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不到這4點,再好的教育都白費力氣

2020-09-23 名校家長


文:逗號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寶貝。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茁壯成長,能夠變得優秀。

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父母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所以,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做不到以下這幾點,再好的教育都是白費力氣。

1、捨得放手

曾有過這樣一個新聞:

一位70多歲的阿婆,不斷的找路上的人搭話,希望他們可以幫助自己的兒子找到一份工作。

阿婆的老伴已經去世,兒子在家待業20多年,不願意出門找工作。

平日裡,兩人就靠著每月3000元的退休金生活。

說起兒子,阿婆兩手抹淚:「都怪我從小事事包辦,他依賴慣了……」

捷爾任斯基說:「父母溺愛和嬌慣孩子,滿足他們的任性要求,他們長大就會墮落,成為意志薄弱和自私自利的人。」

因為阿婆對孩子太過於溺愛,事事包辦,沒有教給孩子如何獨立自主,導致孩子只會依賴別人,沒有了出去工作的能力和想法,現在只能啃老。

父母對於孩子的過多付出,往往只會讓孩子失去了自我,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沒有限度的愛,養不出感恩的孩子,養大的往往是白眼狼。

有句話說得好:「所謂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不管你有多愛孩子,請記得不要愛得太滿,更不要愛得自私。

學會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


2、夫妻關係和睦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父母每天都吵架,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結果,網友們的回答,句句扎心。

「小時候,他們一吵架,我就特別害怕,身體不停地哆嗦,然後我會蹲到角落,非常無助。」

「父母吵架總是摔東西,見什麼摔什麼,摔夠了兩個人就會動手打在一起,我除了哭泣,什麼都不能做。我現在很恐懼婚姻,我怕以後過的也是這種生活。」

「在我記憶中,父母經常吵架,不吵架的時候也是彼此冷漠著臉,什麼話都不說。漸漸地,我也變得越來越內向,不願意交朋友,不願意開口說話,工作了還是這個樣子。」

《都挺好》裡有這樣一句話:「若是你的原生家庭很幸福,你很幸運,它會成為你一生的治癒。若是你受過原生家庭的傷害,那很抱歉,它一生都無法癒合。」

誠然。孩子的性格直接受家庭環境影響,尤其是父母的相處模式,對孩子的影響深遠。

一個爭吵不休、冷冰冰的家庭,會導致孩子容易性格壓抑自卑、缺乏安全感,甚至影響孩子將來的擇偶觀念和婚姻幸福。

父母不恩愛的家庭,會讓人受到傷害,成為一輩子都無法擺脫的噩夢。

而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孩子往往性格多樂觀、自信。

作為父母,如果不能恩愛和睦,孩子就會成為矛盾的犧牲品,不能健康地成長。


3、懂得好好說話

有一次高中同學聚會,不少人帶了孩子過來。

其中有位同學,總是喜歡挖苦她的孩子。

孩子丟了心愛的水杯很傷心,她不僅不安慰,還罵他:「叫你不要帶水杯,你偏帶,現在丟了怪誰啊,怪你自己。」

吃飯的時候,孩子不會用叉子就罵他:「沒見過你這麼笨的,連個簡單的叉子都不會用。」

看見別人家的孩子幫媽媽拿東西,又忍不住說上一句:「你看看他們,再看看你,我都不想說了。」

而在這過程中,孩子都很沉默。

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最高的教養,是不對親近的人發脾氣。」

但這也恰恰反映出,最愛的人往往傷你最深。

父母子女間便是如此,很多時候,父母無意間的一句話,卻會在孩子心裡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不僅破壞孩子的安全感,還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變得脆弱、敏感等。

《欲望山莊》裡說:「柔軟的舌頭,可以挑斷一個人的筋骨,語言有時候比暴力更能傷人。」

仗著自己是孩子最依賴的人,說話不注意方式,這實在不是為人父母應該做的事。

一個智慧型父母,會注重說話的方式,不管什麼時候,都和孩子好好說話。

好好說話,才是在經營高質量的親子關係,更是對孩子內心的一種滋養。


4、給孩子立規矩

知乎上有位網友講了這樣一件事:

