸入的方式來說,在鍵盤、滑鼠、觸控螢幕之後,陀螺儀又給我們帶來了手勢輸入,由於它的高精度,甚至還可以實現電子籤名;還比如讓智慧型手機變得更智慧:除了移動上網、快速處理數據外,還能「察言觀色」,知道主人在哪裡,興趣是什麼,並提供相應的服務。除了以上幾種,還有很多應用領域值得廠商們去探索。林尚宏推薦了下面幾種創新的應用方式供參考。

1. 遊戲

可通過陀螺儀實現高速遊戲,如高爾夫、羽毛球和鬥劍等。這些遊戲要偵測到很快速的揮動,這對目前的加速度傳感器來說,是很大__的挑戰。「泰格•伍茲揮桿時,桿頭在0.2s內達到180km/s的速度,這相當於瞬間的加速度達到11個重力加速度。現在面向消費電子類的加速度傳感器測量範圍達不到這麼大。如果利用陀螺儀則可以精確地偵測到這個快速揮動,揮桿時桿頭角速度約為1,800°/s,相當於1s揮5~6圈,這在陀螺儀角速度偵測範圍內,因此可以很好地模擬出這個遊戲的真實場景。」林尚宏表示。

另一種如射擊類遊戲要求設備保持不動,然後做很細微的調整後進行射擊。這種遊戲要求高精度和低幹擾,現有的加速度傳感器不能達到該要求。林尚宏舉例說,「我們假設射擊遊戲的誤差角度為±5°,換算給加速度傳感器後,cos5°相當於3~4‰的重力加速度,現有的加速度傳感器精度達不到這個量級,沒法瞄準射擊。陀螺儀可以偵測到很細微的手的抖動,幹擾也很低,拿著10s不動時偏移才0.05°左右,很適合用於這種瞄準的遊戲。」

2. 人機界面

在人機界面領域,陀螺儀也可以進行很好的創新。早在兩三年前,羅技就在其滑鼠上添加陀螺儀和加速度傳感器實現指示器(雷射筆)的功能。現在,通過陀螺儀,可以在消費電子產品上實現手勢的輸入,比如在空中寫字,或者通過晃動、振蕩等方式實現手勢對設備功能的控制。陀螺儀對角速度的偵查很精準,甚至還可以實現識別籤名等生物特徵,因此可以用手勢籤信用卡、支票,實現E Cash的應用。「手勢控制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為消費電子省電。當你依靠手勢進行某些功能的控制時,不需要開啟屏幕背光。例如打電話給爸爸,握著手機在空中寫一個『D』,手機就自動撥號給爸爸,而不需點亮屏幕進行撥號,這種方式可以大大節省屏幕背光的耗電量。」林尚宏補充道。

3. 定位功能

利用陀螺儀可以對GPS和電子羅盤進行補充。例如在隧道或停車場等地,GPS會丟失信號,這時陀螺儀可以根據車子運動的方向和速度,輔助盲區導航;在立交橋等立體道路上,GPS無法識別汽車在哪一層,陀螺儀則可以通過偵測到汽車上坡的動作,根據速度推算汽車到了第幾層。盲區導航功能如果用加速度傳感器來實現,需要先去除重力加速度,測得線性加速度,再根據車速推算車的行徑軌跡,運算起來比較複雜;而如果用電子羅盤來實現盲區導航時,則容易出現漂移,需要對導航儀畫「8」字形進行校正,從而識別和去掉雜磁。這個校正的動作對司機來說很不方便,但如果配合陀螺儀使用,則可以在很小的位移範圍內快速實現電子羅盤的校正。

除了汽車導航外,還可以通過陀螺儀實現行人盲區導航。不過林尚宏指出,行人的盲區導航比車子的盲區導航更難,因為車子的運行相對簡單,而行人將設備放在不同位置時測得的數據相差很大,例如放腰部和放腿部檢測到的信號跳動不一樣,需要傳感器濾波。實現行人的盲區導航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目前還正在探討過程中。

4. 影像防手震

目前有兩種實現方式,一是EIS(電子防手震),另一種是OIS(光學防手震)。陀螺儀目前已經被廣泛使用在了EIS上,通過兩軸陀螺儀檢測到手震動,快速實現幾次重複拍照,然後把手震動前後拍下的照片中影像重複的地方切下來。如果配合電子羅盤使用,還可以做到絕對位置的修正。「用陀螺儀實現防手震有很多好處,比如精確,使得圖片疊加的質量更好;陀螺儀檢測到的是攝像頭本身的震動,可以與物體的震動區分開來,避免誤操作;同時還可以與其他傳感器做配合等。」林尚宏指出。姜正耀則表示,影像防抖動的功能即將被應用到手機中去。「陀螺儀應用在遊戲機中時,只需要6%的精度就夠用,而手機需要的精度高很多。Invensense現在有1%精度的產品供手機使用,在2011年上半年,就將有實現了影像防抖動技術的手機面市。」他介紹道。當手機藉助陀螺儀實現了EIS之後,對可視電話功能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影像抖動時,數據量很大,陀螺儀對影像進行防抖處理後數據量將大幅減少,再傳輸時既可以節省無線帶寬,又可提高幀幅,從而優化視頻的清晰度和流暢度。

