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事件丨馬克龍炮轟英美媒體,稱其將法國暴力活動「合法化」

2020-12-12 騰訊網

【編輯/作者 每天十點快報 INU 】

導語:此前法國一名老師因在課堂上使用敏感話題的漫畫遭到恐怖襲擊,隨後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法國是個自由的國家,並不會限制國內媒體的自由。此舉遭到恐怖分子的反彈,又在法國再次實施恐怖襲擊,引起馬克龍震怒,並決定針對恐怖勢力進行肅清。但近日,英國和美國媒體的報導卻再次激怒了法國總統。

法國總統指責英美媒體

根據新華網的報導,近日,法國總統馬克龍指責許多英語媒體將法國的暴力活動"合法化",首當其衝的就是《紐約時報》。法國總統表示,這些媒體稱法國存在"種族主義和伊斯蘭恐懼症",所言並非是事實,反而具有偏向性。

在法國媒體的報導中,馬克龍總統將英國和美國等英語地區的媒體統稱為"盎格魯-撒克遜媒體",並表示這些媒體並未理解法國政府所遵循的"世俗主義"便大肆報導和渲染,完全背離了法國政府的初衷。

但事實上,馬克龍總統所稱的"世俗主義"是代表法國總統會保護宗教信仰的自由,但也會保護褻瀆宗教的自由。這種做法被無數有信仰的民眾和國家所質疑,此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就曾因馬克龍總統的做法與之鬧翻,並表示馬克龍根本不懂得尊重信仰。

馬克龍指責英美媒體將法國暴力活動"合法化"

在報導中,馬克龍對《紐約時報》等媒體表示,五年前法國發生的恐怖襲擊慘案還歷歷在目,但是當時國際社會對於法國的做法都十分支持。現在的情況與五年前類似,但是法國卻失去了英國與美國媒體的支持,甚至這些媒體還稱法國具有"穆斯林恐懼症",這不僅是將恐怖活動"合法化",還是對法國的不尊重。

《紐約時報》相應文章的作家史密斯則表示,對於被恐怖分子殘忍殺害的老師我們都十分同情並為他哀悼,但是法國政府的做法卻不對。法國將國內的清真寺關閉,驅逐國內的全部伊斯蘭教信徒出境的行為是把所有穆斯林都當做恐怖分子,牽連了不少無辜民眾,讓許多無辜的穆斯林被扣上了"恐怖分子的帽子"。

口水戰仍在繼續

史密斯強調,在美國保護宗教信仰和言論自由,也同樣打擊恐怖主義,但是並不會做出法國政府的行為。在史密斯看來,馬克龍的想法在根本上就有錯誤,甚至會牽扯到種族主義。《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還表示,英媒媒體對恐怖主義的觀點與法國政府不同,所以並不認可法國政府的做法,而且也有權批評法國政府的做法。

隨後,馬克龍回應道,這些媒體的報導是因為他們並不了解法國和法國的文化,在法國社會中,無論一個人是白種人、黑人還是黃種人,無論他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還是佛教,他首先是一個社會公民,應當先尊重社會的秩序,才能談及自由。

目前這場口水戰還在持續,而《紐約時報》也不是第一家與馬克龍進行爭論的報紙,此前一家英國媒體已經承受過法國總統的怒火。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十點快報》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新華網

