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一早,梁傑老師就站上講臺開始指導學生學習。作為北師大貴陽附中常務副校長,雖然行政業務繁忙,堅持在教學一線是他的摯愛。
「清高」是梁傑老師給記者的第一印象。但是和他深入溝通,卻發現清高的外表下包裹著一顆滾燙的赤子之心。善良、包容、真誠、執著,愛心滿滿。
作為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只要談起語文教學,梁傑的話匣子就如水庫大壩的閘門完全拉開,一瀉千裡。眉目之間、舉手抬足,盡顯自豪與底氣。
北師大貴陽附中創辦於2011年6月,是由北京師範大學與貴陽市觀山湖區政府部門聯合創辦的一所創新型、實驗性公辦完全中學。創辦以來,學校始終秉承北京師範大學「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校訓精神,堅持北師大基礎教育合作辦學平臺「做紮根的教育」核心理念和「人、愛、創新」核心價值觀,著力打造一所具有先進辦學思想和一流辦學水準的精品學校。8年辦學,學校已初步形成「養成教育」「自主學習」「導師引領」三大特色,呈現出「師資高素質」「學生有教養」「出口高質量」「藝體有特長」四大優勢。
北師大貴陽附中秉承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合作辦學理念,建校8年來努力踐行「潤澤教育」辦學思想,迅速發展成為貴州省的知名品牌學校,學校的探索與實踐帶給人們啟示。
作為北師大貴陽附中「潤澤教育」的執行者,胡曉明校長表示,他所主張的「潤澤教育」是以「生命與智慧」的教育為主題,在寬鬆、友愛、和諧、民主、平等的氛圍中,用科學有效的手段對學生進行心智開導、學識培養和人格塑造。「潤澤教育」的核心價值即是生命潤澤生命、智慧啟迪智慧、思想升華思想、心燈點亮心燈、人格涵養人格、精神引領精神、幸福塑造幸福。
在「潤澤教育」辦學思想的引領下,北師大貴陽附中得到了又好又快的發展!
近日,在疫情緩和師生返校之際,在學校爭創省級示範性高中之際,在學校十周年校慶即將到來之際,北師大貴陽附中高中語文組又有了新的重要舉措。
北師大貴陽附中高中語文組是一個師資力量強大、科研能力超強、教學水平一流的專業協作團隊。目前全組共有21位語文教師,其中省級名校長1位,正高級教師1位,特級教師2位,省級骨幹教師2位,市級名師、骨幹教師4位,高級教師8位。該校語文組教師刻苦鑽研,積極撰寫科研論文,著書立說。目前,胡曉明、梁傑、毛永健、毛偉、陳琳、饒岸等教師已合計出版20多部專著,影響深遠。該組教科研氛圍濃厚,依託貴陽市及觀山湖區兩級高中語文學科基地,持續推進學科組教科研工作,已搭建起省、市、區、校四級完整系統的課題體系。自2011年建校以來,北師大貴陽附中高中語文學科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在歷年高考中取得了驕人的教學成績,位居貴陽市前列。
如今,該校語文教學雖然已取得輝煌的成績,但仍有提質增效的高位發展空間。為了繼續打造學校語文學科教師的優秀團隊,持續助力學校語文學科的體系建設,長效推動學校語文學科教育教學的健康發展,2020年5月,北師大貴陽附中高中語文組舉行了學校高考語文「提分計劃」專題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北師大貴陽附中高中部語文教研組組長毛永健老師主持,常務副校長梁傑、副校長馮年林、思教處副主任王廣飛、思教處副主任周敏、高一備課組長陳琳、高三備課組長饒岸、蔡曉鴻老師等多位經驗豐富的老師針對本次主題做了精彩分享,思想交匯,乾貨滿滿,精彩紛呈!