此外,還可以實現計步器應用,以及通過攝像頭將設備的運動和實景相結合等應用。

表二:傳感器在消費電子中的應用

相關焦點

  • 手機中的三軸陀螺儀工作原理
    iPhone 4是世界上第一臺內置MEMS(微機電系統)三軸陀螺儀的手機,可以感知來自六個方向的運動,加速度,角度變化。每一次iPhone產品的的發布總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全新的應用。iPhone 4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三軸陀螺儀應該是iPhone 4在硬體配置方面的一大亮點了。
  • 手機中的三軸陀螺儀工作原理概述
    三軸陀螺儀應該是iPhone 4在硬體配置方面的一大亮點了。  一、三軸陀螺儀工作原理  三軸陀螺儀:同時測定6個方向的位置,移動軌跡,加速。 單軸的只能測量一個方向的量,也就是一個系統需要三個陀螺儀,而3軸的一個就能替代三個單軸的。3軸的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可靠性好,是雷射陀螺的發展趨勢。
  • 高端MEMS固體波動陀螺的發展與應用
    據國外研究者分析,按MEMS陀螺不同的工作原理、技術方案、加工工藝的可能組合選擇方案達2000種以上。同時,系統技術的進步和工藝水平的提高,也給MEMS慣性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MEMS慣性儀表的性能在很短的幾十年內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並不同程度得到廣泛應用。其中,消費用MEMS陀螺大多採用傳統的音叉結構,無法滿足高精度,特殊環境下的應用需求。
  • MEMS陀螺儀工作原理
    傳統的陀螺儀主要是利用角動量守恆原理,因此它主要是一個不停轉動的物體,它的轉軸指向不隨承載它的支架的旋轉而變化。        但是MEMS陀螺儀(gyroscope)的工作原理不是這樣的,因為要用微機械技術在矽片襯底上加工出一個可轉動的結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三軸陀螺儀基本技術原理解析
    三軸陀螺儀基本技術原理解析 佚名 發表於 2016-10-25 11:17:45   在一定的初始條件和一定的外在力矩作用下,陀螺會在不停自轉的同時,還繞著另一個固定的轉軸不停地旋轉
  • 詳解三軸陀螺儀的技術原理
    我們現在常接觸的便是電子式的陀螺儀,有壓電陀螺儀,微機械陀螺儀,光纖陀螺儀,雷射陀螺儀等,並且還可以和加速度計,磁阻晶片,GPS,做成慣性導航控制系統。  與傳統的利用角動量守恆原理的陀螺儀相比,MEMS陀螺儀使用了不同的工作原理。傳統的陀螺儀是一個不停轉動的物體,其轉軸的指向不隨承載它的支架旋轉而變化。要把這樣一個不停轉動的沒有支撐的能旋轉的物體用微機械技術在矽片襯底上加工出來,顯然難上加難。為此,MEMS陀螺儀在基於傳統陀螺儀特性的基礎上利用科裡奧利力來實現了設備的小型化。什麼是科裡奧利力呢?
  • MEMS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它涉及電子、機械、材料、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等多種學科與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截止到2010年,全世界有大約600餘家單位從事MEMS的研製和生產工作,已研製出包括微型壓力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微噴墨列印頭、數字微鏡顯示器在內的幾百種產品,其中MEMS傳感器佔相當大的比例。MEMS傳感器是採用微電子和微機械加工技術製造出來的新型傳感器。
  • 超機訪問:街頭眾人體驗三軸陀螺儀應用
    節目的宗旨沒有變,仍然是為大家帶來最新的手機產品以及手機應用、服務。本期節目主持人小文把蘋果iPhone 4上新加入的三軸陀螺儀應用帶上了街頭,我們來讓眾人來體驗一下這項技術到底是什麼感覺。    目前只有一款名為Gun Range的射擊遊戲支持蘋果iPhone 4加入的三軸陀螺儀。
  • 3軸陀螺儀傳感器和3軸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3軸陀螺儀傳感器和3軸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8-03-19 10:11:00 其次,在硬體和應用工程師之間有一個普遍(但錯誤)的假設,即大多數傳感器提供相似的性能水平,因此通常來自傳感器的數據不能滿足他們的應用需求。 一般集成進消費產品的運動檢測傳感器包括3軸陀螺儀、3軸加速度計和3軸地磁傳感器。在運動跟蹤和絕對方向方面每種傳感器都有自己固有的強項和弱點。最近,傳感器「融合」正在進入廣大消費產品,成為一種克服單種傳感器弱點的有效方法。
