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詩之一途,非學無以開境,非鑑無以助長。學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鑑者,眾人之議或能振聾。古人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豈獨言君子風度,更引申為好學精神,不可不察。今雲帆設此欄目,是為吾儕交流之便,鑑別之所,進步之平臺,當不拘虛言,探微求真,以臻修遠之境是盼。
雲帆閱微堂
雲帆詩會2020年第54期作品選評·點評呈現/以評家交稿時間先後為序
韋散木點評
同友客作鄉友府
崔德煌
老夫不與戴逵同,路轉輿迴興未窮。
設桌兩圓邀滿月,銜杯相飲對鄰翁。
皰行西市雕湖米,灶引南樵曲突風。
枕麴劉伶猶奮髯,踉蹌誰導晚城東。
【韋散木點評】首聯寫赴宴途中興致,中間兩聯寫宴上情景,尾聯寫宴後,作客酒酣豪醉之態可掬。
大雪節賦寄八卦掌付兄
段維
年關逼近疊眉山,撫作平疇屢犯難。
瑞雪漫天風叫價,碎銀就地葉還錢。
阿誰酷擬袁安臥,獨汝常將阮籍憐。
臘盡當歸將進酒,江鷗娛老拂塵園。
【韋散木點評】首聯點題,頷聯比喻生動形象,頸聯化典無痕,尾聯抒情言志,意境高遠。全篇圍繞歲末、大雪時節願與友人醉飲之事展開敘述,切時切事。
滿江紅
蕭雨涵
我亦無聊,招多少,流言蜚語。憑几個,莫名宵小,璧遭蠅侶。巧舌嘗聞鸚學話,蠻腰慣看君能舞。莫喧囂,畢竟可憐蟲,皆塵土。 青梅酒,仍須煮。稱人物,都堪數。笑成名豎子,自今衡古。呵氣如雲天欲雪,敲冰化屑誰揮斧。正梧桐,爽籟待西風,來聽取。
【韋散木點評】蘇辛詞風,氣場浩大。詞中可見傲骨與不俗之氣象。
段維點評
寫在中華詩詞學會第五次召開之際
沈華維
況味人生感喟深,朱顏衰退入京門。
率真所愧無欺事,隱忍終歸不昧心。
命果隨緣甘守拙,詩因有夢復忘貧。
宜將弱筆追時代,律亦寬鬆意要新。
【段維點評】全律賦筆直陳,對比手法運用嫻熟,情感醇厚樸質,尾聯道吾所未道者,善哉!
放翁生辰後一日瑞雲行館小集
魏新河
衰草寒林外,荒原只有煙。
蒼黃橫地表,孤獨在人間。
月偃桑乾出,風高象緯懸。
朔門殘雪夜,牢落擁青氈。
【段維點評】全詩圍繞瑞雲行館所處環境進行勾勒和渲染,並將自己置於其中,達到身心景物相融的效果。章法上無明顯的起承轉合,頗似少陵《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十首之三》筆法,即全詩圍繞某個主題進行多角度、多側面描寫,不宜將筆墨潑灑得太開。此筆法非高手不可為也。
奶茶
李俊儒
世事多相負,唯此不曾乖。一杯持在手,入腹暖我懷。向晚風凜凜,呼嘯動長街。行人皆苦寒,我飲獨快哉。歸寢猶未盡,俗務紛沓來。伴我坐燈下,共砌七寶臺。數千卡路裡,成裘或可哀。腰肥心實美,得失不用裁。嗜此無為甜,稍放旅懷開。
【段維點評】用古風寫時髦事物,實屬開新之舉。筆致典雅,情懷搖曳,且深諳新舊詞語配伍之道,真少年老成也!
