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攤牌了!不惜代價要求穆斯林籤協議,不料印度又鬧事

2020-12-12 騰訊網

撰文:Daydeamer

根據媒體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對國內的某管理穆斯林的機構發布通牒,要求其在半個月內接受一份共和國價值憲章。這份憲章表示,伊斯蘭是宗教並非運動,同時禁止國外對穆斯林團體進行幹涉。

馬克龍採取措施

其實,馬克龍的做法也就是要給予國內的穆斯林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同時以文件的方式來表達。但是對於國內的穆斯林來說,法國認為只有籤署了這種正式的憲章形式,這種保護才能夠生效。這其實就是變相地讓法國國內的穆斯林籤署保證書,要求其不再涉及其他事情,僅從事單純的宗教活動。

法國其實已經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就是如果國內的穆斯林籤署了該協議,就要履行締約。而對於那些沒有籤署該協議的人群,則需要承擔相應的後果。而籤署協議背後真正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不再生事,更不會從事恐怖活動。

土耳其表現平靜

有人分析,馬克龍這是下策,實在沒辦法了,才想出了這個招數。至於那些不籤協議的群體,是不是會承擔相應的後果,還是會採取雙重的標準?但是讓人意外的是埃爾多安反而表現得很平靜,不再和法國硬碰硬,而且裝作不知道此事。這和上次號召中東地區的伊斯蘭國家抵製法國貨相比,簡直是可以忽略。

但是讓人意外的是雖然土耳其悄無聲息,但是印度卻開始出來鬧事。印度對於法國的這份所謂的通牒,直接上升到了街頭鬧事的程度。在印度的街頭巷尾,到處懸掛著馬克龍的頭像,供人們發洩情緒。但是對此,馬克龍仍然裝作沒有發生,仍然堅持自己的主張。

其實,對於法國來說,本土接二連三地發生恐怖事件,如果不採取強硬的措施,那麼後續會有更多的犧牲和更大的隱患。其實,歐洲一直是恐怖分子喜歡侵擾的地方,說明了歐洲對待恐怖分子的措施還是不夠強硬。像法國近期發生的事情,在加上英國前一陣剛釋放了多名有恐怖分子身份的嫌疑人,勢必會對歐洲的穩定局勢造成更大的隱患。

部分消息參考:國防時報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軍情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

