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音樂深度融合,上海民族樂團與七地演奏家同臺奏響「錦繡中華」

2020-12-14 東方資訊號

東方網記者潘麗娟9月24日報導:昨晚,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特別推介演出,上海民族樂團《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民族音樂現場在上海大劇院上演。

《錦繡中華》系列音樂會是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為彰顯中華文化魅力而創立的品牌項目,意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56個民族和諧共融。從2017年創辦以來,每年嘗試攜手不同的地域板塊,全面展示地廣物博的中華大地異彩紛呈的多元文化及少數民族獨特的民族風情。

多民族音樂共話同胞情深

今年音樂會以「共飲江河水」為主題,選取湖北、重慶、新疆、雲南、西藏、青海、貴州等上海對口支援地區的音樂元素進行採風創作,通過全新編創的民族音樂作品、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樂器,一展中華大地異彩紛呈的文化魅力。藏族傳統樂器扎木念、雲貴高原的月琴蘆笙、新疆的彈布爾,與竹笛、馬林巴、笙、琵琶等樂器交融對話。

本場音樂會由樂團駐團指揮姚申申、彭菲執棒,特邀上海對口支援七省市的演奏家同臺共同呈現。

音樂會開篇聚焦母親河長江,竹笛、扎木念與樂隊《江源弦歌》以充滿民族特色的音樂語言描繪三江源頭青海的自然奇景和人文風貌;雙二胡與樂隊作品《三峽隨想》以兩把二胡的對話展現三峽精神的堅韌傳奇。隨後的音樂風格將轉向西南,月琴、馬林巴與彈撥樂隊作品《彩雲悠悠》融合多種雲南少數民族音樂風格,以中西合璧的編配,勾勒彩雲之南的浪漫仙境;取材於貴州民歌《好花紅》的蘆笙、笙與樂隊作品《紅土花開》將帶領觀眾走進青山秀水,體驗笙歌歡舞的熱烈場面。而琵琶、彈布爾與樂隊作品《天山意象》、人聲與樂隊作品《雪域吉祥》,則展現西部邊疆的濃鬱民族風情。

音樂會最後的兩首作品,將串聯起一江相連的湖北與上海,民族管弦樂《楚風頌歌》展現荊楚大地的歷史風華和激蕩情懷;壓軸曲目《情滿浦江》,展現同心築夢、攜手同行的同胞情深,抒發浩蕩江聲裡的融融大愛。

多媒體融合呈現視聽盛宴

上海音樂家協會與上海民族樂團自去年起圍繞「脫貧攻堅」主題,籌劃打造了這臺充滿各地域、各民族藝術特色的民族音樂現場,著力呈現上海對口支援地區的藝術風貌和人文風情。

在舞臺呈現方面,本場演出採用多媒體音樂現場的表現形式,通過多媒體影像與音樂語言的交融呼應,帶去「移步換景、身臨其境」的視聽體驗,雪域雲端的淨土天籟、彩雲之南的綠霧金風、大漠絲路的燦爛雲霞,將一一盡現觀眾耳畔眼前。

對於這一場民族融合的音樂盛宴,參與了全程的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深有感觸:「在我看來,這一場音樂會的成功之處,或者說困難之處,就是我們並不想做成民樂拼盤。我們想做的,是他們的藝術家、樂器、音樂,和我們的藝術家、樂器、音樂能有深度融合。各民族音樂的深度融合,1+1遠大於2,這是我們這場演出的一個亮點。」

