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情緒對孩子一生命運的影響

2020-10-18 禧悅思享家

點擊上面藍標可以收聽禧悅思享家語音分享

思享主播 :陳思霓


您知道嗎?身為父母尤其是媽媽,無法控制的情緒對孩子來說是場災難,這場災難足以讓孩子心裡的安全堡壘土崩瓦解,堡壘的建起需要極大的努力,而瓦解只需大人的情緒災難。

而長久的情緒風暴,給孩子帶來的是性格的缺陷,或懦弱,或暴躁,或膽小,或自閉,甚至可能直接釀成惡果。


9月17日,一個14歲的少年從五樓縱身躍下。

因為在學校打撲克牌,張某銳被請了家長。

母親到來後,徑直走向他,伸手就是一耳光。


初三的男孩,個頭已經高出母親不少,但他只是下意識用手臂擋了擋。

之後,他不再有任何防衛動作,老老實實受著母親甩過來的第二個耳光。

母親情緒激烈,顧不得周圍還有師生三三兩兩,伸手掐住他的脖子。

班主任趕過來勸說,母親又猛推了幾下才作罷。



他們消失在監控鏡頭裡,只留下張某銳一個人。

就那麼呆呆地、默默地站著。

2分鐘後,他扭身看了一眼樓下,又望了望母親的方向。

然後,毫不猶豫跳下去。


這段監控視頻,看得人揪心地疼。

卻不止是心疼這個年僅14歲的孩子,用如此決絕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他的離去,掀開了多少人青春期裡,那個最隱秘的角落。

甚至有人說,「自殺的孩子是為我們其他人而死的。」

可是有一些家長,仍然在指責孩子自私,不考慮父母的感受;抗壓能力差,打兩巴掌就要自殺。

他們至今不明白少年為何而死,至今不懂得父母何錯之有。

今天寫下這篇文章,無意批判當事的母親,而是希望用這幾千字,換取家長們一點反思。

更希望,悲劇不再有。


2《詩經·大雅·抑》有一句:「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同樣是要達到教育的目的,為何不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懇切、耐心的啟發和開導孩子呢。為何要用「暴風雨式」,讓孩子受傷,讓自己難過。


身體的創傷早晚會癒合,而心裡的傷痕卻難癒合。


媽媽的情緒失控就算沒有對孩子造成如新聞裡的直接惡果,也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何況,不管是什麼理由,情緒的爆發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哭鬧的孩子會哭鬧的更厲害,頂牛的孩子會更頂牛。


長此以往,對孩子成年後的待人處事、家庭婚姻、對待孩子的方式都會產生影響。


昨晚散步,偶遇一個媽媽帶著騎小自行車的小男孩。

孩子穿馬路時一輛車子正在轉彎,媽媽在後面大喊讓孩子停下。

小男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根本沒聽見媽媽的話。

媽媽一個箭步跑過去拉住了孩子的自行車,晚一秒就會被車子撞到。

媽媽可能有些後怕,大聲訓斥:「我讓你停下,沒聽見嗎?媽媽在後面喊你,你為什麼還在往前騎!」小男孩呆在原地一動不動,看著媽媽。

媽媽繼續大聲訓斥,小男孩開始大哭。

幾分鐘後媽媽讓小男孩騎車回家,這孩子說什麼都不肯騎車了。

對孩子來說,晚飯後的「放風」無比幸福,感受著騎自行車的快樂。

而這次,是突如其來的汽車,和媽媽的狂風暴雨。

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對騎自行車這件事的懷疑和畏懼。

如果媽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跟孩子強調穿馬路的注意事項,告誡孩子不注意看車的嚴重後果,同樣能夠達到效果。

沒有哪個孩子傻到,知道車子危險還往上撞吧。


3

父母的情緒災難給孩子帶來的是一種高控感,壓迫感。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容易走兩個極端,一個是懦弱,敏感,膽小,俗稱「受氣包」。

你想想,連自己的爸媽都可以欺負他,還有誰不能欺負他呢。

另一個極端就是暴力傾向,當他受到這種壓迫時,只有比對方更強大才能「制服」對方,而暴力傾向的本質是脆弱。


別讓自己的情緒成為孩子的災難。

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許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們總是在重複著父母的生活,就連養育兒女的方式都不自覺的重複著父母的方式。

而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當你想要暴怒發火時,想一想,也許你的孩子會將這種錯誤的方式延續到他的兒女身上,世代相傳,這多可怕。及時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冷靜的說教往往比「大吼」更有用。

也許你工作很忙,還有一堆家務,使你對孩子失去了耐心,試圖用情緒的爆發讓孩子「聽話」。


所有的所有都不能成為情緒失控的原因,我們再努力一些,多花些心思想想怎樣和孩子溝通,可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每個爸爸媽媽都想要將最好的愛給自己的孩子,願每一顆心都能完好,在生命的最初始,都被溫柔相待。

所以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別讓情緒成為孩子的災難。


但是,生活壓力的確存在,父母的情緒又該如何發洩呢?

