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莫讓「鯰魚」喪失激情變「鹹魚」!呵護基層公費師範生心中的火苗

2020-09-03 新華社

莫讓「鯰魚」喪失激情變「鹹魚」 !呵護基層公費師範生心中的火苗

半月談記者 艾福梅 馬思嘉

為補齊教師數量和質量雙短板,吸引更多優秀青年到基層從教,我國從2007年開始在教育部直屬六所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2018年,「免費師範生」改稱為「公費師範生」。

13年來,超過3000名國家和地方公費師範生(以下簡稱公師生)如同種子一樣,播撒向寧夏各地,成為推動基礎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在縣城高中,一些對教育滿懷熱忱、立志用自己的學識為地方教育帶來生機的公師生,卻在優質生源嚴重流失、施展新教學理念屢屢碰壁、評職稱難等現實困境面前,變得「一談理想就痛苦」。

1

激活縣城教育的「鯰魚」

與南方人口大省不同,在常住人口不到700萬的寧夏,縣城高中已成為最基層的高中學校。可隨著優質生源不斷流失,即使是縣城高中的教師們,處境也愈發尷尬。「現在重點班學生成績僅相當於2012年時普通班學生的成績。」固原市西吉縣西吉中學歷史教師張偉說,只看學生成績的話,教師成就感確實蠻弱。

在基層高中教育疲軟的大環境下,畢業於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受過數年專業薰陶、具有較強教育情懷的公師生,成為激活基層教育活力的「鯰魚」。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領導、同事都很認可公師生,認為他們在教育技術應用和教學理念等方面,頗有示範效應。

好鋼用到刀刃上,在寧夏,國家公費師範生基本都定點輸送到縣城最好的高中。

西吉縣高中地理教師馮小兵是首屆免費師範生,出身貧苦的他堅信「扶貧先扶智」。剛入職那年,他擔任普通班班主任,面對學生缺失學習動力,他積極疏導。「先天條件就比城裡娃差很多,80%的學生都沒出過縣城。孩子們也很刻苦,但被成績一次次打擊,家長又不管,難免自暴自棄。」

為此,馮小兵從高一時就在班裡培養苦學善思的班級文化,並用新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外面的世界,讓學生萌發「通過努力走出大山」的理想。馮小兵還利用晚自習時間,挨個找學生聊天、談心,一對一地提供填報志願、職業規劃等方面的指導。在他手裡,普通班的高考成績超過了重點班。

鹽池縣高級中學校長田廣文說,公師生綜合素養和能力過硬,基本一年後就能站穩講臺,不輸老教師;學校也逐年提高公師生待遇,籤約公師生如今可享受5萬元安家費和一套公租房,服務滿6年的獎勵10萬元。

2

理想漸被消磨,「鹹魚」心態漸濃

儘管寧夏地方教育部門及各校已盡力提高公師生待遇,但諸多主客觀的現實困境,讓優秀公費師範生難「紮根」,更讓一些留下的年輕人熱情漸消,有了「鹹魚」心態。

——升學壓力大,縣城高中不敢大膽重用年輕公師生。優質生源流失嚴重,縣城高中升學壓力更大。為了穩住全校高考成績,學校一般將教「好班」的機會留給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公師生往往只能教普通班。這種渴望引進卻不敢重用的矛盾心態,在縣城高中比較普遍。

「任教10年了,從未帶過重點班。」在西吉中學任教的一名公師生說,對教師來說,成就感很重要,但普通班學生學習動力不足,老師教著教著就沒熱情了,「大環境就是照本宣科,我現在的授課模式和老教師沒多大區別」。

——職稱評定難,論資排輩「熬」到熱情盡褪。一些公師生反映,基層教師職稱評定名額有限,加上論資排輩風氣重,公師生從初級職稱升到中級職稱往往要比大城市高中多耗費一倍多時間。

一些人難以熬過這漫長「寒冬」,只得選擇「往高處走」。從寧南山區一所縣城高中考到銀川市某重點高中後,不到半年,李一文就評上了中級職稱。「在現在這所學校,只要教齡滿5年且考核達標,就可申評中級。縣城高中起碼得滿12年,太熬人。」

——新教學理念難以施展,公師生陷入自我懷疑。一些公師生反映,他們的前沿教學理念,在城市學生身上運用得如魚得水,但在以農村學生為主的縣城高中,卻屢屢碰壁,有時還與老教師發生激烈衝突。

一名縣城高中的公師生說,「和學生做朋友」的教學方式在大城市學校很好用,但在縣城高中,這麼做只會讓學生以為老師好欺負,而老教師的「棍棒教育」顯然更有助於課堂管理。「但如果妥協了,也按老一套教書,我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又是什麼?」

——外出培訓機會少,視野漸狹隘,水平難提升。由於編制緊缺,教師基本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承擔較重教學任務的公師生一旦外出培訓,學校教學便可能難以運行。因此,雖然地方教育部門提供許多外出培訓機會, 學校卻常不放行,結果,強制教師打卡網絡培訓課程刷學時成了無奈之舉。

