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臉」賣5毛,黑市亂相曝光,你刷的臉去哪了?

2020-12-13 澎湃新聞

原創 文摘菌 大數據文摘

大數據文摘出品

你的臉被明碼標價,價值......0.5元。

技術變革總有著雙面性。「刷臉」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生活中的場景,「人臉」作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生物特徵替代了交易密碼,似乎是安全性更強的支付方式,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在App上刷的「臉「都去了哪裡?

本月,新華網發表了一篇名為《0.5元一份!誰在出賣我們的人臉信息?》的調查文章,發現一些網絡黑產從業者利用電商平臺,批量倒賣非法獲取的人臉等身份信息和『照片活化』網絡工具及教程。這些被倒賣的人臉圖像和個人信息數據包多達2萬套。

在這些黑市,單個人臉數據只賣0.5元一份。

「一張臉」賣5毛,「照片動態化」工具35元一套

在央視財經頻道的相關報導中,記者調查發現,在淘寶、閒魚等網絡交易平臺上,通過搜索特定關鍵詞,就能找到專門出售人臉數據和「照片活化」工具的店鋪,五千多張人臉照片集,僅售10元。

這些淘寶賣家都打著暗語,比如「人臉全國各地區行業可做,信譽第一」、「出售人臉四件套,懂的來」等。有些店鋪點開後直接跳轉到閒魚界面。

當買家表示有興趣時,賣家就會以「說多了會被封」為由把對話轉移到微信或QQ等App上。隨後商家會告訴買者,單個人臉數據0.5元一份。

如果需要利用人臉照片完成「眨眼、張嘴、點頭」等動態驗證操作,商家還可提供一份價值35元的類似Deepfake的軟體包,其中不僅包含靜止的人臉圖像,還有虛擬視頻刷機包、虛擬視頻模擬器和人臉視頻修改軟體等「照片活化」工具,還有這些工具的操作教程文件。

有了這個軟體包,你就可以操控照片完成一些比較高難度的認證動作,比如系統要求將攝像頭再次對準自己,按照指令作出眨眼、搖頭、張嘴等動作,完成認定,讓機器確認這個人的確是你。

商家表示,拍下後直接付款即可,確認收貨後就把連結發給買家。

利用這些工具就可以完成靜態圖像動態化,網絡黑產從業者一般是利用軟體,將靜態的人臉照片處理成動態視頻,進而騙過部分手機應用中的活體認證環節,認證後實名帳戶則可以被倒賣,用於商業推廣或小額網貸等用途。

在商家發給新華視點記者的人臉圖像中,有一些單人手持身份證的樣本照片,隨後還向記者展示了其利用工具修改上述照片後欺騙某網絡社交平臺人臉識別機制的效果視頻。

那這些包含人臉信息和其他身份信息的數據從何而來?有賣家向記者透露,自己所售賣的人臉信息來自一些網貸和招聘平臺;至於如何從這些平臺中獲取此類信息,對方沒有作答。

報導發布後,相關部門也對於這些交易網站上的相關商家進行了徹查,文摘菌發稿前也在淘寶和閒魚搜索了一番,目前已經無法再搜到相關店鋪售賣信息了。

那麼這些信息可以用來幹嘛呢?

部分公司和個人會利用這些數據訓練人臉識別算法,提升模型的精準性;

但更嚴重的情況下,有部分商家表示,買家可以利用這些人臉數據幫他人解封微信和支付寶的凍結帳號,還能繞過知名婚戀交友平臺及手機卡實名認證的人臉識別機制,大批帳號認證後,甚至可以用來給自己的某些平臺帳號做「水軍」,畢竟一張照片5毛錢,比刷評論還要划算。

去年8月,深圳龍崗警方發現有轄區居民的身份信息被人冒用,其駕駛證被不法分子通過網絡服務平臺冒用扣分。

據警方介紹,在上述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非法獲取的公民照片進行一定預處理,而後通過「照片活化」軟體生成動態視頻,騙過人臉核驗機制。就可以登錄各網絡服務平臺註冊會員或進行實名認證。

印度10萬份身份證駕照照片被售賣,黑客90塊就能登陸你的各種帳號

個人人臉等私密信息被售賣,這在全球不是個例。

上個月,印度也剛剛發生了一起重大的數據洩漏事件,將近100GB的數據包在暗網中售賣,數據包中包括超過10萬印度人的身份證件掃描件,包括護照,PAN卡,Aadhar卡,選民ID和駕照。

整個數據隨後被全球網絡情報機構Cyble以大約4,800美元(約合3.4萬人民幣)的比特幣收購。數據樣本表明,這些文件是政府頒發的各種身份證明文件的掃描副本,這些證據表面上看來是合法的。

