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卷詩書一窗月
每天七點,為你讀詩
詩詞曲賦,名著散文
關 注
作者:蘅苒
半卷詩書一窗月(H-chuyu1)原創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與李雲在宣州相遇,
分別時在謝朓樓宴飲餞別。
雖是餞別抒懷,卻不寫高樓,不記離愁,
而是如同劍破長空般直抒胸臆,高亢豪放。
詩如送走秋雁的萬裡長風,
如環繞蓬萊的壯闊滄海,
是那樣磅礴大氣,是那樣風骨秀麗。
可雖然這般言語豪壯,
卻難以擺脫深深扎在心中的那抹愁悶,
只能「舉杯消愁愁更愁」。
詩人胸懷抱負,卻前路黯淡,
無時無刻不在「不稱意」之中。
「欲上青天覽明月」,
何嘗不只是詩人最美好的夢想呢?
就算心靈負有這樣沉重的枷鎖,
仍然鎖不住詩人的靈魂。
既然有諸般的不稱意,
那何妨瀟瀟灑灑,在泛舟於大江之上呢?
正因如此高的心境,
詩中雖然情緒多次變化,
極寫愁苦之情,
卻不陰鬱低沉,反而爽朗昂揚。
你說,途經宣州,念著許久未見,便來探訪。
可我知道,宣州並不在你必經的路途中,這是朋友間的體貼,也是長輩的情誼。
謝朓樓中,為你送別。
宛溪水從樓前默默逝去,就像從指縫間偷偷溜走的時光。
離開長安已有十餘年了,那秦磚漢瓦,青樓朱門似乎都已和年少的輕狂一起,消失在這些年的青山綠水間。
可心底深處的執念卻始終沒隨之而去。
時時勸慰自己,昨日種種就留在昨日吧,既然離了長安城,離了森森廟堂,就不要再回頭。
然而,若是執念能如此輕易被抹滅,人間又怎麼會有如此多的痴兒呢?
荒唐可笑的朝堂,混亂汙濁的官場,鬱郁不展的抱負,每思及此,扼腕嘆息,摧人肝腸。
西風從遙遠的天邊吹來,摘下樓前的老樹上的黃葉。
一聲長鳴響徹長空,是哪只秋雁在呼喚同伴?
眼前的天空,似乎比往日廣闊了許多,莫不是為了方便雁陣乘風而去?
那一直壓在胸口的鬱氣也似是被秋風趕出了臟腑,許久沒有如此舒暢了。
良辰美景良主嘉賓,今日定要不醉不歸!
您為官清廉,剛正不阿,我佩服您的風骨;您作文大氣磅礴,剛健遒勁,我仰慕您的才華。
我雖及不上您高才,卻也有如謝朓的秀朗清發。
你我都有著匡扶社稷、澤被萬民的雄心壯志,為這一份志向,就合該痛飲三百杯,喝他個酣暢淋漓。
讓我們乘著酒興,飛上廣寒,將那月亮摘下,讓聖潔的月華,將世間的汙濁滌蕩得乾乾淨淨!
可廣寒太遠了,我伸長了雙臂,卻怎麼也夠不到……
肆意的笑過之後,萬般愁緒又隨著樓前流水流進了心頭。
原來,酒醉了人,卻醉不了心。
那埋藏在敬亭山裡那些久未與人言的志趣,那灑在山間的白雲上昨日的愁緒,一刻也卻不曾離去。
也罷,也罷,人生在世,不能夠稱心如意,倒不如明日扔了這束縛在頭上的發冠,回歸了山川,任我披頭散髮,寬袍大袖,駕舟漂流……
【作者簡介】蘅苒,希望用文字,記錄每一個瞬間的美好,有趣的靈魂總會相聚,我在一個有意思的地方,等一個有趣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