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遍了世衛組織,也沒看到遊戲成癮四個字

2020-12-16 遊民星空

本文作者:石葉

  近日,有關「世界衛生組織將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的消息被廣泛傳播,引起了玩家和媒體的普遍關注,不過事情並不像這些標題寫得那麼簡單,更和一些媒體的報導有著不少出入。

有些事必須說清楚

  首先,要澄清幾個問題。很多媒體所報導的「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其實是指世界衛生組織在最新公布的《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 11)中加入了「遊戲障礙」一項。

  《國際疾病分類》上一次修訂的ICD 10要追溯到1990年,因此這次ICD11是衛生界的一件大事,不會草率推行。據WHO的官方聲明顯示,ICD 11目前還只是完成了草擬,內容還在修訂中,正式版將於2019年5月提交給世界衛生大會審議,如果順利通過則預計於2022年1月正式生效。現在的版本只是一個預覽,目的是讓各國有時間做準備,並沒有生效。

  另外,此次ICD 11中其實並沒有出現過遊戲成癮一說,實際上,學者們認為WHO在編寫遊戲障礙條目中特以避免出現遊戲成癮的說法,而是使用了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將遊戲障礙歸類為「由成癮性行為導致的障礙」(disorders due to addictive behavior),這與說遊戲成癮有本質上的不同。

  舉個例子:有的人因為經常跑步造成膝蓋損傷,這裡膝蓋損傷是由經常跑步導致的傷病,但經常跑步本身不能叫做成癮。

  「如果他們要使用成癮(Addiction)這個詞,就必須提供更有說服力的證據,而現在並沒有這種證據。」 牛津網際網路學院的心理學家Andrew Przybylski說,「我認為WHO沒有使用『成癮』而是選擇了『障礙』這種模糊的說法,是有特別用意的。」

  也許是因為「遊戲成癮」的說法在國內比較常用,也更容易被理解,不少媒體直接將「Gaming Disorder」翻譯成遊戲成癮,但WHO的中文官網的正式說法依然遊戲障礙。如某媒體是這樣寫的:「世界衛生組織把『遊戲障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遊戲成癮』列為疾病」,且不說這樣的說法是否準確,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應該是看到其字面背後的區別。

  因為了解了以上的事情之後,我們才能理性的看待遊戲障礙。

遊戲障礙是什麼

  《國際疾病分類》ICD是一種診斷標準,用來定義疾病、障礙、傷病和其他健康症狀。調查人員用它來統計死亡、疾病、傷病和症狀,而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使用它來診斷疾病及評估衛生狀況。有些時候,醫保和保險公司也會參考ICD來給與賠償。

  此次將「遊戲障礙」加入ICD 11的提案是由WHO心理健康和藥物濫用問題部門提出,Vladimir Poznyak是其中的成員之一,他說:「遊戲障礙在民間和職業領域都出現了發展趨勢,這不是我憑空創造的。」

  Poznyak表示他們希望藉由把遊戲障礙列入國際疾病分類清單,讓健康專家和衛生系統更加重視這個問題,讓受到遊戲障礙困擾的人得到更好的幫助。

  Poznyak介紹說遊戲障礙有三個主要的診斷特徵:「首先是把遊戲的優先級放在其他日常活動之前,甚至導致其他的活動處於邊緣位置。」

  「第二點是無法控制自己的遊戲行為,即使因遊戲導致了生活上的負面影響,依然無法停止遊戲甚至變本加厲。」按照ICD中的描述,這種頑固而周期性的行為可能會產生相當嚴重的傷害。

  「第三點是遊戲嚴重影響了個人、家庭、社交、教育和職場,導致不規律睡眠,暴飲暴食,體力下降等。」

  但有以上的行為並不代表患有遊戲障礙,Poznyak表示遊戲障礙的總體出現率非常低,要診斷一個人患有遊戲障礙,上面所提到的特徵行為必須持續12個月以上,除非症狀非常嚴重或有其他新的症狀,不能是幾小時或幾天的短期行為。

  「全世界有千百萬的遊戲玩家,即使是高強度的遊戲,也不算作是遊戲障礙,」 Poznyak說。

  另外Poznyak還強調,遊戲障礙是一種臨床症狀,只有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才有資格做出診斷。

  所以,很遺憾,你大概領不了精神病證明。

  Poznyak表示ICD並沒有給出治療方法,具體的治療方法將由各國有關部門自行制定,但不論治療方法如何,都應該基於對這種行為本身的理解,並以改善實際情況為目的。

  他還說WHO想通過將遊戲障礙列入國際疾病分類清單來刺激人們對這些問題的進一步研究和討論。縮小人們在認知上的差距,更好的認識和管理遊戲產生的副作用。因為遊戲和它造成的影響正在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象。