此外在美國,人臉識別初創公司Clearview AI今年上半年曾報告過一起黑客攻擊,其全部客戶名單都被黑客竊取了。「一名入侵者『未經授權進入』其客戶名單,獲取了這些客戶已設置的用戶帳戶數量以及搜索數量,涉及到的客戶包括執法機構和銀行等。」

據稱,Clearview AI的人臉資料庫裡包括了從網際網路上搜集了30多億張照片,並為美國和加拿大600多家執法機構的嫌疑人身份識別系統提供便利。

這些被盜的人臉信息去了哪裡呢?

VPNOverview去年曾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像「Financial Oasis」和「PayPal Cent」這樣的暗網網站是盜取金融信息的主要市場,人們可以在那裡挑選自己喜歡的帳戶。受害者的原籍國、是否有與PayPal掛鈎的卡以及餘額等信息都被公開列出。

而且,在暗網上的個人信息可是很值錢的,以下是報告中列出的一些被明碼標價的數據內容。

黑客在獲取個人信息後,只需花費$12.99(約合人民幣91元)就可以登錄你的各種社交帳號,並且藉此賺到一大筆錢。

比如可以出售這些盜取的帳戶或轉移可用資金,還可以使用你關聯的信用卡購物,以及借用你的身份做更多事情。

面部特徵信息應與其他身份信息隔離儲存

過去,防止身份盜竊和保證身份安全的基本步驟包括粉碎文件、定期更改密碼、不要相信任何名人在電子郵件或推特中「撒幣」等。

隨著我們進入數字時代,安全威脅更加複雜和嚴重。我們的生活基於網絡,我們的財產、重要的法律文件等經常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被拴在網上。

只要有足夠的個人信息和基本的技術知識,即使是技術有限的小偷也有可能進入你的一些最重要的帳戶。

所以,一旦你的面部信息被盜用,將意味著什麼?

你的個人信息很可能在暗網中出售,對於黑客和詐騙者而言,信息業務是一項極為有利可圖的業務。由於大多數人都有多個在線帳戶,因此,如果黑客可以訪問您的一個帳戶,則通常會使其他帳戶更容易被黑客入侵。

專家提醒,這些人臉信息有可能被用於虛假註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中國的許多電信基礎設施都與面部識別相關聯,這意味著網際網路提供商、社交媒體應用程式和銀行在使用設備時都需要通過面部掃描來驗證個人身份。要想騙過這些系統,基本上就需要在網上假定另一個人的身份。

如果大部分人臉識別都是用類似iPhone這種3D面部掃描技術,而不僅是二維圖像,那麼盜取面部信息就相對困難一些。然而,目前國內的智慧型手機沒有這種傳感器。

其他國家的大多數應用程式都依賴於智慧型手機的身份驗證,無論是指紋掃描儀還是像FaceID這樣的面部識別。而這些應用本身並沒有嘗試進行面部識別,這使得這些技術在別國也不太可能發揮同樣的作用。

從網際網路提供商、社交媒體應用程式到銀行,所有人都要求通過面部掃描來驗證個人身份。

在這個「臉」即密碼的時代,一旦面部特徵被竊取,身份證、電話號碼和銀行信息等數據也會一併被偷走,幾乎毫無安全感可言。

對此,人臉識別技術專家、廈門瑞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究中心總監賈寶芝博士建議,相關平臺在制定人臉識別安全規範的過程中,要強調「人臉數據等生物特徵信息」與「其他身份信息」實行完全隔離存儲,避免將人臉數據與身份信息相關聯後發生批量化洩露。

合法的人臉識別數據如何獲得?

最後,對於想要提升人臉識別算法的公司和個人,其實有很多合法途徑可以獲得個人為了學術研究貢獻出來的免費「臉」,文摘菌也在這裡提供一些免費的人臉數據來源。

1. CelebA數據集

僅出於非商業研究目的,來自MMLAB的數據集包含200,000多個名人圖像。

http://mmlab.ie.cuhk.edu.hk/projects/CelebA.html

2.帶邊框的圖像中的人臉檢測

圖像中的人臉檢測是一個簡單但有用的數據集,其中包含500幅圖像,其中約有1100張人臉已經用邊框框標記。

https://dataturks.com/projects/devika.mishra/face_detection

3. 帶有標記地標點的人臉圖像

該數據集包括7,000多個面部圖像,並在每個圖像上標註了關鍵點。每個圖像上的關鍵點數量各不相同,單個圖像上的最大關鍵點數量為15。關鍵點數據包含在單獨的CSV文件中。

