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四天高考三天中考,中間穿插著學校分配的其他工作,期間還陪母親複查,開車跑了濟南一個來回。著實累了,身心俱疲,公眾號想更新,但是腦子轉不動了,這篇文章拖了一周。
從2017級山東省新高考改革開始,我就特別關注高考改革的所有信息,甚至在去年山東召開政協會的時候,民進山東省委信息科曾讓我給寫一篇關於新高考改革的調研報告,但是之前2017年、2018年山東省教育廳政策種種的不明朗,尤其是沒有經過高考程序的政策,誰也不敢先開炮,我就把他們的想法給打消了。雖然高考分數還沒有出來,志願也沒有進行填報,但是我覺得三年的磨合及2020年的山東省政策的宣布及高考的落幕,應該最起碼對於2019級新高一的選科還是有一點指導價值的。
結合省政策和網絡上各種大師的解讀,特此我展示一點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根據班級學生選科,和與一些家長的交流的反饋來看,目前大家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多數家長和考生不了解山東等級賦分制的辦法及計分細則,更談不上對高考錄取本質是按名次擇優錄取的本質認識;
二是很多家長學生停留在難易程度上,而不是學生的學科優勢;
三是只是簡單的對比賦分高低,而不做整體名次的比較。甚至有很多的家長老師,在抱怨政策的公平、主張回到傳統文理分科等等。
等級賦分制,就如這鏡中花,水中月,虛幻不定
1. 抱怨無益,讀懂政策,積極應對,科學選科
對待已經確定的政策,爭論抱怨都無益,無論你喜歡還是不喜歡,抱怨、質疑、謾罵.......這些消極的做法,都改變不了已經頒布了的政策與規則。
聰明的家長,是採取積極的態度,讀懂弄清政策,吃透規則,方能正確應對。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與其做一個牢騷滿腹的人,不如擺正心態,積極面對,在高考中這樣,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也是這樣,我們永遠不要做一個只會罵娘,卻不會積極爭取的人。
2. 高考錄取分數的本質,是名次
在講解賦分制之前,我們要搞懂一個本質的問題,高考錄取分數的本質是什麼?不是一個簡單的分數,在分數的背後,是名次,高考的錄取,本質上是從高分到低分的擇優錄取,是先錄取第一名,再錄取第二名.....按名次錄取的過程。
每年的本科控制線,不是考前劃好的,而是公布分數後,根據計劃,劃定的具有資格的最後一名考生的分數,才是分數線,分數線是由全體考生答題和得分情況決定,而不是事先規定的。
每一個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也是投檔錄取的過程,產生出來的一個最低分數,叫做一個大學的錄取分數線。
為什麼每年還有很多考生問,我大概550分,能報考什麼大學呢?這是一個經驗性的大體估計,也並非一個有確定答案的問題。嚴格來說,這種問法,本身就不科學。科學的提法是,我在某某中學,能考到某某名次,能報考什麼樣的大學,這才是科學的問法。
先搞懂這個前提,我們再來分析山東等級賦分制。
3. 要弄懂山東等級賦分制的本質是名次賦分,不是簡單地原始分賦分
我們先來看一下山東省的等級賦分制辦法。
山東省的等級賦分制將所有考生按照實考分進行排列名次,按照名次,分為8個等級,8個等級對應從100-21分的8個分數區間,在每個分數區間內,按照最高分和最低分進行按比例賦分(詳見下表)。
山東新高考等級賦分表
舉例:比如某科目A,學生甲的卷面得分65,名次處於第3段,第三段的最高分70,最低分62,那麼甲同學的賦分X,X滿足等式:(80-X)/(X-71)=(70-65)/(65-62),解得X=74.3,四捨五入X=74,所以,甲同學A科目賦分為74分,賦分大於卷面分。
又如:某科目B,學生乙的卷面得分91分,名次處於第2段,第2段的最高分為97,最低分為90,假設乙同學的賦分Y,Y滿足等式:(90-Y)/(Y-81)=(97-91)/(91-90),解得Y=82.3,四捨五入Y=82,所以,乙同學科目B的賦分為82分,賦分小於卷面分。
上述等級賦分制的公示展示是根據網絡老師的解讀,我一個文科「數殘」生完全搞不懂這種數學題。
總的來說,等級賦分制的特點是:
總體的八段分數區間,及各個區間內的人數比例,是人為規定的,因此,總體分數的分布上,與試題的實際得分無關,與難易程度無關,客觀反映了名次關係。分數的處理,保證了每個人的名次位置不會發生變化,同時又保證高分考生的名次間的分數差,也就是維持了一個較大的區分度。
這種消除了科目間難易差異,僅與群體內名次分布有關的分數處理機制,是不同考試科目的考生參與同一競爭最公平的計分機制。
4. 山東等級賦分制,與浙江省的等級賦分制,有很大的區別,家長不能簡單的拿來主義。
總是有家長說,既然等級賦分制這麼公平,那麼為什麼浙江省的物理選考人數這麼低?
