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這個疑問,主要是申論主旨如何把握。
有很多小夥伴認為申論作文就是高中議論文,&34;
例如
以&34;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50分) 2018年四川省公考《申論》真題(下半年)
以&34;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性文章
2020年浙江省公考《申論》題(B類)
甚至有小夥伴乾脆說,申論沒有策論文和證(政)論文之說,都是議論文。
申論大作文不能完全類比高中議論文,而且申論真題中,也明確提出過策論文。例如廣東省考申論題目要求:就政府如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自擬題目,撰寫一篇策論文(2019年廣東縣級)
申論大作文和高中議論文有相似之處,但又有不同。
其實申論主旨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除了策論文外,還有偏重於辯證關係類、意義類、原因類的作文。
2018年國考地市級申論
&34;中提到了老子關於&34;和&34;的觀點,請你圍繞給定資料反映的城市建設理念中的問題,聯繫實際,以&39;有&39;無&34;為題寫一篇文章。(40分)
2018年湖北省考申論真題
根據你對給定資料5中劃線部分的理解,以&34;為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40分)
2019年山西縣級申論真題
參考但不拘泥於給定資料,以&34;為題目,聯繫實際,寫一篇議論文。(45分)
這類作文就不能簡單的理解為策論文或者議論文,分論點要突出題目中A和B 的關係,圍繞A、B展開分論點。
2017年國考地市級申論真題
請深入理解&34;結尾畫線句子&34;,聯繫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2011年上海市考B卷申論真題
閱讀給定資料,以&34;為主題,寫一篇議論文。(40分)
這類作文題目,最好寫成意義類的作文。以2011年上海市考申論為例,此篇申論材料通篇都是講正面事例,未出現負面材料,提煉不出來對策,自然不適合寫策論文。
再看2017年國考地市級,因為材料1-4都是講城市水系建設,而作文卻要求寫&34;,材料和作文要求脫離,以作文題目為主,作文要圍繞材料5展開。既然&34;,就不能把作文分論點寫成如何治理水系,應該寫學習水的意義、好處。
2014年山東省考A卷申論真題
航班延誤造成旅客、航空、機場等多方&34;的現象,請結合對全部給定資料的理解與思考以《&34;的背後》為題,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40分)
2014年山東省考A材料,深入剖析了造成飛機延誤的原因,作文題目&34;的背後,飛機延誤各方都感到委屈,那麼委屈的背後是什麼?很容易可以看出,作文應圍繞造成飛機延誤的原因寫分論點,而不適合寫成策論文。
所以申論作文主旨有多種表現形式,並非策論文一種,也不能籠統的說議論文。
主要看作文的題目要求,以及材料的屬性,要根據這兩方面綜合判斷。
有時候題目要求和材料屬性相一致,這種情況比較好判斷。例如上文講的山東省考作文寫原因,一方面題目要求《&34;的背後》,背後即原因;另一方面,材料全篇都是圍繞飛機延誤分析原因,材料屬性上看,就是講&34;,自然要寫原因類作文。
有時候題目要求不突出,要看材料屬性判斷。例如上文提到的上海市考題目,以&34;為主題。有些同學先入為主的認為應該寫策論文,而忽視了材料屬性,由於材料通篇講正面事例,未出現負面材料,提煉不出來對策,不適合寫策論文。
有時候材料屬性較為複雜,主要看題目要求。這種情況非常常見,材料正面、負面材料都有,那麼看題目要求,題目要求讓寫什麼,就寫什麼。例如上文提到的辯證關係類作文,出現這種題目要按照題目要求展開分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