https://www.kaggle.com/drgilermo/face-images-with-marked-landmark-points

4.Flickr的面孔

使用從Flickr拍攝的圖像,該數據集包含210,000張圖像。總圖像數量由來自Flickr的70,000張原始圖像,以1024 x 1024像素裁剪的70,000張圖像和以128 x 128像素裁剪的70,000張組成。

https://github.com/NVlabs/ffhq-dataset

5.Google面部表情比較

來自Google AI的Google面部表情比較數據集包含156,000張面部圖像。這些圖像以三胞胎形式出現,每個三聯體中的兩個圖像在面部表情方面被標註為三聯體中「最相似」。以真正的Google方式,對這些圖像進行了精心的注釋,每個三元組均由至少六個獨立的人類注釋者進行處理。

https://ai.google/tools/datasets/google-facial-expression/

6.野外標記的人臉數據

該數據集由麻薩諸塞大學的研究人員創建,最初是為了研究無約束的人臉識別而製作的。總共有5700多人的13,000張圖像。數據集還包含CSV格式的有用元數據。

https://www.kaggle.com/jessicali9530/lfw-dataset

7.真實和假臉檢測資料庫

該數據集用於訓練面部識別模型,以區分真實面部圖像和生成的面部圖像。該數據集包括1,000多個真實的面部圖像和900多個偽造的面部圖像,這些圖像的識別難度從容易,中等和難於改變。

https://www.kaggle.com/ciplab/real-and-fake-face-detection

8.辛普森一家

使用從流行的美國卡通系列的第25季到第28季拍攝的圖像,該數據集包含超過9,800張Simpsons人物的裁剪面孔。

https://www.kaggle.com/kostastokis/simpsons-faces

9.tufts臉資料庫

tufts人臉資料庫擁有超過100,000張圖像,其中包括分成9類的大量人臉圖像。類別包括計算機素描,熱敏,熱裁剪,三維,Lytro,2D RGB周圍,2D RGB情感,夜視和視頻。

https://www.kaggle.com/kpvisionlab/tufts-face-database

10.UMDFaces

到目前為止,該列表中最大的數據集是UMDFaces數據集,它在靜態圖像中的8,200多個不同主題上具有超過367,000個面部注釋。除了這些圖像之外,數據集還包括超過370萬個視頻幀,全部帶有超過3,100個對象的面部關鍵點。應該注意的是,該數據集嚴格僅用於非商業研究目的。