相關焦點

  • 馬克龍炮轟英美媒體扭曲報導法國恐襲!法國反極端主義放大招
    就在上周,馬克龍將炮火開向《紐約時報》等英美媒體,抨擊這些媒體在報導法國恐襲時,沒有站在法國這一邊,反而將暴力行動「合法化」並指責法國存在「種族主義和伊斯蘭恐懼症」。 ▲11月18日,法國內政部長達爾馬寧介紹法國反伊斯蘭極端主義新動作(推特截圖) 將恐襲「合法化」,馬克龍炮轟英美媒體
  •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馬克龍打電話給我,譴責美國媒體將暴力合法化
    一個月前,法國教師塞繆爾·帕蒂(Samuel Paty)因展示穆罕默德漫畫遭極端分子殺害。法國總統馬克龍其後對伊斯蘭教發表強硬言論,招致整個伊斯蘭世界的不滿。 一些擅長「美化暴力」的美國主流媒體,也加入批評隊伍,提出了諸如「法國是否通過阻止穆斯林恐怖主義助長了恐怖主義?」「為什麼法國在穆斯林世界激起如此大的憤怒?」
  • 馬克龍強力推行共和價值觀,法國穆斯林擔心將製造更多分裂
    原創 艾森看天下 艾森看天下 收錄於話題#民族主義26#選舉政治 25#宗教議題1本周三,法國公布了一項旨在解決「伊斯蘭激進主義」問題的法律草案。馬克龍強調,此法是為了打擊破壞法國的「分裂分子」 ,但人權組織對此表示擔憂,稱其會歧視法國的穆斯林。
  • 「正在使暴力合理化!」馬克龍怒斥美媒對法國恐襲「偏頗報導」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對英文媒體有關法國中學教師薩繆爾·帕蒂遭「斬首」等恐怖襲擊行為發生後的報導表示不滿。馬克龍認為,在襲擊發生後,這些英文媒體立即將報導重點放在法國對穆斯林的政策「失敗」上,而不關注全球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並嚴厲指出這些報導正在使「暴力合理化」。
  • 澎湃思想周報丨法國與伊斯蘭恐懼症;紐西蘭與安樂死合法化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稱此案為「一起典型的伊斯蘭恐怖襲擊」,並表示對帕蒂的攻擊,就是對法蘭西共和國及其啟蒙運動價值觀的攻擊,他呼籲法國人民團結起來,抵禦極端主義。馬克龍同時下令在法國加大力度打擊伊斯蘭極端組織,並表示法國「不會放棄(諷刺)漫畫」。21日,法國政府為帕蒂舉行國葬儀式。22日,法國各地政府機構的辦公大樓上投影了《查理周刊》的多幅諷刺漫畫。
  • 恐襲風波塵埃未定,馬克龍呼籲英語媒體支持法國的反恐立場
    當地時間11月1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致電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本·史密斯,強調法國在遭受恐怖襲擊後依然堅持世俗主義理念,呼籲英語媒體支持法國的反恐立場。據卡達半島電視臺16日報導,馬克龍致電本·史密斯,批評後者將法國的反恐立場稱為打擊「伊斯蘭分離主義」。馬克龍認為,此番報導將賦予更多暴力活動「合法性」。
  • 馬克龍指責美媒為暴力辯護: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不同的社會
    來源:央視網據美國《紐約時報》的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致電該報作者,批評一些西方媒體在報導法國近期多起恐怖襲擊事件時,不指責恐怖分子和暴力活動,反而質疑和指責法國。馬克龍說,英語媒體,尤其是美國媒體,正在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另一個不同的社會,這種做法是在將暴力活動合法化,喪失了基本準則。今年10月以來,法國發生多起與宗教極端主義有關的襲擊事件。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英國《金融時報》等發表文章,質疑法國的宗教政策和反恐舉措。
  • 埃爾多安批評國際媒體對法國媒體封鎖行為保持沉默的態度
    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12月1日指責國際媒體對法國對媒體的封鎖保持沉默,並批評法國對土耳其的偏見立場。埃爾多安在TRT世界論壇的開幕式上說,國際媒體對土耳其採取了虛偽的行為,試圖扭曲現實,同時忽視了法國等歐洲國家的許多令人震驚的做法。
  • 工薪階層抗議者摻雜暴力分子,法國「黃背心」期待馬克龍方案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王朔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生活在巴黎93區的華人何先生觀察後發現,「真正引發騷亂的並不是這些抱怨抗議油價上漲的人,而是混雜在其中的社會閒雜人等。」這一判斷,正逐漸受到法國媒體與政府官員的印證。不滿的工薪階層?
  • 馬克龍批評華盛頓暴力事件後不忘「端水」:相信美國「民主」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在美媒抨擊國會暴力事件「動搖國本」、多國深表震驚之際,法國總統馬克龍卻當起「端水大師」,用英語抒發了他對美國「民主」的信心。據路透社1月7日報導,當地時間7日凌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推特發布一段長約3分鐘的講話視頻,並配上了「我們相信『民主』」的文字,以及「我們是一體」(#WeAreOne)的話題。社交媒體截圖視頻中,馬克龍用法語譴責了華盛頓發生的暴力事件,又用法語和英語表達他對美國民主進程的信心。他稱,「我想表達我們的友誼和對美國的信心。
