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非法製售口罩等違法行為 成都查獲57.6萬隻「三無」口罩

2020-12-22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近日,四川省聯合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行動,暨聯合打擊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執法行動正在全省展開。

2月15日,記者從成都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近日,成都剛查獲了一批「三無」口罩。

7日凌晨,成都成華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線索,聯合轄區公安部門在二仙橋街道下澗槽農貿市場附近擋獲一輛裝有大量口罩的廂式貨車。

經現場查驗,擋獲的口罩標有「FACE MASK SURGICAL DISPOSABLE(外科一次性口罩)」字樣,無中文標識;產品外包裝及內包裝上無生產廠名,無生產地址,無產品名稱及其他中文標籤信息,屬「三無」產品。執法人員依法當場對該批口罩予以查扣,並控制了嫌疑人。

這輛貨車內共有口罩233箱,共計57.6萬隻,涉案金額共計144萬元。經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四川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對該批口罩進行檢驗,「本品按參照YY 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檢驗,結果不符合規定」。

鑑於案情重大,當事人違法行為涉嫌構成犯罪,成華區市場監管局已將該案移交成華區公安分局。

在彭州市,也有消費者舉報在彭州市某醫療器械店購買的「3M」口罩存在質量問題。

2月6日,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該醫療器械經營場所進行突擊檢查,發現該店尚未售賣的「NIOSH N95」口罩包裝上未標示廠名廠址,無合格證明。執法人員現場對上述口罩採取扣押強制措施。

經調查,當事人劉某兵共購進180個「3M」口罩和1280個「NIOSH N95」口罩,上述口罩均無廠名、廠址等信息。

因涉嫌銷售「三無」產品,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將該案移交彭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立案查處。

在邛崍,一衛生站將普通的勞動防護口罩推銷成「醫用口罩」。因虛假宣傳,當事人被罰13000元。

記者了解到,截至2月10日,成都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處與疫情防控有關的食品經營類案件38件,與疫情防控有關的藥品和醫療器械案件85件,與疫情防控有關的價格違法案件151件,產品質量類案件56件。

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提醒,疫情期間,消費者發現有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哄抬價格、非法製售口罩等違法行為,請及時撥打12315向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相關焦點