https://www.umdfaces.io/

11.UTKFace

UTKFace數據集包括年齡範圍廣泛的面孔。這些圖像中的人範圍從不到一歲到一百多歲。該數據集包括超過20,000張帶有年齡,性別和種族注釋的面部圖像。

https://susanqq.github.io/UTKFace/

12.wider face資料庫

該數據集包含超過10,000張圖像,其中包含多人或僅一個人。圖像被分為許多設置,例如會議,交通,遊行等等。

https://www.kaggle.com/mksaad/wider-face-a-face-detection-benchmark

13.耶魯人臉資料庫

耶魯人臉資料庫是一個數據集,包含在各種光照條件下的15個不同主體的165張GIF圖像。圖像中的被攝對象表現出不同的情感和表情。

https://www.kaggle.com/olgabelitskaya/yale-face-database

14.標記面部關鍵點的YouTube面孔

該數據集由名人的Youtube公共視頻組成,總共155,560個靜止幀。這些視頻被裁剪成圍繞名人的臉,並為每個視頻的每一幀都標註了面部關鍵點。

https://www.kaggle.com/selfishgene/youtube-faces-with-facial-keypoints

原標題:《「一張臉」賣5毛,動態化工具35元一套!人臉信息黑市亂相曝光,你刷的臉去哪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Hello,要臉嗎?5毛一張。」
    輕鬆付款;小臉兒一刷,瞬間登錄。真的要去換臉嗎!?Oh~~~NO!!!通過人臉比對可以掌握到你們瀏覽過哪些網站,用過啥服務,一旦我拿到這些信息後,就通過大數據等技術與真實身份相結合,實行精準營銷。」點評:你是MKTer?牢裡好好學習一下《營銷人的職業素養》。4號小黑:「 我的目的比較「單純」,就是詐騙!
  • 進小區刷臉,取張廁紙都要刷臉!這些人臉信息都去哪了?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進小區,人臉識別;住酒店,人臉識別……在刷臉時代,你去樓盤售樓處看個房子,也很可能被人臉識別。 有人覺得方便,不用帶卡,刷個臉就能進門。有人表示擔憂,錄入的信息會不會洩漏,隱私要如何保護?
  • 刷一下臉,房子就被賣了……
    刷一下臉,房子就被賣了…… 2020-12-10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刷一下臉 房子就被賣了……
    當天,韋某提出讓阿蒙辦理一張新的銀行卡,用於買房者轉款。在辦理銀行卡時,韋某以查檔的名義,使用手機對阿蒙進行了一次刷臉認證。對此阿蒙當時並未放在心上,辦完後便乘機返回天津。7月18日,阿蒙看新聞得知,南寧有市民在買賣商品房過程中,因刷臉落到錢財兩空的境地。
  • 這也刷臉,那也刷臉,如果「臉」丟了,不擔心嗎?
    上車,請刷臉!進小區,請刷臉!到站了,請刷臉!小編的看法是:如果你是科技行業從業者,你需要知道如何給自己的產品加一條「安全帶」;如果你是政策的制定者與管理者,你需要知道如何正確管理與監管科技行業;即便你是一個普通的技術使用者,你也需要知道這個世界正在發生什麼,別全然為外界擺布。
  • 蛇精臉和小兔牙?爸爸去哪3收官5年,諾一霓娜近照曝光不似從前
    #諾一霓娜近照#近日,有網友曬出一張為劉愷威慶生的大合照。照片中,諾一霓娜兩個小朋友站在第一排較為顯眼。諾一霓娜近照曝光不似從前,大多數網友對這兩位混血寶寶的顏值有些失望。距離爸爸去哪3已經收官5年了,可愛的諾一霓娜也在慢慢長大。
  • 刷臉被賣房?刷臉要方便更要安全 刷臉時代如何保證「臉」的安全
    如今,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已經相當普遍,比如刷臉解鎖、刷臉取款、刷臉付帳、刷臉支付、刷臉進校園、刷臉進小區、刷臉坐高鐵、入住賓館、上班打卡……我們正在進入刷臉的時代。「刷臉」已經不算新鮮,甚至在商場購物時,衣帽間前刷一刷臉,AI(人工智慧)導購就能根據用戶畫像向你精準推薦個性化的服飾搭配。
  • 一張照片就能代替真人刷臉?豐巢儲物櫃都被騙過,刷臉支付還安全嗎...
    前些天,上海外國語大學秀洲外國語學校402班科學小隊在一次課外科學實驗中發現:只要用一張列印照片就能代替真人刷臉、騙過小區裡的豐巢智能櫃,取出父母們的貨件。這是真的嗎?結果是:豐巢智能櫃立刻對照片成功識別在之後的5次試驗中,4次成功打開。一次失敗是因為照片沒有拿穩。那如果把正臉自拍照換成偷拍的照片,還能打開櫃門嗎?驗證者用長焦遠遠地「偷拍」了一張照片,再次彩色列印。結果,豐巢智能櫃又一次被打開了!
  • 上班打卡刷臉、進出公園刷臉、收快遞刷臉…人臉識別深陷爭議漩渦...
    上班打卡刷臉、進出公園刷臉、回到小區刷臉、收取快遞刷臉……不知不覺間,人臉識別設備已經侵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臉識別在金融領域中的應用——刷臉支付,曾經一度成為「網紅」,但因各種爭議在現實中的推廣受到極大局限。「所以現在刷臉支付的推廣情況其實不是很好。」有業內人士對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表示。
  • 海賊王中共用「一張臉」:伊卡萊姆詮釋夫妻相,女帝是同臉不同命