郎曉梅點評
放翁生辰後一日瑞雲行館小集
魏新河
衰草寒林外,荒原只有煙。
蒼黃橫地表,孤獨在人間。
月偃桑乾出,風高象緯懸。
朔門殘雪夜,牢落擁青氈。
【郎曉梅簡評】「荒原只有煙」,剎那吸引。雖直教人想李白「五月天山雪,無花祗有寒」句,但不傷魅力元氣。通首語言風格或可一言蔽之以字白而文氣縱橫,為高品文人詩類。其整體色彩,借諸如「衰草、荒煙、殘雪、青氈」等傳統意象一統於蒼寒寥落,尾聯更以詩人擁青氈孤坐於朔門殘雪之夜的畫面升騰意境,令眼前拂之不去,堪稱妙絕。即便不言其他,此詩亦堪稱即今上乘。然而,詩題有「放翁生辰」字樣,是為懷陸遊寫。因之詩更進一重境,已然不是一般寫景抒懷詩所能比擬。既懷陸遊,詩中似又全然不見陸遊。是謂含而不露、婉而有致者。陸遊之氣息瀰漫詩中每個字底。詩之衰草季節、荒原環境已非此時此地,而是頗具象徵意味的他時代他環境,他的影像蒼黃於地表,孤獨於人間。而詩之朔門殘雪、月偃風高又即此時此地,「我」與「他」就精神融通於這彼即此此即彼的交錯的蒼寒時空。「青氈」一詞詩人著意。陸遊喜用之。譬如,《苦寒》:「乘除擾擾殊多事,獨擁青氈覓睡休。」《霜夜三首·其三》:「放翁不受天魔惱,獨擁青氈睡到明。」皆是因寒之體膚感覺而來,又因陸遊達觀態度而被賦予安貧樂閒之意。而此處,「我」擁青氈一如放翁。魏詩人借今人古人融通之法懷頌先賢,且自表其心跡孤高,今人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亦可如是耶?但我仍以為「孤獨」「牢落」意重可酌,標題言「小集」行文談「孤」或不妥,不妨標題後增一「後」字。
聽豎琴一曲有記
王海娜
一樹探春窗口開,清香漫過小亭臺。
美人手上粘芳草,時把琴音豎起來。
【郎曉梅簡評】首句平庸,承句些微起色,轉句驚愕,合句過後回眸,銜連轉句,重過,回味,竟可以如是說樂女琴音的麼?琴可豎,琴音豈也可豎?未見有之。而琴音得「豎」,便知其立體有形,活了,真蘇子瞻所謂反常合道之奇趣。「粘芳草」句或為寫實,女琴師剛侍弄過花草,手帶草葉,來把素琴,既是性情事,又令覺弦彈草香,已然甚美。而讀來猶似用比,以及移覺,連接第四句,將耳中事作鼻中味、眼中色,琴音似氤氳可嗅,紛披可觀。又似暗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所謂「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花亂墜遍虛空」之趣。蓋聯想不盡,餘音繚繞。前人名篇諸如韓愈《聽穎師彈琴》、李賀《李憑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語》等皆用古體極盡鋪排之能事描摹音響,較之,這首詩用七言小絕的篇幅,取其一點,藉助女性思維作用,令其所描摹的音響具有前人詩中所不曾有的細膩、清新、靈動、婉麗的特質,不可不謂之為脫俗佳作。
玉龍湖即目
章劍鈞
岸草萋萋秋水清,一泓寒影更分明。
蒹葭正對青銅鏡,涼葉飛來細浪生。
【郎曉梅簡評】徐璣《秋行二首·其一》云:「戛戛秋蟬響似箏,聽蟬閒傍柳邊行。小溪清水平如鏡,一葉飛來細浪生。」我喜此詩生動,亦曾仿寫,但恨終不能脫其痕跡,《玉龍湖即目》詩或也如是。倘詩作者為初學者尚可理解,為五年以上詩齡者則不可思議。自家練習也並無大礙,平臺發表終竟不妥。仿寫,是習詩初階可用有效之法。朱光潛在《談文學》中說:「古今大藝術家,據我所知,沒有不經過一個模仿階段的。」然而仿寫亦有規則。仿寫可仿其句式、結構、行文之法、襟度風格,獨不可直接挪用語句,一句七言挪人六言,超出仿寫概念。此詩可仿之妙法在於破靜,即以靜中之動增意趣生機。第三句寫靜,第四句破靜。用破靜法的還有王維《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是一二句寫靜,三四句破靜。這種靜動轉化以動襯靜旨在其靜的方法,是舊體詩創作開境界的法門之一,是仿寫之本。
評家簡介(以年齒為序)
段維簡介
段維,1964年生,湖北英山人,法學博士。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兼任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心潮詩詞》評論雙月刊主編。
郎曉梅簡介
郎曉梅,女,遼寧鳳城人,文學碩士,遼東學院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系講師,丹東市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丹東市楹聯家協會主席,遼寧省女子楹聯家協會副主席,雲帆詩友會詩詞編審。著有《茗風舊體詩稿》。
韋散木簡介
韋散木,1988年2月生,廣西河池人,壯族。現居北京。北京語言大學藝術學院詩詞題跋欣賞與寫作課程教師,首都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書法專業詩詞課程講師,《詩刊》編輯。出版有個人詩集《無量春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