  • 成都查獲57.6萬隻「三無」口罩大案
    2月15日,記者從成都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成都剛查獲了一批「三無」口罩。2月7日凌晨,成都成華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線索,聯合轄區公安部門在二仙橋街道下澗槽農貿市場附近擋獲一輛裝有大量口罩的廂式貨車。經現場查驗,擋獲的口罩標有「FACE MASK SURGICAL DISPOSABLE(外科一次性口罩)」字樣,無中文標識;產品外包裝及內包裝上無生產廠名,無生產地址,無產品名稱及其他中文標籤信息,屬「三無」產品。執法人員依法當場對該批口罩予以查扣,並控制了嫌疑人。
  • 非法製售口罩牟利,重罰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非法製售口罩牟利,重罰進價為200元/盒的3M牌8511CN型口罩(10隻裝),大幅提價到850元/盒對外銷售,擬處以30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銷售假冒3M、「飄安」口罩,銷售「三無
  • 10大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用品典型案例
    ,依法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案件,有力維護了疫情防控期間全省防護用品市場穩定。2月3日,德興市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查獲德興市利客超市銷售「三無」口罩。經核查,該超市通過微商在網上購進該「三無」口罩5000隻,進價為1.8元/只,售價為3.0元/只,至案發共售出4325隻,涉及消費者50人,執法人員當場查扣了剩餘口罩。 德興市市場監管局經調查認定該超市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依法作出決定,對該超市處以沒收違法所得5190元並處罰款4500元的行政處罰。
  • 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和非法製售口罩等一批典型案例公布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全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切實把防控疫情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迅速行動,上下協作,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違法行為,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一批案件,切實維護市場經營秩序,有力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民警高速上查獲"三無"口罩40萬隻 3招教你鑑別3M口罩真偽
    民警高速上查獲「三無」口罩40萬隻 省藥監局依法查扣非法口罩產品143.55萬隻 3招教你鑑別3M口罩真偽 在社會各界利用一切資源全力緩解口罩供需問題的同時,一些不良商家卻動了歪心思,企圖發災難財、賺黑心錢。 40萬隻「三無」口罩被查獲 近日,湖南高速警察接到舉報:長張高速益陽服務區內有一臺武漢牌照貨車將大批量口罩轉運至益陽牌照的小車上。隨後民警迅速趕赴現場,初步檢查發現該車載有200箱口罩,駕駛人稱口罩是從湖北運往湖南益陽。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開曝光一批非法製售口罩典型案例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記者趙文君)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公開曝光一批今年上半年非法製售口罩典型案例,涉嫌製售假冒偽劣口罩、假冒註冊商標、熔噴布以假充真、口罩不符合標準、商家未依法註冊經營等違法行為。江蘇省常熟市虞山鎮關龍勞保用品廠生產銷售假冒進口口罩169.8萬隻,涉案貨值28.285萬元,獲利20.635萬元,經抽樣送檢為不合格產品。當事人涉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和假冒註冊商標等違法行為,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江蘇省連雲港市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聯合公安機關對江蘇佰億貿易有限公司進行突擊檢查。
  • 總立案346件 安徽省公布第二批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用品典型案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13日,記者從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獲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安徽省市場監管系統圍繞打擊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用品違法行為,加大執法力度,強化部門協作,全系統已立案查辦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用品類案件346件,涉案貨值277萬元。該局公布了第二批典型案例。
  • 持續嚴打!超8千萬隻口罩被查,20家出口企業被列入「黑名單」
    近日口罩風波不止,繼加強非醫用口罩出口質量監管的公告發出後,陸續有20家防疫物資出口企業被列為「黑名單」……同時,自專項行動開啟之後,市場監管部門就查獲問題口罩8904.6萬隻,罰款3.5億元,案值3.1億元!口罩質量問題、口罩出口準則,永遠都在牽動著賣家的心……查獲問題口罩超8904萬隻,罰款3.5億元!
  • 十個非法製售口罩案被曝光!北京的這起嫌疑人已被刑拘
    2.4萬餘只「3M」口罩,假的!200萬隻日本YOSHIDA醫用口罩,假的!向疫情奉獻愛心,支付19.2萬元購買的2.4萬隻防塵口罩,假的!60萬隻涉嫌假冒「飄安」品牌的口罩,包裝上的生產日期竟然是2月16日,明顯屬於「早產」品。今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開曝光各地查處的"十大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典型案例」。