研討會伊始,學校常務副校長梁傑首先對學校高中語文學科教學指明了發展方向,他提出了「語文學科要成體系」的發展要求。隨後,對近兩年高考省市平均分、省市高分比率以及該校平均分和高分的詳細數據進行分析和比照,找出學校語文學科教學的優勢與短板,明確了該校語文學科在全市乃至全省語文學科的定位。再者,還對近兩年高考語文各小題得分情況進行比較,並由此總結出了五個切實可行的具體途徑:一、抓好默寫,向默寫要滿分。需提早安排,每天推進,定期抽查,背寫同步,情景檢測,重點過關,排查已考,回看高頻,明確來向考向。二、寫好作文,向作文要高分。要求做到卷面整潔,段落錯落,標題醒目,首尾像樣。希望通過規範指導,力爭優秀作文在50——53區間取分。三、練好選擇,選擇題少丟分。要求做到審題到位,明確指向,確定範圍,認真比對,仔細填塗。四、做好簡答,簡答題要優分。要求做到字跡清晰,不擠不空,不草不改,條款分明,圈號標註,分號間隔,句號收尾,步驟明顯。五、搞好翻譯,翻譯題要紅分。要求做到抓住關鍵,翻譯到位。
此外,梁校長還分享了語文教師需要具備的五種專業功夫、五個專業美和五個體系。五種專業功夫:玩功,讀功,背功,寫功,問功;五個專業美:表達流暢美,文本規範美,互動人性美,課堂結副構美,提問藝術美;五個體系:文學知識體系,高考考點體系,試卷分布體系,複習知識體系,答題步驟體系。
梁傑常務副校長(左二),馮年林副校長(右二)在研討會上
隨後,副校長馮年林向全組語文老師提出了三個問題:「我們拿什麼東西吸引學生愛上語文?」「我們的課堂如何讓學生喜歡?」「我們的優生如何提升?」引發了老師們深入思考並展開熱烈討論。緊接著,馮副校長還針對本次研討主題,提出了六個方向明確的建議:一、語文老師要自己多讀書,主動讀讀學生喜歡看的書,了解學生閱讀審美。二、語文老師要落實閱讀教學,定期有效開展閱讀課。三、語文老師要給語文素養高和喜歡語文的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四、語文老師要梳理高中三年的語文教學工作,明確各階段的學科教學內容和目標。五、語文老師要調整好平時考試的試題導向,忌死記硬背,重實踐運用,以達到學以致用的語文教學效果。六、語文教師要具有明確的教學理念,具有自己獨到的思想,並做到與學生共情。
兩位校長精彩發言後,組內老師們也紛紛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和具體的落實途徑。該校高一語文備課組組長陳琳老師,提出高中語文教師需對整個高中語文教學進行全盤的思考,做好課前課堂課後的細節抓手,以此逐漸形成個人風格的觀點。高三語文備課組組長饒岸老師則認為,語文教師必須努力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必須具有自己閱讀和做題的心得體會,必須親自深入研究和分析試題,形成考、測、批、閱及時反饋的教學考評機制;同時,應該積極採納其他教師的寶貴建議,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王廣飛副主任對前面幾位老師的發言進行了精煉的總結,建議高一高二要多培養學生語文學科的感性能力,高三則需多培養語文學科的理性能力。周敏副主任強調,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明確高考的招式;蔡曉鴻老師則結合學生實例,指出學生積累的重要性,認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少做題,多閱讀。
研討會最後,北師大貴陽附中語文教研組組長毛永健老師介紹了本學期的教研活動以及新老結對工作安排情況,並分享了三點經驗:一、合作與競爭的問題;二、素質與應試的問題;三、技術與體系的問題。此外,他還就學科體系建設提出了三條建議:建構高考語文的知識體系;建構高考語文的思維系統,以及建構高考語文的模型體系。
本次專題研討活動,在該校高中語文組教研組組長毛永健老師的精彩總結中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兩個小時的學習和交流,令全組語文老師受益匪淺。一方面,這樣紮實的教研活動,為組內老師們尤其是青年教師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和成長機會,必將促進該校高中語文學科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發展;另一方面,研討過程中思維的碰撞,讓老師們的思路變得更為廣闊,為北師大貴陽附中整個高中語文組的體系化發展指明了前進的目標和方向。
梁傑表示:我們堅信,只要北師大貴陽附中高中語文組全體教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積極交流,共同研討,隨著該校高考語文「提分計劃」的落地施行,必將助力學校創建省級示範性高中工作的穩步推進。
據悉,北師大貴陽附中教師隊伍正按照「金字塔」的建構在成長。特級教師、專家名師塑塔尖,中年骨幹教師壯塔身,青年優秀教師固塔基。截至目前,學校有市管專家2人、區管專家4人;有省級名校長1人、正高級教師1人、特級教師3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8人、市級名教師3人、市級名班主任3人、市級骨幹教師18人、貴陽市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5人。學校已實現「國家級別、省級、市級、區級、校級」5級科研網絡的構建,教師參研面達95%以上,校本研修成果豐富多樣,獲評貴州省第3批校本研修示範校。建設有北師大基礎教育合作辦學平台歷史學科秘書處,貴陽市高中語文、高中政治、初中數學3個學科教師研訓基地;觀山湖區初中數學、高中語文、高中物理、高中化學4個學科教師研訓基地。學校教師近3年參加貴州省優質課競賽、微課競賽、論文評選等,有500餘人次獲一、二等獎,教師個人出版專著30餘冊。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左春林
編輯 向禹
編審 範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