「在湖南,一年外出培訓4次,周末還有各類教師團建活動,來這5年卻一次都沒出去過。」一位因家庭原因從湖南株洲市某重點高中調到寧夏南部山區一所高中的公師生說,外出培訓對技能和眼界的提升很重要,如今缺少培訓,讓他感覺「很茫然」。

「剛回來任教時,也是激情滿滿,想改變家鄉教育落後的面貌。但待了幾年之後,卻感覺自己越來越被環境同化了。」一位公師生感嘆。

3

內外發力,莫讓「鯰魚」變「鹹魚」

接受採訪的基層教育人士呼籲,要努力幫助公師生解決現實困境,呵護他們心中的火苗。

一方面,縣城高中要「敢於重用」公師生,將他們放在關鍵和重要崗位上,讓他們充分發揮自我。同時,努力解決職稱評定難題,通過頒發榮譽、提高待遇、幫助解決婚戀難題等方式,實打實提升公師生的歸屬感和幸福感,讓更多優秀公師生留在基層。

「回來任教3年,怎麼都沒想到找對象成了難題。如果6年服務期滿,還沒找到對象,我肯定得考慮去銀川了。」在寧夏固原市隆德縣一所高中任教的年輕女教師說,基層可選擇面實在太窄了。

另一方面,教育部門在組織培訓時應給予各校一定自主權,並根據實際情況,商議培訓時長。「提升培訓針對性,避免學校因培訓時間過長而無法讓教師前往。」 西吉縣教體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王宗義說。

一些在縣城高中走上中層崗位的公師生認為,內心動力是保持教學熱情的最強動力,基層公師生也要從自身尋求「突圍」。

「要把教育看成事業,日復一日踏實耕耘。」馮小兵說,剛到基層難免有心理落差,後面也會有更多因素消磨鬥志,但只要保持恆心,聆聽每位學生的心聲並用心對待他們,終會獲得從教的成就感。

(完)

