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近日,四川省聯合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行動,暨聯合打擊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專項執法行動正在全省展開。
2月15日,記者從成都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近日,成都剛查獲了一批「三無」口罩。
7日凌晨,成都成華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線索,聯合轄區公安部門在二仙橋街道下澗槽農貿市場附近擋獲一輛裝有大量口罩的廂式貨車。
經現場查驗,擋獲的口罩標有「FACE MASK SURGICAL DISPOSABLE(外科一次性口罩)」字樣,無中文標識;產品外包裝及內包裝上無生產廠名,無生產地址,無產品名稱及其他中文標籤信息,屬「三無」產品。執法人員依法當場對該批口罩予以查扣,並控制了嫌疑人。
這輛貨車內共有口罩233箱,共計57.6萬隻,涉案金額共計144萬元。經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四川省醫療器械檢測中心)對該批口罩進行檢驗,「本品按參照YY 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檢驗,結果不符合規定」。
鑑於案情重大,當事人違法行為涉嫌構成犯罪,成華區市場監管局已將該案移交成華區公安分局。
在彭州市,也有消費者舉報在彭州市某醫療器械店購買的「3M」口罩存在質量問題。
2月6日,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該醫療器械經營場所進行突擊檢查,發現該店尚未售賣的「NIOSH N95」口罩包裝上未標示廠名廠址,無合格證明。執法人員現場對上述口罩採取扣押強制措施。
經調查,當事人劉某兵共購進180個「3M」口罩和1280個「NIOSH N95」口罩,上述口罩均無廠名、廠址等信息。
因涉嫌銷售「三無」產品,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將該案移交彭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立案查處。
在邛崍,一衛生站將普通的勞動防護口罩推銷成「醫用口罩」。因虛假宣傳,當事人被罰13000元。
記者了解到,截至2月10日,成都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處與疫情防控有關的食品經營類案件38件,與疫情防控有關的藥品和醫療器械案件85件,與疫情防控有關的價格違法案件151件,產品質量類案件56件。
成都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提醒,疫情期間,消費者發現有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哄抬價格、非法製售口罩等違法行為,請及時撥打12315向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