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裡有三隻小豬。老大蓋了草房子,老二蓋了木房子,老三蓋了磚房子。大灰狼來襲,老大和老二的房子都被大灰狼吹跑了,只有老三的磚房子抵擋住了大灰狼的攻擊……
1933年,迪士尼以一部8分鐘的動畫《三隻小豬》獲得了第六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動畫短片《三隻小豬》改編自英國同名童話,將其中「大灰狼把前兩隻豬吃掉了」的情節加以修改,成為了人們更容易接受的故事。之後,流傳了相當多的版本,但核心始終未變,就是要讓大家和第三隻小豬學習,腳踏實地,不能急功近利。
然而,一部簡單的寓教於樂的動畫真的可以如此輕鬆地拿走奧斯卡的獎盃麼?《三隻小豬》究竟代表著什麼?其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精神與寓意呢?
這一切的謎團,我們還是要首先回到動畫創作的年代——1933年,那個剛剛經歷過美國經濟大蕭條的年代。
閃耀的二十年代,正如前兩隻豬那樣悠哉
1928年,剛上任的胡佛總統意氣風發地宣布:「徵服貧窮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幻想,把貧窮從這個國家驅逐的日子就在前頭。」
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美國,生產能力極大增強,摩託車、浴缸、電冰箱、收音機這些工業產品像變戲法一樣源源不斷地湧入千家萬戶,整個國家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消費。
女人們追逐廣告模特兒的最新時尚,男士把皮鞋頭擦得油光鋥亮,在今天至少4000美元一件的皮草成了常青藤名校學生的標配。
1920至1928年,美國收入前10%的群體收入佔比從43%提高到48%。貧富分化的加大,沒有影響美國民眾「一夜暴富」的美夢;紙醉金迷的生活,更讓他們堅定了第二天的「無限光明」,就像那些從5美元攀升至15美元的領漲股一樣,未來十分可期。
沒有人在乎高達8%,甚至9%的活期貸款利率,他們放心大膽的貸款,把貸來的錢都放入股市當中。然後哼著小曲,嘲笑著那些還在為生活奔波的人們。
這些畫面就被濃縮在《三隻小豬》的前三分鐘內:前兩隻小豬為自己的「聰慧」載歌載舞,享受著愜意的生活,期待著未來的美好,嘲笑著第三隻小豬的「愚笨」。房屋就像是銀行裡的貸款,它們從不認為自己需要為此擔憂。
一口氣能一座屋,一場夢驚醒了一幫人
大灰狼的到來是那樣突然又合情合理。1929年9月,美國的大牛市到達了頂點。胡佛總統籤署了一系列法令:成立了維克山姆委員,對禁酒令嚴格執行;成立農產品市場法案,防止過剩現象等。
而這時的股票大廳裡,到達頂點的道瓊指數並沒有讓股民們清醒,他們躲進了自己打造的「草屋」「木屋」中,期待著股價會繼續上漲。
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拋售股票的人從早上11點就不斷湧入交易所,恐慌持續蔓延,大崩盤正式到來。10月29日,股指狂跌40%,「雪」終於崩了。隨後,5000多家銀行倒閉,8萬多家企業破產,1400萬工人失業。
一夕之間,美國成千上萬普通人一生的血汗錢化為烏有;一瞬之間,兩隻小豬沒有了房子,失去了最後的依靠。
「我了解三種行業,會說三種語言,工作三年,有三個孩子,而且已經失業了三個月,但是我只要一份工作。」「你為什麼不能給我爸爸一份工作?」
這樣的標語似乎隨處可見,曾經時髦的電烤箱、攪蛋器、咖啡壺銷量像自由落體一樣下墜。失業者很多地方建起棚戶區,被諷刺地稱為「胡佛村」。
大蕭條的影響不僅局限在城市,農產品價格下降約60%。約有101.93萬農民破產,淪為佃農、分成制農民和僱農,甚至淪為居無定所的拾荒者。
比起經濟,更可怕的是精神的沉淪
當前兩隻小豬倉皇地逃進第三隻小豬的家裡時,它們儼然已經成為了「驚弓之鳥」,它們聽到響聲便迅速地躲到床底下。害怕、恐懼,這種精神的消沉恰巧是大蕭條時期,比貧窮更可怕的時代疾病。因為多年奮鬥換來的生活被徹底湮滅,而且可能永遠無法失而復得。
而第三隻小豬的出現,絕不僅僅是為了展現「腳踏實地」的苦幹精神,更代表了一種「百折不撓」的有力氣魄。
第三隻小豬都經歷過怎樣的過去?從它家裡懸掛的照片可以猜到一二:它的爸爸是火腿腸和大火腿,也就是說爸爸早就死了;它的媽媽剛剛生下一窩小豬,也就是說媽媽有了新的家庭。它算是個孤兒,它經受過無數的嘲笑,卻依舊堅持著自我。它親眼見到了大灰狼的可怕,卻選擇和它鬥智鬥勇。
我們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一種莫名其妙的、喪失理智的、毫無根據的恐懼,它會把轉退為進所需要的的種種努力化為泡影。——富蘭克林·羅斯福
大灰狼吹不走磚房子,但是它還是會從煙囪鑽進來,如果一味害怕,最終依舊是「送死」。唯有敢於直面生活,才能真正戰勝「敵人」!
尋求精神慰藉的最佳途徑,便是「造夢」。股市崩潰的同年,好萊塢舉辦了第一屆奧斯卡頒獎禮,如同一個電影輝煌的預言。接下來的十年,全美的電影院雖然倒了三分之一,但票房收入增長到了近7億美元。
1933年,羅斯福上臺推行新政,《三隻小豬》的同年現身更像是一劑「強心針」。
動畫主題曲《誰會害怕大灰狼》成為了人人哼唱的流行曲,鼓舞了美國民眾戰勝危機的士氣,美國經濟也從此緩慢地恢復過來。
動畫片是給小孩子看的,影視劇是用來打發時間的。這大概是最容易在人們思想中達成共識的理念。
然而,一部真正經典的作品,即便它只是一個簡單的動畫,也能夠直擊人們的心靈,喚醒人們心中沉澱的力量。
或許,在穿越時間的洪流中,這些經典作品有所褪色,但這絲毫不會影響它在那個年代所產生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