說起來可能是老生常談,但還是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1. 告訴自己可以控制情緒


當你的負面情緒出現時,你要對自己敲醒警鐘,告訴自己:我現在很想發脾氣、打人罵人,但我可以控制我自己!對自己的心理暗示,可以讓自己慢慢平復下來。

每當有些衝動對孩子大吼時,對自己說:「孩子如此美好,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

2. 呼吸訓練讓情緒平復

情緒就像是一團突然燃燒的火,而且會迅速蔓延,讓你的大腦集中在這件事上。

如果你發現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可以默默地在心裡說「深吸、呼出、深吸、呼出……」。

反覆練習,不斷延遲自己爆發的時間,慢慢的,情緒控制一定會有效果。

3. 暫時離開,做點其他事

當你的情緒到達極點,要爆發前,可以選擇離開現場。

給自己數數「1、2、3」,然後去喝杯水,給自己一個平復的時間。

當你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時,你會以新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你可能會發現,之前差點就暴跳如雷的你,可能是被壞情緒「逼」得放大了孩子的缺點。


4. 多社交,讓自己別那麼孤獨


不要總圍著孩子轉,拓展你的社交,和同事、朋友多聯絡,或者周末常到親戚家聚餐,聊聊你們的困惑和焦慮。

即便他們不能給你提出很好的建議,也能無形中分擔你的壓力。


5. 培養自己的小愛好,精神有寄託


即便身為父母,也應該有自己的小愛好和精神天地。可以多聽音樂、多健身,或者學習繪畫、唱歌等。

對孩子而言,父母情緒穩定是一種內在和外在的影響力,是教養和氣場。

父母情緒穩定,孩子會更寬容,也更有幸福感。

作為父母,你吼過孩子嗎?

