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愛哭!你家裡是不是有個高敏感的寶寶?來測試一下就知道了

2020-08-28 小羊育兒

敏感是孩子的天生氣質,也有可能是爸媽過度響應或不響應而導致,所以解讀寶寶的情緒語言很重要。


遇到挫折時,能不能奮力突破,也就靠自己能不能以樂觀的態度面對問題了。


愛哭鬧的孩子不一定很敏感,但如果寶寶剛出生就能與人四目交望,或很注意爸媽的行動,就可能是敏感氣質。


爸媽的回應是孩子的定心丸,只有爸媽在身邊的隨時回應,才能緩和寶寶的焦躁,也才能安心成長、安心學習。


我的寶寶個性很敏感嗎?


@

針對這些選項,你的寶寶.......

1.容易受到驚嚇。

2.抱怨衣服粗糙扎人、襪子縫線不舒服、衣領標籤磨得皮膚癢。

3.不喜歡大的意外驚喜。

4.對他用溫柔的勸說比嚴厲的處罰有效。

5.好像可以讀我的心。

6.語言能力較同齡小孩成熟,會使用超齡的詞彙。

7.會注意到最微小的不尋常味道。

8.幽默機智。

9.直覺強。

10.經過興奮的一天後,難以入睡。

11.遇到重大改變有適應困難的問題。

12.如果衣服溼了或弄髒了就想要換衣服。

13.有問不完的問題。

14.是完美主義者。

15.會注意到別人的不開心。

16.喜歡安靜的玩耍。

17.問深刻而需要思考的問題。

18.對痛苦非常敏感。

19.在吵雜的環境中會顯得焦躁不安。

20.會注意到細節(例如你動過家裡的擺設或是換了髮型)。

21.爬高之前會先考慮是否安全。

22.沒有陌生人在場的時候表現得比較好。

23.對事情有深刻的感受。


如果你勾選13個以上的項目,孩子大概就是高度敏感寶寶了。但是你不應該完全依據這個問卷結果來決定如何對待你的孩子。如果你只勾選了一兩項,但是這一兩項特質極為強烈,那麼你的孩子仍然可能是高度敏感的孩子。



愛哭鬧是高敏感寶寶的特質嗎?

目前醫學還無法鑑定哪個嬰兒長大會高度敏感。有些嬰兒一出生就很有反應,遇到強烈刺激很容易哭。有些嬰兒即使吃得好、體重一直增加、沒生病,前4個月卻一直哭,每個星期至少有4天會哭3小時以上。


嬰兒愛哭的原因很多,有時只是因為他的身體機能還沒有完全進入狀況,或是在反應爸媽的焦慮或家庭壓力。小嬰兒的憤怒和恐懼尚未分化,哭泣往往只代表壓力。即使哭泣是因為天生氣質,也不一定是敏感導致,可能肇因於情緒強度、高度活動力或低適應力。


許多爸媽表示,他的高度敏感孩子在嬰兒時期並不常哭泣。這些爸媽把環境弄得很適合孩子,所以嬰兒沒有理由哭泣。例如說,愛莉絲本來好好的,某個晚上停電了、夜燈不亮了、溫柔的音樂也沒有了,爸媽才發現這個嬰兒有多麼敏感。


所以,光是看愛哭不愛哭,無法識別高度敏感嬰兒。我們要怎麼辨識呢?瑪莉亞的媽媽注意到瑪莉亞才兩周大就可以和人四目相望,眼睛會跟著母親移動。其它爸媽也提到初生嬰兒的注意力。這似乎是一個很好的鑑別特質。


如果孩子高度敏感,你能做些什麼呢?在嬰兒這個年紀,你其實不需要特別做什麼。父母的回應就是對寶寶來說最好的照顧。


所有的初生嬰兒都只需要父母做一件事情──響應。這是嬰兒身心健康發展最重要的元素。爸媽要滿足嬰兒的需要,對嬰兒的情緒做出響應。嬰兒或許需要接觸與更多的刺激,也可能需要保護與更少的刺激。


新手爸媽可能很難了解初生嬰兒的需要。嬰兒不會說話,除了不開心以外,不會表達任何訊息。爸媽必須直覺地猜到嬰兒需要什麼。有時候,即使是最敏感的爸媽也不見得知道嬰兒需要什麼。但是隨著經驗增加,爸媽就能學會響應。對於高度敏感嬰兒,爸媽需要學習得更仔細。


