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標可以收聽禧悅思享家語音分享
思享主播 :陳思霓
您知道嗎?身為父母尤其是媽媽,無法控制的情緒對孩子來說是場災難,這場災難足以讓孩子心裡的安全堡壘土崩瓦解,堡壘的建起需要極大的努力,而瓦解只需大人的情緒災難。
而長久的情緒風暴,給孩子帶來的是性格的缺陷,或懦弱,或暴躁,或膽小,或自閉,甚至可能直接釀成惡果。
9月17日,一個14歲的少年從五樓縱身躍下。
因為在學校打撲克牌,張某銳被請了家長。
母親到來後,徑直走向他,伸手就是一耳光。
初三的男孩,個頭已經高出母親不少,但他只是下意識用手臂擋了擋。
之後,他不再有任何防衛動作,老老實實受著母親甩過來的第二個耳光。
母親情緒激烈,顧不得周圍還有師生三三兩兩,伸手掐住他的脖子。
班主任趕過來勸說,母親又猛推了幾下才作罷。
他們消失在監控鏡頭裡,只留下張某銳一個人。
就那麼呆呆地、默默地站著。
2分鐘後,他扭身看了一眼樓下,又望了望母親的方向。
然後,毫不猶豫跳下去。
這段監控視頻,看得人揪心地疼。
卻不止是心疼這個年僅14歲的孩子,用如此決絕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他的離去,掀開了多少人青春期裡,那個最隱秘的角落。
甚至有人說,「自殺的孩子是為我們其他人而死的。」
可是有一些家長,仍然在指責孩子自私,不考慮父母的感受;抗壓能力差,打兩巴掌就要自殺。
他們至今不明白少年為何而死,至今不懂得父母何錯之有。
今天寫下這篇文章,無意批判當事的母親,而是希望用這幾千字,換取家長們一點反思。
更希望,悲劇不再有。
2《詩經·大雅·抑》有一句:「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同樣是要達到教育的目的,為何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懇切、耐心的啟發和開導孩子呢。為何要用「暴風雨式」,讓孩子受傷,讓自己難過。
身體的創傷早晚會癒合,而心裡的傷痕卻難癒合。
媽媽的情緒失控就算沒有對孩子造成如新聞裡的直接惡果,也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何況,不管是什麼理由,情緒的爆發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哭鬧的孩子會哭鬧的更厲害,頂牛的孩子會更頂牛。
長此以往,對孩子成年後的待人處事、家庭婚姻、對待孩子的方式都會產生影響。
昨晚散步,偶遇一個媽媽帶著騎小自行車的小男孩。
孩子穿馬路時一輛車子正在轉彎,媽媽在後面大喊讓孩子停下。
小男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根本沒聽見媽媽的話。
媽媽一個箭步跑過去拉住了孩子的自行車,晚一秒就會被車子撞到。
媽媽可能有些後怕,大聲訓斥:「我讓你停下,沒聽見嗎?媽媽在後面喊你,你為什麼還在往前騎!」小男孩呆在原地一動不動,看著媽媽。
媽媽繼續大聲訓斥,小男孩開始大哭。
幾分鐘後媽媽讓小男孩騎車回家,這孩子說什麼都不肯騎車了。
對孩子來說,晚飯後的「放風」無比幸福,感受著騎自行車的快樂。
而這次,是突如其來的汽車,和媽媽的狂風暴雨。
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對騎自行車這件事的懷疑和畏懼。
如果媽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跟孩子強調穿馬路的注意事項,告誡孩子不注意看車的嚴重後果,同樣能夠達到效果。
沒有哪個孩子傻到,知道車子危險還往上撞吧。
3
父母的情緒災難給孩子帶來的是一種高控感,壓迫感。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容易走兩個極端,一個是懦弱,敏感,膽小,俗稱「受氣包」。
你想想,連自己的爸媽都可以欺負他,還有誰不能欺負他呢。
另一個極端就是暴力傾向,當他受到這種壓迫時,只有比對方更強大才能「制服」對方,而暴力傾向的本質是脆弱。
別讓自己的情緒成為孩子的災難。
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許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們總是在重複著父母的生活,就連養育兒女的方式都不自覺的重複著父母的方式。
而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當你想要暴怒發火時,想一想,也許你的孩子會將這種錯誤的方式延續到他的兒女身上,世代相傳,這多可怕。及時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冷靜的說教往往比「大吼」更有用。
也許你工作很忙,還有一堆家務,使你對孩子失去了耐心,試圖用情緒的爆發讓孩子「聽話」。
所有的所有都不能成為情緒失控的原因,我們再努力一些,多花些心思想想怎樣和孩子溝通,可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每個爸爸媽媽都想要將最好的愛給自己的孩子,願每一顆心都能完好,在生命的最初始,都被溫柔相待。
所以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別讓情緒成為孩子的災難。
但是,生活壓力的確存在,父母的情緒又該如何發洩呢?
說起來可能是老生常談,但還是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1. 告訴自己可以控制情緒
當你的負面情緒出現時,你要對自己敲醒警鐘,告訴自己:我現在很想發脾氣、打人罵人,但我可以控制我自己!對自己的心理暗示,可以讓自己慢慢平復下來。
每當有些衝動對孩子大吼時,對自己說:「孩子如此美好,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
2. 呼吸訓練讓情緒平復
情緒就像是一團突然燃燒的火,而且會迅速蔓延,讓你的大腦集中在這件事上。
如果你發現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可以默默地在心裡說「深吸、呼出、深吸、呼出……」。
反覆練習,不斷延遲自己爆發的時間,慢慢的,情緒控制一定會有效果。
3. 暫時離開,做點其他事
當你的情緒到達極點,要爆發前,可以選擇離開現場。
給自己數數「1、2、3」,然後去喝杯水,給自己一個平復的時間。
當你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時,你會以新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你可能會發現,之前差點就暴跳如雷的你,可能是被壞情緒「逼」得放大了孩子的缺點。
4. 多社交,讓自己別那麼孤獨
不要總圍著孩子轉,拓展你的社交,和同事、朋友多聯絡,或者周末常到親戚家聚餐,聊聊你們的困惑和焦慮。
即便他們不能給你提出很好的建議,也能無形中分擔你的壓力。
5. 培養自己的小愛好,精神有寄託
即便身為父母,也應該有自己的小愛好和精神天地。可以多聽音樂、多健身,或者學習繪畫、唱歌等。
對孩子而言,父母情緒穩定是一種內在和外在的影響力,是教養和氣場。
父母情緒穩定,孩子會更寬容,也更有幸福感。
作為父母,你吼過孩子嗎?
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父母的情緒
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命運
情緒穩定
是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如何優雅的表達憤怒
瀟灑的平和情緒
敬請關注禧悅思享家近期即將推出的課程,詳情可留言或者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