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吃喝拉撒,是小寶寶們每天都在面對的日常,要想長身體,就要保證飲食的豐富和營養才行。
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每當寶媽看到孩子哭鬧不適,總覺得孩子沒吃飽。
寶寶們到底有沒有吃飽,如何判斷呢?四個信號可以清楚辨別,母乳寶媽們放寬心,對照自查,看看你家娃是否真的吃飽了。
你的寶寶到底吃飽了沒?四個信號可以看出
小冰剛生完寶寶的時候,因為身體原因,在醫院多住了好幾天,虛弱無力的身體讓小冰無法正常哺乳,因此寶寶出生的前三天,都沒有喝到一口小冰的乳汁。
身體恢復出院之後,小冰心裡始終覺得虧欠寶寶什麼,每當小傢伙哭鬧,小冰就覺得寶寶餓了,是自己沒有餵好,甚至一度擔心自己奶水不夠。
身邊的老公和婆婆都安慰小冰:「孩子喝啥都是喝,你自己身體最重要,別亂擔心!」
有著這樣通情達理的家庭環境,小冰已經是非常幸運了,可是每當看到孩子瘦弱的模樣,小冰又忍不住落淚,開始自我懷疑:娃真的吃飽了嗎?
面對這樣自怨自艾的小冰,老公都看不下去了,偷偷去諮詢醫生,醫生說:「孩子哭鬧不一定是餓了,判斷孩子吃沒吃飽,主要看四個特徵。」
醫生給老公詳細講解了這幾個判斷依據,老公細心地做了筆記,回家後通通擺在小冰面前。看到老公如此通情達理,小冰又是感激又是自責。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母乳寶寶到底是否吃飽了,可不能光憑哭泣來斷定,沒有哪個娃是不哭不鬧的,就算吃到撐,小傢伙一樣會哭鬧。想知道寶寶是否吃飽了,主要得看下面這四個特徵。
1)看吃奶的狀態
月子裡的小寶寶胃容量很小,剛出生的時候僅有7~10ml,這階段寶寶小嘬幾口就吃飽了,吃奶的時間並不長。
寶媽們可以通過吃奶狀態來判斷,如果寶寶吃奶後表情滿足,會自己結束吃奶,則說明小傢伙已經抱了。大月齡寶寶還會發明顯的吮吸聲音,這些特徵說明寶寶吃得飽飽的。相反,如果寶寶吃奶30分鐘仍抓著「小飯碗」不放,當寶媽停止哺乳時,寶寶有焦躁的情緒,則說明小傢伙可能沒吃飽。2)看排便情況
乳汁中90%以上的成分都是水,小寶寶每天可以溼透4~6片紙尿褲,則說明吃得非常飽。
另外,寶寶大便正常,小月齡寶寶每天2~4次,大月齡寶寶1~2天一次,排便軟黃,或呈現金黃色、質地較稀,都是正常的狀態,說明寶寶吃得很飽。
3)看體重增長規律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獨特的發育節奏,體重變化情況在這個區間內,一般可以說明寶寶吃得很飽。
月子裡的寶寶,可以增重110~200g2~6月齡是一段體重猛漲期,寶寶每月可以增重450~670g6~12月齡期間,寶寶每月可以增重350~450g
4)看寶寶日常精神狀態
月子裡的寶寶一般每2~3小時哺乳一次,一天內需要哺餵8~12次左右。在哺乳間隙,小寶寶表現出精神煥發、反應靈敏,也能夠說明寶寶吃得飽,精氣神兒很足呢。
母乳不足,寶媽如何度過難關
如果已經發現母乳量少了,怎樣才能實現追奶?
▼ 正確姿勢,勤哺餵
如果寶寶的吮吸讓寶媽感到疼痛,很可能是哺乳姿勢不佳,這種情況會影響催乳素的分泌,減少乳汁的量,建議寶媽更換舒適的姿勢,可不要一味忍耐。
多哺餵、勤哺喂,乳汁分泌是一個正反饋的過程,辛勤哺餵可以增加乳汁分泌,有助於寶媽追奶。
▼ 多喝水,多喝牛奶
乳汁中的主要成分就是水,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優質蛋白。建議哺乳期寶媽每天保證1700~2100ml水分攝入,可以多喝牛奶,補充蛋白質和鈣,同時補充身體水分。
▼ 休息和飲食
保持良好的作息,尤其是夜間要多休息,避免身體過度疲憊,乳汁才能汩汩流淌。夜間換尿布、哄睡的工作,建議讓寶爸來幫忙代勞,為了更好地哺喂,寶媽需要休息。
飲食上除了多喝水之外,注意優質蛋白、鈣和維生素的補充,均衡膳食,營養合理搭配,乳汁才能營養豐富哦。
【寫在最後】
媽媽的乳汁,寶寶兒時的飯菜。
【留言板】
母乳寶媽自檢,看看你家娃吃飽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