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理想』能成為課後教育的亮點。少年兒童時期樹立起的理想,對孩子一生會有強大的指導作用;希望『課後三點半』成為科學知識普及的重點,成為少年兒童快樂成長和全面發展的沸點。」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常務副社長郝向宏在「課後教育新時代·做好少年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第三屆「課後三點半」學校課後服務校長交流活動致詞中談到。
郝向宏說,「課後教育進展得如何,不但關係到未來人才成長得如何,而且關係到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的問題。」作為中國最大的以少年兒童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圖書新聞和網絡出版機構,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以圖書出版為主業,融合報刊出版和網絡出版,希望能把課後「三點半」活動集中到一個現代化、網絡化於一體的平臺,為全國億萬少年兒童能夠有豐富、多彩、快樂的課後「三點半」活動作出自己的貢獻。
近年來,中小學「三點半難題」困擾著許多家長和學校,雖然不少地區實施了彈性離校、校內託管等舉措,但「三點半難題」並不是解決了孩子放學早的問題就足夠,家長的需求、老師的補貼、學校的困難,仍是擺在現實面前的一道難題。
國務院辦公廳及教育部等部門就少年兒童存在放學後的安全問題、課後生活太單調以及接觸到的知識面太窄等問題多次下發文件推動課後服務工作,為響應國家號召,全國多地教育部門相繼出臺了課後服務相關政策並開展課後服務工作,合肥、杭州、福州等地更將課後服務納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進行強力推進。但在課後服務工作的開展過程中,仍然存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清晰,包括校外機構進校準入機制、課後服務質量評判標準及如何發展課後教育做好少年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問題。
為進一步提高課後服務水平、交流先進經驗、促進產業規範健康發展,10月30日,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指導、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支持、未來網主辦、米果教育協辦的「課後教育新時代·做好少年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第三屆「課後三點半」學校課後服務校長交流活動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
本次活動致力於素質教育進校園,為開發少年兒童喜聞樂見並引導少年兒童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課程建言獻策,共同探討課後服務模式及存在的難點疑點,促進課後服務行業規範有序發展。
10月30日,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指導、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支持、未來網主辦、米果教育協辦的「課後教育新時代·做好少年兒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第三屆「課後三點半」學校課後服務校長交流活動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未來網數字課程體系也於同日發布。
同時,未來網數字課程體系也於當日發布。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第十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沈建國、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會長王富、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常務副社長郝向宏、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培訓中心原主任張釗源、中國機械學會秘書長助理羅平、合肥市教育局調研員梁新友、米果教育CEO毛興、一起教育科技高級副總裁首席戰略官李德及來自全國各地教育系統、課後教育的專家學者、課後服務教育機構的負責人等領導嘉賓260多人參加了發布儀式。
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第十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沈建國表示,未來已來,我們必須重視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思考中華民族如何強、如何好,如何更好地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沈建國強調,這一切,都離不開良好的教育。
「最近我也考察了一些教育集團,許多教育思路和活動都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沈建國希望,這些教育集團可以加入到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的大家庭、大平臺。「不管誰辦教育,都要按照國家的需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來進行。」
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會長王富表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好「課後三點半」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要把『課後三點半』作為民生民心工程、教育工程和安全工程來看待。要不斷的總結經驗,克服不足。把這項工作搞得更好,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我們願意和大家一起提供全方面的支持,不斷推進『課後三點半』發展,實現全方面育人。」
合肥市教育局調研員梁新友表示,「要想做好『課後服務』這項工作,首先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因為這是一項民生工程,沒有政府是做不了的。需要統籌師資、統籌教材,統籌培訓,統籌社會資源。在這之中,教材更加要引起重視,需要進行嚴格把關,同時建議遴選一些大眾、普惠類的課程,讓家長放心、學校滿意。而社會培訓機構的老師應該由政府牽頭統籌進行培訓。」
梁新友進一步表示,根據春季試點情況來看,合肥市教育局圍繞著力培養孩子的科學精神,人文底蘊,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核心要素,進一步豐富了課程內容。同時從周一到周五,對九所試點學校所有學生,進行所有資金全覆蓋。「從試點情況來看,社會反響較好,運行總體比較平穩。」
「巧」字是合肥市瑤海區課後三點半推進過程中的特點之一。合肥市瑤海區教體局副局長張玉玲在介紹瑤海區「課後三點半」工作時表示。
她進一步介紹,「巧自當頭初試點,合肥市瑤海區郎溪路小學『巧借外力』,大學生志願者解決師資問題,蚌埠路第三小學『巧借項目』,人武部少年軍校項目成為了學校三點半的重要支撐;琥珀名城小學『巧搭平臺』,實現少年宮課程與三點半課程的深度融合;臨泉路第二小學『巧用資源』,空中平臺、風雨操場成為了農場、射箭的活動場所。」
中國兒童中心期刊總社總編輯陳光在做主旨演講時指出,孩子才是「課後三點半」的實際主體,通過調查發現,在孩子最希望的課後服務內容中,第一是體育運動,第二則是社區活動,第三是自由閱讀,第四是參觀遊覽,第五是課後參加探究性學習。
同時,通過調查發現,41%的家長希望學校可以安排教師陪著孩子完成作業活著進行一定的學科輔導;而26%的家長希望可以為孩子提供藝術類課程學習(如:音樂、美術及書法等);21%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在課後進行體育運動類等遊戲活動;11%的家長則希望學校能為孩子提供STEAM類課程。
活動現場,與會嘉賓和各地教育工作者還進行了「課後三點半」優秀成果總結交流活動。
當天下午,來自哈爾濱、合肥、東營等地的小學校長進行了精彩的發言分享,展示了各地各具特色的「課後三點半」課程,並進行了行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