本文攝影:張毓

相關焦點

  • 上海民族樂團復演!將為600歲的紫禁城創作一部史詩
    因疫情暫別數月的上海民族樂團,7月10日晚在上海大劇院回歸,演繹《海上生民樂》。2016年,《海上生民樂》正是從這裡出發走向世界,足跡遍布英國巴比肯藝術中心、法國巴黎愛樂音樂廳、德國柏林愛樂音樂廳、美國甘迺迪藝術中心……上海民族樂團上一次大樂隊線下演出,還是春節期間的美國巡演,演奏家們當時並未料到,疫情會造成全球演出行業停擺,再次與觀眾在劇場見面,竟已時隔5個多月。
  • 中央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團音樂會在銀川奏響
    中國網11月30日訊 11月28日至29日,中央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團分別在寧夏人民劇院、銀川劇院舉行了兩場專場音樂會,讓音樂愛好者近距離感受國內頂尖民族室內樂團的表演魅力。兩場音樂會分別以「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和「奏響時代凱歌 唱響花兒新貌」為主題,由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黨總支副書記、教授陳冰指揮、導聆,特邀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王麗達,以及一大批實力派青年演奏家,共同為廣大市民奉獻一場精彩的樂器演奏音樂會。
  • 京津兩地民族樂團攜手奏響《城市之間》
    為促進不同城市間民族樂團的交流,增強民族音樂的傳播度和影響力,北京民族樂團於今年推出「城市之間」聯合音樂會品牌項目。12月18日,北京民族樂團與該項目首支合作樂團——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聯袂演出,在北京音樂廳奏響《城市之間》音樂會。
  • 上海民族樂團:創作者不能僅「複製粘貼」民樂素材
    上海民族樂團用經典,結合新的表現手法賦予「老字號」新光彩,馬頭琴、合唱與樂隊《牧歌》,二胡與樂隊《我的祖國》,打擊樂《阿里郎》等經典改編民樂應運而生,被評論為既有傳承,也有新創東方音樂語彙。  民樂突圍之路並非一帆風順。2006年上海民族樂團首開演出季時,局面不甚樂觀。
  • 弦歌行 ——二胡演奏家鄧建棟與上海民族樂團
    弦歌行 ——二胡演奏家鄧建棟與上海民族樂團  演唱會時間:2010年6月4日  演唱會地點: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演唱會票價:150、100、50元  售票熱線:400-818-3333 021-51086048
  • 上海民族樂團:平均每年首演原創新作30餘部
    作為國內最早成立的大型民族樂團之一,上海民族樂團近年嘗試推出經典改編和原創曲目,從民樂這一「音樂母語」中發現新鮮感,平均每年首演原創新作達30餘部(首)。去年一年,樂團演出更是超過150場。上海民族樂團不僅改變了過去演出只有經典老曲目的局面,而且新作不斷,激活了市場,推出了一批懂藝術會經營的新人。
  • 愛與樂相約 南京民族樂團七夕佳節音樂會25日奏響
    「在傳統之際奏響經典,通過民樂傳承與挖掘我們民族節日的文化內涵,以國樂的音樂特質來演繹關於愛的永恆話題,展現古典與現代的交融與碰撞,希望使讓觀眾在感受深厚文化情懷的同時加深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嚮往。」南京民族樂團團長戴音說。
  • 上海夏季音樂節學生民族樂團首演贏得滿場掌聲
    前天晚上,美國指揮家、作曲家亞歷克斯·懷斯帶領上海夏季音樂節學生節日樂隊的60個孩子,演繹的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贏得滿場熱烈的掌聲,而在7天前,這些孩子們連曲子還「完全沒法聽」。  昨晚,成立一年的上海學生民族樂團迎來了首次專場音樂會。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說:「孩子們進步得很快,但最打動我的還是他們的純真。」
  • 重慶民族樂團聯手臺灣青年國樂團 迎新音樂會今晚上演
    臺灣新竹青年國樂團來到重慶,將在今(31)日晚與重慶民族樂團同臺獻上「海峽兩岸迎新春民族音樂會」,給重慶市民帶來全新的音樂盛宴。記者走進開演前的排練廳,提前欣賞了幾十位演奏家用笙、簫、嗩吶、雲鼓等多種樂器奏出的美妙音符。    此次音樂會主題為「中華韻•兩岸情」,是兩岸文化藝術交流的成果展示。
  • 北京民族樂團箜篌青年演奏家朱鵬宇等8人榮獲文化大使獎
    獲獎理由:11個人的小隊伍、75天在日本的漫長行程,58個城市間的遊走、51場演出的精彩呈現,這就是我們玖樂室內樂組合,她們為傳播中華文化做出了貢獻,他們為北京民族樂團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她們為中日友好做出了貢獻,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文化使者。
