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有哪些綺麗景區?不知道就來看看吧
榆林,古稱「上郡」,始於春秋戰國,興於明清,明朝九邊重鎮「延綏鎮「駐地,有「小北京」之美稱。那麼你們知道榆林秀美風光有哪些呢?下面小編把榆林綺麗景區推薦給大家,這樣就方便朋友們制定出遊計劃啦。
高家堡古城
陝北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
高家堡古城位於陝西省神木縣城西南50公裡的禿尾河東岸,西北距明長城約5公裡。原為夯築土城,後多次修茸。該城平面呈長方形、東南牆均長311米,南北牆均431米,殘高6.5—9.1米,基寬7.52米。城牆上部建有1米高的女兒牆,間有垛口、嘹望洞。北城頭修有三官樓,東南角建有魁星樓。另東、南、西牆各闢一券門,並築有甕城。
紅石峽
萬裡長城第一勝景
紅石峽位於榆林市城北3公裡處,距離榆林市區僅5公裡。紅石峽谷長約350米,峽谷東崖高約11.5米,西崖高13米,東西對峙,峭拔雄偉。峽內榆溪河水穿峽而過直達城西。古代駐守榆林的文人墨客甚至武將都喜好到紅石峽題刻以抒發邊塞豪情壯志,所以紅石峽又是長城書法藝術的一大寶庫。從題字的內容,可以看出榆林古時「九邊重鎮」的地位。此外,還可以欣賞到宋元時期的石窟藝術。
紅鹼淖
融草原風光與江南澤國景象於一體
紅鹼淖景區位於陝西省神木市境內,處於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過渡地帶、毛烏素沙漠與鄂爾多斯盆地交匯處,海拔高度1100米,大陸性季風氣候。湖面41.8平方公裡,大致呈三角形狀,沿岸有七條季節性河流注入,平均水深8.2米,最深水位12米。紅鹼淖是全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
鎮北臺
依山據險,巍峨挺拔
鎮北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榆林市城北4公裡之紅山頂上。鎮北臺是明代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築物之一,素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臺、西有嘉峪關)」和「萬裡長城第一臺」 之稱。鎮北臺據險臨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鎖扼邊關要隘,為古長城沿線現存最大的要塞之一,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李自成行宮
西北地區現存最完整的一組古建築群
李自成行宮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米脂縣城北的盤龍山上。行宮建於明崇禎十六年,是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國後,其侄李過奉命回米脂修建的。行宮依山據險,莊重威嚴,遠處眺望,如巨龍騰飛,雄偉壯觀。行宮前後2層90級臺階,將秀麗別致的樂樓、梅花亭、捧聖樓、二天門以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閣聯結託起,蜿蜒有序地直上山巔。
統萬城
唯一早期北方少數民族王國都城遺址
統萬城位於陝西榆林靖邊縣城北58公裡處的紅墩界鄉白城子村,為匈奴人的都城遺址,因其城牆為白色,當地人稱白城子。又因系赫連勃勃所建,故又稱為赫連城。為東晉時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遺址,是中國北方較早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歷史。
榆林古城
歷史上曾是首都北京的安全戰略屏障
榆林古城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陝西省榆林市,2008年中國最具潛力的十大古城之一,東依駝山,南憑榆陽河,西臨榆溪,北踞紅山。明成化年間,延綏鎮巡撫餘子俊將鎮治所由綏德遷至榆林衛以後,曾多次修建。榆林城倚山臨水,龍騰虎踞,氣勢非凡,街道上樓閣相望,衙署相連,皇帝行宮修得玲瓏別致,大有皇宮氣象。
香爐寺
一組呈三合院式明代建築
香爐寺,位於佳縣城東200米的香爐峰峰頂,東臨黃河,三面絕空,僅西北面以一狹徑與縣城古城門相通。峰前有直徑5米,高20餘米一巨石矗立,與主峰間隔2米,形似高足香爐,故而得寺名。素有佳縣八景之一「香爐晚照」之美譽。香爐寺地勢險峻,香爐石凌空而起,斷橋驚險異常,置身其上,如凌絕空際,低頭俯看,滔滔黃河激流而下,洶湧澎湃,佳臨黃河大橋橫貫東西,如龍臥波。
神木二郎山
險,峻,奇
神木二郎山,麟州勝景,古屬羌山,俗稱西山,因山體中部有兩處凸起,狀如駱駝雙峰,又名「駝峰山」。其海拔高度為1082米,素有「陝北小華山」的美稱,成為神木的標誌性景觀。窟野河、禿尾河匯流於山前,雄偉的長城穿行於後。西邊沙石相間,一片松林,東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朝正德年間明武宗朱厚照出巡路過神木縣,見此山形頗似案頭筆架,所以又賜名「筆架山」。
白雲觀
觀內建築排列在三條平行的軸線上
白雲觀,座落在陝西省榆林市佳縣城南5公裡處的白雲山上。創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佔地20公頃,建築面積8.5萬平方米。有殿堂廟宇54座,其他大小建築45處。保存彩色壁畫1300餘幅、碑碣172塊,匾額40餘塊,還有石獅、古鐘、旗杆、浮雕、彩繪、石刻等眾多珍貴文物。集道教諸神於一山,融明、清建築藝術為一體。
作者:夢靈啷裡格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