他和女朋友去參加他一個同事的孩子的生日party。

小朋友們都高興壞了,在大廳裡跑來跑去,看到三層的佩奇蛋糕,更是興奮。

有個小男孩伸手把蛋糕上的佩奇直接拿了下來,一邊拿一邊說,佩奇是我的。

小壽星不開心了,哭著說,今天是我的生日,佩奇是我的,憑什麼你要拿走。

說著,小壽星就把小男孩推到在地,還打了他,大人們趕忙拉開了他們倆。

小壽星的爸爸媽媽一直在安慰他,承諾給他買更多好東西,他才破涕為笑,而小男孩的媽媽一直在說,不就是拿了個佩奇嗎,怎麼能打人,打人是不對的,兒子疼不疼……

而那個闖了禍的小男孩,手裡一直拿著佩奇,像一個勝利者享受著自己的戰利品。

從這件事不難看出,這兩個孩子都不懂規矩。

小壽星動手打人是不對的,小男孩沒有經過別人的允許,就拿別人的東西也是不對的。

但是他們的行為,父母都沒有要求孩子改正,只是一味袒護孩子。

沒有規矩的孩子,是很讓人討厭的。

俗話講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

孩子從小若無父母制定的規矩來約束他,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好還是壞。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只會變成一個不遵守規則的人,不利於孩子的人際關係發展。

為人父母愛孩子,更要給孩子立規矩,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大人。

規矩與愛的統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家庭教育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著孩子的發展方向,影響到終生。