相關焦點

  • 馬克龍要穆斯林籤下保證書,土耳其這回不敢吱聲,印度卻跳出搗亂
    眾所周知,法國最為前西歐穆斯林人口最多的一個國家,近期法國所發生三起類似惡性襲擊,各界都是心照不宣,這背後與極端宗教主義有著難以擺脫的關係。在恐襲如此囂張之際,法總統馬克龍許下誓言,表示將對其國內極端宗教分子進行全面打擊,並決定要求穆斯林籤保證書。
  • 馬克龍對穆斯林下達最後通牒,土耳其不出聲印度卻搞事
    馬克龍對穆斯林下達最後通牒 據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對國內因為極端宗教問題引發的前後三次惡性襲擊事件採取了措施,他要求法國穆斯林信仰委員會在十五天的時間之內上交一份
  • 印尼穆斯林圍堵法國大使館:馬克龍才是真正的恐怖分子
    【文/觀察者網 龍玥】法國總統馬克龍針對「極端穆斯林」的強硬表態,正讓位於印度尼西亞的法國大使館與外交人員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據路透社報導,11月2日,在這個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千上萬憤怒的抗議者正試圖「圍攻」法國大使館,還高喊馬克龍才是「真正的恐怖分子」。
  • 馬克龍對法國穆斯林團體「下通牒」:若不籤署憲章,會「引發後果」
    【環球時報記者 趙風英】據《巴黎人報》19日報導,為遏制國內極端主義,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三晚要求法國穆斯林信仰委員會(CFCM)領導人在15日內起草並接受《共和國價值觀憲章》。該憲章有兩項核心原則:伊斯蘭教是宗教而非政治運動;法國穆斯林群體不應被外國幹涉。
  • 馬克龍強力推行共和價值觀,法國穆斯林擔心將製造更多分裂
    馬克龍回擊英美媒體的批評極左領導人讓-呂克·梅朗雄指責政府利用反穆斯林情緒的上升來獲取政治利益。在經歷新一輪的隨著2022年大選臨近,馬克龍很可能面對極右翼領導人馬琳 · 勒龐。但是,現在的法國人口結構經歷了變遷,現在已經是一個穆斯林人口佔6%到8%的國家,大多數人法國的穆斯林,都是上一代或上兩代從法國在北非的殖民地移民過來的。「我們需要法國知識分子、法國伊瑪目和法國學者來解讀和傳播對伊斯蘭教的現代詮釋,」作為馬克龍的幕僚,政治顧問哈基姆 · 卡魯伊(Hakim El Karoui)說。
  • 法國總統對穆斯林下達最後通牒,只有15天時間,否則後果自負
    接下來法國發生了多起宗教派別鬥毆集會案件,法國總統馬克龍終於下達最後通牒,在約見了國內八名伊斯蘭教派主要負責人之後,要求他們在15日之內籤署「共和國價值憲章」否則後果自負。 起先馬克龍對於此事的態度是譴責和繼續維護所謂的「言論自由」,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伊斯蘭國家對法國總統的做法表示反對,馬克龍最終坐不住了,在媒體前表示自己只是針對極端組織而不是針對穆斯林
  • 「不惜一切代價」英語怎麼說?
    at any cost:不惜一切代價;無論如何;在任何代價下。I'll do it at any cost. 我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做。我會不惜一切代價達到我的目的。I want to get this ancient book at any cost.我要不惜任何代價搞到這本古書。
  • 澎湃思想周報|亞美尼亞戰敗之後;馬克龍的「共和價值」危機
    外高加索的混亂與危機:戰敗後的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當地時間11月10日,亞美尼亞總理帕什尼揚在個人社交媒體帳號上宣布,亞美尼亞同意與亞塞拜然達成停火協議。此前的戰事中,亞塞拜然於兩國爭議地帶的「納卡」地區佔領了絕大多數此前為亞美尼亞實際控制的領土。此次亞美尼亞選擇籤署停戰協議,也意味著該國宣布投降。
  • 衛星曝出印度慘烈一幕,莫迪這回終於坐不住了:不惜一切代價救援
    【撰文丨為你寫詩/編輯丨小懶】中印矛盾的逐漸激烈,迫使印度不斷向邊境派兵,而莫迪的目標也很簡單,就是通過人數優勢,不斷給解放軍帶來壓力。除了氣候的問題,印度軍方將領還指出,印軍在於對手對峙時地理位置上的不利之處,對方領土上的地形更為平坦,因此其補給線可以在不經過太多山脈的情況下得以維持,而印度一側是高山覆蓋。想要運輸物資都已經很困難,更不要說去突襲敵方。另外,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地形導致溫暖氣流難以進入印軍駐紮地。因此,冬季印度南部山腳下起大雪,這進一步加劇了印軍面臨的困難。
  • 「住在這裡很丟臉」:新德裡暴亂後印度穆斯林不敢回家
    據醫院統計,在2月24-25日的騷亂中,至少有50人死亡,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人來自印度2億多穆斯林少數民族。 一名警察也被打死。批評人士指責印度總理莫迪和他領導的印度教民族主義執政黨挑起了幾十年來基本和平共處的社區之間的敵意。
