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陀螺的工作原理

2020-12-13 電子發燒友

光纖陀螺的工作原理

本站 發表於 2009-02-23 11:53:08

光纖陀螺的工作原理

光纖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來自Sagnac效應。Sagnac效應是相對於慣性空間轉動的閉環光路中斷傳播光的一種普遍的相關效應,即在同一閉合光路中從同一光源發出的兩束特徵相同的光,以互為相反的方向傳輸並最後匯聚到同一探測點;若繞垂直於閉合光路所在平面的垂線,相對慣性空間存在著旋轉角速度,則正、反兩束光走過的光程不等,產生光程差。理論上可以證明,其光程差與旋轉角速度成正比,即

式中 L為光纖長度;D為光纖環直徑;λ為光波長;c為真空中光速;Ω為轉動角速度。
使用低損耗單模光纖形成環狀,其總長L可達幾百米甚至上千米,可大幅度地提高環形幹涉儀的靈敏度,即使是微小的轉動也能夠產生可探測的相位差。因為光纖環內的單模光纖處於雙光束幹涉狀態,其輸出光強可表示為

式中 I0為Imax/2。由式(1)和(2)可知,輸出光強是角速度的餘弦函數,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無論Ω是正還是負,I值讀數不變,即輸出光強不能反映旋轉的方向。同時,小信號靈敏度低,在多數場合的Sagnac相移很小,而系統靈敏度dI/dΩ在Ω=0處為0。為此,在兩束反向傳輸光之間引入90o的相位差,導致輸出光強變成I=I0(1−sinϕs)。顯然,經過90o的相位差的陀螺在Ω=0處的靈敏度即dI/dΩ達到最大值,同時解決了輸出I能反映旋轉方向的問題。
圖2表示的互易性結構是光纖陀螺的基本原理結構,能完全保證陀螺在靜止狀態下順、逆時針光波的光程相等。耦合器的功能在於使返回光耦合出一部分到探測器,作為陀螺的光輸出。偏振器位於光纖環與耦合器之間,使單模光保持單偏振狀態,從而消除光纖雙折射變化對陀螺性能的影響。當順、逆時針兩光波通過光纖環時,由於路徑不一致,造成它們在不同時間經過相位調製器。設其時間差為τ,相位調製器的結果為
將式(3)代入式(2),則陀螺的光輸出有

圖2 光纖陀螺原理圖
以正弦信號調製為例,設ϕ(t)=ϕm sin(ωt),代入式(4),則得

式中 η=2ϕmsin(ωτ/2)。當陀螺靜止時,其輸出只有調製頻率ω的偶次諧波;旋轉時,其輸出將有奇次諧波。採用鎖定放大器檢測一次諧波,則得到陀螺輸出為式中 K為電壓增益,通常η選值是1.84 rad,貝塞爾函數J1(η)取最大值0.53,正弦波調製如圖3所示。利用式(6),根據檢測出的Iω,則可求解ϕs,再用式(1)得到角速度Ω。圖2中的集成光學相位調製器,一個用於偏置信號調製,另一個用於反饋信號調製,以提供反饋相移形成閉環陀螺。