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父母的情緒

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命運

情緒穩定

是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如何優雅的表達憤怒

瀟灑的平和情緒

敬請關注禧悅思享家近期即將推出的課程,詳情可留言或者私信

相關焦點

  • 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影響,是一代代複製下去的。當我們能夠理解我們過去是如何在今日啟動時,我們對自己的行為、習慣、脾氣就更容易理解了。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性格又決定了他一生的命運。1、如何發現父母情緒對孩子影響
  • 父母的情緒能量,影響孩子的心理人格和一生幸福!
    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幸福,都受情緒和情緒能量的影響。 負面和低頻的情緒能量,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最終導致我們的身體出問題。 要命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父母,一直用情緒而不是愛,在影響孩子的性格發育、人格發展以及心靈成長。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孩子越來越難管了,父母給孩子的愛也越來越少了。
  • 父母的情緒影響孩子一生,父母怎樣才能保持情緒平和?
    父母對孩子的事情普遍都會焦慮,而焦慮的本質是恐懼:害怕孩子不如別人,沒有好的未來,自己不如別人父母。父母心裡擔心孩子沒有好的未來,從而焦慮、著急,而對孩子發脾氣。第三種感受:愧疚感。「整天都要買這買那,你怎麼這麼花錢?」
  • 父母的情緒會影響孩子一生
    很多父母在教養孩子時情緒變化很快。每位父母都應該正確看待自己的情緒,都應該放下牴觸情緒與自己的主觀臆想,用一種平和客觀的態度去看待孩子的行為,這樣我們就不會遭受負面情緒的困擾。為什麼一定要強調父母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呢?因為父母自身存在的情緒,對養育孩子有著重大的影響。
  • 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育兒的必修課
    我們經常說,要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非常重要,因為這關乎孩子之後的成長。但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卻總是忘記「教育」自己。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有些父母工作在外,回到家之後脾氣就變得陰晴不定。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折磨。
  • 父母的情緒,對孩子影響有多大?這個實驗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父母在失控時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就像是一把把尖刀刺向孩子幼小的心靈,並將對他們產生不可磨滅的負面影響。可見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對他的成長是有多麼大的影響。絕大部分人的傷痛都來自於在他們最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沒有給他們正面的、積極的情緒,尤其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陰影
    我就是父母暴躁情緒的受害者,小的時候,我懼怕他們發脾氣,不願意和他們交流。為了擺脫原生家庭糟糕的氛圍,我選擇早早嫁人了。等到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本以為會好好愛她,一定不要像我父母那樣,結果我發現,原生家庭的那種影響已經刻在了骨子裡,我又用暴躁的情緒傷害了我的孩子。於是我不斷地自責,懊惱,恨我自己,也恨我的父母。
  • 父母的好情緒,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尹建莉說:「你對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傷害。」昊天的父親把孩子當做出氣筒,一不高興就把壞情緒都倒給孩子。他覺得自己不過是發發脾氣,沒什麼大不了,可是,對昊天來說,在父親不穩定的情緒中生活,就像守著一顆炸彈,他得小心翼翼,否則,一個閃失就會點爆父親的壞情緒讓自己遭殃。在父母的壞情緒中長大,昊天越來越膽小怕事,沒有安全感。
  • 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決定了他們的一生
    但是,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早教階段,孩子對於父母的言行舉止,早就刻畫在自己的腦海裡,以至於他們長大後,性格和思維同父母差不多。這樣的情況,是好事情嗎?比如:夫妻之間的爭吵,本來簡單的一家人吃晚飯,但是突然發生某個事情,導致父母之間的意見產生分歧,進而開始激烈的爭吵和語言攻擊,家長之間情緒的宣洩和互相詆毀,不僅導致家庭氛圍和環境出現問題,而且讓孩子也跟著受到「傷害」。那麼,父母的語言對孩子來說,主要影響在哪些方面呢?給大家總結為以下3點。
  • 父母對孩子發火的6個影響:情緒能感染、改變孩子,也能毀掉孩子
    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很多父母會對孩子大發脾氣,訓斥孩子,認為孩子只要犯錯,就需要接受嚴厲的批評教育。殊不知,父母愛衝孩子發火的行為,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一生。英國的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靜止臉實驗」,並總結出了靜止臉結論。
  • 情緒失控的父母,對孩子意味著什麼?以下傷害可能毀掉娃一生
    後來聊天得知,高先生的成長環境更加惡劣,聽說他父母當年的手段放到如今是要坐牢的,因此,他有一種「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頑固理念,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才。卻沒想過情緒失控的父母,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以下傷害可能毀掉娃一生。
  • 壞情緒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悲劇
    在很多家庭裡,父母會無理由地把自己工作、生活、情感上的不良情緒,全都發洩到子女身上。其實中國的很多父母,都有嚴重的情緒問題。《2016年度中國親子教育現狀調查》報告中指出,家庭中的教育焦慮問題不可忽視,87%左右的家長承認自己有過焦慮情緒,其中近20%有中度焦慮,近7%有嚴重焦慮。情緒焦慮的家長習慣於從外部向孩子強行灌輸、施壓,而沒有激發孩子內心對於外部世界的好奇,使孩子喪失靈性。
  • 淺談父母情緒控制對孩子的影響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01`之前很多期文章討論的都是關於如何應對孩子的各種狀況和父母的各種需求,這一期我們就來談一談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而自己一旦反駁,媽媽的情緒就變得特別不穩定,眼睛睜大,呼吸急促,嘴一張,一連串的指責就跑出來了。在他還小的時候,父親和他溝通過,讓他學會包容媽媽的暴脾氣,媽媽每天上班很辛苦,很不容易。可是,雖說可以包容父母,但是媽媽的這種脾氣對他的性格還是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 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命運!一定要做好這6點
    導讀: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命運!一定要做好這6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命運!一定要做好這6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負面情緒對孩子影響很大,父母要加強重視,及時幫助孩子緩解
    果我們不進行改變不僅不能夠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反而會導致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這種情況對於他們的一生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如果孩子在年齡特別小的時候特別容易被情緒主導,那麼無論父母怎麼教育也很難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 動畫《吵架的父母》:父母吵架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這部短片講述的就是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影響,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在那部短片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可怕的,在孩子眼裡面。這也就是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的原生家庭的話題,原生家庭甚至可能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發展。而父母作為原生家庭中最重要的人他們的各種行為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在吵架的父母這部短片中,父母吵架之後孩子想要逃回房間躲避這樣的場景,但是卻遇上了門口的怪獸擋住了自己的去路。事實並不是這樣,其實這只是用想像的方式來告訴大家父母的各種行為對孩子的深刻影響。
  • 父母吵架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陰影,而這個陰影則會伴隨他一生。父母吵架對孩子會有那些影響:1.會影響孩子的學業。因為父母經常吵架,孩子也非常的擔心,希望父母幸福,不要吵架。沒有心思去學習,成績肯定好不到哪去。討厭父母吵架,久而久之,心裡太累了,則會討厭父母沒有給自己快樂的家庭。
  • 父母的不良情緒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什麼影響?
    常聽許多家長說要管理好孩子的情緒,殊不知家長自身的不良情緒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長控制好自己的不良情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唯有如此,才能讓孩子真正地健康成長。家長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呢?其實是一些好方法的,比如「照相機法」、「錄音機法」等等。
  • 父母的言行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們都理解父母希望孩子成龍成鳳,但卻不能將他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寄希望在孩子身上,想要孩子代替他們去實現夢想,以期待自己輸掉的面子在孩子身上能夠找回來。有的家長只要孩子做的事情不如家長的意願,隨之而來的就有打罵聲,有的孩子在父母語言之下不敢做任何反擊,只會選擇用沉默來逃避。有次去眼鏡店配眼鏡,有位家長帶著自己10歲左右的女孩子和親戚家的11歲的男孩子來檢查視力,我在服務員的陪伴下在一旁櫃檯挑選合適的框架。
  • 媽媽哭了我也想哭:如何應對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我們經常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情緒、處理事情的方式。《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第三版)中也提到,孩子在家庭環境中經歷著各種活動,體驗與形成與人際關係有關的各種早期經驗。當父母當著孩子的面爭吵,父母的情緒會影響到孩子對親密關係的認知及處理;當媽媽傷心流淚時,孩子會受到媽媽情緒的影響,一起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