反對之聲仍在繼續

  在ICD 11公布後,歐洲、美國、亞洲各地的遊戲協會包括:ESA、ESAC、EGDF、IESA、IGEA、ISFE、K-Games以及UBV&G發布了聯合聲明,希望WHO能夠重新考慮將「遊戲成癮」列入ICD-11的做法。

  很多心理醫生也並不認同WHO將遊戲障礙列入ICD11的做法,Anthony Bean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一名心理醫生,還是非營利性心理治療組織 The Telos Project的負責人。

  「把遊戲障礙列入疾病分類有些太草率了,」Bean說,「我是一個心理醫生也是一個研究人員,所以我見過一些覺得自己有遊戲成癮問題的人。據我的觀察,其中的多數人其實是把遊戲當做應對焦慮和壓力的方式。」

  據Bean的研究,遊戲障礙往往是伴隨著焦慮和抑鬱情緒而出現的。當焦慮和抑鬱情緒得到了緩解,遊戲障礙也會得到大幅緩解。

  雖然WHO表示把遊戲障礙加入ICD 11的初衷是給專業的心理醫生提供診斷依據,可以用來描述病人的症狀然後有針對性的治療。但很多學者覺得ICD 11對醫生的實際幫助可能非常有限。

  Bean表示WHO給遊戲障礙的定義太模糊了,對症狀的輕與重也沒有進行區分。在這種情況下診斷一個人是否有遊戲障礙,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醫生的主觀經驗。可是絕大多數的醫師都不了解電子遊戲,也不曾沉浸在虛擬世界中,他認為ICD分類中提供的信息不夠詳細。

  「玩《我的世界》的人和玩《魔獸世界》的會有相當大的區別,如果我們理解一個人喜歡什麼類型的遊戲,就能從中知道他是怎樣一個人,然後醫生可以向病人推薦一款對應的遊戲來調整他的健康狀況。」 Bean說。

  對ICD 11內容有質疑的不止Bean一人,今年年初美國娛樂軟體協會ESA聯合36位心理學者發布聲明,指出了ICD 11存在的一些問題:「概念混淆,對遊戲障礙沒有的準確定義;現存的證據數量少;忽視了對非病患人群的描述;科學嚴謹性不夠;可能會引起大眾的恐慌等」 。

  雖然WHO心理健康和藥物濫用問題部門主管Shekhar Saxena在最近的一次發布會上稱相關的研究「結合了全球的研究結果,並與世界各地的專家進行了商討」。

  但參與了反對提案的Christopher J. Ferguson博士說:「WHO在這個問題上感覺有些趕工,也許沒能聽取更多反對的聲音。」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學者Michelle Colder Carras則擔心ICD 11會進一步刺激大眾對遊戲的恐懼。

  最近又有不少報導把校園槍擊和暴力事件與遊戲聯繫在一起,Carras說:「這些都來自於人們對遊戲的無知,進而產生了恐懼心理。」

  對於擔心遊戲成癮的家長或親友,Bean建議首先要做的是儘可能的去了解。「擔心遊戲成癮的家長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他們根本不知道孩子在玩什麼,他們問的第一個問題往往是『這有什麼好玩的?』」

  Bean並不否認遊戲障礙的存在,但他認為把遊戲障礙加入疾病分類清單不是個好主意,因為這樣會導致任何事情都可以和疾病掛鈎。

  牛津大學的心理學專家Andrew Przybylski也認同這一點,他說:「你可以隨便把對遊戲障礙的描述中的遊戲兩個字換成其他的事物,『性』、『食物』、『看世界盃』。」

  「如果相關人員不能繼續提供更嚴謹的研究報告,」Bean說,「這將打開潘多拉的魔盒。」

  其實不論遊戲障礙最終是否會列入ICD 11,其中已經說明絕大多數玩家都不會有遊戲障礙,ICD針對的是少數有心理障礙的人,而不是廣大遊戲玩家。

  但在新媒體時代,虛假信息的成本太低,往往也更具傳播性。此類信息稍經加工就能變成「妖魔化遊戲」的爆款文傳遍朋友圈,使人們對遊戲產生進一步的誤解。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自願相信這些消息是真的,希望遊戲成癮真的是一種病。相比於醫學上還爭論不清的遊戲障礙,這些是離我們更近的問題。

