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小豬》竟暗指美國經濟大蕭條,一部動畫短片鼓舞了一代人

2021-01-08 巫月蝶影

森林裡有三隻小豬。老大蓋了草房子,老二蓋了木房子,老三蓋了磚房子。大灰狼來襲,老大和老二的房子都被大灰狼吹跑了,只有老三的磚房子抵擋住了大灰狼的攻擊……

1933年,迪士尼以一部8分鐘的動畫《三隻小豬》獲得了第六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動畫短片《三隻小豬》改編自英國同名童話,將其中「大灰狼把前兩隻豬吃掉了」的情節加以修改,成為了人們更容易接受的故事。之後,流傳了相當多的版本,但核心始終未變,就是要讓大家和第三隻小豬學習,腳踏實地,不能急功近利。

然而,一部簡單的寓教於樂的動畫真的可以如此輕鬆地拿走奧斯卡的獎盃麼?《三隻小豬》究竟代表著什麼?其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精神與寓意呢?

這一切的謎團,我們還是要首先回到動畫創作的年代——1933年,那個剛剛經歷過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年代。

閃耀的二十年代,正如前兩隻豬那樣悠哉

1928年,剛上任的胡佛總統意氣風發地宣布:「徵服貧窮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幻想,把貧窮從這個國家驅逐的日子就在前頭。」

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美國,生產能力極大增強,摩託車、浴缸、電冰箱、收音機這些工業產品像變戲法一樣源源不斷地湧入千家萬戶,整個國家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消費。

女人們追逐廣告模特兒的最新時尚,男士把皮鞋頭擦得油光鋥亮,在今天至少4000美元一件的皮草成了常青藤名校學生的標配。

1920至1928年,美國收入前10%的群體收入佔比從43%提高到48%。貧富分化的加大,沒有影響美國民眾「一夜暴富」的美夢;紙醉金迷的生活,更讓他們堅定了第二天的「無限光明」,就像那些從5美元攀升至15美元的領漲股一樣,未來十分可期。

沒有人在乎高達8%,甚至9%的活期貸款利率,他們放心大膽的貸款,把貸來的錢都放入股市當中。然後哼著小曲,嘲笑著那些還在為生活奔波的人們。

這些畫面就被濃縮在《三隻小豬》的前三分鐘內:前兩隻小豬為自己的「聰慧」載歌載舞,享受著愜意的生活,期待著未來的美好,嘲笑著第三隻小豬的「愚笨」。房屋就像是銀行裡的貸款,它們從不認為自己需要為此擔憂。

一口氣能一座屋,一場夢驚醒了一幫人

大灰狼的到來是那樣突然又合情合理。1929年9月,美國的大牛市到達了頂點。胡佛總統籤署了一系列法令:成立了維克山姆委員,對禁酒令嚴格執行;成立農產品市場法案,防止過剩現象等。

而這時的股票大廳裡,到達頂點的道瓊指數並沒有讓股民們清醒,他們躲進了自己打造的「草屋」「木屋」中,期待著股價會繼續上漲。

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拋售股票的人從早上11點就不斷湧入交易所,恐慌持續蔓延,大崩盤正式到來。10月29日,股指狂跌40%,「雪」終於崩了。隨後,5000多家銀行倒閉,8萬多家企業破產,1400萬工人失業。

一夕之間,美國成千上萬普通人一生的血汗錢化為烏有;一瞬之間,兩隻小豬沒有了房子,失去了最後的依靠。

「我了解三種行業,會說三種語言,工作三年,有三個孩子,而且已經失業了三個月,但是我只要一份工作。」「你為什麼不能給我爸爸一份工作?」

這樣的標語似乎隨處可見,曾經時髦的電烤箱、攪蛋器、咖啡壺銷量像自由落體一樣下墜。失業者很多地方建起棚戶區,被諷刺地稱為「胡佛村」。

大蕭條的影響不僅局限在城市,農產品價格下降約60%。約有101.93萬農民破產,淪為佃農、分成制農民和僱農,甚至淪為居無定所的拾荒者。

比起經濟,更可怕的是精神的沉淪

當前兩隻小豬倉皇地逃進第三隻小豬的家裡時,它們儼然已經成為了「驚弓之鳥」,它們聽到響聲便迅速地躲到床底下。害怕、恐懼,這種精神的消沉恰巧是大蕭條時期,比貧窮更可怕的時代疾病。因為多年奮鬥換來的生活被徹底湮滅,而且可能永遠無法失而復得。

