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到可愛的寶寶,總會忍不住想要親吻ta的嘴唇;也有一些家長餵食前喜歡先用舌頭嘗嘗食物的溫度、餵奶時先吸一兩口試試溫度、進食時和寶寶共吃一份餐,用同一套餐具等等。
家長們可要注意了,親吻寶寶不當,很有可能讓寶寶感染上「親吻病」,將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痛苦。因為以上的這些行為,都有可能通過唾液的方式,將大人唾液裡的病毒傳染給寶寶,導致寶寶患病;就算只是親親寶寶的臉頰等部位,病毒會停留在寶寶臉上,寶寶好動愛摸,愛吃手吃腳,也有可能將病毒吃進口中。
近年來,時不時在網上看到「親吻病」,讓不少家長既驚又怕:「親吻病」到底是什麼病呢?
有醫生表示,在臨床上並沒有「親吻病」的說法,所謂的「親吻病」是指通過口腔或者唾液傳播的疾病,它並不是單獨指某一種疾病。
「親吻病」多發生於嬰幼兒,為什麼呢?「親吻病」多是通過飛沫、唾液傳播的疾病,如家長親吻寶寶、口對口餵食等,而且加上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尤其是低月齡寶寶,感染病毒後就很容易發病。所以,家長應該要好好「克制」自己啊。
不過,不允許家長親近寶寶是不可能的,但家長在與寶寶親暱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01、6個月內,建議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中所含的營養素種類比較齊全,能夠提供寶寶生長所必要的各種營養物質,含有多種免疫活性物質,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能力,保護寶寶少生病。【更多了解→母乳餵養有什麼好?】
△ 圖片源自UNsplash網站
02、避免和寶寶任何一種形式的唾液共享行為
A 避免跟寶寶親吻。
成人口腔裡有很多致病微生物,而且嬰幼兒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所以家長儘量不要和寶寶嘴對嘴親吻,尤其是寶寶在新生兒時期。
B 不要親手親腳。
除了不要親吻寶寶的嘴唇外,儘量注意寶寶的小手小腳也不要親。寶寶在口欲期時,喜歡吃手吃腳,甚至吃玩具、吃衣服等,他們很可能將剛剛被吻過的小手、小腳放進嘴裡吸吮,這就增加了感染的機會了。
C 採用科學衛生的餵養方式。
跟孩子餵食時最好不要做這些動作:嘴對嘴餵孩子食物、用嘴吹涼孩子的食物、吸吮奶瓶試溫、大人咬過的食物餵給孩子吃等。另外,不要與寶寶共用餐具,寶寶的餐具最好單獨清洗。
03、學會拒絕別人親自家寶寶
家長要學會拒絕別人(如親朋好友,或陌生人)親吻寶寶的需求,尤其在新生兒時期,要儘量控制外人探視的次數及人數。同時,要注意避免胃腸道疾病、感冒、口角炎等人群與寶寶的親密接觸。另外,家長應用要求別人的態度要求自己,也不要主動親別人的小寶寶哦。
04、抱寶寶前,要洗手清潔
當家長回到家,要與寶寶親近前,最好先洗洗手,做好個人衛生清潔。同時,不要帶妝接觸親吻寶寶。另外,家長在確知自己患病時,如出現咳嗽,流鼻涕,喉嚨痛或皮疹等症狀,不應與嬰幼兒緊密接觸,要與寶寶保持距離,以免將病菌傳染給寶寶。
△ 圖片源自UNsplash網站
和寶寶進行親密互動是親子間情感交流的表達,但是我們不能借愛之名傷害寶寶,除了嘴對嘴親吻,我們還可以選擇其他表達愛的方式,如擁抱、牽手等。如果真的愛寶寶,就給他最正確的愛的方式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