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超英特爾不現實,臺式CPU市場份額僅為英特爾四分之一

2021-01-08 中國經濟時報

  AMD憑藉著新顯卡和新CPU不斷刷新PC DIY圈的話題榜,賺足了風頭的AMD新聞終於奔向了妖魔化的邊緣,這兩天基準測試PassMark平臺曝光的全球檯式機CPU份額中,AMD首次超越英特爾就是其中一個例子,那麼事實真的如此麼?

 

讓我們先來回放PassMark的數據,在1月4日的數據更新中,圖表中的AMD市場份額達到了50.8%,英特爾為49.2%,AMD自從2006年第一季度之後,再次實現了對英特爾的反超。

 

 

 

但事實並非如此。

 

讓我們先來聊聊PassMark,以及他們的市場份額數據來源。PassMark軟體是來自一家位於澳大利亞的私營公司,主要從事軟體、硬體測試和基準服務。換而言之,他們並非一家專業的市場渠道數據調查公司,因此所有的數據來源均出自於旗下測試軟體統計,形式類似於魯大師。

 

這時候作為一款軟體的統計局限就出現了,PassMark的統計數據常帶有地區局限,例如PassMark僅能統計出部分地區,參與測試的機型,因此也僅代表部分地區短時間內對某個品牌、某款產品的關注熱度。

 

再者PassMark的數據統計是具備重複性的。也就是說,同一款CPU測試如果跑了2次分數,那麼PassMark的數據統計就會為其添加2,測試越多,記錄越多,統計數據本身不具備廣泛性。

 

因此前面提到的PassMark市場份額數據可以理解成為部分地區,在最近一段時間中,測試AMD產品的數量首次超過了英特爾。而順帶一提PassMark的測試數據打分並非完全嚴謹,CPU和內存測試分數有失偏頗,一般不會作為參考的唯一選擇。

 

再舉個反例。魯大師同理在國內經常被消費者用來當成硬體平臺性能的測試基準,雖然不具備完全的性能參考,但是魯大師同樣出具了類似的產品熱度排行,無論是在最新的臺式機,還是筆記本電腦排行中,英特爾CPU仍然佔據了絕大多數。

 

 

(來自魯大師數據報告)

 

由於PassMark在國內測試中並不盛行,因此PassMark的數據統計也不會包含中國市場的數據信息。中國作為IT行業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卻不包含在市場份額統計分析的數據範圍內,這個數據統計本身就很有問題。

 

再提另外一些有意思的數據。同樣源自於PassMark,筆記本市場份額英特爾佔據了80%以上,AMD不到20%,伺服器市場更為誇張,在英特爾和AMD的對抗中,AMD僅佔1.2%,剩下98.8%由英特爾佔據。

 

 

即便是PassMark統計橫跨消費、商務、數據中心、伺服器領域的市場分析,英特爾同樣佔有絕對的優勢。

 

 

 

事實上PassMark最近一次的統計數據趕上了AMD新品頻發的時間階段,短時間內對新產品的測試自然推動了AMD的曝光率,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AMD超越英特爾的假象。

 

那麼有沒有一個更為合理的數據統計呢?這裡我們可以參考專業的行業市場數據公司Mercury Research提供的市場數據。在Mercury Research 2020 Q3中,英特爾全球市場仍然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來自Mercury Research 2020 Q3 CPU市場報告)

 

同樣,AMD的2020第三季度財報也源自於Mercury Research,20%左右的市場佔比也反向證明了英特爾擁有絕對領先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自AMD)

 

更重要的是,由於第四季度全球範圍內晶片、功率半導體零配件缺貨,在一個季度內AMD全面反超英特爾也完全是天方夜譚,因此Mercury Research 2020Q3的統計目前為止仍然具備充分的參考價值。

 

如前面所言,PassMark的市場統計源自於自家部分流行該軟體的國家和地區測試數量多少而決定,同時近期數據統計也趕上了AMD新品頻發的節點。隨著英特爾新產品蓄勢待發,相信在CES2021之後,我們很快就能在PassMark上獲得一個完全相反的結論。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中國零售消費事業部總經理 唐炯

 

事實上,無論臺式機CPU還是筆記本CPU市場,英特爾在PC領域的地位始終如一,無法撼動。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中國零售消費事業部總經理唐炯表示:「PC重要性日趨凸顯,相關業務不斷激增,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我們期待競爭,也重視競爭。英特爾對自己很有信心,我們相信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一切都取決於自身能否驅動創新並創造更大的價值。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繼續保持領先地位,與合作夥伴共同推動創新!」

 