而第三隻小豬的出現,絕不僅僅是為了展現「腳踏實地」的苦幹精神,更代表了一種「百折不撓」的有力氣魄。

第三隻小豬都經歷過怎樣的過去?從它家裡懸掛的照片可以猜到一二:它的爸爸是火腿腸和大火腿,也就是說爸爸早就死了;它的媽媽剛剛生下一窩小豬,也就是說媽媽有了新的家庭。它算是個孤兒,它經受過無數的嘲笑,卻依舊堅持著自我。它親眼見到了大灰狼的可怕,卻選擇和它鬥智鬥勇。

我們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種莫名其妙的、喪失理智的、毫無根據的恐懼,它會把轉退為進所需要的的種種努力化為泡影。——富蘭克林·羅斯福

大灰狼吹不走磚房子,但是它還是會從煙囪鑽進來,如果一味害怕,最終依舊是「送死」。唯有敢於直面生活,才能真正戰勝「敵人」!

尋求精神慰藉的最佳途徑,便是「造夢」。股市崩潰的同年,好萊塢舉辦了第一屆奧斯卡頒獎禮,如同一個電影輝煌的預言。接下來的十年,全美的電影院雖然倒了三分之一,但票房收入增長到了近7億美元。

1933年,羅斯福上臺推行新政,《三隻小豬》的同年現身更像是一劑「強心針」。

動畫主題曲《誰會害怕大灰狼》成為了人人哼唱的流行曲,鼓舞了美國民眾戰勝危機的士氣,美國經濟也從此緩慢地恢復過來。

動畫片是給小孩子看的,影視劇是用來打發時間的。這大概是最容易在人們思想中達成共識的理念。

然而,一部真正經典的作品,即便它只是一個簡單的動畫,也能夠直擊人們的心靈,喚醒人們心中沉澱的力量。

或許,在穿越時間的洪流中,這些經典作品有所褪色,但這絲毫不會影響它在那個年代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相關焦點

