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癌症患者們,最想關注的問題就是:還可以活多久。其實這個問題,沒人可以給你一個準確的答案,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跟每個人的體質、病情、癌症、治療效果、耐藥性都不同,因此每個患者的生活周期,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
有些患者確診癌症後,依舊可以存活很多年
央視主持人朱迅,早年在日本留學時期就被診斷為血管瘤,在2007年又被確診為甲狀腺腫瘤,到目前為止還健康平安,還擔任了2019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北京主會場的主持人。
陳嵐,香港向家向華強的太太,6歲便確診的白血病,直到現在也幸福地活著。
也有些人確診癌症後,一段時間便過世了
香港演員曾偉權,於今年(2020年)11月14號在香港因為小細胞肺癌去世,從確診到去世還不到一年。
主持人李詠,和癌細胞抗爭17個月未成功,於2018年10月25日在美國去世。
還有些癌症患者,不治而愈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是一位英國的女性名叫莉薩·拉塞爾,被確診為肺癌晚期,連醫生都說她只剩下一年半的時間了。但是莉薩·拉塞爾利用剩下的時間,跟著家人三次旅行,三年後複查,癌細胞竟消失了。
除莉薩·拉塞爾以外,目前臨床登記的還有1000多例癌症自然消退的案例,雖然不多,但卻真實存在。
綜上所述,癌症患者到底「能活多久」?作為醫生的我,也無法給你們說出最準確的答案,因為這裡面有太多的因素要考慮,也夾雜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導致癌症患者生命周期的因素有哪些?
癌症的類型:癌細胞的惡變程度和是什麼癌,有直接的關係。高分化的腫瘤,生長速度緩慢,轉移緩慢,預後性好,因此這類癌症患者的生命周期較長。反之,低分化的腫瘤,生長快、擴散快、預後差,而這類患者的生命周期較短,比如曾偉權小細胞肺癌、還有胰腺癌等等。
癌症的分期:治療癌症的時期很重要,而癌症可以分為四個時期,早、中、中晚、晚期。越早治療越容易,預後效果也更好。如果發現時,已經進入晚期,癌細胞多處擴散轉移,便命不久矣。
治療的方法:沒有最好的治療方法,只有最適合自身的治療方法,而找到最適合患者本身的治療方法,是治療癌症的關鍵。
患者的身體:羊毛出在羊身上,癌細胞出在患者身上。患者的身體情況直接決定了患者可以接受什麼樣治療,就好比一個天天鍛鍊的人和一個天天懶散的人,生同一種病,所出現的症狀肯定是不同的,因為人的免疫力不同。
患者的心理:積極配合和消極應對治療,肯定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老有人說癌症患者都是被自己「嚇死」的原因。
綜上所述,影響癌症患者壽命的原因非常多,因此是無法準確的計算出癌症患者具體的生存時間的。我不過我相信任何患者,肯定是希望自己能活的越長越好。隨著醫療條件的進步,如何將癌症轉變為慢性病已經開始研究,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癌症也會和高血壓一樣,被人類攻破而轉變為可控的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