本文僅代表訂閱平臺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遊民星空僅提供發布平臺。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更新《國際疾病分類》,遊戲成癮已列入精神疾病
    據新華社6月19日消息,世界衛生組織在當地時間18日發布新版《國際疾病分類》。「遊戲障礙」,即通常所說的遊戲成癮,被列為疾病。 《國際疾病分類》是確定全球衛生趨勢和統計數據的基礎,其中含有約5.5萬個與損傷、疾病以及死因有關的獨特代碼,使衛生專業人員能夠通過一種通用語言來交換世界各地的衛生信息。
  • 知乎熱搜:世衛組織將遊戲成癮正式列為精神病,你怎麼看?
    最近翻看朋友圈突然看到一個重磅消息,經過長時間討論5月25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遊戲成癮(Gaming Disorder)」列為一種疾病。其實這個問題之前就討論過,近日這條消息的爆出著實讓很多遊戲從業者和玩家炸開了鍋。
  • 打遊戲上癮? 注意:你已被世衛組織定義「有病」
    但是,請注意,愛玩各種網路遊戲的朋友們,尤其是天天蹲在小網吧,窩在宿舍裡沒日沒夜玩遊戲的童鞋,你們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點名了。是的。玩遊戲上癮的童鞋們,你們已經被宣布為「有病一族」了。世界衛生組織18日發布新版《國際疾病分類》,「遊戲障礙」,即通常所說的遊戲成癮,被列為疾病。
  • 世衛組織給武漢中學生回了一封信
    閆澄在信中表示,希望通過世衛組織,呼籲全世界的青少年攜起手來,盡己所能,努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您好!我是中國武漢的一名中學生,就讀於武漢市旭光學校。5月11日,收到來信的世衛組織駐華代表高力,通過世衛組織官方微博,給武漢市旭光學校學生回信了。世衛組織在微博中表示,「透過筆跡,我們深切感受到武漢的同學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全球疫情和全人類的關心。這封信中的每一個文字,都讓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醫生以及所有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的同事們感動不已。」
  • 遊戲迷注意!世衛將首次把電玩成癮列為精神疾病
    遊戲迷注意!世衛將首次把電玩成癮列為精神疾病 2017-12-27 09:37: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遊戲成癮=精神病?
    2018年6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並通知世界各國政府,將「遊戲成癮」納入醫療體系。世衛組織表示,確診遊戲障礙往往需要相關症狀持續至少12個月部分國家此前已承認遊戲成癮是重大的公共衛生議題,許多國家都有治療遊戲成癮的戒癮機構。
  • 世衛組織駐華代表給武漢中學生手寫回信 網友:字寫得比我好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封給武漢中學生的回信。這封四頁紙的回信,全文用中文手寫,一筆一划,工工整整。寫下這封回信的人,是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登·加萊亞——他還有一個中文名字叫高力。不久前,高力收到了武漢市旭光學校的學生寄給世衛組織的一封信——《給世衛組織駐華代表高力伯伯的一封信》,信中表達了武漢中學生對全球抗疫的聲援。「我們是世界的未來,我們理當守護世界的未來」,學生們在信中寫道。他們希望通過世衛組織,呼籲全世界的青少年攜起手來,盡己所能,努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
  • 觸樂夜話:「遊戲成癮」是病,我覺得斷章取義也是
    小羅圖■ 為了流量,有些媒體喜歡揣著明白裝糊塗昨天,眾多媒體發出了一則名為「明天起,遊戲成癮被世界衛生組織,任何愛好達到失控程度,都能算病,可沒人提「追星成癮」「看劇成癮」「打Call成癮」,偏偏單把遊戲拎出來說,有捏軟柿子之嫌。
  • 愛玩遊戲不代表成癮 玩到啥程度才算「病」?
    (新華社/法新)6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下稱ICD-11),「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出現在成癮性疾患章節中,引發輿論軒然大波。「世衛組織把遊戲成癮與毒品成癮畫等號了嗎?」「我也愛打遊戲,怎麼突然就變成『精神病』了?」
  • 出軌成癮源於「性依存症」?別以醫學之名為犯錯找藉口
    出軌成癮背鍋俠「性依存症」娛樂圈兩大花邊新聞一出,當事人還沒反過味兒來,諸多自媒體就開始戲精上身:「這是得了『性依存症』啊!不是品行惡劣啊!他們發病控制不住寄幾啊!」這種「名詞+依存症」的句式我隨口就能編出幾十個!世衛組織:「性依存症」??無論是ICD還是DSM-5,都沒有「性依存症」的記載。這說明在醫學界,「性依存症」它就是個黑戶。
  • 世衛組織給武漢中學生回信,這中文寫得咋樣?