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家長請正確教育。

相關焦點

  • 父母做不到這4點,再好的教育都白費力氣!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寶貝。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茁壯成長,能夠變得優秀。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父母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未來。所以,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做不到以下這幾點,再好的教育都是白費力氣。
  • 父母做不到4點,再好的教育都白費力氣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茁壯成長,能夠變得優秀。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父母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未來。所以,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做不到以下這幾點,再好的教育都是白費力氣。「父母吵架總是摔東西,見什麼摔什麼,摔夠了兩個人就會動手打在一起,我除了哭泣,什麼都不能做。我現在很恐懼婚姻,我怕以後過的也是這種生活。」「在我記憶中,父母經常吵架,不吵架的時候也是彼此冷漠著臉,什麼話都不說。
  • 關於白費力氣的英文俚語
    這名記者被派出去無意義的亂跑,因為他要訪問的人根本不存在。Beat a dead horse鞭打一匹死馬讓其奔跑,表示白費力氣Quit asking him to do you a favor. You're beating a dead horse.
  • 以下家庭養不出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再著急上火,也是白費力氣
    文\文兒有些人很聰明,但人生卻不一定順風順水,就算再努力也難有大出息。因為,相對於聰明來說,情商高才是一種大智慧。畢竟,一個人想要成功,20%靠的是智商,80%靠的還是情商。所以,作為現代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孩子情商的培養。不過,以下家庭養不出高情商的孩子,父母再著急上火,也是白費力氣。所以,我們也要參照看看,就算不能培養孩子的高情商,也別給孩子情商發展「拖後腿」。
  • 時不到搞了半天,都是白費力氣
    鄉下人,往往後面的發展會比較好。因為他不急。都市人從小就是盲目的競爭,他連冷靜思考的機會也沒有。 需就是守時待命。是中國人最了不起的。因為時沒有到,你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當時一到,你再上去,輕鬆愉快。守時待命,你才能夠了解孔子為什麼講「時也,命也」。需卦從頭看一遍你果然會感覺到,時也,命也。
  • 白費力氣或徒勞無益,用英語怎麼表達
    「白費力氣或徒勞無益」用英語表達可以是 flog a dead horse 或 beat a dead horse,寓意: 1、waste energy on something that has no chance of succeeding
  • 教寶寶學說話可不是一個勁在耳邊嘮叨,少了以下步驟會白費力氣
    導讀:教寶寶學說話可不是一個勁在耳邊嘮叨,少了以下步驟會白費力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教寶寶學說話可不是一個勁在耳邊嘮叨,少了以下步驟會白費力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反覆閱讀是白費力氣」,《認知天性》這本書,顛覆了我的認知
    我們平常接收到的頭號學習方法都是這樣:把注意力案例放在某些想要掌握的技能上,堅持不懈地一遍遍練習,直到記住為止。我們對此深信不疑。然後,有人說,這只是白費力氣,一遍遍重複通常記不住什麼東西。這真是讓我們大吃一驚。《認知天性》的作者在前言中就提出坊間流傳的學習方法大多是錯誤的。
  • 大學「含金量」不高的4類證書,大一新生要了解,考了也白費力氣
    文|小玉說 很多大一新生子在沒開學的時候,父母就會叮囑,上了大學一定要「多考證」,這樣畢業後找工作就會多一層保障,所以很多大一新生開學以後,除了要修學分,學好專業知識,剩下多餘的時間都用來為考試做準備。
  • 用這4種微信暱稱的女人,你「撩」不到,男人別費力氣了
    大家好我是知行合一愛讀書,歡迎讀者朋友們,百忙之中來看我的文章,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會經常給大家寫一點小故事,或是愛情小技巧文章叫大家欣賞。寫得不到的地方,請大家多批評指正,另外希望讀者朋友們,可以動動小手,點讚評論和轉發。讀者朋友們的鼓勵,是我堅持更文的動力。
  • 再好的教育方法,都不如好的態度,智慧的父母會做好這3點
    其實這句話用在教育上,一樣成立。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持久和恆心成了父母必修的功課。很多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也就只能維持5分鐘熱度,還會隨著自己的情緒來決定給孩子的態度,有時候寬鬆,有時候嚴厲,有時候呵斥,有時候無所謂……這種態度,讓孩子無所適從,也很難養成好的習慣。
  • 給寶寶拍痰很可能是白費力氣,還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孩子只要咳嗽,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拍痰的經驗,但仔細回想一下,痰拍出來了嗎?寶寶因此好受一點了嗎?感冒的病情縮短了嗎?都沒有,拍痰,很可能是白費力氣。研究生實習的適合輪轉到呼吸內科,我問護士,為什麼要拍痰?你看孩子哭得哇哇叫。被一頓白眼,沒好氣地答曰:CPT啊。
  • 日本幼兒園的教育很「硬核」,有五點中國父母做不到,值得借鑑
    父母對孩子教育問題的重視程度,自不用多說。從孩子讀幼兒園開始,父母就開始操心,希望他能接觸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也希望他能身心健康、快樂成長。不過,受不同國家文化背景和傳統的影響,教育理念上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對部分優點,確實是值得借鑑和思考的。
  • 哪些用一次之後,感覺「以前都白費力氣」的家居好物
    這些居家好物,用了一次就會發現。 之前做家務都只是白費力氣,有了這些好東西之後,現在就簡單多了。 80-129cm的高度任意調節,輕鬆把控距離,就算是床底下,柜子底下都能夠輕鬆拖到。
  • 女人對你沒意思的表現,佔一條,男人就別白費力氣了
    朋友徐江,費勁心思,苦苦追求一個女人,已經好幾個月了,禮物也送了,飯也請了,電影也看過好幾場了,可是對方,依然對他的態度很冷淡,他想放棄,但又想再堅持一下。我說,對方已經表現的很明白了,她要是對你有意思,多少也該表示點什麼。
  • 提高孩子記憶力,做不到這3點是死記硬背,忘得快還對大腦有傷害
    文|文兒曾聽一位爸爸說,他做的最正確的事是,從小就注意鍛鍊孩子的記憶力。結果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學習沒有費過一點力,重點學校競爭激烈,他家兒子破例不用上晚自習還能常年保持全班第一,連老師都覺得是個奇蹟。可見記憶力的重要性了。
  • 父母若不能給孩子做榜樣,再好的教育都是無用的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問。是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還是陪伴孩子「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還是給孩子報很多的興趣班,培養孩子全面發展? 其實呀,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榜樣。很多人都說,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這不僅僅來自於長相,更多地是對父母一舉一動的模仿,一言一行的重複。
  • 家長需注意,教育孩子也需要分場合,場合不對等於白費力氣
    批評教育孩子是父母的權利,但是有三個時間段儘量不要去批評孩子,起不到作用但現實中很多父母都喜歡在飯桌上對孩子說教。為什麼不提倡在飯桌上呢?孩子放學回來等著開飯,好不容可以吃飯了,還沒吃幾口,家長開始說教了,再美味的食物在孩子的嘴裡都變味兒了,還會影響孩子的胃口和消化功能。如果孩子情緒變得激動,試圖反駁還容易被食物嗆到,而一些自尊心強的孩子還會被訓哭。批評教育結束之後,飯沒吃好,而孩子也只會記住這頓飯不歡而散。
  • 「你肯定不行,不要白費力氣了」:請遠離給你潑冷水的人
    朋友是一名幼兒教師,從業近十年,對這份工作產生了厭倦,而且覺得沒有太大的發展,她早就想學點其它的特長,以便尋求更多的機會和可能。但是,每次都被男朋友制止了。「那不是自討苦吃嗎?」「你一個只會哄小孩子的人,還能幹什麼?」
  • 父母做到這四點,能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教育孩子,拼的就是父母
    這些細微的好習慣對孩子的終身都有重要影響。四、提示老人糾正不良教育觀念如果教育辦法不一致,或許老人的不良習慣太多,不只起不到作用,還會抵消家長的教育成果。 其實,除了上面這些基本原則外,下面還有17個能夠利用碎片化時刻來實現家長教育目的的小技巧,媽媽爸爸們能夠學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