千言萬語還是那句話,AMD想在短時間內翻身成市場老大,當笑話聽聽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AMD臺式CPU市場份額距離英特爾還有多遠?剛到四分之一
    在近期一份來自PassMark的數據報告中顯示,AMD市場份額達到了50.8%,英特爾為49.2%,AMD自從2006年第一季度之後,再次實現了對英特爾的反超。而事實上這份圖表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
  • 15年後,AMD再次反超英特爾!桌上型電腦處理器市場佔有率50.3%?
    據Pass Mark最新評測數據顯示,目前美國超微(AMD)在桌上型電腦的市場份額已達到50.3%,這甚至超過「老大哥」——英特爾(Intel),的市場佔有率(49.7%)。 值得一提的是,圖表視界注意到,上一次AMD領先英特爾還是在15年前,也就是2006年,不過,那個時候反超的時間只維持1個季度。
  • AMD在臺式機CPU市場份額15年來首次短暫超越英特爾
    根據PassMark的CPU使用數據,即按品牌衡量運行該公司基準測試的CPU的百分比,AMD在桌面CPU總使用份額上短暫地超過了英特爾。然而,這種勝利是短暫的。根據PassMark的數據,英特爾還繼續在筆記本電腦和伺服器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 桌上型電腦與筆記本電腦詳細介紹-電腦核心CPU
          針對這些問題,小編接下來會分開介紹(介紹僅是個人見解,不喜請出門右轉~)。今天與大家介紹的是一臺電腦比較重要的零件:CPU~具體描述與性能參數等勞煩各位大佬百度一下。
  • AMD為什麼被稱之為農企?intel,英偉達,AMD是什麼關係?
    目前市面上面最大的兩個顯卡廠商,amd和英偉達大家幾乎耳熟能詳。關於AMD與英偉達大關係,amd為什麼被稱之為農企,這個問題實際上問的非常好,畢竟不少玩家只對英偉達有些許了解,而對AMD則是非常陌生,更有甚者完全不知道AMD是一家什麼公司。讓我們先從英偉達開始。
  • 製程之爭背後有玄機:英特爾真的較AMD失去創新力了嗎
    製程數字遊戲早是業內共識,臺積電也不例外既然業內多數的評論集中在AMD率先採用7nm節點,並以此認為英特爾相較AMD已經失去創新力,那咱們就從製程的角度看看,英特爾是何時被業內視為製程不再領先對手的?對!就是在 14nm FinFET 這一節點上。
  • 華為MateBook 14 2020測評:AMD還是英特爾?
    華為雖然尚是初入筆記本市場,但其產品線已經非常完整。MateBook 14填補了高端的華為MateBook X Pro和更實惠的MateBook d14系列之間的中端市場。 性能——AMD Ryzen 4000輕鬆碾壓英特爾 華為給MateBook 14提供了四個不同的CPU,其中兩款來自英特爾,兩款來自AMD。英特爾版有i5-10210U和i7-10510U。AMD版有Ryzen 5 4600H和Ryzen 7 4800H。
  • 高速傳輸接口之爭:英特爾AMD「雷電」戰_Intel伺服器CPU_伺服器...
    ThunderBolt(雷電)影像數據整合傳輸技術,和AMD積極推進的低成本高速接口Lightning Bolt(閃電)成為這個市場的關注點。  但由於Thunderbolt是蘋果與英特爾共同推廣,對於蘋果相關產品具有優先的應用,Thunderbolt接口的數據傳輸速度高達10Gbps,為USB 3.0傳輸速度的2倍,特別是在英特爾的力推之下,如今除了蘋果產品外,很多其他廠商的NAS存儲產品上也提供此類應用接口。
  • 帶你揭秘為什麼英特爾(intel)叫做牙膏廠?
    眾所周知,intel公司是一家主營電腦晶片的科技公司,跟牙膏扯不上半點關係,就是這樣一家尖端科技公司,佔領了cpu市場的大部分江山,為什麼還會被人們稱為牙膏廠呢?今天小編帶你了解一下!首先,晶片從設計到製作是一個非常繁雜且困難的工程,民用的pc處理器幾乎被intel和amd兩家公司壟斷,在前幾年的時間裡,amd幾乎對intel構成不了很大的威脅,大部分市場被intel佔據,所以intel幾乎是大哥大,說了算的存在,所以它的產品技術更新迭代慢,每次新品較上一代產品提升不大,幾乎都是提升個20%以內。
  • 心疼英特爾 和AMD都樂這麼多年贏的卻是蘋果
    放在以前,蘋果iPhone在評測時比不上其它產品,人們對此不太滿意,數據只是數據,但是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蘋果正在加速前進,向移動前進。  多年來,英特爾統治著X86市場,包括X86臺式處理器和筆記本處理器。唯一可以與英特爾抗衡的是AMD,可惜的是,自從本世紀以來AMD無法威脅英特爾,產業被「Wintel」主宰,它代表的是英特爾CPU和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