  • 反穆斯林分裂主義,法國限制外國資助清真寺,強推「價值觀」認證
    本周三,法國公布了一項旨在解決「伊斯蘭激進主義」問題的法律草案。馬克龍強調,此法是為了打擊破壞法國的「分裂分子」 ,但人權組織對此表示擔憂,稱其會歧視法國的穆斯林。  其中一項值得注意的措施,對於兒童的家庭教育,只允許出於健康原因或特殊情況,如職業運動員。這項措施旨在終止兒童受海灣國家支持的「秘密」宗教學校影響。
  • 法國大罷工首日百萬人上街示威 國家癱瘓難擋馬克龍改革決心
    百萬人走上街頭示威 偶有暴力衝突事件發生據《The Local fr》報導, 2010年,法國發生過兩次針對養老金改革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遊行人數超過100萬。CGT工會說,全國有150萬人上街。CGT總書記馬丁內斯說,這次動員人數很多,無論公私部門都踴躍參加。
  • 馬克龍沒忍:法國是美國的歷史盟友,但絕不是藩國
    【文/觀察者網 李東堯】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接連「攻擊」,法國總統馬克龍沒忍。當地時間11月14日,馬克龍對法國媒體強調,法國是美國的歷史盟友,但不是「藩國」(vassal state)。馬克龍當天參觀「戴高樂號」航母「我不認為法國民眾希望我去回應他的推特,要做的是繼續這段重要的歷史。」他說。馬克龍認為,川普這是在向國內民眾表演,自己可以理解,「我認為他在玩政治,那我就讓他玩。」馬克龍強調,「美國是我們的歷史盟友,以後也將繼續如此。
  • 法國「蝸速」接種疫苗,馬克龍氣急敗壞
    據統計,目前英國接種已達100萬,德國20萬,本以為疫苗接種工作應快速進行,沒想到法國的接種人數「氣壞」了馬克龍,截止目前,法國第一周的接種人數只有516人。要知道,馬克龍在新年講話上還信誓旦旦地表示,法國絕對不會出現接種遲緩的情況,如今「蝸牛」般的速度可是妥妥打了馬克龍的臉。據多家媒體報導,馬克龍對接種遲緩一事非常憤怒,催促相關部門必須快速改變現狀。
  • 被馬克龍激怒,法國警察包圍巴黎地標建築,爆發抗議
    【南方+12月15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近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的旨在保護警察和憲兵的《整體安全法》在法國掀起了抗議風波,眾多民眾走上街頭進行大規模抗議,與警察進行對峙。對此,法國總統馬克龍隨後表示將削減該法案,並承諾將對警察進行徹底改革。
  • 內政部長被指涉嫌強姦,馬克龍為其辯護:反對社交媒體審判
    本文轉自【環球時報新媒體】;綜合法國24新聞和美聯社報導,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為自己提名一名被控強姦的男子擔任法國內政部長的決定進行辯護。法國新上任的內政部長傑拉爾德·達曼寧面臨強姦指控。達曼寧在7月6日被馬克龍任命為法國內政部長。
  • 印尼穆斯林圍堵法國大使館:馬克龍才是真正的恐怖分子
    印尼穆斯林「圍攻」法國大使館 綜合路透社、美聯社報導,11月2日,在印度尼西首都雅加達,法國大使館外人潮湧動,一群穿著伊斯蘭白袍、舉著各種抗議牌的穆斯林群體正在憤怒示威。一些抗議者高舉著寫著「馬克龍才是真正的恐怖分子」的標語牌,還要求該國政府立即驅逐法國大使。 近半個月以來,法國接連發生疑似與伊斯蘭教相關的暴力事件。
  • 法國總統馬克龍稱法語將成世界第一語言遭花式吐槽
    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在訪問非洲時說,法語將成為非洲第一語言,甚至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語言。  馬克龍在布吉納法索瓦加杜古大學發表演講時說,在非洲大陸隨大流說英語是沒有前途的。法語是有未來的,法語的魅力和吸引力不應只屬於法國。  他還有些激動地說:「讓我們共同接受挑戰,讓夢想成真!」
  • ...普京回應是否參加2024總統大選;馬克龍仍在發燒,法國總統府:他...
    每經編輯:步靜1丨馬克龍仍在發燒 法國總統府:他最近曾犯一個錯誤據海外網,據法國BFMTV18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後,總統府愛麗舍宮發表聲明稱,馬克龍曾於14日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古裡亞握手,並承認這是一個違反防疫規定的「錯誤」。
  • A-Z丨馬克龍當選新總統 26個詞看懂2017法國大選
    早在之前,馬克龍便曾放言稱,如果當選將「殺雞儆猴」,不僅要對英國下狠手,他還表示要「趁火打劫」,將英國的銀行業、人才、學術界人士都吸引去法國,以此維持歐元區的穩定。這麼一來,英國「硬脫歐」的可能性將非常大。Corruption腐敗2017年的法國大選可謂「意外」頻發。不過在半年之前,本屆大選還曾被認為是最沒有懸念的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