    海賊王中共用「一張臉」:伊卡萊姆詮釋夫妻相,女帝是同臉不同命哈嘍,小婊貝們大家好,這裡是萌主的動漫時間,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海賊王》,感謝你們的關注,萌主陪你一起看路飛冒險世界裡的那點事!我們都知道在尾田海賊世界裡,你可以吐槽人設動作誇張,畫風新奇,甚至是劇情腦洞大開!
  • 航海日記刷材料方法 黑市刷材料技巧一覽
    黑市刷材料方法  想刷材料最重要的就是刷黑市了!(黑市可以買炸藥包去炸遺蹟刷材料)  就是說你一號在熱比亞,三號到比薩,五號到熱比亞...  所以你有1,3,5,7,9 五次刷黑市的機會,如果運氣好一直順風的話你一天就能到了,那你可以多刷一次變成六次,即使一直五級逆風之類,也可以三天就到,那你還可以有多一天的容錯。  請注意:進了黑市一定一定要買東西!!!  如果不買你換了另一個城市,那個城市的黑市就不會刷新了。
  • 謬談聚合刷臉支付「三國」,微信支付寶或被「草船借箭」
    某聚合碼商網頁介紹如今刷臉支付逐成主流,由於刷臉機器投入昂貴,且部分碼商並不看好目前的刷臉支付行情,因此這部分碼商仍手握商戶資源不甘放棄之前經營好的「城池」去轉投刷臉支付。例如以聚合碼及智慧門店方案起家的「億店碼」,目前自詡為智能的硬體設施就仍停留在大屏收銀機。
  • 上個廁所都刷臉?你的臉到底值多少錢?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上個廁所都刷臉?你的臉到底值多少錢?記者:吳濤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處處要「刷臉」,取廁紙也不放過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部分網友評論。微博截圖「好害怕哪天去廁所都要人臉識別,通不過不讓上廁所。」
  • 誰在靠你的「臉」賺錢?
    無論採集、運營、存儲哪一環出現了問題,你的臉以及身份證等私人信息很容易在大數據時代裸奔。有媒體曾曝出幾十萬張戴口罩的人臉照片正以2毛錢一張的價格販賣,這些照片一半是通過網絡爬取,一半來自真實世界。而由於人臉與個人身份信息綁定,一旦丟失人臉信息,個人將面臨難以想像的後果。對於人臉識別安全的擔憂,一時間讓這個日漸普及的新技術站上了風口浪尖,究竟誰在拿我們的臉賺錢?
  • "靠臉吃飯"時代真來了!支付寶在肯德基廳玩刷臉吃飯,去試試?
    快坦白說,「靠臉吃飯」是不是你的夢想?哦,不對,你是靠才華吃飯(PS:可小編是有這個想法的)。還記得兩年前馬雲向德國總統演示「掃臉支付」技術的那張照片嗎?馬雲的笑臉被定格在漢諾瓦電子展的大屏上,掃臉支付第一次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兩年後的今天,支付寶宣布在肯德基的全球首家概念餐廳——KPRO餐廳上線刷臉支付。
  • 刷臉支付可以,騙錢就不對了
    要想賺廣告費,就得服務商自己去拉廣告主。但是你想想,我賣糕點飲品的商家,能允許其他餐飲品牌在我的屏幕上投廣告嗎?就算服務商有這樣的技術能力,做到定向投放,那也得商家願意和用戶想要看。這其中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你不是服務商,這0.18%費率還要分成多份,這就意味著你一臺設備一天你可能連5塊錢都賺不到。圖:刷臉支付收益廣告如果你確認自己能有超強的推廣能力,能鋪設1、2千臺設備,就完全沒必要花10萬、20萬去申請成為代理。
  • 轉發微博Qzone微信五毛錢一張,誰在出賣我們的臉
    兩萬套人臉照片可按5毛一張打包帶走,一套「照片活化」軟體加教程售價35元。當下,刷臉支付、刷臉門禁等應用已經十分普遍。然而,5毛錢就能買下一份人臉信息、35元就能通過動態識別的事實,還是給需要刷臉的行業和用戶敲響警鐘。有了人臉數據,在金融類APP解封帳號就變得輕而易舉,繞過手機卡及社交平臺的實名認證更是小事一樁。
  • 【以案說法】到處要「刷臉」,臉刷「丟」了咋辦?
    進小區,請刷臉!到站了,請刷臉!……如今,「刷臉」已成為常見的公共交往交易方式,如住酒店得對著攝像頭驗明正身,點餐後看下攝像頭就能完成支付,上公廁用廁紙需要跟機器「對視」幾秒才能限量取紙等。但越來越頻繁的刷臉,也帶來了越來越多不可預知的風險。那麼,「臉」到底屬不屬於隱私?
  • 刷臉時代 該如何護好我們的「面子」
    一個人的手指指紋只有10個,虹膜只有兩個,掌紋只有兩個,聲紋只有一套,臉也就只有一個。生物認證是不可撤銷的,一旦其信息洩漏了,就沒有什麼補救措施。從某種程度上說,缺乏安全保障的刷臉,與把身份證和銀行卡密碼隨便交給他人,沒什麼區別。因不同意進動物園要刷臉,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浙大法學博士郭兵,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了法庭。
  • 無處不在的刷臉,真的有必要嗎?
    走到哪都需要「刷臉」,有必要嗎?人臉信息被「弄丟」的風險高不高?我們又該怎麼保護自己的「臉」?它正跑步進入生活各個場景日前,天津市一售樓處因未經客戶許可收集人臉信息上了熱搜。記者實地走訪看到,一個人臉識別攝像頭正對門口,每位走進售樓處的人都會被識別抓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