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艾森看天下 艾森看天下 收錄於話題#民族主義26#選舉政治 25#宗教議題1
本周三,法國公布了一項旨在解決「伊斯蘭激進主義」問題的法律草案。馬克龍強調,此法是為了打擊破壞法國的「分裂分子」 ,但人權組織對此表示擔憂,稱其會歧視法國的穆斯林。
其中一項值得注意的措施,對於兒童的家庭教育,只允許出於健康原因或特殊情況,如職業運動員。這項措施旨在終止兒童受海灣國家支持的「秘密」宗教學校影響。
另一項,是鼓勵清真寺註冊為禮拜場所,以便更好地識別它們。目前,在全法國2600多座清真寺中,有許多是根據結社規則運作的。外國資助清真寺,雖然沒有被禁止,但如果超過10000歐元 ,就必須申報。
該法律草案將規定,醫生向年輕女性提供處女證明是犯罪行為,可處以罰款和最高一年的監禁。此外,法案也提出,要為法國伊瑪目設立一個特殊證書項目。
這項立法如果獲得通過,任何人以意識形態或宗教極端主義的名義,向公務員和公共服務提供者施加壓力,迫使他們背離法國的政教分離「世俗主義」價值觀,都將構成刑事犯罪。
馬克龍回擊英美媒體的批評
極左領導人讓-呂克·梅朗雄指責政府利用反穆斯林情緒的上升來獲取政治利益。在經歷新一輪的隨著2022年大選臨近,馬克龍很可能面對極右翼領導人馬琳 · 勒龐。
馬克龍在10月初的一次重要演講中,他譴責了「伊斯蘭分裂主義」 ,承諾要採取行動,從對伊瑪目在外國的培訓,到「在食堂強制推行符合宗教限制的菜單」。
十一月份,當馬克龍在回擊小學教師因宗教漫畫而遭砍頭事件後,強硬表態擬定「分裂主義法」,隨後《紐約時報》和《金融時報》等歐美媒體的一系列評論,也引發了馬克龍政府的強烈反彈。
「五年前法國遭到襲擊時,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支持我們,」馬克龍總統說。他回憶說,2015年11月13日,巴黎及周邊地區的一個音樂廳、一個足球場外和咖啡館發生的協同襲擊,導致130人死亡。
「因此,當我看到幾家報紙,價值觀本來跟我們一致,卻將這種暴力行為合法化,並說問題的核心是法國是種族主義和仇視伊斯蘭教的時候,我不能不說,這些基本原則已經失去了。」
馬克龍直接打電話給《紐約時報》媒體專欄作家本·斯密斯,指責英文媒體「使暴力行為合法化」,寧可做高高在上的精英「偏見」分析,沉迷於種族主義概念的分析,甚至表達對恐怖主義的根源探討,也不願意表達對他那陷入困境的共和國的團結,哪怕只是一瞬間。
馬克龍先生的女發言人安妮-索菲 · 布拉德勒向法國《世界報》抱怨說,「就好像我們身處世貿中心遺址冒著煙的廢墟中,他們說我們活該。」
法國穆斯林人口佔比約6%到8%
本質上,馬克龍希望伊斯蘭教符合法國共和主義的價值觀——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自由、平等、博愛。這一願望上可追溯至法國大革命,下已深植於法國人的日常生活。為此,法國的法律和傳統一向強調不以種族、宗教和性別去評判一名公民。自1978年以來,法國一直禁止收集關於種族或宗教差異的人口普查數據,理由是這些類別可能被用於種族主義政治目的。
但是,現在的法國人口結構經歷了變遷,現在已經是一個穆斯林人口佔6%到8%的國家,大多數人法國的穆斯林,都是上一代或上兩代從法國在北非的殖民地移民過來的。
「我們需要法國知識分子、法國伊瑪目和法國學者來解讀和傳播對伊斯蘭教的現代詮釋,」作為馬克龍的幕僚,政治顧問哈基姆 · 卡魯伊(Hakim El Karoui)說。他撰寫了大量文章,闡述伊斯蘭極端主義的威脅,以及創建「法國伊斯蘭教」的必要性。
2016年,卡魯伊對法國穆斯林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近一半的穆斯林,說他們覺得自己很適應法國社會。卡魯伊稱他們為沉默的大多數。
「(許多法國穆斯林)認為宗教是私事。他們的沉默是法國模式的一部分。這是很有挑戰性的事情。我們必須幫助他們說話。」
卡魯伊鼓勵這種「沉默的大多數」 ,能夠站出來,向法國其他地區表明,那些以伊斯蘭教的名義實施極端主義行為的人是反常行為。
