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節奏放緩是市場一廂情願 背離註冊制初衷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皮海洲

在證監會例行召開的最新一期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回應了近期市場的熱點話題,她表示,近期部分企業IPO被暫緩,是交易所依法依規作出的決定,不存在刻意收緊IPO的情況。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IPO節奏放緩作出上述回應,這當然是有所指的。因為近日有輿論稱,上市節奏放緩了。四季度,創業板企業從提交註冊到拿到批文平均耗時59天,而三季度平均耗時不足19天;科創板企業四季度從提交註冊到拿到批文平均耗時66天,三季度平均耗時42天,上半年平均為47天。

數據同時顯示,今年10月至今,共有21家科創板企業拿到IPO批文,而三季度有56家企業獲得科創板批文。創業板四季度有21家企業拿到批文,三季度則有45家。數據表明,批文下發速度放緩了。所以,有輿論稱,IPO節奏放緩了。

從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的回應來看,有關IPO節奏放緩的說法顯然只是一些人的一廂情願,因為從證監會來說,並沒有刻意收緊IPO的情況。事實也是如此。雖然企業拿到批文的平均耗時以及拿到批文的家數多少在一定程度上與IPO的節奏形成一定的正相關,但IPO節奏是否放緩有一個最直觀的數據,那就是每周安排新股發行的數量,而從近3周的情況來看,新股發行的數量並沒有明顯的減少。比如11月30日到12月4日,安排有10家新股發行;12月7日到11日,安排有12隻新股發行;12月14日到18日,同樣安排有12家新股發行,何來IPO節奏放緩之說呢?IPO節奏放緩的說法明顯是在誤導市場。

IPO節奏放緩,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真的出現IPO節奏放緩,那也是由於客觀原因造成,不會是管理層的刻意收緊。畢竟最近幾年,管理層一直都在推行新股發行常態化,新股發行節奏基本上由市場來決定,管理層並未刻意幹預新股發行節奏。特別是從去年科創板推出註冊制以來,新股發行實際上一直處於高速發行狀態,今年創業板又開始試點註冊制改革。而註冊制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快新股發行,讓更多的企業以更快的速度到股市上市融資。很顯然,IPO節奏放緩的說法是與註冊制的初衷不符的。

尤其重要的是,最近高層在一些重磅會議上一直都在強調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包括「十四五」規劃直接將「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寫入其中,為此,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還寫下了《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文章被《〈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所收錄。因此,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目前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政治,而IPO節奏放緩的說法顯然是與這一大背景不相符的,是不懂政治的表現。

並且從目前的市場來說,也根本不需要放緩IPO節奏。一方面是新股發行仍然還是供不應求,任何一隻新股的發行都受到市場的搶購,新股發行的數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另一方面從新股上市的表現來看,新股上市都讓中籤者有著較大的獲利,近期上市的新股,仍然延續著「新股不敗」的神話,還沒有哪只股票上市就破發,這表明市場對新股充滿了投資熱情,投資者是熱烈歡迎新股上市的。

不僅如此,從目前大盤的行情來看,不僅不低迷,甚至還很火爆。以上周五上證指數的收盤指數來看,滬指位於3347.19點的位置,相對於今年的行情來說,這是一個較高的指數位區域。也就是說,目前的大盤並沒有救市的必要。也就更加沒有必要通過放緩IPO節奏來調節股市行情的發展了。因此,放緩IPO節奏的說法完全是某些人的自以為是,遭到證監會的「打臉」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相關焦點