  • 回顧經典動畫短片,《三隻小豬》,為何能夠如此火爆呢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三隻小豬》,故事幾乎已經無人不知,在兒童繪本中都會有這個故事。可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小故事又是如何能夠收到這麼高的評價呢?看看小豬是不是還如同小時候看到的那樣勇敢機智,大灰狼由是否像怕被描繪的那樣兇殘呢?故事很簡單,三隻小豬,三個兄弟。雖然是兄弟但是每隻小豬的性格都有所不同,咱們就暫且叫他們老大老二老三。老大在幹著自己極其迷你的小房子,用的材料就是最容易得手的草堆,通過簡單的拼打就有了容身之所。然後剩下的時間就全都是爽快地玩耍,吹著笛子唱著歌。
  • 童話改編動畫三隻小豬牆上掛的八張照片不簡單,難怪能獲奧斯卡獎
    英國動畫片三隻小豬蓋房子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故事說有三隻小豬長大了,於是各自蓋房。老大蓋的是草屋,最簡單,最快捷,蓋完後老大就開始玩笛子,好不快活。老二蓋的是木屋,木屋雖然比稻草屋花費時間稍長,但也很快蓋好了,於是老二拿出了吉他,和老大一起玩了起來。
  • 這些少兒動畫裡面出現的迷惑行為,確定是給小孩子看的?|三隻小豬|...
    動畫中的迷惑劇情見過不少,但是接下來你看到的會比迷惑劇情更加奇葩的存在。01《白雪公主和三隻小豬》首先先跟大家說一下,千萬不要因為好奇心前去觀看,不然你會因為一時的好奇心而後悔很久。這個名字聽上去就是兩個童話故事《白雪公主》和《三隻小豬》融合在一起了,實則並不是,它還融合了《小紅帽》和《冰雪奇緣》的故事。
  • 《三隻小孤兒貓》:第一次走進中國的迪士尼
    那一年,美國紙醉金迷的泡沫即將消散,而華特卻開創了一個新的動畫時代。1928年3月,華特接連創作了兩部米奇系列動畫《飛機迷》和《飛奔的高卓人》,但這兩部動畫的反響平平。於是,華特決定用派屈克·鮑爾斯研究出來的臨時同步系統,為第三部米奇系列動畫《威利汽船》 配音。
  • 《花與樹》:奧斯卡史上第一部最佳動畫短片,初代迪士尼彩色動畫
    動畫短片《花與樹》,就描繪了這世間的美好與善。它誕生於1932年,是一部很有歷史厚重感的作品,於同年獲得了第五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最佳動畫短片。此後,迪士尼動畫逐漸在人類世界開枝散葉,成為人類動畫產業的中流砥柱。
  • 《三隻小豬2》影評:功夫潘達之師父出馬
    在我印象中,《三隻小豬與神燈》基本上就是一部豬豬俠版《喜羊羊與灰太狼》大電影,不僅幾隻小豬的父母和喜羊羊的爸媽一樣是放心子女成為留守兒童的冒險科學家,而且小狼崽與幾位主角的關係也同樣若即若離,還有最後反派都要說一句「我還會回來的!」不過在續集《三隻小豬2》中,狼王並沒有回來,這次的反派是誓要為哥哥一雪前恥的功夫怪狼阿爆。
  • 用精緻打動你,2020奧斯卡動畫短片10強
    2008第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回憶積木小屋》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出現在1932年,早期動畫逐幀拍攝的方法也讓動畫製作周期遠遠長於普通電影。但藝術家們始終堅持自己的藝術理念,創作出一個又一個的精彩作品。
  • 奧斯卡最佳動畫:三隻小豬,你還在認為它只是簡單諷刺貪圖享樂
    誰會害怕那大灰狼,大灰狼,大灰狼,啦啦啦啦啦啦~大家好,歡迎來到「汩汩說動漫」頻道~《三隻小豬》是1933年迪斯尼據同名童話改編的動畫片,當時可謂是風靡全球了,直至21世紀它仍在電視上播放,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不同年代的人有著不同的觀點,不一樣的感受,不過當時的人,大多是把它與經濟大蕭條聯繫在一起。
  • 走出大蕭條的好萊塢有答案
    1933年,根據經典小說改編的[小婦人]大受歡迎,它飽含著溫暖的愛意和不屈不撓的生活態度,鼓舞著大蕭條時期的每一個人兩年後,他執導的改編自狄更斯名著的[大衛·科波菲爾](1935)也同樣頗受好評。另外,莎士比亞的戲劇也不斷地被改編成電影,[仲夏夜之夢](1935)和[羅密歐與朱麗葉](1936)是最受歡迎的兩部。
  • 這些世界聞名的動畫短片,最後一部小孩子卻不能看!
    今天分享一些精煉有趣的動畫短片,這些短片用輕鬆的畫風帶給你不一樣的體驗與思考!讓我們看看吧!1:《四眼田雞》這部短片是今天所推薦的影片中唯一一部黑白影片,正是因為沒有絢爛的色彩,反而讓我們學會深思。片中主人公經過眼科醫生的檢查,確診其患上了重度近視,不得不佩戴眼鏡。
