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會所不是母嬰賓館,不能允許普通酒店換個招牌就入行。應當在醫療看護、食品安全、衛生保潔等各個環節執行嚴苛的標準,適當提高準入門檻、嚴格準入流程,提高其違法違規成本,讓新生兒的第一站天朗氣清。
■徐建輝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江西省贛州市的彭女士產後入住當地月子會所,原本以為自己和嬰兒都會得到專業、科學的護理服務,但嬰兒身體出現異常後,月子會所根本沒當回事,以致孩子被送到醫院時已被確診為重症肺炎。而就在前不久,杭州市西湖區高端月子會所禧月閣工作人員爆料,會所內「一塊抹布擦所有」,擦地板、擦馬桶的毛巾完全是在混用;擦大理石臺面的毛巾,也被用來擦碗筷。(據4月10日《檢察日報》報導)
隨著二孩政策的落地,以及科學育兒觀念的普及,各類月子會所愈發炙手可熱。在各類月子會所的宣傳中,專業、高端等字眼時常出現,與其相伴而來的,是高昂的價格。
如果論高端,五星級酒店不能說檔次不高、招牌不大,但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可見檔次高、收費貴並不是服務品質的根本保證。同理,月子會所的宣傳再「高大上」,也並不代表不會有光照不到、人看不見的汙點、盲區。
從曝光的問題和市場反饋來看,月子會所行業並不如宣傳的那麼美好。不僅有虛假宣傳、收費高退款難等問題困擾著消費者,還有甲醛超標、衛生保潔不到位以及護理人員無資質、「金牌月嫂」證書隨便買等情況威脅著新媽媽和新生兒的健康安全。
筆者認為,要讓月子會所不至淪為「月子陷阱」,至少有3招可出。
首先是制定嚴格標準。月子會所服務的是產後虛弱的媽媽和嗷嗷待哺的嬰兒,應當在醫療看護、食品安全、衛生保潔等各個環節制定、執行最嚴苛的標準。
其次是提高準入門檻。月子會所不是專門接待母嬰的賓館,不能允許普通酒店換個招牌就入行。應當要有針對性地規定開辦條件,適當提高準入門檻、嚴格準入流程,密切關注其裝修質量、配套設施還有人員資質。
再則是嚴格監管處罰。應當建立完善制度體系,運行常態監管,堅持零容忍,及時查處這一行業中存在的各種違法違規問題,提高其違法成本,進一步增強行政處罰的懲戒效果和震懾力度,規範商家的經營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讓新生兒的第一站天朗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