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飛:樹立一流目標,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2020-12-13 澎湃新聞

馮飛:樹立一流目標,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2020-12-11 2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馮飛在瓊中、五指山開展生態環保專題調研時要求

樹立一流目標,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12月11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馮飛赴瓊中、五指山就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情況開展專題調研,並召開座談會研究部署推進相關工作。他強調,要在自貿港建設中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認識海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以標誌性項目為牽引,高水平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馮飛先後來到瓊中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五指山熱帶雨林風景區,了解旅遊區生態保護及熱帶旅遊發展情況。他指出,海南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要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整合旅遊要素,形成山海聯動、串珠成鏈、數字賦能的旅遊發展格局,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價值轉化。在五指山椰仙有機茶園考察時,馮飛要求充分挖掘生態保護蘊含的經濟價值,發展特色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推動農民增收致富,助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馮飛以不提前通知的方式,突擊檢查五指山市毛陽鎮汙水處理廠汙水收集、處理情況。他指出,汙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管理,要按照抓好部門統籌、落實市縣屬地責任、建立市場主體健康規範運作機制、強化管理能力等原則推進,實現「建管用」一體化發展。

在五指山市召開的座談會上,省直有關部門匯報了我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進展、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城鎮汙水處理及水庫河流水環境保護等方面情況,並進行討論交流。

馮飛同與會人員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並就做好下一階段工作提出要求。他強調,要深刻學習、自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認識生態工作重要性,正確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等重大關係,在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明確定位中抓好工作落實。要對照中央要求,全面客觀準確把握當前工作形勢,切實解決存在的問題。要以標誌性項目為牽引,在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中,樹立一流目標,加強系統集成推進,加快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堅持以人為本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推動與國家熱帶雨林公園相關的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倪強參加調研。