圖3 正弦波偏置調製

光纖陀螺用Y分支集成光學調製器的研究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手機中的三軸陀螺儀工作原理
    一、三軸陀螺儀工作原理三軸陀螺儀:同時測定6個方向的位置,移動軌跡,加速。 單軸的只能測量一個方向的量,也就是一個系統需要三個陀螺儀,而3軸的一個就能替代三個單軸的。3軸的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可靠性好,是雷射陀螺的發展趨勢。三軸陀螺儀原理如圖所示。
  • 手機中的三軸陀螺儀工作原理概述
    三軸陀螺儀應該是iPhone 4在硬體配置方面的一大亮點了。  一、三軸陀螺儀工作原理  三軸陀螺儀:同時測定6個方向的位置,移動軌跡,加速。 單軸的只能測量一個方向的量,也就是一個系統需要三個陀螺儀,而3軸的一個就能替代三個單軸的。3軸的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可靠性好,是雷射陀螺的發展趨勢。
  • 光纖陀螺儀傳感器的原理、分類以及發展方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9892.htm光纖陀螺儀傳感器的分類方式有多種,依照工作原理可分為幹涉型、諧振式以及受激布裡淵散射光纖陀螺儀三類;按電信號處理方式不同可分為開環光纖陀螺儀和閉環光纖陀螺儀;按結構又可分為單軸光纖陀螺儀和多軸光線陀螺儀等
  • 中國新型戰機普遍應用光纖陀螺導航系統
    寶成研製的中、高精度光纖陀螺,有以下主要特點:  啟動快,啟動時間不大於5s;  溫度環境適應性強,在-55℃到70℃範圍內工作正常;  測量範圍寬,可測量從0.01○/h到3.6×106○/h的速率信號,動態範圍達到3.6×108;  可靠性高,MTBF大於60000h;  全固體慣性器件,機械環境適應性好,能夠承受高強度的機械振動和衝擊試驗
  • 我國光纖陀螺突破技術壁壘:成功用於遠洋航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83196.htm  作為我國船舶通信導航領域重要的科研生產基地之一,中船航海近年來在研製光纖慣導系統的同時,也開展了光纖陀螺的研發工作。通過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在內部組建專業研發團隊、在外部與相關院校和企業進行戰略合作等方式,目前該公司在光纖陀螺研發領域實現了較好的開局。
  • 陀螺儀工作原理
    人們利用陀螺的力學性質所製成的各種功能的陀螺裝置稱為陀螺儀(gyroscope),它在科學、技術、軍事等各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現在的陀螺儀分為,壓電陀螺儀,微機械陀螺儀,光纖陀螺儀,雷射陀螺儀,都是電子式的,可以和加速度計,磁阻晶片,GPS,做成慣性導航控制系統。
  • 彼格科技聯合北京世維通提高光纖陀螺器件製造水平
    廈門彼格公司,彼格科技與北京世維通公司正式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本次雙方密切合作,旨在藉助各自技術和產品優勢,為光纖陀螺領域提供更可靠核心器件。彼格科技羅總表示,彼格科技在光纖陀螺領域已推出全溫度範圍(-45℃~75℃)平均波長變化優於10ppm的高精度ASE光源,模塊是採取優化光路結構、光譜濾波以及功率控制等方式,對提高光纖陀螺標度因數穩定性與全溫穩定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光路器件和電路器件都是經過嚴格篩選,內部採用集成化的精密溫控技術,既保證光源的光譜溫度,又能降低光源整體功耗。
  • 我航天光纖技術獲進展,高精度陀螺技術突破瓶頸,具有裡程碑意義
    最近又有好消息說,我國的航天光纖技術取得新進展,這種光纖技術會讓咱們突破高精度陀螺技術瓶頸,具有裡程碑意義。那麼到底這是一種什麼光纖技術呢?據了解,這是烽火通信全資子公司銳光信通科技公司研發的一種保偏光纖,這種光纖在航天火箭、飛彈等裝備中,對載體實行姿態和軌跡控制的慣性系統作用其中重要作用,可以說它影響著許多軍工裝備的精確制導問題。
  • 基於FPGA的數字閉環光纖陀螺儀模擬表頭設計
    為了檢測調製解調電路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並提高陀螺的實際應用精度,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FPGA的光纖陀螺儀模擬表頭及其測試系統,能有效地檢測調製解調電路的性能。  關鍵詞:光纖陀螺;模擬表頭;FPGA;Verilog HDL  光纖陀螺是雷射陀螺的一種,是慣性技術和光電子技術緊密結合的產物。它利用Sagnac幹涉效應,用光纖構成環形光路,並檢測出隨光纖環的轉動而產生的兩路超輻射光束之間的相位差,由此計算出光纖環旋轉的角速度。
  • 詳解三軸陀螺儀的技術原理