  • AMD股價一天瘋漲16%,新品EPYC Rome到底有多牛?
    當時,英特爾正與普雷斯科特(Prescott)和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競爭,這幫助AMD的Opteron獲得了逾20%的市場份額。然而,英特爾帶著強大的cpu回歸,AMD的市場份額不足1%。由於AMD當時缺乏產品路線圖,它成為了一個產品奇蹟。英特爾不會坐視不管。該公司明年將推出10nm伺服器CPU。該公司還加快了下一代7nm CPU的開發,計劃於2021年推出。
  • 小米手機國內第一無望,市場份額僅為華為三分之一
    這場動員會的小背景是,自5月17日起,雷軍親自擔任中國區總裁,全面負責中國區業務開展和團隊管理;而大背景是,小米在中國市場在正被華為、OV壓得喘不過氣。根據此前Canaly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華為手機以34%的市場份額高居第一,其次是OPPO、VIVO分居二三位,而小米的市場份額僅有11.9%,同比下降13%。再看2018年,小米也是「老四」。
  • 桌上型電腦的CPU多少溫度算正常?
    近日有的小夥伴來問千米快修的師傅,cpu溫度多少正常?可以藉助第三方軟體查看,這裡為大家推薦「魯大師軟體來查看硬體溫度」。
  • cpu散片和盒裝有什麼區別 AMD CPU散片和盒裝區別介紹
    cpu散片和盒裝有什麼區別 AMD CPU散片和盒裝區別介紹  大家都知道,CPU分為兩大陣營,分別是intel和AMD,intel CPU散片比較常見,如果盒裝和散片差價較大的情況下,我們一般會考慮散片CPU進一步提升裝機性價比,AMD CPU有散片嗎?
  • 精英DeskNote VS 英特爾BTO--誰能實現"最終幻想"?(二)
    有關人士分析,除了英特爾自己之外,其他筆記本電腦生產商也許未必熱衷於此。筆記本電腦的零配件往往具有很大的差異性,而大大小小上千家生產廠商又各懷心事,他們是否可以留有足夠勇氣和耐心與英特爾保持步調一致,共同培植起如同臺式兼容機這樣的市場?精英則是主要靠其國內總代理北京訊怡的力量來推廣這一新架構產物,訊怡公司的做法是鼓勵國內的中小企業打造自有品牌。
  • 桌上型電腦CPU天梯圖2018年9月最新版 桌面CPU性能排名
    桌上型電腦cpu性能怎麼看?桌上型電腦cpu哪個好?CPU作為電腦的「大腦」,是一臺電腦最核心的硬體。下面小編分享下桌上型電腦CPU天梯圖2018年9月最新版,秒懂桌面CPU性能排名。   製圖、設計等專業類需求,只要吃CPU,對顯卡反而要求不高,預算應該重點放在CPU上,多核、大緩存高性能CPU對提升工作效率更有幫助。
  • 2020宅家CPU該怎麼選,德媒評價說AMD全面超越了不思進取的英特爾
    AMD和英特爾是PC市場上最重要的CPU廠商。多年來,英特爾在性能上遙遙領先於競爭對手。2017年以來,這種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那一年,AMD幾乎是一夜之間就趕上了英特爾,用Zen Core架構和基於它的Ryzen和Ryzen Threadripper CPU。在很多情況下,如今的AMD出品的CPU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 AMD(AMD.US)和Arm伺服器晶片營收猛增,英特爾(INTC.US)地位不穩?
    當下,AMD(AMD.US)的EPYC Rome CPU正慢慢地蠶食英特爾(INTC.US)數據中心處理器的市場份額,據IDC的最新報告顯示,基於AMD處理器的伺服器同比增長了112.4%。同時,ARM處理器也以每年430.5%的年增長率快速增長,從競爭對手的x86晶片上搶走了份額。需要注意的是,新生態Arm仍然只佔市場的一小部分。
  • AMD的二次逆襲之路
    5年前,當英特爾收購另一家FPGA獨立廠商Altera,也就是賽靈思的競爭對手時,更多的聲音是在呼喊「不如讓賽靈思收了AMD」,當時賽靈思市值約150億美元,而AMD市值僅30億美元。 同樣是10月,AMD推出全新的Zen 3 CPU架構,並發布了用於臺式機的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在依然使用7nm工藝製程的情況下,單核性能反超英特爾。
  • AMD 的二次逆襲之路
    5 年前,當英特爾收購另一家 FPGA 獨立廠商 Altera,也就是賽靈思的競爭對手時,更多的聲音是在呼喊 「不如讓賽靈思收了 AMD」,當時賽靈思市值約 150 億美元,而 AMD 市值僅 30 億美元。同樣是 10 月,AMD 推出全新的 Zen 3 CPU 架構,並發布了用於臺式機的銳龍 5000 系列處理器,在依然使用 7nm 工藝製程的情況下,單核性能反超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