刺激不足或刺激過度的時候,所有的嬰兒都會哭。剛出生的頭幾周,這是他哭泣的唯一原因。如果刺激不足,他哭,吸引大人注意。如果有讓他們痛苦或不舒服的過度刺激,他也哭。例如說,太熱、太冷、太餓、太吵、尿布太溼。年紀大一點以後,寶寶對不同的刺激才會有不同的反應。


不分年紀,高度敏感的人總是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到過度刺激。嬰兒可能會把臉轉到一邊,或是扭來扭去,以避免過度刺激。但是你可能誤會了這些跡象,以為嬰兒需要被抱起來、餵奶、玩耍或搖晃,結果更進一步的過度刺激他。事實上,他可能正在表示:「不要──我受夠了!」



如果寶寶經常哭,可以試試這12招~


如果嬰兒看起來很健康,但是常常哭,你可以試試以下的方法,看看是否會有幫助。如果哭泣沒有減少,嬰兒可能有其它需要。


●注意不要跟孩子玩得太瘋。

●儘量減少嬰兒床裡的玩具、掛飾、圖片。

●減少嬰兒聽到的聲音。音樂關掉或關小聲。溫柔的小聲說話。新生兒最需要的刺激就是類似子宮裡的刺激──搖晃、緊緊的抱住、聽媽媽的聲音。

●建立嬰兒喜歡的生活節奏;洗澡、餵食都儘量保持固定的時間和方式。有些嬰兒一開始就很有規律,有些嬰兒需要成人幫忙建立規律的習慣。

●少帶嬰兒出門或接見訪客。

●只用最柔軟的棉質、簡單、花樣固定的嬰兒衣物。

●調整室內溫度、食物、洗澡水的溫度,儘量讓嬰兒舒服。

●睡前習慣固定,讓睡覺時間很舒服。保持房間安靜、光線暗淡。

●把嬰兒背或抱在身上。實驗顯示,如果媽媽每天用背帶背著嬰兒2小時,6周後,這些嬰兒比控制組嬰兒每天少哭1小時。在成人懷抱裡的嬰兒會感到安全。如果你必須帶著孩子去高度刺激的環境,一定要把他抱在懷裡。

●每天帶孩子去戶外小睡一會兒。人在戶外總是比較放鬆。只要天氣夠好,就讓孩子在戶外,睡在嬰兒車裡。

●1歲之前避免搬家或旅行。

●自己要保持寧靜,避免任何壓力。在嬰兒身邊時不要生氣。保護他不受其它孩子欺負。找個性溫暖的保母。


寶寶哭了,陪在身邊就對了


寶寶一哭,你就會本能的想安慰他,讓他不要哭。兒童心理學者認為,有時候,哭泣可以讓寶寶釋放情緒壓力,對於活動力高、情緒強烈的寶寶尤其重要。我們需要鼓勵嬰兒釋放情緒。


陪伴為上策


首先,不要讓寶寶一個人在那裡哭。如果寶寶沒有身體上的不適,就讓他哭,但是陪著他。坐在舒服的椅子裡抱著寶寶,看著他的臉。如果他扭著身體不讓你抱,就溫柔的觸摸他;不要搖晃他。


深深吸一口氣,放鬆,想想你對他的愛。跟他說:「我愛你。你很安全。哭一哭沒關係。」跟他說說問題可能是什麼,他可能有怎樣的感覺。如果你也想哭,就跟他一起哭。


讓寶寶獨處


對於高度敏感孩子,有時候需要讓他獨處一下。如果這一天太長了、壓力太大了,你覺得他可能受到過度刺激,可以帶他到他的房間,讓他上床休息,你只要坐在旁邊,把手放在他身上。肢體壓力特別可以撫慰高度敏感孩子,讓他知道你還在那裡。如果孩子已經受到過度刺激了,不要試圖抱他或跟他說話。


把嬰兒當做一個完整的人看待!不要把嬰兒當玩具逗弄。跟寶寶說話,告訴他你要做些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嬰兒也是人,他們理解的比你想像的多得多。


經常哭的寶寶,家長要特別學習回應

平均而言,新生兒每天哭兩小時,1個半月後,每天哭3小時,3個月後,每天哭1小時。敏感嬰兒受到過度刺激時,可能哭得更多。如果寶寶已經4個月大了,還是每周至少3天,每天哭3小時以上,或是一哭就哭上兩小時,就需要注意了。


