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2020-12-15 楚予微茫

半卷詩書一窗月

每天七點,為你讀詩

詩詞曲賦,名著散文

關 注

作者:蘅苒

半卷詩書一窗月(H-chuyu1)原創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與李雲在宣州相遇,

分別時在謝朓樓宴飲餞別。

雖是餞別抒懷,卻不寫高樓,不記離愁,

而是如同劍破長空般直抒胸臆,高亢豪放。

詩如送走秋雁的萬裡長風,

如環繞蓬萊的壯闊滄海,

是那樣磅礴大氣,是那樣風骨秀麗。

可雖然這般言語豪壯,

卻難以擺脫深深扎在心中的那抹愁悶,

只能「舉杯消愁愁更愁」。

詩人胸懷抱負,卻前路黯淡,

無時無刻不在「不稱意」之中。

「欲上青天覽明月」,

何嘗不只是詩人最美好的夢想呢?

就算心靈負有這樣沉重的枷鎖,

仍然鎖不住詩人的靈魂。

既然有諸般的不稱意,

那何妨瀟瀟灑灑,在泛舟於大江之上呢?

正因如此高的心境,

詩中雖然情緒多次變化,

極寫愁苦之情,

卻不陰鬱低沉,反而爽朗昂揚。

你說,途經宣州,念著許久未見,便來探訪。

可我知道,宣州並不在你必經的路途中,這是朋友間的體貼,也是長輩的情誼。

謝朓樓中,為你送別。

宛溪水從樓前默默逝去,就像從指縫間偷偷溜走的時光。

離開長安已有十餘年了,那秦磚漢瓦,青樓朱門似乎都已和年少的輕狂一起,消失在這些年的青山綠水間。

可心底深處的執念卻始終沒隨之而去。

時時勸慰自己,昨日種種就留在昨日吧,既然離了長安城,離了森森廟堂,就不要再回頭。

然而,若是執念能如此輕易被抹滅,人間又怎麼會有如此多的痴兒呢?

荒唐可笑的朝堂,混亂汙濁的官場,鬱郁不展的抱負,每思及此,扼腕嘆息,摧人肝腸。

西風從遙遠的天邊吹來,摘下樓前的老樹上的黃葉。

一聲長鳴響徹長空,是哪只秋雁在呼喚同伴?

眼前的天空,似乎比往日廣闊了許多,莫不是為了方便雁陣乘風而去?

那一直壓在胸口的鬱氣也似是被秋風趕出了臟腑,許久沒有如此舒暢了。

良辰美景良主嘉賓,今日定要不醉不歸!

您為官清廉,剛正不阿,我佩服您的風骨;您作文大氣磅礴,剛健遒勁,我仰慕您的才華。

我雖及不上您高才,卻也有如謝朓的秀朗清發。

你我都有著匡扶社稷、澤被萬民的雄心壯志,為這一份志向,就合該痛飲三百杯,喝他個酣暢淋漓。

讓我們乘著酒興,飛上廣寒,將那月亮摘下,讓聖潔的月華,將世間的汙濁滌蕩得乾乾淨淨!

可廣寒太遠了,我伸長了雙臂,卻怎麼也夠不到……

肆意的笑過之後,萬般愁緒又隨著樓前流水流進了心頭。

原來,酒醉了人,卻醉不了心。

那埋藏在敬亭山裡那些久未與人言的志趣,那灑在山間的白雲上昨日的愁緒,一刻也卻不曾離去。

也罷,也罷,人生在世,不能夠稱心如意,倒不如明日扔了這束縛在頭上的發冠,回歸了山川,任我披頭散髮,寬袍大袖,駕舟漂流……

【作者簡介】蘅苒,希望用文字,記錄每一個瞬間的美好,有趣的靈魂總會相聚,我在一個有意思的地方,等一個有趣的你!