  • 印度司法停播一個反穆斯林電視節目
    印度最高法院決定禁止播出一個公開針對穆斯林的電視節目。在印度媒體面對穆斯林少數民族的聲調越來越嚴厲之際,法官們採取了這一特別的和罕見的舉措。穆斯林少數民族佔印度人口總數的15%。
  • 學習金句 | 「 不惜一切代價」
    學習金句 | 「 不惜一切代價」 2020-06-05 0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思輝:不惜代價,託起生命的方舟
    原標題:李思輝:不惜代價,託起生命的方舟  「東方之星」客船長江翻沉事故牽動中南海。   國家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國務院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搜救,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趕赴現場,要求有關方面迅速調集一切可以調集的力量,爭分奪秒抓緊搜救,把傷亡人數降到最低。
  • 巴基斯坦總理髮公開信,呼籲對抗西方「穆斯林恐懼症」
    他在信中提到,西方國家的「伊斯蘭恐懼症」及對該群體的攻擊越來越多,「最近(國家)領導人層面的一些聲明及褻瀆神聖《古蘭經》的事件表明,這種仇視伊斯蘭的情緒在日益增長,儘管歐洲有相當多的穆斯林人口,伊斯蘭恐懼症仍正在歐洲國家蔓延。」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7日報導,伊姆蘭·汗或在暗示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發出的相關聲明。
  • 媒體:歷經數十年,一樁印度教與穆斯林的土地爭端案結案
    還無法斷定這個神奇的國家的這一判決最終的風向,據當地媒體報導,印度最高法院11月9日對北方邦阿約提亞市的一塊土地的歸屬權作出判決。判決書稱,已將一處有爭議的2.77英畝的宗教土地判給了當地的一個印度教組織所有,同時給穆斯林教徒劃出另外一塊5英畝的土地,去建設屬於它們的「聖城」。
  • 印度板球聯賽籤下5年25億美金轉播協議
    北京時間9月6日,印度板球超級聯賽(Indian Premier League,簡稱IPL)宣布,21世紀福克斯旗下的傳媒娛樂公司Star India以25.5億美金的價格拿下該賽事未來5年的轉播權權。
  • 印度穆斯林來自伊拉克,被迫流浪印度,還沒站穩腳跟,就被印度教摧毀
    在印度之外,7世紀時偉大的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隨即就統一了整個阿拉伯半島,建立起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政權。印度穆斯林穆罕默德去世以後,其繼承人開始向外推行「聖戰」,隨著帝國版圖擴大的同時,伊斯蘭教也被傳播到了各地。事實上,早在伊斯蘭教興起之前,由於相鄰的地理位置,阿拉伯人、波斯人與印度就一直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 武管主任:曾不惜代價全力搶救 也創造了醫學奇蹟
    對於這樣的說法,武協給出的官方解釋如下,「當晚比賽後,我們召集了裁判委員會的成員複查了錄像,委員會通過反覆觀看錄像,認定當場比賽使用技術符合技術規定要求,裁判判罰得當,沒有失誤。」對於擊打後腦的問題,武協相關人員表示,在搏擊項目的對抗中,一方運動員在俯身躲避對手的重擊時經常會導致對手的拳套擦到後腦,這在比賽中屬於正常情況,並不能因此判定對方運動員是故意擊打後腦。
  • 印度教瘋狂報復穆斯林 印度西部暴亂11人死亡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自2月27日印度古吉拉特邦西部發生印度教教徒乘坐火車被焚燒事件以來,印度國內宗教派別關係陡然緊張。28日就發生了印度教教徒襲擊穆斯林信徒住宅的暴力事件,目前暴力事件已導致11人死亡。印度反暴警察為制止衝突,朝人群開火,導致6人受傷。  據美聯社報導,在古吉拉特邦商業中心艾哈邁達巴德,一夥暴徒數百人焚燒賓館、加油站、汽車、飯店以及商店。
  • 梅特卡夫丨反思印度歷史上的穆斯林
    我還要特別感謝韋納·奧登伯格(Veena Oldenberg)對我的嚴格要求。其次,在這個場合下,我也還要對學會主持下的多個智識交流場所表示衷心的感謝,我不止一次從這些交流中獲益良多。埃莉諾·澤利奧特(leanor Zelliott)則指出,在穆斯林破壞印度教的神像的時候,印度教徒也在接管對手的象徵。[11] 關於穆斯林人口的其他來源,有時,也有人說穆斯林是侵略者或定居者的後裔,諸如「賽義德」或「謝赫」此類的身份宣稱指向的就是這個來源。就算被認為是非歷史的,這樣的宣稱還指向某種「外來」的感覺(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