減少刺激通常能解決問題。如果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就要找專業人員想辦法了。


有一項研究追蹤一出生就非常愛哭的嬰兒,發現他們到了1歲大仍然非常愛哭。這項研究發現這些媽媽對嬰兒比較沒有反應,比較不投入。母子關係越來越疏遠。其中有50位媽咪接受了如何安慰嬰兒、如何和嬰兒玩耍的訓練,她們的寶寶1歲大時比較有反應、比較不哭。這些嬰兒也比較喜歡與人互動、比較聰明、依附關係比較健全。


在這個階段,親職工作在體力上很累人,但是心智挑戰不大。光是靠著你的直覺以及和寶寶之間的微妙互動通常就夠了。


從兩個月起,嬰兒就會比較有反應了,會表現出快樂、好奇和憤怒。他會注意到環境中的新元素,變得非常喜歡社交互動,即使是一個人獨處也會吱喳說話。


這個時期的嬰兒仍然把父母當做「自我調節器」,幫助他調整情緒和生活、安慰或刺激他、決定一件事情是好還是壞、跟他玩、餵他……等等。絕大多數的事情都是你在做,你的存在異常重要。敏感嬰兒很容易受到過度刺激,必須靠你來調節刺激的程度。



不要過度刺激你的寶寶

有時候,家長不知道自己正在過度刺激孩子。


寶寶很可愛,你可能不知不覺的就跟他玩過頭了。有一個媽咪總是在跟孩子玩遊戲,孩子受不了經常被刺激,學會了轉過頭去,或是低頭、閉上眼睛,避免正視媽咪的臉。這個嬰兒學會走路之後,乾脆離開房間。這個孩子後來儘量避免跟人有親密接觸。


另外一個年齡、狀況相似的嬰兒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學會了聽話。他就這樣呆呆的看著空中,被動的接受一切。這些都是受到過度刺激的敏感孩子可能採取的對應策略。


爸媽可能因為種種原因過度刺激嬰兒:敵意、需要控制、不敏感、過度在意嬰兒對他的排斥。不了解嬰兒的敏感特質也可能造成過度刺激。


現在你知道典型的壓力特徵了:哭泣、轉過頭去、低頭往下看、緊緊閉上眼睛、呆呆看著空中、不開心的表情。嬰兒需要在私人空間和人際親密之間達到平衡。他必須學會在滿足自我需要和滿足別人需要之間自在的轉換。


