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切實解決小學生課後看管難題,4月22日,山東多部門組織起草了《關於全面推進小學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建議。指導意見要求,山東全省小學都要在9月底前開展課後服務,每天的結束時間不早於17點,不晚於18點30分。一石激起千層浪,該意見發出後,家長和老師們都有些不淡定了。
9月底前小學全面開展課後託管 一般不晚於18:30
「孩子放學了,家長沒下班,沒人接孩子,即使接回來了,又沒人帶……」這一連串的煩惱,一直以來,都讓不少家長感到焦慮。
為了解決部分學生放學後無人照看、安全存在隱患等實際問題,山東決定全面推進小學課後服務工作,經省政府同意,山東多部門聯合提出了徵集意見。意見中提到小學課後服務的服務時間、內容等多個具體項目。2019年9月底前,全省所有小學(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段)課後服務全面開展,給有需求的小學生全面保障。鼓勵有條件的初中參照實施。
服務時間要求,上學日放學後進行,結束時間不早於17:00,具體時間由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各學校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家長需求和季節彈性確定。一般不晚於18:30。服務內容要求,組織學生做作業,開展自主閱讀、文體、科普、社團活動,以及戶外遊戲、拓展訓練、勞動實踐教育等,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輔導。鼓勵各學校充分挖掘資源潛力,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和興趣培養,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嚴禁借課後服務名義組織集體補課或教學。
關於服務形式,意見規定,課後服務由當地政府組織推動,教育行政部門牽頭負責。學校因地制宜設計服務項目,組織實施並對服務質量進行監督管理。對有需求的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統計。學校根據各班級統計情況,結合自身實際和學生興趣特點,採取分類編組的方式開展課後服務。課後服務堅持自願原則,不得強迫學生參加。學校應與家長、學生籤訂告知書,學校、家長、學生三方籤字,明確各方責任,告知學校課後服務管理制度、內容和接送學生時間。
各地師資力量、實施條件不足的,可通過發展社會志願者、購買第三方人員和有辦學資質機構的服務等方式予以補充。引進第三方開展課後服務的,成立由家長委員會、教師代表組成的準入評審小組,民主決定提供服務的第三方人員和機構,學校無償提供場地及相應資源,降低運營成本。
鼓勵社區、企事業單位提供人才、場所、設施等資源支持、參與學校課後服務。
家長們歡喜鼓舞 有人看娃有人輔導一舉兩得
對於該徵求意見,家長們自然是舉雙手贊成的。如今的雙職工家庭越來越多,孩子3點半放學,家長5點半下班,如果家裡沒有老人幫忙,如何解決這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差的確是個讓人非常頭疼的問題。
「我和愛人都在政府部門上班,家裡老人年紀大了,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是我們自己帶著,現在孩子讀二年級了,已經上了兩年學屋。儘管我單位和孩子的學校就隔著兩個路口,可又有什麼辦法呢,接走了也沒地方去不是?」在政府某部門上班的曹先生說。
「孩子現在放學以後到處打遊擊,有時候去學鋼琴,有時候學圍棋,有時候還得麻煩同學家長幫忙接著。如果課後服務真的能實現,那對我們來說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採訪中,學生家長林女士說,為了解決孩子放學後無處安放的問題,她每年花銷在各種校外培訓機構上的費用不下兩萬,她看重的不是孩子能學到多少特長,主要是為了解決孩子放學後去哪兒的難題。
曹先生和林女士的話道出了不少小學家長的心聲,他們不是不想多陪伴孩子,而是實在分身乏術。孩子放學家長不下班,孩子該去哪兒成了擺在許多家長面前一道必答的難題。
既然是服務,就有收費與免費之分,記者發現,意見中提到,關於「延時服務」的費用,「各地可按照課後服務性質,採取財政補貼、收取服務性收費、社會贊助等方式籌措經費。」
採訪中,有不少家長表示,即便收費他們也心甘情願,在大家看來,「服務性收費」即便再高,相較於高昂的校外機構培訓費用和託管班費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當然,家長們最為看重的一點還是意見中提到的服務內容一項。意見提出,課後服務內容主要是組織學生做作業,開展自主閱讀、文體、科普、社團活動,以及戶外遊戲、拓展訓練、勞動實踐教育等,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輔導。
一直以來,孩子們的作業輔導同樣是令家長頗為頭疼的問題,頭疼指數排名甚至還在「放學沒地去」之上,在網上也經常能看到家長因輔導孩子功課被整得神經幾近崩潰的視頻,娛樂之餘也令人唏噓。「如果在『課後服務』時間裡,孩子們能在老師的陪伴下把作業完成,那真是一舉兩得,徹底解決了家長的後顧之憂。」有不少家長認為,課後服務一旦實現,孩子們既能在老師的專業指導下完成作業,又省去了陪護孩子的操勞,對廣大家長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喜訊。
部分教師難買帳 早看娃晚看娃工作可咋整?