  • 適合3-6歲孩子看的5部「動畫短片」,每一部都很有教育意義
    適合3-6歲孩子看的5部"動畫短片",每一部都很有教育意義! 愛探險的朵拉 這是一部來自美國的動畫片,畫面較簡潔,便於孩子集中注意力,語言清晰,而且語速不快,孩子容易聽懂。主人公朵拉,一個可愛活潑、聰明勇敢的7歲拉丁小女孩。
  • 有趣的電影《白雪公主和三隻小豬》,經典合體,煥然新生
    #白雪公主#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喜歡白雪公主、冰雪女王,都熟悉狼外婆、獵人和三隻小豬的故事,可是不知道這些經典的角色碰撞在一起會碰撞出什麼火花呢?先放三隻小豬的照片吧,萌萌噠,更有趣的是他們的語言「本寶寶……」「屁寶的名字」
  • 美國大蕭條時期的倒牛奶一幕重演,美國經濟真的不行了?
    文/海鷗大蕭條是指1929年至1933年之間發源於美國,並後來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一場經濟危機,其中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等資本主義國家。同樣在英國,在法國,在荷蘭,在丹麥,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魚,整袋的咖啡豆被倒進大海,無數的奶牛、小羊被殺死……美國農場主把大量的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成為了那場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蕭條時期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 溫情童話寶庫-三隻小豬
    《三隻小豬》,是著名的英國童話。以會說話的動物為主角,出版時間可能是18世紀或更早,目前《三隻小豬》已是全球兒童所熟知的童話之一。《三隻小豬》有相當多的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是說:三隻小豬是兄弟,為抵抗大野狼而有不同的遭遇,大哥蓋草屋,二哥蓋木屋,三弟蓋了磚屋,最後只有不嫌麻煩的三弟的屋子沒有被大野狼弄垮,還把大野狼給煮來吃了。比喻做事情要做得最好,不能湊合了事。  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三隻小豬的可愛動畫吧!
  • 《三隻小豬》早期漢譯史鉤沉
    其餘多種譯本則以單篇形式,或刊登於各類報刊雜誌,如《少年雜誌》上所載佚名譯《三隻小豬》;或被編選入各種讀本,如張雪門編《幼稚園小學校故事集》中所收《三隻豬》;或直接以單行本的形式出版問世,如呂同復編著的《三隻小豬》。從這些譯本的主要內容來看,大抵都源於雅各布斯所編《英國故事》。
  • 展覽| 大蕭條時期的美國藝術:美國夢的破碎和再興
    革命黨人的激進熱情與三位女人的自鳴得意形成鮮明對比,同時伍德也暗暗攻擊了美國神話:畫中一位女人正擎著祖傳的茶杯喝茶,並沒有將茶葉倒進波士頓灣;三位女人雖然欣賞洛伊茨的畫,但對畫家的德國移民身份卻都表示鄙夷。這種矛盾在《美式哥特》中也全部展現的淋漓盡致。
  • SIGGRAPH Asia 2020 電腦動畫節獲獎短片,你最喜歡哪一部?
    2020年12月15日,SIGGRAPH Asia 2020虛擬線上會議正式宣布了電腦動畫節的三部獲獎短片:最佳作品獎《Shoom’s Odyssey》、最佳學生作品獎《Migrants》、評審團特別獎《Box Assassin》。
  • 皮克斯最經典動畫短片,這三部一定不要錯過
    皮克斯除了《海底總動員》、《飛屋環遊記》、《頭腦特工隊》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動畫長片,在動畫短片領域也是頗有造詣。咱們之前給大家推薦過一次皮克斯的經典動畫短片《鷸》,就深受好評。皮克斯每年都會精心製作一些動畫短片,有的是動畫長片的番外篇,有的則是獨立的動畫短片。短片大多數只有5分鐘左右長度,但每一部都凝結了他們對世界的熱愛。
  • 三隻小豬蓋房子,你是第幾隻小豬?
    三隻小豬蓋房子,有很多版本。Disney動畫電影版,中文動畫版,ABC英語故事版,還有網上各種音頻版。我家寶寶們每天都要找出來,不厭其煩地一遍遍地看。憨態可掬的豬寶寶們,老大老二好逸惡勞,貪圖享受,看起來過得也很開心,以為幸運的自己會一直幸運下去,不會遇到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