  • IPO節奏放緩?剛剛,證監會重磅發聲,不存在刻意收緊!注意,退市規則...
    這回應了近期市場對IPO放緩節奏的猜測,也表明了資本市場關鍵領域改革並未停步。前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基於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考量,近期一些企業IPO暫緩,和此前部分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只一味追求速度,忽略質量有關,監管層反覆強調要把好入口關,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在註冊制的大背景下,質量過關才是硬道理。IPO放緩?
  • IPO節奏放緩?證監會重磅發聲,不存在刻意收緊!注意,退市規則正在趕來
    這回應了近期市場對IPO放緩節奏的猜測,也表明了資本市場關鍵領域改革並未停步。前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基於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考量,近期一些企業IPO暫緩,和此前部分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只一味追求速度,忽略質量有關,監管層反覆強調要把好入口關,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在註冊制的大背景下,質量過關才是硬道理。
  • 證監會回應IPO節奏放緩:並不存在刻意收緊的情況(附最新IPO排隊列表)
    IPO節奏放緩?證監會回應:並不存在刻意收緊的情況12月11日,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回應了近期市場的熱點話題,她表示,近期部分企業IPO被暫緩,是交易所依法依規作出的決定,不存在刻意收緊IPO的情況。
  • IPO變奏:註冊制迎考 質地參差不齊
    暢通上市入口是本輪註冊制改革的一大目標,為何存量改革剛推開不足4個月,入口就又「堰塞湖」了呢?甚至市場上再次傳出,監管層設5000萬元利潤紅線進行窗口指導的消息。前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對記者分析,交易所審核周期沒有明顯改變,但批文下發速度放緩,「這可能是基於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考量」。值得注意的是,註冊制改革降低盈利門檻,設置多元化上市指標,讓更多企業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上市。
  • 創業板註冊制IPO改革跟蹤:密集審核節奏持續 後臺技術系統即將就緒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密集審核節奏的另一面,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相關技術系統也即將準備就緒,正式上線。本報記者獲悉,7月25日,深交所將聯合中國結算、中證金融組織技術上線通關及網上發行業務通關測試,測試完成後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相關技術系統正式上線。
  • 市場需求仍將繼續恢復 但行業生產節奏可能會有所放緩
    原標題:市場需求仍將繼續恢復 但行業生產節奏可能會有所放緩   據中國汽車
  • 火爆的IPO該不該放慢節奏
    其中,最直接的影響因素,莫過於整個市場環境有所走弱,之前高度活躍的賺錢效應卻逐漸減退,對新股炒作難免構成不少的衝擊影響。再者,近期國內資本市場的IPO節奏顯著提速,從科創板註冊制到新三板精選層現金申購,再到創業板註冊制的加速啟動,過快的IPO發行速度會不斷分流市場的存量資金。
  • 註冊制對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科創板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從多個方面進行深化改革。試點註冊制、實行更加包容的上市制度,以及實行差異化的交易制度等,都是資本市場此前所沒有觸及的。任何一項制度的變革,都將涉及到資本市場利益的重新分配。對於註冊制,投資者曾經畏之如洪水猛獸。
  • 全面註冊制臨近 市場分化提速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王媛媛科創板用260天將註冊制從理念變成現實,創業板用119天完成了註冊制從增量到存量的突破。2021年,主板、中小板也將迎來註冊制改革,中國資本市場將進入全面註冊制時代。「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逐步具備,2021年全國兩會後全面推行註冊制或可期。」一位接近滬深證券交易所的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 創業板註冊制什麼時候開始?A股市場有何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是借鑑科創板經驗,時間無疑將大大縮短。且創業板註冊制改革預期已久,交易所方面準備得更為充分,相關技術系統、人員配置等方面的準備已就緒。   業內普遍預期,註冊制框架下的創業板首批企業年內將落地。  根據證監會數據,截至3月26日,IPO排隊企業數量為416家(不含科創板),其中主板157家、中小板76家、創業板183家。
  • 民創研究院:創業板註冊制來了,對我國資本市場影響幾何?