對於「新政」,家長們歡欣鼓舞,老師又會作何感想呢?
「如果徵求我的意見,那我肯定是反對的。」採訪中,一位小學老師直言不諱地表示,身為教師,早上上班時間本身就比大多數上班族要早,中午還要陪學生在學校就餐,如果今後還要晚下班,她很難接受。
還有教師認為,不少老師原本就是「雙重身份」,既是老師也是家長,他們也有家庭、有孩子,難道他們的孩子就不需要陪伴不需要照顧了嗎?「有些家長認為,小學生下午3點半放學,我們也就可以跟著下班了,我想跟這些家長們說,他們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放學了,我們還要繼續坐班,要批改作業,要備課,還有許多工作等著我們。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有教育情懷的,大家不是不想多陪學生一會,也不是不想為家長分擔責任,但我們總得有時間去完成課堂之外的工作吧?」
對於教師們的反應,意見似乎已經早有預料,其中提到,對於「師資力量、實施條件不足的,可通過發展社會志願者、購買第三方人員和有辦學資質機構的服務等方式予以補充。」但在採訪當中,似乎許多家長對此並不買帳,不少家長表示,可以通過適當收費來提高教師的薪資,但拒絕第三方和各類社會機構參與,原因很簡單,大家認為這些社會機構魚龍混雜,他們都有著各自的目的和私心,家長們不想這些校外機構玷汙了學校這座象牙塔,更不想讓「新政」成為這些機構開闢商業模式新路子的指向標。如果必須要這麼做,那麼希望政府機構能夠很好的承擔起主導地位,為學校把好關,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共同解決好這一民生大事。
網友聲音:
杜樹江:支持,十分利好的大事,普通上班族是接不到孩子放學的,新政非常有必要。
甜蜜多:家長們都大力支持,反對的都是老師吧!老師三點半下班習慣了,讓五點下班就不願意了嗎?這個社會三點半下班的除了老師這個小團體,大部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誰能三點半下班去接孩子?老師們的節假日這麼多,晚下會班怎麼了?再說晚下班也給老師經濟獎勵或者激勵政策,為人民服務這麼難嗎?
小黑妞:那個說老師三點半就下班的是山東人嗎?我還從來不知道原來老師3:30就下班了呢!只知道從來都是八小時工作制,而且很少能按點下過班。
陽光傾城:普通家長好期待呀,不過又是老師還是家長的人是不是要哭了?
非常味蕾:政策是好政策,不知道能不能落實到位?
煜諾豆:我看挺好,老師可以輪流值班,這樣既解決了家長接孩子的時間,又可以使孩子在學校學到更多的東西。
Jennifer林:老師也是人,每天七點半就得到校,別的人七點半才開始從家裡出發,老師六點多就得從家裡出發。我從沒聽說過三點下班的老師,哪怕是幼兒園也不會那麼早吧?但是我看到過許多放學了把作業帶回家批改的老師,還有很多老師下了班在學校加班。各行各業都有辛苦,但是斷章取義一味的對老師存在偏見,老師得不到尊重,教育也得不到尊重。(沂蒙晚報記者衣方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