    在一定的初始條件和一定的外在力矩作用下,陀螺會在不停自轉的同時,還繞著另一個固定的轉軸不停地旋轉,這就是陀螺的旋進(precession),又稱為迴轉效應(gyroscopic effect)。  我們現在常接觸的便是電子式的陀螺儀,有壓電陀螺儀,微機械陀螺儀,光纖陀螺儀,雷射陀螺儀等,並且還可以和加速度計,磁阻晶片,GPS,做成慣性導航控制系統。
  • 三軸陀螺儀基本技術原理解析
    三軸陀螺儀基本技術原理解析 佚名 發表於 2016-10-25 11:17:45   在一定的初始條件和一定的外在力矩作用下,陀螺會在不停自轉的同時,還繞著另一個固定的轉軸不停地旋轉
  • 雷射陀螺有什麼用?工作原理是什麼?
    雷射陀螺具有很多重要的軍事應用,隨著技術進步,它的性能將會越來越好,完全替代傳統的機電陀螺,在慣性導航定位、制導系統以及姿態控制和穩定系統中更好地體現和發揮核心作用,增強它們的導航定位、姿態控制、精確制導等能力,大幅提升以飛彈為代表的精確打擊武器的戰鬥力。
  • 多款陀螺儀表頭設計、平臺測試、系統研究方案及應用實例
    利用其他原理製成的角運動檢測裝置起同樣功能的也稱陀螺儀。根據需要,陀螺儀器能提供準確的方位、水平、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信號,以便駕駛員或用自動導航儀來控制飛機、艦船或太空梭等航行體按一定的航線飛行,而在飛彈、衛星運載器或空間探測火箭等航行體的制導中,則直接利用這些信號完成航行體的姿態控制和軌道控制。
  • KVH發布基於光纖陀螺頂級IMU,可提供±10g或±25g加速度計的產品
    打開APP KVH發布基於光纖陀螺頂級IMU,可提供±10g或±25g加速度計的產品 工程師曾玲 發表於 2018-06-13 09:24:00
  • MEMS陀螺儀工作原理及創新應用
    因此,通過了解陀螺儀的工作原理,我們可以切身體會到任天堂和蘋果對陀螺儀曾經的企盼,而且也可以幫助國內的消費電子終端廠商巧妙地應用該器件以實現多樣化的創新應用。 陀螺儀可以對加速度傳感器和電子羅盤進行有益的補充。當三軸陀螺儀加上三軸加速度傳感器形成六軸的運動傳感器之後,基本上可以檢測到所有形式的運動,包括速度、方向、位移等參數。
  • 收藏《光纖導光原理和光纖材料》PPT
    光纖是光導纖維的簡寫,是一種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製成的纖維中的全反射原理而達成的光傳導工具。光纖實際是指由透明材料做成的纖芯和在它周圍採用比纖芯的折射率稍低的材料做成的包層,並將射入纖芯的光纖的光信號,經包層界面反射,使光信號在纖芯中傳播前進的媒體。光纖主要有兩個特性:損耗和色散。
  • 光纖光柵傳感器原理內容詳解
    分析光纖光柵解調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解調方法的工作機理、性能和特點,從光纖傳感技術的優勢出發,介紹了光纖光柵傳感智能結構的優點,對波長解調方法如匹配解調法、可調諧雷射器法、幹涉法、濾波法等做了詳細的討論, 闡述了相應的系統設計方案,並對各種方法的優、缺點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 光纖放大器作用都有哪些_光纖放大器原理及其應用
    四、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工作原理   1.EDFA基本模型如下圖所示,主要由摻鉺光纖、泵源、隔離器、合波器、耦合器、探測器及控制電路等部分組成。1550nm波段光信號的放大.現在用得最廣泛的泵源是980nm的LD;隔離器主要用來防止放大器產生自激振蕩:合波器的作用是將泵浦光耦合到摻鉺光纖中去:耦合器則是將信號光分出一部分提供給探測器,以便實現對放大器工作狀態的實時監控。
  • 慣性傳感器的原理_慣性傳感器構成
    慣性傳感器的原理   慣性傳感器是一種傳感器,主要是檢測和測量加速度、傾斜、衝擊、振動、旋轉和多自由度(DoF)運動,是解決導航、定向和運動載體控制的重要部件。   (1)科裡奧利(Coriolis)原理:也稱科氏效應(科氏力正比於輸入角速率)。該原理適用於機械式乾式﹑液浮﹑半液浮﹑氣浮角速率陀螺;撓性角速率陀螺;MEMS矽﹑石英角速率陀螺(含半球諧振角速率陀螺)等。Coriolis法國物理學家(1792年~1843年)。   (2)薩格納(Sagnac)原理:也稱薩氏效應(相位差正比於輸入角速率)。
  • 從高爾夫球到米粒大小,世界最小光纖陀螺儀或將被應用於行動裝置
    和航海時代的慣性自旋陀螺儀不同,現代陀螺儀已根據運行原理演化為多種品類,包括雷射陀螺儀、光纖陀螺儀,以及微機電陀螺儀(MEMS)。 本文討論的光纖陀螺儀運用光的幹涉原理進行定向,其功能實現基於光通過光纖線圈形成的幹涉。 兩束雷射從同一光纖的兩端同時射入光纖中。由於光的速度是固定的,在存在轉動的情況下,其中一束光的光程會比另一束光的光程略短,使兩束光間存在相位差,該相位差可以通過幹涉儀測得,即塞格尼克效應。這樣,角速度的分量就可被轉換成通過光電探測器測得的幹涉模式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