    1)提供更多融資支持2)提升直接融資比例3)優化金融資源配置三、 創業板註冊制對股票市場將產生怎樣的影響?隨著國際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我國經濟在向更高水平邁進的過程中,也進入到了結構性調整、增速放緩的階段。我國經濟急切需要動能切換、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而與之相對應,我國資本市場作為經濟發展的引擎,也同樣需要實現一次「升級」,從而為高質量發展趨勢下的「新經濟」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支持。加大企業直接融資比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 【菜頭時評精析】在線教育,莫背離初衷
    在線教育,莫背離初衷——摘自《人民日報新語》2021.1.25
  • 從審批制到註冊制:改革正改寫資本市場的未來
    隨著資本市場逐漸發育,審批制的缺陷不斷顯露:首先,它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新股上市之後業績變臉和資源有效配置的問題;其次,監管部門有限的人力及審核資源難以滿足發行節奏市場化的要求;另外,審批制往往被理解為證券監管機構對發行數量和公司質量的「背書」,一旦出現市場下跌或個體公司風險爆發,監管往往難辭其咎。  介於註冊制和審批制之間的核准制應運而生。
  • ...重磅發聲:不存在刻意收緊IPO的情況!退市規則即將落地不允許...
    這回應了近期市場對IPO放緩節奏的猜測,也表明了資本市場關鍵領域改革並未停步。前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基於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考量,近期一些企業IPO暫緩,和此前部分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只一味追求速度,忽略質量有關,監管層反覆強調要把好入口關,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在註冊制的大背景下,質量過關才是硬道理。
  • 受益註冊制全面有序鋪開 前11個月A股IPO募資額創新高
    記者 周 琳隨著科創板設立、新三板精選層轉板規定發布、創業板改革提速及試點註冊制穩步推進,A股市場對直接融資貢獻度不斷提升。今年前11個月,A股IPO募資金額已超過4200億元,創下近10年來新高,成為自2011年(全年IPO募資金額4855.63億元)以來A股市場IPO融資總額最高的一年。今年A股市場IPO有幾方面特點:——註冊制下IPO節奏明顯加快,核准制下市場出現的新股發行「堰塞湖」現象明顯減少。
  • 李孝利夫婦出售濟州島民宿 地址曝光日常生活被打擾已經背離了初衷
    李孝利夫婦出售濟州島民宿 地址曝光日常生活被打擾已經背離了初衷時間:2018-07-15 21:09   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李孝利夫婦出售濟州島民宿 地址曝光日常生活被打擾已經背離了初衷 網易娛樂7月15日報導 據韓國媒體報導,因綜藝節目所帶來的極大影響,JTBC購入了此前在綜藝節目
  • 田軒 註冊制下 市場成為最公平的準入標準
    2020年是我國資本市場建立的第30個年頭,雖遭遇疫情,但改革創新的步伐沒有放緩,標誌事件包括新《證券法》的實施與創業板註冊制的平穩落地。  註冊制下,一級市場估值將會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新京報:從科創板、創業板先後試點註冊制改革成效看,我們是否已經具備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市場全覆蓋的關鍵點是什麼?  田軒:目前,我國已經擁有了在科創板、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的經驗,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條件已經初步具備。
  • 華泰證券:註冊制是A股的成人禮
    以扭曲價格的方式讓利給二級市場的場內投資者,好比「給哭鬧的小孩吃鴉片」,有百害而無一利,並且讓市場所有參與主體,失去了價值判斷的意願和能力,本質上來看,對投資者也是更大的傷害。  4)在我們這個不成熟的市場,監管被輿論綁架,經常的現象就是為防止長草,索性連禾苗都一起除掉。  5)註冊制實質上有三個層面的問題,誰來審,審什麼,發行價格和節奏是否市場化。
  • 註冊制助力A股IPO活動保持強勁 上交所IPO數量全球第一
    安永華明審計服務合伙人劉國華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但各地的IPO市場仍充滿韌性並持續增長;特別是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在IPO總數量和集資額方面均表現強勁。在新常態下,企業紛紛抓緊上市機遇,以擴大資本基礎並為未來發展注入新動能,應對明年仍然存在高度不確定性的市場前景。」
  • 註冊制助力A股IPO保持活躍 2020年上交所 IPO數量全球第一
    2020年上交所  IPO數量全球第一  註冊制助力A股IPO保持活躍  2020年上交所  IPO數量全球第一  ⊙記者 王紅 ○編輯 朱紹勇   安永12月2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以來,A股IPO數量和籌資額均大幅增長,全年籌資額創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