你也需要提醒自己,不要過度保護孩子。讓敏感的嬰兒接觸一些壓力可以減低未來受到刺激時的反應。成人需要提供嬰兒適量的刺激和挑戰。


何謂適量呢?你需要注意孩子能接受多少刺激、哪些刺激有效。一開始需要嘗試,漸漸的,孩子應該會越來越喜歡你給他的刺激,也越來越安靜了。

相關焦點

  • 孩子6歲了還天天哭?別擔心,你可能擁有了一個「高敏感」的寶寶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容易哭,哪怕只是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別擔心,你可能只是擁有了一個「高敏感」的寶寶。高敏感的人在整個人群當中佔人口比重的約20%,也就是說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可能是高敏感的。高敏感不是一種病,就像大家常說的內向、外向一樣,它只是一種性格特質,是天生的。它不需要被治癒,而是需要父母無條件的接納。
  • 抑鬱自評量表:你總是太敏感是不是沒有安全感?丨高敏感人群測試
    「高敏感人群」也許就是你我,或者生活在我們身邊。據統計,具有這種個性特徵的人群佔比約15%~20%,也就是說,每5個人中就有1個是高敏感者。你總是太敏感是不是沒有安全感?     檢測共48道題目,請依據你的個人感受,逐題回答填入分數。
  • 寶寶愛哭、黏人還敏感,怎麼制服「高需求」寶寶?試試這樣做
    就是他會讓你花費更多時間在哄睡、餵奶上,這種寶寶的爸爸都忍受不了,更別說媽媽了,消耗爹媽的精力他們是第一名。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高需求呢?其實「高需求寶寶」不是我隨便謅來的,這是創造了「親密育兒法」的威廉·西爾斯醫學博士提出的,因為這位博士家裡就有一個這樣的高需求寶寶,他這樣總結自己的這個孩子:這個孩子唯一不變的地方就是他每天都在變,今天還起作用的方法,到了明天就沒用了,「需求無度」是這個孩子的寫照。
  • 「作、難搞、哭不停」,磨人的高敏感寶寶,培養對了將來能成大事
    文|福林媽咪直接說「高敏感」寶寶,可能一些寶媽並不知道什麼是高敏感寶寶,但如果說幾個常見的表現,寶媽們很快就能判斷出來。因為這樣的寶寶也在折磨著自己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總是需要猜孩子的想法,總要想辦法哄孩子,所以會讓爸爸媽媽覺得很累。也有人會說,這樣的孩子是來「討債」的。如果你的孩子是這樣,他很可能是「高度敏感兒童」。
  • 家有高敏感寶寶,這些特點要了解,這些養育要點要知道
    全心全意帶娃,尤其還遇上了一個天生高敏感寶寶,硬生生走了上研究敏感寶寶的路上。結合我家敏感寶寶,談一談敏感孩子有哪些行為表現,以及我們如何更好地養育一個優秀的敏感孩子。 每個媽媽都希望有一個天使寶寶,很多時候事與願違。
  • 脾氣壞還是高敏感?高敏感寶寶常有的12個特徵,你娃有幾個
    媽媽認為孩子社交能力有問題,就報了幾個興趣班,讓孩子鍛鍊一下。可是每次帶孩子去上課的時候,別的小朋友玩的很開心,小雲卻默默躲在一個角落,有時還會無緣無故的哭。每次和我說起這件事,夫妻二人都是一臉的無奈和無助。通過和她父母的聊天,我們不難發現小雲是一個高敏感特質的孩子,因此才會有一些讓人奇怪的表現。什麼是高敏感?
  • 夜醒、戀奶、哭鬧、敏感,你的寶寶是「高需求」寶寶嗎?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為什麼我們的寶寶如此不同?別的寶寶都能睡整覺了,也可以讓任何人抱,為什麼我的孩子那麼累人?」 「我的孩子放不下,必須抱著才開心,放下就大哭。」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有些耳熟?那麼這時候你的寶寶有可能就是「高需求寶寶」,尤其對新手爸媽們絕對是個挑戰。
  • 生了個高需求寶寶,才知道什麼叫劫後餘生
    家裡有娃的爸爸媽媽們都知道,「高需求寶寶」這個詞的殺傷力有多大。「高需求寶寶」在吃奶、哄睡、吃飯等等所有的事情上,都有著持久的、近乎苛刻的要求。他們脆弱、敏感,不安、容易焦慮,一直懷疑他們年幼的身體裡是不是住著一個憂傷的老靈魂。
  • 生了個高需求寶寶,才知道什麼叫劫後餘生……
    養過娃的父母都知道, 「高需求寶寶」 , 這個詞兒的殺傷力有多大。高需求寶寶在哄睡、吃奶、 吃飯等等所有的事情上,都有著持久的、近乎苛刻的要求。全家老小每日心中默念一萬次:「孩子你快點長大吧,再不長大我們都要瘋了.......」 養過高需求寶寶,才知道什麼叫劫後餘生。
  • 這就是「高需求寶寶」本來的樣子,9條全中的寶媽要哭了!
    帶過娃的父母都知道,【高需求寶寶】,這個詞的殺傷力有多大。別人家天使寶寶的日常,可能就是吃吃睡睡玩玩抱抱,頂多偶爾哭哭鬧鬧。但是高需求寶寶呢?「24小時持續的哼哼唧唧,360度立體環繞在我的耳邊,我覺得我要被我娃搞出成年陰影。」
  • 假如你有一個高需求的寶寶,本文必須收藏!