  • 三軸陀螺儀與加速度計如何輔助Iphone定位的
    後研究發現,這個三軸陀螺儀對我們這這些位置定位愛好者也是一個相當棒的消息, 因為有了wifi與這個陀螺儀和加速度傳感器,也能夠實現定位,雖然定位精度有待考證,廢話少說,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搜集的這個Iphone的三軸陀螺儀與加速度傳感器的知識吧!
  • 三軸陀螺儀炙手可熱
    三軸陀螺儀(Gyroscope)及其多功能組合(Combo)元件銷售量將強勁增長。YoleDeveloppement研究報告指出,在消費性應用需求成長的驅動下,三軸陀螺儀及其多功能組合元件的銷售額,將從2011年的4億5,800萬美元,擴大到2017年的15億7,000萬美元,成長將近四倍,年複合成長率(CAGR)亦高達22.8%。
  • 光纖陀螺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光纖陀螺的工作原理 本站 發表於 2009-02-23 11:53:08 光纖陀螺的工作原理光纖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來自Sagnac效應。
  • 陀螺儀工作原理
    人們利用陀螺的力學性質所製成的各種功能的陀螺裝置稱為陀螺儀(gyroscope),它在科學、技術、軍事等各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現在的陀螺儀分為,壓電陀螺儀,微機械陀螺儀,光纖陀螺儀,雷射陀螺儀,都是電子式的,可以和加速度計,磁阻晶片,GPS,做成慣性導航控制系統。
  • 單軸偏航MEMS陀螺儀的結構及原理
    事實上,MEMS傳感器是消費電子實現創新應用不可或缺的關鍵元器件。近年來,從遊戲機到手機,從筆記本電腦到白色家電,很多消費電子產品利用低g加速計,實現了運動控制的用戶界面和增強型保護系統。現在該輪到MEMS陀螺儀和地磁感應計發揮作用,推動新一波令人興奮的創新應用高速增長。
  • 盤點:三代PCR儀原理及應用
    根據PCR原理,商業公司在PCR儀的基礎功能上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進。至今,PCR儀已經更新至第三代技術。為方便讀者朋友理解,本文將對三代PCR儀的原理、特點、主要廠商及產品、應用領域做一系統梳理。第一代——標準PCR儀
  • 首款三軸陀螺儀遊戲 Gun Range正式上線
    配置強大的iPhone 4終於上市了,伴隨著每一次iPhone的發布蘋果總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全新的應用。而通過這次的iPhone 4蘋果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三軸陀螺儀應該是iPhone 4在硬體配置方面的一大亮點了。    那麼什麼是三軸陀螺儀呢?
  • MEMS陀螺儀的性能參數及應用
    這些參數是評判MEMS陀螺儀性能好壞的重要標誌,同時也決定陀螺儀的應用環境。解析度是指陀螺儀能檢測的最小角速度,該參數與零角速度輸出其實是由陀螺儀的白噪聲決定。這三個參數主要說明了該陀螺儀的內部性能和抗幹擾能力。對使用者而言,靈敏度更具有實際的選擇意義。測量範圍是指陀螺儀能夠測量的最大角速度。
  • 解析:iPhone 4中的三軸陀螺儀為何物
    楔子:    陀螺,相信很多人不會陌生,那個陪伴在我們孩童時代的傳統玩具,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消遣與嬉戲的最佳伴侶。無論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方,還是南方熱鬧喧囂的廣場,陀螺已成為孩童們一種共同的語言。,更多的則是關注網路遊戲、大型街機等新興產物,而傳統的陀螺只能夠停限於孩童時代,並沒有成為現在的主流。
  • 多款陀螺儀表頭設計、平臺測試、系統研究方案及應用實例
    利用其他原理製成的角運動檢測裝置起同樣功能的也稱陀螺儀。根據需要,陀螺儀器能提供準確的方位、水平、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信號,以便駕駛員或用自動導航儀來控制飛機、艦船或太空梭等航行體按一定的航線飛行,而在飛彈、衛星運載器或空間探測火箭等航行體的制導中,則直接利用這些信號完成航行體的姿態控制和軌道控制。
  • 雷射陀螺有什麼用?工作原理是什麼?
    雷射陀螺具有很多重要的軍事應用,隨著技術進步,它的性能將會越來越好,完全替代傳統的機電陀螺,在慣性導航定位、制導系統以及姿態控制和穩定系統中更好地體現和發揮核心作用,增強它們的導航定位、姿態控制、精確制導等能力,大幅提升以飛彈為代表的精確打擊武器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