    信的落款是「高力伯伯」高力可不是個中國名字它是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Gauden Galea的音譯中文名 武漢中學生寫信給世衛組織這封信,要從武漢市旭光學校一次線上班會說起5月11日,收到來信的世衛組織駐華代表高力,通過世衛組織官方微博,給武漢市旭光學校學生回信了。世衛組織官方微博截圖世衛組織在微博中表示,「透過筆跡,我們深切感受到武漢的同學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全球疫情和全人類的關心。
  • 「遊戲成癮」被世衛列為精神疾病,楊永信們的春天到了?
    作者 | 小田   昨天,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最新一版的《國際疾病分類》,即ICD-11。本次更新首次把「遊戲成癮」納入到精神疾病中,與賭癮並列為「由成癮行為導致的疾病」。這裡的「遊戲」主要是指電子遊戲。
  • 世衛組織給武漢中學生手寫回信,這中文讓網友驚了
    5月11日下午,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封給武漢中學生的手寫回信。四頁紙,全中文,一筆一划工工整整,而寫下這封信的正是世界衛生組織駐中國代表高力(Gauden Galea)。高力的回信,還要從武漢學生寫給他的一封信說起:5月5日,武漢市旭光學校的學生給世衛組織駐中國代表高力寫了一封信。信裡,學生們說想把平時通過垃圾分類收集可回收物賣的錢,捐給世衛組織。他們還希望通過世衛組織,呼籲全世界的青少年攜起手來,盡己所能,努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
  • 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來看看你符合這些症狀嗎
    去年12月,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遊戲成癮」列入第11次修訂版《國際疾病分類》的草案中,將其定義為「一種持續或經常重複的遊戲行為(數字遊戲或電子遊戲),其中既包含在線遊戲也包含本地遊戲。」世衛組織此舉可以促使保險公司覆蓋與遊戲相關的心理疾病,鼓勵遊戲玩家尋求治療師的幫助。目前,一些國家已經將「遊戲成癮」確定為重大公共健康問題,並制定了相應對策。英國有許多私人戒癮機構。韓國政府已經頒布了一項法律,禁止16歲以下的青少年在午夜到早晨6點之間從網路遊戲中獲取信息。
  • 「遊戲成癮」被列為疾病!他們向WHO提交反對意見書,你怎麼看?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遊戲成癮」正式列為精神類疾病。此消息一出便遭到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的公開反對。為何這一決定會在韓國國內引發巨大爭議?「遊戲成癮」到底是不是病呢?世衛組織提示的「遊戲成癮」診斷標準主要有三:對遊戲失去自控力、日常生活都必須讓位於遊戲、持續12個月以上。該決定將於2022年1月起生效。玩遊戲的時候,大腦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腦電波檢測發現,遊戲成癮者的「θ(西塔)波」,也就是需要集中注意力時出現的腦電波,明顯不如普通人活躍。
  • 美對世衛組織揮舞霸凌大棒砸的是自己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記者吳黎明)美國領導人日前致信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並在其推特帳號上公開發布該信,威脅如果世衛組織在30天內不做出「重大實質性改革」,美國將永久停止向該組織提供資金,並考慮「退群」。其理由之虛妄,其作派之霸道,令人驚詫。
  • 聯合國選擇通過遊戲提問全球玩家?世衛組織也逃不過的真香定律!
    這對於我們遊戲玩家而言,無疑是振奮人心的消息了。聯合國為什麼看上了騰訊遊戲?渠道千萬種,聯合國為什麼會看上了遊戲,還選擇了騰訊?也成為了這則新聞下很多網民們熱議的話題。這麼一看聯合國選擇遊戲就不難理解了。
  • 世衛組織給武漢中學生回了一封信 工工整整的字體跟印刷體有的一拼
    信的落款是「高力伯伯」,高力可不是個中國名字,它是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Gauden Galea的音譯中文名   武漢中學生   寫信給世衛組織   這封信,     5月11日,收到來信的世衛組織駐華代表高力,通過世衛組織官方微博,給武漢市旭光學校學生回信了。
  • 世衛組織給武漢中學生手寫回信,這中文太工整了!
    高力的回信,還要從武漢學生寫給他的一封信說起:5月5日,武漢市旭光學校的學生給世衛組織駐中國代表高力寫了一封信。信裡,學生們說想把平時通過垃圾分類收集可回收物賣的錢,捐給世衛組織。高力在回信中寫道,「謝謝你們溫暖的來信,在這艱難的時刻,能收到這樣貼心的禮物,讓我和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的同事們都非常感動。」他說,學生們的來信是希望和團結的象徵,而這正是當前全球抗疫所迫切需要的。"Thank you for your warm letter...
  • ...否則美國將永久停止對世衛組織的資助,且考慮退出世衛組織...
    2020-05-19 11:53:53來源:FX168 【川普致信譚德塞 威脅稱永久「斷供」世衛組織】美國總統川普5月18日在推特上公布給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的信件,信中要求世衛組織在30天內進行重大實質性改革,否則美國將永久停止對世衛組織的資助,且考慮退出世衛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