    我家的孩子一放下來就哭,得一直抱著;我家的孩子見不得生人,聽見男人聲音就哭;我家的孩子晚上不睡覺,折騰死了;我家的兩歲半孩子吃母乳。你家裡有沒有一個這樣的寶寶呢?你一定很頭疼!但是,我應該恭喜你,你遇上了一個高需求寶寶。最近被小寶寶的折磨的快要瘋掉了!
  • 這就是"高需求寶寶"本來的樣子,9條全中的寶媽要哭了!
    帶過娃的父母都知道,【高需求寶寶】,這個詞的殺傷力有多大。別人家天使寶寶的日常,可能就是吃吃睡睡玩玩抱抱,頂多偶爾哭哭鬧鬧。但是高需求寶寶呢?睡著聽到樓下買草莓的都能被吵醒,然後哭,睡著聽到衝馬桶的聲音,也哭,睡著聽到外面有人說悄悄話也哭,睡著聽到我翻身床吱扭了也哭,家裡不敢有一點動靜。
  • 寶寶有這3個特徵,媽媽就要當心了,這是個「高需求」寶寶
    導讀:寶寶有這3個特徵,媽媽就要當心了,這是個「高需求」寶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同樣是小寶寶,但是有可能你家的就是比較愛哭,吃飯也哭,睡覺也哭,抱著也哭,睡醒了也哭,這對於每個家長來說都是特別頭疼的。
  • 「孩子哭了是不是沒吃飽?」一哭就塞奶,新生寶寶被餵出腸梗阻
    對於家有嬰兒的家庭來說,最讓家長頭疼的莫過於孩子哭了。特別是出生幾個月的小嬰兒,一哭起來總是讓爸爸媽媽手足無措。很多時候,孩子一哭,家長首先考慮的是寶寶是不是沒吃飽餓了,趕緊給寶寶塞奶。特別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寶寶喝進去的數量並不直觀,如果寶寶出現哭鬧,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媽媽的奶不夠,沒有給寶寶吃飽。
  • 家裡有個「體質敏感」的寶寶,該怎麼辦?!
    我說的體質「敏感」,並不是指寶寶容易過敏容易生病,而是指寶寶容易被驚嚇到或被髒東西糾纏! 我有個快19個月的女寶寶,雖然我是90年的,但就這麼一個閨女,拖後腿了!自從有了閨女,很多從前不敢相信的民間說法,慢慢到現在已是深信不疑! 我們這邊農村有一個詞「修經」,主要是針對寶寶被嚇到後治療的一種民間土方法的叫法。我家這邊都是上年紀的虔誠的佛教徒會這個的。我們經常找的是一個上年紀經常出去講經的老奶奶做的。
  • 心理學:5個人裡就有1個高敏感,高敏感的這些特徵,你中了幾個?
    我曾經就是一個典型的高敏感者,遇到點事總會忍不住懷疑我自己:「我是不是哪裡做的不好」「我是不是真的情商很低」「是不是我惹她生氣了?」這意味著,在我們身邊,每5個人都有一個是高敏感人格的人。那高敏感的人都有哪些特徵呢?我們又如何判斷自己是敏感還是不敏感呢?心理學的研究發現,高敏感的人一般有這樣的4個特徵,這四個特徵既是你的優勢,但同樣會為你埋藏憂患。
  • 你是高敏感人群嗎?趕緊自測一下吧!
    那麼究竟這個高敏感人士有什麼特徵呢?它和我們熟悉的內向性格到底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別急!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咱們先來做一個小測試,看看你自己是否就是「高明感人士」。高敏感人群,一般會表現出比常人更豐潤的情緒化,更富有同情心,還有些討厭看恐怖電影……雖然特徵看起來有些多變,但總結起來有8大跡象特徵——1、你對事物感受深刻往往偏情緒化;回想一下,有時候在開會、朋友下午茶閒聊時,當我們聊到某一話題時,總會有人在你表達看法時,讚嘆你的見解深刻?如果是,那麼你已經符合了高敏感人士的第一個特徵了。
  • 別再誤會愛哭的孩子了,其實他們只是「天生敏感」!
    「好端端怎麼又哭了呢?」「怎麼一點小事就哭,真是個愛哭包!」「真羨慕你家寶寶這麼乖,我家這個膽小又怕生,還動不動就哭!」當看見別人家的孩子,吃完就睡,睡醒吃飽喝足就安安靜靜自己玩,這是很多媽媽都夢寐以求的天使寶寶吧。
  • 高需求寶寶的常見特質,像是來討債的,實際是聰明的表現
    並非所有高敏感寶寶都對同樣的事物敏感。多觀察寶寶的需求,並做紀錄:嬰兒還不會講話,常以哭泣來表達需求,但新手爸媽經常不知道寶寶是為何而哭。爸媽要好好了解與觀察自己的寶寶,花時間陪伴他,並觀察寶寶的肢體動作與表情,收集當下的信息。例如:寶寶哭了,是為什麼呢?是不是燈開太多個,太亮了?或是空調開太強了?或是想睡覺了?
  • 有一個高需求寶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或許,只有家裡有一個同樣的高需求寶寶,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吧。01小書已經7個月20天了。可能很多寶寶這麼大都可以睡整夜覺了。但是夜醒頻繁依舊是他的主旋律。高敏感雖然有時弄得我們心煩意亂,但他至少比較好懂,在需要幫助或需要換個環境時會讓我們知道。正如西爾斯所說,他開心的時候就是最開心的寶寶,但生氣時也是最糟糕的寶寶。要麼陽光燦爛,要麼狂風驟雨,沒有中間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