  • 京津冀三地民樂演奏家同臺演繹名家名曲
    京津冀三地藝術家共同演繹了《繽紛國樂》名家名曲音樂會天津北方網訊:10月26日,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聯合北京市文化局、河北省文化廳,於在天津音樂廳共同舉辦了《繽紛國樂》名家名曲音樂會,三地藝術家滿懷激情攜手獻藝。
  • 首次推出民族輕音樂會 中央民族樂團為民眾而歌
    這是5月14日下午,中央民族樂團民族輕音樂會新聞發布會前,民族樂團輕樂團的諸位演奏家排練名曲新編《夢回胡楊林》現場帶給記者的直觀感受。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黨委書記劉中軍、副團長王建國、中央民族樂團首席琵琶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全國政協委員吳玉霞等人出席發布會。團長席強、黨委書記劉中軍、副團長王建國分別就本次輕音樂會的相關情況進行介紹,並接受記者提問。
  • 哈爾濱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團
    在哈爾濱音樂學院,有這樣一支團隊,他們集民族器樂教學、表演、研究為一體,由著名胡琴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姜克美領銜;他們不忘使命,堅持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他們敬業修德教書育人,成績斐然;他們即活躍於各類文化惠民演出現場,也綻放在國內外演出舞。
  • 天津民族樂團7月赴臺、閩、滬、魯等地巡演
    7月3日晚,《津津有味》大型民族音樂會在天津音樂廳預演一場之後,天津民族樂團將啟程,7月8日亮相臺灣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參加新竹市「2017竹塹國樂節」活動,為臺灣同胞傾情獻藝;隨後,樂團將從福建大劇院(7月11日)、莆仙大劇院(7月12日),到上海東方藝術中心(7月`15日)、山東劇院(7月16日),一路北上,播撒民族音樂的魅力,展現天津民族音樂的最強音。
  • 「津津有味」民族音樂會巡演啟程(圖)
    7月3日至16日,民族樂團將分別在天津、新竹、福州、莆田、上海、濟南等6座城市舉辦「津津有味」大型民族音樂會巡演,為海峽兩岸的觀眾奏響來自天津的民樂之聲。昨日,巡演首場演出在天津音樂廳成功舉辦。  據悉,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成立於1953年,是國內一支受矚目的民樂力量。
  • 上海民族樂團攜手臺北市立國樂團帶來《臺灣風情》音樂會
    原標題:江風與海風匯聚成多彩音符繼去年12月在臺北上演《山水間》音樂會之後,上海民族樂團昨晚再度攜手臺北市立國樂團,在上海城市劇院帶來一場《臺灣風情》音樂會。一來一往的上海臺北雙城樂展,用民樂架起一座橋梁,增進兩岸友好交流。音樂會由活躍於臺灣樂壇的青年指揮家江振豪執棒上海民族樂團,用音樂展現臺灣獨特的風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 2015年河南省中秋節民族音樂會即將奏響
    音樂會海報由河南省文化廳、河南歌舞演藝集團主辦、河南民族樂團、河南藝術中心承辦的2015年河南省中秋節民族音樂會將於9月24日晚在河南藝術中心音樂廳奏響。由河南民族樂團歷經七年打造的「中秋節音樂會」已經成為河南省文化廳的三大品牌音樂會,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國內專家同行的一致認可好評。本次演出特別邀請臺灣著名指揮家劉江濱執棒。
  • 天津民族樂團最強陣容 7月獻演上海東藝
    7月15日上午,天津民族樂團攜這臺名為《津津有味》的大型民族音樂會亮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在酷暑之際給上海樂迷帶來一場民樂盛宴。  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成立於1953年,從一個民樂小組逐漸成長為一支編織完備、實力雄厚的優秀大型民族樂團,培養出一代又一代享有盛譽的民樂演奏家、作曲家,為傳播中國傳統民族音樂足跡遍及世界五大洲。
  • 民族風奏響新年樂章 十多種樂器徵服全場
    、嗩吶、古箏、琵琶、陶笛、排簫、葫蘆絲、二胡、巴烏、中阮等十多種民族樂器奏響樂章,為觀眾送上新年的祝福。在音樂會現場,不少觀眾是音樂愛好者,他們醉心於這些青年演奏家們的表演,欣賞不同民族樂器帶來的視聽效果。整場音樂會中,既有《春江花月夜》《賽馬》等傳統曲目,也有《青花瓷》《龍的傳人》等新民樂。演奏家於東波的吹口秀《西域行》將整場音樂會的氣氛推向高潮,於東波用陶笛、排簫、竹笛、巴烏、口笛、葫蘆絲等6中樂器演奏西域風情的歌曲。當晚於東波用口笛吹出了清脆靈動的鳥叫聲,十分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