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傑
裡約奧運會田徑賽事馬上要開始了。田徑是奧運會最古老的運動項目,也是奧運會最引人關注的比賽項目。和現代奧運會一起發展起來的現代田徑比賽,也經過了一個發展成熟的過程,在早期還有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奇葩事兒。
剪式跳高
不分賽道頻現犯規鬧劇
短距離賽跑要有賽道,才能避免相互幹擾。關於賽道的劃分,也有一段辛酸史。
現代奧運會最早的百米賽跑就是有跑道的,那時的跑道不是劃線,而是在跑道的起點和終點鑿上幾根木樁,每條跑道都用系在木樁上的半米多高的繩子隔開。
但是400米賽跑沒有劃分跑道。
1908年的倫敦奧運會,100米和200米的金牌美國人都沒得到,400米他們志在必得。進入決賽的四名選手中有三位美國選手卡本特、羅賓斯、泰勒,一位英國選手哈爾斯韋勒。
義大利選手多蘭多·皮特裡撞線。
因為沒有劃分跑道,400米賽跑以往就頻頻出現各種犯規行為。據說,比賽開始前裁判就嗅出了一些味道,警告四名決賽參加者說:「如果我們發現有人明顯犯規,那麼這次比賽就一筆勾銷,半小時後重賽。」
然而美國人對此不以為然。英國的報紙《體育生活》是這樣報導這次比賽的:「卡本特一直領先,進入彎道時,哈爾斯韋勒已與另一名美國選手羅賓斯拉平。並排的兩個美國選手把哈爾斯韋勒一再往外擠。但後者還是從外側超過了羅賓斯,並追趕卡本特。卡本特又向外邊擠哈爾斯韋勒。眼看哈爾斯韋勒要超過去時,卡本特用肘使勁頂他。哈爾斯韋勒索性不跑了。卡本特跑到了終點,成績48秒6。」
裁判委員會對此無法容忍,決定兩天以後重賽,美國選手卡本特不得參加。
兩天後進行了「第二次決賽」,羅賓斯和泰勒(他始終沒有犯規)為了「聲援」卡本特,也拒絕參加比賽。結果,哈爾斯韋勒一個人跑,他輕鬆地跑完全程,以50秒的成績獲得金牌。這也成了奧運史上唯一的一次「一個人的決賽」。
儘管有倫敦奧運會400米決賽的教訓,1912年奧運會400米的預、複賽仍未分道,美國運動員在複賽中再次犯規。於是在400米決賽中第一次分道進行比賽。美國四名選手與德國的H·布勞恩在決賽中相遇。最後,美國選手雷德帕什以48秒2獲得了冠軍。這也是奧運史上第一次400米分道比賽冠軍。
「用四條腿趴在地上」起跑
1896年4月10日,雅典,首屆現代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5名運動員站在跑道上,等待著發令員鳴槍。美國運動員雷恩站在最裡道,他兩眼注視著正前方,膝部微屈,兩手交叉在身體前面;匈牙利運動員斯佐科裡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兩臂張開。中間道是德國運動員霍夫曼,他用兩根小木棍插在地上,兩手撐在上面,神情很緊張,生怕自己的體重把小木棍壓斷;第四道是美國運動員布克,他雙手手心向下按在地上,蹲踞在地上,被觀眾嘲笑為「用四條腿趴在地上」;站在最外邊一道的是東道主希臘的卡爾科康迪裡斯,他幾乎直立著,上身略微前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