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齊航)回應世界關切,講好中國故事。春風和煦的四月江南,300餘位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和1200餘位國內觀眾齊聚一堂,共同參加一場以「命運共同體,世界新圖景」為主題的盛會——第二期「新時代大講堂」暨「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總決賽頒獎活動。 昨日,這場閃耀著時代光芒、充滿著中國智慧的盛會在錢塘江畔圓滿落幕。
在今年的英語演講比賽中,來自曲阜師範大學的臧英傑、復旦大學的倪侃和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熊子卿分獲大學組冠、亞、季軍。臧英傑和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的汪匯辰獲得了「中國日報社21世紀最具潛力獎」,他們將於今年5月作為中國區代表飛赴英國倫敦參加國際英語演講比賽,向世界展示中國青年學子的智慧與魅力。「比賽讓人看到中國學生如何努力提高語言水平和溝通能力,同時也讓人看到中國不斷擴大開放,並致力於增進與世界的相互理解。」外交部翻譯司司長張建敏對這一賽事給予了高度評價。在他看來,如今我們已進入中國和世界交往空前密切的新時代,在這一新時代,「21世紀杯」比賽更加大有可為,特別是可以鼓勵更多中國學生不僅立志服務國家,而且努力應對人類面臨的全球挑戰。
本期新時代大講堂同樣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嘉賓和聽眾們受益匪淺。「我今天之所以來到這裡,就是希望能夠更多地了解中國。這次大講堂的主題很有趣,整個活動信息量巨大,三位演講嘉賓的分享令人印象深刻。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味著更多地參與國際事務,與其他國家增進了解。」來自埃及的伊亞德認為。
活動的成功舉行,更是讓海內外嘉賓進一步領略了杭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創新活力之城、生態文明之都的獨特韻味和別樣精彩。「來中國之前,我不知道這裡已經如此現代化了。」來自瑞士、就讀於浙江大學海寧國際校區的留學生白治平驚嘆道。在他看來,杭州是一個非常美麗現代的大都市,這裡的生活節奏沒有上海那麼緊張,這裡還可以使用手機來支付所有消費,非常快速和便捷。本次演講比賽的評委之一赫伯特·李同樣對杭州讚不絕口:「這是我第三次來杭州,每一次來我總能看到這個城市的明顯進步。」
這也是一次跨國界、跨文化、跨媒介傳播的成功嘗試。活動傳播數據統計顯示,截至昨日下午大講堂活動結束, 中國日報新媒體平臺通過直播、微視頻、圖表、圖片和H5互動等多種形式,共發布預熱和大講堂直播、碎片化報導稿件近100條,傳播總量676萬,互動量超過55萬;其中同步在臉譜、推特、Youtube、微信等平臺進行音視頻現場直播,總傳播量達到20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