我想告訴大家的就是這一點,我強調的是山東考生,而不是浙江考生。
山東與浙江的等級賦分制,在賦分機制上,原理相同,但是浙江的賦分,採用5個等級,而且其分數的最高分100,最低分40分,每個等級內的賦分,與山東機制相同。這點差異不大。
但是,差距最大的,有兩點,一是浙江的等級考試,考兩次,取最高賦分,計入高考。這使得考生對較難學科付出的努力要大很多,浪費精力很大。第二點,是報考專業的限制上,浙江省的要求對較難的物理學科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多數物理類專業,甚至物理學等專業,考生不選考物理,也可以報考。
對於上述兩點,山東省2020年的高考,與浙江省2017-2019的高考,有著明顯的區別:
一是山東省的等級考試,只在語數外統一高考後,進行一次。
二是山東省嚴格執行報考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舉例來說,不選考物理,就不能報考與物理有關的理工科專業,更談不上物理學、天文學這樣的專業。
專業要求的嚴格執行,就保證了不同選考科目考生間競爭性的相對獨立(對某學科有必考要求的專業,不允許不選考該科目的考生報考,是否選考該科目,形成了兩個相對獨立的競爭群體)。減小了較難學科的競爭難度。
報考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避免了投機性的選科,在專業對選考科目不嚴格的情況下,大家的選科,都是為了降低難度,拿高分,沒有考慮將來的學習需求,這對專業發展來說是極其不利的,也是極不公平的。
從2017級的選科人數統計和2020年高考專業報考選科要求指引目錄來看,選考物理的考生的錄取率遠高於不選考物理的錄取率,因此,在本科低分段上,物理考生要佔一定的便宜。文科歷史也是同理。
5. 兩大賦分本質:專業限制、名次賦分,決定了選科原則:滿足專業選擇需求、最大程度高分、最小競爭難度。
在對以上等級賦分制有了詳細的了解後,對等級賦分制的本質,我們就很清楚了,山東省等級賦分制,兩大本質特點:名次賦分,賦分最大程度上是由你在該學科的名次決定的,而不是孤立的由實際得分決定的。報考專業對選考科目嚴格要求,是山東實施6選3等級賦分制的公平性保障,杜絕了投機性選科。
基於上述等級賦分制的本質特點,山東省等級賦分制下的6選3選科,要把握如下3個原則:
一是滿足專業選擇需求的原則;
二是最大程度得到高分的原則;
三是儘量減少競爭難度的原則。
學生最想學的專業,就是自己學的最好的學科所決定的學科,也就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學科。因此,以上原則,可以歸結到兩點,就是選擇學生學的最好的(要以在本校的名次佔比來判斷)學科,選擇學生最感興趣的三個學科。
當然,選專業決定孩子的一生的職業興趣是否得到滿足,甚至影響孩子一生的職業生涯,具體到專業選擇,有條件的考生,一定要做好生涯規劃。
最後想說的是:學習規則,弄懂弄透,清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