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以色列聯合王國第三代君主所羅門(前1010—前931)在《傳道書》中說:「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考試作弊亦是如此。
當然,在中國,考試作弊常常被定義為一種不道德行為。
何謂「道德」?
在《兒童的道德判斷》一書中,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將道德劃分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簡單的說,他律道德是指外界權威強加的規範;而自律道德是內在良心指引的道路。隨著年齡和社會閱歷的增長,兒童會逐漸的由他律轉向自律。
可是,在當前的大環境下,不得不讓人感嘆:兒童自律道德的形成有多麼的困難!
前幾天,讀小學三年級的兒子(8歲半)對媽媽說:「我考試作弊了……」媽媽沒有責怪他,也沒有跟他講仁義道德之類的大道理……因為根據皮亞傑的理論,雖然兒子在這個年齡段已經形成了初步的是非判斷理念,但自律道德的大廈遠未成型,而自律道德的建立非常需要平等、公正、民主和協作的大環境,在家庭以外的社會,哪裡還會有比家庭教育更好的選擇?
家長總是渴望孩子出類拔萃。為什麼一定要這樣?
社會競爭太殘酷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太淡漠了:感情淡漠留下的心靈空虛需要靠物質進行病體的彌補。所以,我們瘋狂的貪戀金錢、權力、地位和名譽。貪官之所以成為貪官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正在於此。
《提摩太前書》上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社會中市場經濟帶來的壓力通過父母和老師將這種貪婪傳遞給了成長中的孩子,所以,孩子才作弊。
2020年11月12日,兒子要參加小學三年級的期中考試。11月11日晚上,他豪邁的向全家宣布:我英語考試的目標是60分!
我們頓時一驚:為什麼要定這樣的目標?
爸爸微笑著說,定20分就可以了,定那麼高幹什麼?
兒子說,不行,要是低於60分,老師會懲罰的!(由此看來,兒子還是有些處於他律的境界,沒有辦法,這就是這個社會的現實……)
爸爸說,你不是也知道嗎?!人家梁文道讀書的時候,經常曠課,一個人躲起來默默的博覽群書,學校考試從來都是倒數後三名,現在不也發展得很好嗎?!
兒子堅定的說,他是他,我是我!他愛看書,我討厭看書!(看來,這個小兒子也挺有主見的,這一點真是值得讚揚!但爸爸敢肯定你不是你自己現在所認為的這個樣子!)
在學習上,兒子表現得足夠謙卑,甚至「卑微」……
奧古斯丁說:「卑微才是走向最高領域的通道。」(《上帝之城》第49頁,【古羅馬】奧古斯丁,王曉朝譯,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第2版)這與中國的《道德經》第三十九章中所言的「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有異曲同工之妙。兒子雖然學習成績平平,但我們並不以此為非。問題的關鍵是不要讓兒子討厭學習,慢慢培養起對於他所看中的學習的熱情,才是問題的關鍵。總之,從長遠的人生角度看,孩子發自內心的對學習(不僅僅是學校裡功課的學習)的熱情要比考試分數重要得多。
默默的甘於人下,收心靜氣,繫於一域,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舊約·箴言》上說:「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以前,必有謙卑。」奧古斯丁說:「謙卑在上帝之城中得到最崇高的贊同。」(《上帝之城》第534頁)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智慧而不是分數。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為,對智慧的尋求由行動和思考組成。智慧的行動部分與生活行為有關,亦即與道德規範相關;智慧的思考部分與研究自然的原因和真理的最純粹形式有關。蘇格拉底在智慧的行動方面非常傑出,而畢泰戈拉則更多的關注智慧的思考部分,為此傾注了最大的心力。柏拉圖則把兩個部分結合起來,使哲學達到了完善的地步。這不由使人聯想到中國明朝的王陽明,他所提倡的「知行合一」則是從道德哲學的層面將人的思考和行動統一起來。不同於王陽明,柏拉圖將哲學劃分為三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即道德哲學,主要涉及行為;自然哲學,對事物進行思考;邏輯哲學,區別真假。
但無論屬於哪個派別和理論體系,古今中外的大多數哲學家都同意:人生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幸福。是的,幸福是唯一的目的,其它的都是手段。
幸福在哪裡?
幸福依靠美德。
美德是什麼?
「美德並不依賴人們的判斷,而是依賴個人自己良心的見證。」(《上帝之城》第180頁)這既是皮亞傑的「自律道德」,又是王陽明的「致良知」。「對擁有美德的人來說,輕視榮耀是一種偉大的美德。」(《上帝之城》第192頁)「美德作為一種生活的技藝是靈魂諸善中最優秀的善,是通過教育植入的。」(《上帝之城》第793頁)
如何植入的?
當然是依靠教育者踐行道德哲學時的實際行動,而絕對不是口頭說教;當然是依靠教育者的「知行合一」,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奧古斯丁說:「這世上沒有任何東西生來就是惡的,所謂『惡』無非就是善的缺乏。」(《上帝之城》第413頁)王陽明認為,良心都是好的,只是被外界的灰塵蒙蔽了,人才會作惡。
皮亞傑的兒童道德發展理論為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家長需要提供公平、正義、協助、開放的氛圍,幫助孩子完成從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飛躍。一旦這一飛躍良性發展,縱然社會環境嚴酷和險惡,孩子也能從容應對,發展出自己的自由意志。正如奧古斯丁所言:「最初的自由意志是由他能不犯罪組成的,而最後的自由意志是由他不能犯罪組成的。」(《上帝之城》第1018頁)這也正如孔子在《論語·為政第二》中所說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境界一模一樣。
2020年11月14日1130至1350於家
附:家庭會議0034摘要
時間:20201108晚上2005至2050
地點:HOME
出席: MEI WM WW ATAO
主持:無
紀要:
1. 鬥地主擂臺賽:
獲得獎品情況:
WW:5個果凍、2個山楂片;
WM:2個果凍、1個棉花糖、1個山楂片;
MEI:1個山楂片;
ATAO:1個山楂片。
(EN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