政客和政府不能重塑宗教
記者兼電影製作人羅卡亞 · 迪亞洛不同意伊斯蘭教本身需要改革的觀點,她擔心法國總統馬克龍即將頒布的「分裂主義法」只會製造更多的分裂。
迪亞洛說: 「宗教屬於有信仰的人,我們有法律... ... 政客和政府不能干涉、試圖重塑宗教。」。
法國正處於全國封鎖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正在努力應對恐怖襲擊帶來的悲痛,馬克龍應該把重點放在把國家凝聚在一起,而不是單獨挑出一個宗教少數群體,她擔心這只會導致更多的暴力事件。
迪亞洛說: 「某些人試圖利用這種勢頭驅逐那些... ... 公開反對種族主義、反對伊斯蘭恐懼症的少數族群,並羞辱他們。」。
她引用了最近由極右翼組織「政府身份認同」組織的一次抗議活動。該組織被描述為一個白人民族主義團體。
在上個月尼斯一座教堂遭到襲擊後,該組織立即走上街頭,揮舞著寫有「伊斯蘭滾出歐洲」的橫幅。
法國社會學者法哈德 · 霍斯羅卡瓦,他在《政客》歐洲版發表《危險的法國宗教世俗主義》,抨擊說,為什麼法國一次又一次成為暴力極端分子的目標?德國、英國、義大利,甚至在穆罕默德有爭議的漫畫首次出版的丹麥,都沒有經歷過類似的暴力。
在這些穆斯林知識階層看來,原因很簡單: 法國極端的世俗主義形式,對漫畫褻瀆形式的文化傲慢堅持,助長了邊緣化少數群體中的激進主義。以褻瀆自由言論權利的名義,過度使用漫畫最終會削弱公眾的辯論: 它汙辱和侮辱甚至是最溫和的或世俗的穆斯林,尤其許多人不理解伊斯蘭教,不明白為何對面紗、日常祈禱或伊斯蘭教的痴迷關注。
在大整肅中被關閉的清真寺
不希望穆斯林被過分政治化
在巴黎郊區巴涅工薪階層聚居的市場,操阿拉伯語的居民人數,跟講法語的不相上下。
受採訪的大多數人表示,他們沒有聽說過這種所謂的分裂主義法。
一位自稱叫 Djamila 的婦女說,她不確定自己是支持還是反對這項法律。但她真的不喜歡「分裂主義」這個詞:「『分裂主義』這個詞在這裡沒有意義。法國的穆斯林不想脫離國家。這個詞分離主義給人留下了錯誤的印象。」
儘管該法案的最新版本不再使用分離主義這個詞,但它仍然在人們的腦海中盤旋。
阿卜杜勒 · 哈基姆(左)和他的朋友吉拉利說,法國政府應該少關注該國的穆斯林人口,而專注於應對冠狀病毒的流行。
其中一個是30歲的 Abdel Hakim。他是阿爾及利亞人,但在法國生活了大半輩子。
「在法國,很多人喜歡聽他們想聽的東西,而不是他們面前的人實際上在說什麼,」哈基姆說。
他說,馬克龍也不例外。
「我不相信穆斯林是這個國家最關注的問題。我們知道自己從來沒有被喜歡過,也永遠不會被喜歡。所以,我們只是繼續過自己日常生活,不過多地考慮政治。」
法國衛兵手捧遇害的教師頭像
伊瑪目應該認可「法蘭西價值觀憲章」
基於啟蒙運動的法國共和價值觀,與激進伊斯蘭主義的緊張關係,在今年秋天一系列恐怖襲擊,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馬克龍看來已經下定決心,要積極面對法國年輕一代和不斷增長的穆斯林人口引發的緊張局勢問題。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每一位法國總統都下定決心要積極處理極端宗教勢力問題。但沒有一個成功,而且每次失敗的風險都在增加。
法國有115年歷史的「世俗主義」宗教管理體系,但在馬克龍看來,新形勢下鞏固法國的政教分離體制,應該更加果斷。
在近期與法國穆斯林信仰理事會(CFCM)的一次會議上,這是2003年時任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成立了的自治組織,馬克龍堅持認為,伊瑪目應該像醫生和律師一樣被「伊瑪目全國委員會」認可,或者被授予執照。預計CFCM 將創建一個「法蘭西共和國價值觀憲章」 。
據報導,馬克龍在會議上斬釘截鐵地說: 「有些人會籤字,有些人不會。我們將密切關注。要麼你是法蘭西共和國的人,要麼你不是。」
原標題:《馬克龍強力推行共和價值觀,法國穆斯林擔心將製造更多分裂》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