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執行難,自2015年,銀川各級人民法院便開始借鑑外地先進經驗,大膽嘗試網絡司法拍賣,從一開始的無人問津,到漸入佳境。不但在解決執行難問題上有了突破,維護了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更保障了司法的權威性。
■數據
2017年1月1日~
2019年3月31日,銀川兩級法院涉及拍賣動產、不動產的案件共1084件,標的物數量共計2196件,標的物總金額約51.66億元,參拍558人次,成交578件,成交金額約8.32億元,標的成交率為39.05%,節省佣金2620.58萬元。
■案例
5天拍出17輛轎車
今年3月29日,司法拍賣平臺召開專場拍賣,「上架」了一批涉案轎車。
據了解,銀川市某4S店法定代表人鄭某,因與銀行產生金融合同糾紛,需向銀行償還墊款及利息2000萬元。該案於去年11月20日在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執行後,為了維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鄭某名下的4S店內的17輛小轎車於今年3月底正式通過司法買賣平臺發布拍賣公告,4月2日17輛小轎車全部成交。
也曾經歷艱難陣痛期
如果單從銀川兩級法院近兩年的網絡司法拍賣成交額來看,確實成績喜人,但在剛開始嘗試網絡拍賣時,卻也經歷了艱難的「陣痛期」。
「2016年的全年成交量只有1件,那時候別說網絡司法拍賣,司法拍賣在銀川都是個很陌生的領域,老百姓有質疑甚至有誤解。」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一庭執行員餘鵬告訴記者,在很多老百姓的概念裡,司法拍賣的標的物,如房產、車輛都可能存在糾紛。
「而除了老百姓對司法拍賣的接受度不高以外,我們在嘗試網絡司法拍賣的過程中也有很多顧慮,這也間接制約了成交量。」餘鵬介紹,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標的物在司法拍賣過程中,一拍價格可在標的物評估價的基礎上下降5%~30%,但一開始經驗不足,不敢過分壓低拍賣價格,成交量上不去。隨後他們借鑑了外地經驗,開始大幅壓低拍賣價格,效果立竿見影。
「首次大膽突破並沒有讓我們失望。」餘鵬說,銀川各級人民法院現在已從最開始的一個拍賣平臺擴展為三個拍賣平臺。
我市已實現全面司法網拍
隨著司法網拍平臺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司法拍賣走出傳統的拍賣行,通過購物網站得以實現。
據餘鵬介紹,在司法拍賣工作開展之初,所選標的物大多物品性質單純、附加權責明晰、手續辦理方便,以此來提高成交量。而隨著平臺建設的逐漸成熟,宣傳力度的逐漸加大,目前我市已實現了全面司法網拍。
司法網拍的普及,為法院破解執行難問題提供了一劑「特效藥」。相對於傳統司法拍賣,司法網拍具有操作便利、時效快等優勢。在傳統的司法拍賣中,標的物的拍賣首先要通過報紙發出公告,並委託有資質的拍賣機構組織拍賣。對於競拍者來說,首先要恰好
看到拍賣公告,其次需要到相關拍賣機構去報名。而司法網拍逐漸普及後,競拍者只需要登上淘寶、京東等大型購物網站的司法拍賣平臺,就可對當地司法拍賣的標的物一目了然,從報名到下單僅需幾個簡單的步驟,大大提升了法院執行的效率,縮短了辦案周期,讓被執行資產能夠更快變現。
目前還面臨一些難題
「成交量上去了,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成交量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外地人完成的。本地群眾對於司法拍賣的偏見,依然需要我們通過大量的法律宣傳以及其他輔助措施化解。」餘鵬說,在很多人看來,買了司法拍賣的標的物,意味著會和「打官司」扯上關係。甚至在一些群眾看來,通過司法拍賣買來的東西都會有一些瑕疵,或者在後續產權交接的過程中會有許多因權責不明產生的糾紛,這些也都使一些群眾對司法網拍持觀望態度。
另外,拍賣價格也是影響司法網拍成交量的一個因素。對於很多標的物,尤其是房產和車輛來說,起拍價過低,最後成交價低於評估價,被執行人可供抵押還債的財產就將縮水;起拍價過高,標的物又有可能失去競爭力。如何平衡這一對矛盾,也是擺在我市各級人民法院面前的一個課題。
據餘鵬介紹,目前,銀川法院司法拍賣中房產類標的物只能通過抵押貸款的形式來競拍,而不能通過按揭貸款,這也阻礙了這一領域的發展,但是就從這幾年銀川司法拍賣從無到有、從慘澹到平穩發展的勢頭來看,未來給競拍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務只是時間問題。
王輝
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