來源:海南省新聞辦公室

記者:李磊、羅霞

小編:媛媛

原標題:《馮飛:樹立一流目標,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撫州市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撫州樣板」
    近年來,撫州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從更高層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不斷推進創新型政府建設,著力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大力實施「綠色崛起」戰略,努力建設全省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市,全力打造可複製、可推廣的美麗江西「撫州樣板」,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 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探索生態產品價格實現機制——貴州省自然...
    近日,記者從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去年來該廳認真對照《貴州省2019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要點》,通過加快頁巖氣和煤層氣勘查開發利用、實施烏蒙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工作、積極做好發展要素保障服務工作、持續有序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探索生態產品價格實現機制等工作
  •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設邁出新步伐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
    在12月13日的2020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基礎司長江推進處處長馬上指出,要在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上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突破。一是通過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擴大優質生態產品的供給;二是通過生態產業化,實現生態產品的價值增值;三是通過完善體制機制,推動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
  • 專家熱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等機構的專家,圍繞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生態產業發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實踐經驗等內容進行了交流和研討。專家指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一項理論性強、政策性強、操作性強的系統工程。
  • 2020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宋鑫董事長表示,中國節能將發揮自身產業優勢,以創新商業實踐,不斷豐富中國節能的能源環境綜合解決方案,探索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模式、新業態、新路徑,為社會提供更多優質的生態產品供給,共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國家發改委基礎司長江推進處馬上處長致辭時指出,推動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
  •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政府調節兩種作用,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所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要使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這樣一種潛在價值,以貨幣化的現實價值在市場上得到顯現和認可,也就是生態產品價值的顯性化。當前能夠在市場上顯現的生態產品價值一般是消費性直接使用價值,除此以外的生態產品價值——尤其是非使用價值,往往難以得到市場的識別和認可。因此,需要一定的機制設計,使得生態產品價值以現實價值的形式在市場上得到全面的顯現。
  • 「專家視角」王金南,王夏暉: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踐行「兩山...
    本文在闡述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關於「兩山」轉化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理論基礎上,回顧了十八大以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探索實踐,針對當前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面臨的問題挑戰,提出構建面向現代化美麗中國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對策建議。
  • 做好核算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奠定基礎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又明確指出「積極探索推廣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但目前,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的理論基礎還較薄弱,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需要突破的難點還很多,進一步做好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研究和實踐工作仍是非常迫切的任務。
  • 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四個路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明確了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四項任務。按照部署,「十四五」時期應集中力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這無疑需要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同時也必須重視和加快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
  • 王曙光《生態保護與減貧-發展雙重目標的實現機制》
    對村民進行有效的生態環境教育,依賴於四大要素:第一,有效引進外生力量,尤其是非政府組織和非盈利組織的力量,從外部輸入一種新的生態文化和生態保護理念;第二,政府對村民進行合理的引導,通過各種生態補償和各種新型生活方式的示範,為村民樹立一種新的生活生產方式的樣板,供村民學習模仿;第三,村民有效的自我教育,尤其是一些有外部世界生活經驗的年輕村民起到引領性的作用
  • 龍泉創新森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形式走生態致富路子
    近年來,龍泉市堅持走高質量綠色發展道路,堅定不移保護綠水青山這個「金飯碗」,努力把「九山」資源轉化為生態優勢、經濟優勢和富民優勢,探索出一條具有龍泉特色的森林生態產品價值(GEP)實現機制新路徑,擘畫了「兩山」理念踐行過程中一幅幅美麗畫卷。
  • 江西推出首批12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案例
    近日,江西省自然資源廳組織彙編《江西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以下簡稱《案例》),首次評選推出12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
  • 泉州永春:探索構建生態產品「三級市場」
    作為省發改委確定的福建省首批生態產品市場化改革試點之一,永春縣探索構建生態產品「三級市場」 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拓新路 好生態也要賣出好價錢隨著鄉村旅遊市場日趨復甦,永春縣桂洋鎮逐漸熱鬧起來「好生態如何實現相匹配的價值?」姚劍平的困惑具有普適性。「近年來,我們實施『生態立縣』戰略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山區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永春縣發改局局長潘雙貴說,在此基礎上,當地提出要從「創建美麗」轉向「經營美麗」,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徑。
  • 馮飛:落實「十四五」目標任務 為全省發展大局作貢獻
    馮飛在徵求北部片區市縣對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綱要意見時提出落實「十四五」目標任務 為全省發展大局作貢獻1月7日下午,代省長馮飛在海口市主持召開座談會,徵求北部片區10個市縣和洋浦經濟開發區對會上,馮飛針對大家關注的產業發展、市縣發展目標定位、優化營商環境、改善民生等問題一一進行回復。他指出,省政府高度重視報告、綱要的編制工作,要從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和未來產業、多點布局縮小地區發展差距、構建約束性機制倒逼營商環境改善、持續改善民生保障水平等方面入手,修改和完善好報告和綱要。
  • 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制度 促進深圳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機制是將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評價體系的具體措施,更是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促進優質生態產品持續供給的制度保障。  生態產品是自然生態系統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提供的物質資源和生態環境服務,不僅包括糧食、肉、魚等食物,水資源、木材、生態能源等物質產品,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水源涵養、氣候調節、洪水調蓄、汙染物淨化等生態調節服務產品,以及景觀美學價值、生態旅遊、精神健康與生態文化產品。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是指運用生態經濟學方法,評估生態產品功能量及其蘊含的經濟價值。
  • 聚焦四大目標推進生態振興
    四是農民居住環境改善目標。以「廁所革命」、農村垃圾和汙水治理以及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嚴格防控工業、城鎮汙染向農村轉移。以農村景觀化、景區化建設為抓手,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強化鄉村旅遊的汙染問題防治,提高鄉村的宜居度。為了實現這四大目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持續發力。  要踐行生態理念。一要傳承生態文化。
  • 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行動計劃內容是什麼?
    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建設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的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誰受益誰補償、穩中求進的原則,加強頂層設計,創新體制機制,實現生態保護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動,讓生態保護者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 摸清生態環境「家底」 打造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廈門樣本」
    自2017年起,廈門市啟動生態系統價值核算試點改革並持續探索應用試點改革成果,歷時四年,經過三個階段探索實踐,攻克了「理論、技術、應用」三大難關,率先實現地方政府自主自動核算。在此基礎上,我市創新核算成果應用和技術推廣,推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實現,為生態文明建設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 獨創激勵機制 MIC實現共同教育價值
    旨在解決傳統與在線教育面臨的發展瓶頸,MIC作為全球首個區塊鏈在線教育落地項目,落實區塊鏈+教育生態,實現區塊鏈教育應用價值和發展思路,推動全球教育體系變革,加速教育系統的生態發展。MIC平臺教育應用價值與思路主要體現在六大方面:實現教育機構學費支付、在線教育視頻激 勵、在線問答打賞機制、建立真實個體學信記錄、打造分布式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構建開放教育資源新生態、實現網絡在線學習社區的「自組織」運行以及開發去中心化的教育招聘系統
  • 亮出「家底」市生態環境局打造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廈門樣本」
    自2017年起,廈門市啟動生態系統價值核算試點改革並持續探索應用試點改革成果,歷時四年,經過三個階段探索實踐,攻克了「理論、技術、應用」三大難關,率先實現地方政府自主自動核算。在此基礎上,我市創新核算成果應用和技術推廣,推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實現,為生態文明建設決策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