相關焦點

  •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唐•李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這兩句詩選自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
  • 俱懷逸興壯思飛 欲上青天攬明月
    俱懷逸興壯思飛 欲上青天攬明月平江舉行第五屆青少年科技創新節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9日訊(通訊員 胡建湘 孫榮)科技點亮生活,創新成就夢想。平江縣第五屆青少年科技創新節6日在啟明中學舉行。
  • 秋月之美: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有人借月思親念友、眷戀故土,有人感嘆世事多艱、年華易逝,有人感傷懷才不遇、仕途沉浮,更有人高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在唐人眼中,月亮變化萬千,有涼月、素月、松月、清水月、關山月等。唐詩中歌詠月亮的佳作眾多,杜牧的《秋夕》,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張九齡的《望月懷遠》都是經典之作,當然還有婦孺皆知的《靜夜思》。
  • 豐子愷漫畫:欲上青天攬明月
    詩句出處:《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唐】李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簡析】這首詩想必是詩名遠播,因為它是體現李白性情的很典型的一首詩,物象是他常用的:酒、明月、秋景,感情表達上豪情萬丈,跌宕起伏,所以每每讀這首詩,尤其是讀到「不可留」、「酣高樓」、「攬明月」、「抽刀」、「散發」等詞句時候,就如同一個氣勢磅礴的英雄臨崖站立,放聲高歌。
  • 欲上青天攬明月,與你話天上人間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李白的詩。唐代大詩人李白「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三分味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拋開李白在詩作上厥功至偉的成就,我更喜歡他詩詞中流露出的「欲上青天攬明月」的浪漫飛天情懷。可以說,他用詩詞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多姿多態、氣勢磅礴的華美飛天畫卷。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了世間所有的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是李白在宣州(今宣城)同官為校書郎的族叔李雲同登謝朓樓時所作的一首經典送別詩。詩中並沒有直接寫離別,而是更多的抒發了李白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觀詩中雖然寫盡了煩憂苦悶,但卻並不陰鬱低沉。其表達出的如歌如訴,強烈的思想情感起伏,深入人心。
  •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朗讀
    【唐】李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 李白最精彩的送別詩,每句都是名言,天馬行空,神龍出海
    然而,李白卻是一個異類,在他的送別詩中,依然豪情不改。比如我們熟悉的《送孟浩然之廣陵》中,李白就曾經不無羨慕地說「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又比如在《贈汪倫》中,他滿懷感激地說「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但如果說到最為精彩的送別詩,莫過於這首《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 讀李白:用辯證的目光去審視世界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縱閱李白眾多的詩詞,從個人的閱讀體驗看,這首詩是最具代表李白作品的巔峰之作!整首詩的每一個字,幾乎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芒。這光芒如此燦爛,仿佛每個字都在化腐朽為神奇的灌注進了靈魂,它們盈盈而立,互相輝映。
  • 李白最酷的一首詩,開篇就霸氣外漏,氣勢上無人能及!
    李白與酒為朋,豪氣萬千,在這幾年中,他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其中有一篇堪稱是李白寫過最酷的詩,也是他一生最經典的詩詞。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此詩寫於宣州,也就是李白離開京城後輾轉漂泊來到的地方。
  • 「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這句歌詞原來出自李白的詩
    它出自唐代偉大的詩人,李白的詩歌《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這句詩歌的創作背景也是鮮為人知的。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賞析:這首詩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宣城謝朓樓為叔叔李雲送別時創作的。
  • 欲上青天攬明月——華青瓷的美學意境
    欲上青天攬明月——華青瓷的美學意境文/孔慶東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青是天的顏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青是快樂的顏色——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青是傷心的顏色——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青是文化的顏色——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 李白最酷的一首詩,開篇就寫出了愁的最高境界,其中14字千古名句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小時候因為詩中「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寫得太酷 ,又適逢93版《包青天》的風靡,為了在同學們面前裝酷便默默背下了全文。而人到中年再讀此詩,才真的讀懂了詩仙的辛酸。
  • 唐詩三百首中最行雲流水的送別詩,李白的創意都直接被摘成歌詞了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對這首古詩就是李白所寫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在這裡李白就是以送別詩為框架,集中還是為了表達內心的那種情感。包括內心的愁緒滿懷,包括自己渴望實現抱負而不得其路的苦惱等。當時的李白已經被賜金放還,離開朝廷以後,他開始了漫遊的生活。在之前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而在以後很可能再也不會在實現夢想了。雖然這首古詩是李白送別自己的朋友是所寫的,但是抒發的都是自己壯志難酬的內心情感。
  • 十首送別詩,見證李白驚世才華
    可是,有一個人做到了,那就是李白。詩詞君總結了十首李白的贈別詩首首有新意,句句是珠璣。詩詞君佩服得五體投地,李白,你咋那麼有才?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王昌齡被貶謫,遭遇人生挫折,李白寫詩安慰他:我將我憂愁的心思託給明月,希望它隨風給你送去安慰。
  • 李白在宣州曾寫下42首詩篇,這首送別詩更是充滿豪爽灑脫之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見證了李白與村民汪倫的深厚友情;「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感受到李白在被唐玄宗賜金放壞的孤獨與寂寞之感。天寶十二年的秋天,被賜金放還的李白開啟了四海漫遊的生涯,他來到宣州,正巧遇到了一位故人李雲(李雲也是唐朝有名的散文家,並且是李白的叔叔),短暫的邂逅又要匆匆離別,李白陪著他的族叔李雲登上謝朓樓為他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