  • 飄安口罩公司所在地河南長垣警方逮捕7人:製售假口罩
    河南新鄉長垣市公安局微信公號「平安長垣」2月5日發布消息稱,7名製售假冒偽劣醫用口罩者被依法逮捕。長垣警方將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嚴打製售假冒衛材者。1月30日發布的案情通報稱,1月28日,長垣微警局接網民舉報微信暱稱「止於亭下」在微信中發布製售偽劣口罩牟取暴利的線索,警方立即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採取行動。當晚即將違法行為人程某1(男,29歲,長垣市人),犯罪嫌疑人程某2(男,45歲,長垣市人)抓獲,並當場查扣口罩生產機器7臺,成品口罩3萬餘只及部分原材料。
  • 問題口罩、過期口罩、「三無」口罩,嚴打!溫州抓深抓細守住防疫...
    為確保防疫一線人員和群眾所需口罩等產品質量安全,溫州市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力度打擊防疫用品產品質量違法行為,加緊加快開展疫情防控期間市場執法工作,抓深抓細守住防疫產品質量紅線,查處了一批不符合產品質量標準的問題口罩案件:一、微信售賣?
  • 劣質口罩進價5角賣5元,湖南查獲120萬隻問題口罩!此前多地不法商販...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進價只有0.4—0.5元/只的「三無」口罩竟在網上賣出近5元/只的高價日前,湖南省常德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部門一舉查獲問題口罩查獲現場。經查,犯罪嫌疑人魯某某等人通過網絡聯繫湖北某民用口罩生產企業,於1月25日至28日,分三批購進總價100萬餘元的普通防護口罩230萬餘只,按照訂單需求數量將分裝好的口罩通過郵政物流發貨。
  • 山東曝光第九批假冒偽劣典型案例 查獲假口罩28400隻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5日訊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今天曝光第九批假冒偽劣典型案例,3起案件均涉嫌銷售假冒偽劣「飄安」口罩,共查獲假冒偽劣口罩28400隻。案例一2月5日,菏澤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根據群眾舉報線索,查處菏澤某大藥房涉嫌經營假冒「飄安」口罩的違法行為。經查,涉案口罩共8400隻。目前,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立案查處。
  • 河南省共查獲假冒口罩258.6萬隻
    以口罩、防護服等防控用品和糧油菜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為重點,對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等妄圖「發疫情財」行為,市場監管部門從嚴從快處罰。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先後公開曝光「高價口罩」「高價蔬菜」等兩批20起典型案件,收到明顯社會效果。
  • 銷售27萬隻假冒「3M」口罩,重罰405萬元!
    非法製售口罩典型案例:1.湖北省仙桃市市場監管局查處仙桃市依婭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生產銷售「三無」口罩案2020年1月31日,仙桃市市場監管局根據仙桃市防疫指揮部統一部署,對仙桃市依婭防護用品有限公司進行執法檢查,發現當事人未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通過楊某、吳某銷售無廠名廠址、無產品質量合格證明的一次性醫用口罩
  • 71.5萬隻!郴州市市場監管局查辦一起銷售「三無」口罩案
    紅網時刻2月6日訊 (通訊員 羅亮)1月31日下午4點左右,有群眾舉報反映湖南潔康有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涉嫌未經許可售賣醫用口罩。接到舉報後,郴州市市場監管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對該公司位於北湖區湧泉街道的售賣點進行檢查,現場查獲其正在售賣的「三無」口罩159箱共29.87萬隻。經查,湖南潔康有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分兩次從長沙購進湖北仙桃生產的一次性防護口罩71.5萬隻,以1.5元/只- 2.5元/只的價格在郴州銷售,已銷售41.63萬隻,剩餘的29.87萬隻已被郴州市市場監管局依法扣押。
  • 製售假冒偽劣、哄抬價格、朋友圈詐騙——各地查處多起「口罩」案
    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 製售假冒偽劣、哄抬價格、朋友圈詐騙——各地查處多起「口罩」案新華社記者記者近日在各地採訪了解到,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警方加大對製售假冒偽劣口罩、哄抬口罩價格、利用
  • 155萬多隻假口罩流入市場!涉假商標含3M、飄安、清輕、民樂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違法行為,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一批案件,現公開曝光各地查處的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典型案例。南都記者梳理發現,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十個非法製售口罩案例中,共涉及口罩產品總量3616680隻,保守估計高達155萬多隻口罩流入市場。
  • 口罩等物資出口企業全名錄;嚴打案例;官方通告企業黑名單...
    今日起,口罩出口或進入暗黑期,三部聯合嚴打(含非醫用);附中歐防護產品標準指南,為大家展示了三部聯合發布的《2020年第12號公告》;此公告可以說是截止目前為止,最為嚴格的規定了,相信在持續高壓與嚴打下,很多資質不健全、非法出口口罩等醫療物資、假冒偽劣商販都無處遁形了。
  • 合肥查獲28萬隻假口罩!進價6分賣3塊!
    1、口罩6分一隻,106萬隻假冒偽劣口罩半天盈利45萬近日,有商販將6分錢一隻購進的假冒偽劣口罩,層層分銷,最終以3元一隻的價格售出;還有商販在半天時間內,將106萬隻假冒偽劣口罩就銷售一空,獲利4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