相關焦點

  • 莫讓「鯰魚」喪失激情變「鹹魚」 !呵護基層公費師範生心中的火苗
    莫讓「鯰魚」喪失激情變「鹹魚」 !呵護基層公費師範生心中的火苗為補齊教師數量和質量雙短板,吸引更多優秀青年到基層從教,我國從2007年開始在教育部直屬六所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2018年,「免費師範生」改稱為「公費師範生」。13年來,超過3000名國家和地方公費師範生(以下簡稱公師生)如同種子一樣,播撒向寧夏各地,成為推動基礎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
  • 呵護基層公費師範生心中的火苗
    【網言】作者:艾福梅 馬思嘉為補齊教師數量和質量雙短板,我國從2007年開始在教育部直屬6所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13年來,超過3000名公費師範生(以下簡稱公師生)播撒向寧夏各地,成為推動基礎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在縣城高中,一些對教育滿懷熱忱的公師生卻在優質生源嚴重流失、施展新教學理念屢屢碰壁、評職稱難等現實困境面前,變得「一談理想就痛苦」。
  • 莫讓「鯰魚」喪失激情變「鹹魚」!呵護基層公費師範生心中的火苗
  • 公費師範生,變得「一談理想就痛苦」是什麼澆滅了心中的火苗
    公費師範生被大家熟知,可以免費上大學,畢業後直接是編制老師,但是要去基層,很多大山的孩子以及家庭不是特別富裕的學生選擇了公費師範生,除了免除學費外,更重要的是想要去改變中國基層教育,但是這幾年出現了,優質生源嚴重流失、施展新教學理念屢屢碰壁、評職稱難等現實困境面前,變得「一談理想就痛苦」。
  • 什麼是公費師範生,成為公費師範生的優勢和劣勢是什麼?
    每年高考,公費師範生,都成為了一個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公費師範生在提前批錄取,但是,很多同學對於什麼是公費師範生,成為公費師範生之後有什麼優勢、又有什麼劣勢,這些問題都搞不清楚,導致於在高考填志願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填報公費師範生?很多人猶豫不決。
  • 科普:公費師範生
    公費師範生一般指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是指由中央或地方財政負責安排該類學生在校期間的學費、住宿費,並發放生活補貼,但學生四年畢業以後必須到指定的中小學任教。並與中央和地方教育局籤訂三方合同,公費師範生有國家公費師範生和省屬公費師範生兩種。什麼是公費師範生?
  • 公費師範生是什麼?這裡帶你走進公費師範生,了解其中的奧秘
    公費師範生一直都是十分火爆的一種師範類專業,隨著今年的錄取消息逐漸出來,越來越多學生對公費師範生有所興趣。很多人都聽說過公費師範生,但不清楚它和普通師範生有何區別,現在,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公費師範生。
  • 【公費師範生】一文了解:部屬公費師範生與省屬公費師範生有何不同?
    部屬公費師範生: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南大學6所   關於就業  在就業方面,部屬師範類院校公費師範生和山東生省內院校公費師範生的差別:報考山東省內高校的公費師範生,在填報志願的時是「專業+定向就業市」你將來去哪個市工作是需要在填報志願時就確定的。
  • 公費師範生可考研 最新省屬公費師範生政策解
    我省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從2016年開始啟動,2018年,參照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師範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將免費師範生改為公費師範生。近幾年公費師範生招收人數呈遞增趨勢,目前在校生1.7萬名,未來兩年還將招收1萬名。  今年6月份,省教育廳發布《山東省師範生公費教育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最終採納3條合理性建議,將《實施辦法》進一步完善 。
  • 公費師範生——很不錯的就業選擇
    公費師範生是國家為促進縣級及縣級以下地區基礎教育的發展,由國家財政承擔在校期間的學費、住宿費,並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的大學教育管理制度。免費教育師範生入學前要籤訂三方協議,三方分別為部屬師範大學、免費教育師範生為乙方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公費師範生在校期間學雜費、住宿費全部由國家財政承擔,同時每月發放600元的生活補貼,每年10個月計算。
  • 【公費生】公費師範生、醫學生、農科生政策解讀
    後來隨著政策的深入,為了鼓勵更多的人報考,「免費師範生」改稱為「公費師範生」。2018年公費師範生的招生計劃人數也由原定的4000人擴招到了6000人。2019年起,計劃3年(2019-2020年)再招收15000名公費師範生。2019年我省公費師範生招生5000人。
  • 再怎麼罵他們,也救不了公費師範生的尷尬
    在雙向選擇優先的情況下,即使部屬高校的優秀生源願意去中西部,也會在走向基層農村的路上,被更好的城鎮中小學攔下。 雖然協議要求這類師範生必須到農村學校任教服務一段時間,但這一政策的具體執行並不容易。
  • 公費師範生政策再變,國務院要求,免試教師資格資格認定
    允許教育類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公費師範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開展教師教育院校辦學質量審核,審核通過院校的師範畢業生可免試認定教師資格便利師範畢業生就業,提升教師隊伍素質。公費師範生最為順應這一形勢產生的政策,已經吸引大批人才參與報考,為教育事業人才輸送發揮巨大作用。
  • 公費師範生,免學費還送編制?關於公費師範生的最全面解析
    為地方源源不斷補充了具有較高素質的優秀教師,受到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基層學校、學生家長的熱烈歡迎。從國務院、教育部的角度看,師範生免費教育試點非常成功,陸續帶動了28個省(區、市)實施地方師範生免費教育,每年培養補充4萬餘名畢業生到農村中小學任教,對於改善和均衡農村及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師資配置,起到了顯著效果。
  • 再怎麼罵他們,也救不了公費師範生的尷尬 | 原創
    在雙向選擇優先的情況下,即使部屬高校的優秀生源願意去中西部,也會在走向基層農村的路上,被更好的城鎮中小學攔下。雖然協議要求這類師範生必須到農村學校任教服務一段時間,但這一政策的具體執行並不容易。為了招攬更好的公費師範生,也為了公費師範生能盡多地為當地教育做出貢獻,各地方不得不寬鬆執行「服務農村學校」這一點。
  • 公費師範生可以考研
    值得一提的是,文件中明確了公費本科師範生畢業後可以讀研,但讀研期間不再享受 「公費」政策,畢業後仍需到基層工作6年,還首次明確公費師範生可在師範專業範圍內二次選專業。公費在校師範生達1.7萬人    2016年,我省啟動了省屬高校免費師範生招生計劃,首批招收了3000人,當時計劃利用3年時間培養1萬名免費師範生,2017年招收3000人,2018年招收4000人。
  • 山東2018公費師範生、醫學生、農科生招生計劃及政策
    2018山東公費師範生、醫學生、農科生  政策解讀  2018年,我省繼續實施師範生和醫學生免費教育,並將「免費師範生」「免費醫學生」改稱為「公費師範生」「公費醫學生」。同時,根據省委組織部等6部門《關於印發山東省基層農技推廣人才定向培養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魯農科技字〔2018〕11號)精神,啟動實施農科生公費教育。「公費師範生」「公費醫學生」和「公費農科生」統稱為公費生。  公費師範生自2016年開始實施,目前已完成招生6000人;公費醫學生自2017年開始實施,目前已完成招生600人;公費農科生自2018年開始實施。
  • 「免費師範生」變「公費」!免學費/發補助/有編制/還保研!
    教育部:「師範生免費教育政策」調整為「師範生公費教育政策」師範生公費教育簡介入學2年內,可按公費師範生招生計劃內轉入師範專業,籤訂協議並由所在學校按相關標準返還學費、住宿費,補發生活費補助。履約年限10年變6年此前,免費師範生承諾畢業後從事中小學教育十年以上。
  • 重慶公費師範生如何錄取、培養、任教
    昨(13)日,重慶市教委發布消息,市教委、市委編辦、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日前聯合印發了《重慶市師範生公費教育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明確了公費師範生的選拔錄取、公費培養、履約任教等相關政策。
  • 動態管理公費師範生:轉入轉出都可以,怎麼保公平?
    一、政策可能變化,轉入轉出公費師範生,屬於「特殊專業」,因為它有「定向就業」的標籤。部屬師範院校的公費師範生,能夠選擇的範圍比較廣,很多優秀畢業生走進了省重點中學從教;省屬師範院校的公費師範生則不然,一般要到縣級以下行政單位從教6年以上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