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20中國新媒體扶貧十大優秀案例及推薦詞
1、人民日報社:人民日報新媒體公益帶貨系列直播
「為鄂下單」迎雨後嵐光,「有扶同享」透錦簇花紅,人民日報新媒體帶貨直播繪同心。始於湖北解封之時,面向全國優品國貨,用創意及時鋪就農副產品銷售的綠色通道,將公益巧妙嵌入主流媒體的時代品牌。
2、天津津雲新媒體集團:「老鄉別急,我們幫你」脫貧攻堅直播帶貨系列公益活動
竭「津」所能,對口助力,津雲將產品故事融進直播腳本,把風土人情化進互動設計,無論是相聲味兒、家宴範兒,還是脫口秀、田園風,宣傳有內容,幫扶有效果,「雲連麥」示範移動時代新玩法,齊帶貨彰顯主流媒體強擔當。
3、中國青年報社:「青耘計劃」鄉村振興青年助農行動
青春奮鬥的汗水不僅僅留在城市,也揮灑在田間地頭。中國青年報社「青耘計劃」鄉村振興青年助農行動,充分發動青年的創意、活力和積極性,將主播、貧困縣域、農戶個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媒體的渠道優勢,結合當前熱門的直播和短視頻的方式,讓更多青年關注鄉村,助力脫貧攻堅!
4、湖南廣播電視臺:芒果扶貧雲超市
「一鍵開店、一鍵直播、一鍵到家」,自建平臺、聯動宣傳、持續發展,芒果扶貧雲超市,農村電商新基建。湖南廣電用鏈式設計為地方發展注入一汪活水,集團隊智慧肩扛媒體責任力量,精準聚焦,精準觸達,超強資源,品牌力量。
5、央視網:《美麗鄉村我代言》大型扶貧公益活動
通過「我代言」,呈現一種全民參與為優質扶貧農產品代言、為美麗鄉村代言的景象,吸引更多的人以實際行動來參與和支持各地扶貧攻堅;該活動藉助新媒體,跨越萬裡以現場活動加矩陣傳播的方式,搭建了一個挖掘、宣傳、推介、包裝、銷售鄉村優質扶貧農產品和優秀人才的全鏈條式服務平臺。
6、科技日報社:AI教育公益助學活動——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
案例跳出一般扶貧項目捐錢捐物的思路,以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為主題,積極探索扶貧扶智新模式。案例針對性強,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遠。通過線上直播、網絡問答等、老師培訓等活動,以及線下提供科學教材、實驗包等活動,協助貧困地區中小學建設科普實驗室,有效整合專家資源和社會力量,有力地推動了農村青少年科普工作。
7、雲南日報報業集團:你好,馬吉米溜索!出山,脫貧金果果!
將定點扶貧、公益助農與新聞宣傳三者有機結合,深入了解脫貧攻堅最前線群眾的所需所盼,深刻反映項目建成後給村民帶來的巨大變化,深情謳歌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貧困群體的關注和牽掛。項目既有實實在在的具體成果,又有廣泛熱烈的全國反響。
8、光明網:2020中國新媒體扶貧聯合公益行動——「科學用藥 科普扶貧活動」
「科學用藥 科普扶貧」活動通過普及科學用藥知識,將扶貧同扶智相結合,通過新媒體的力量引導藥學科普資源向基層集聚,促進藥學服務向貧困地區覆蓋,進而提高貧困地區公眾的科學用藥素質和水平,有效推動健康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是新媒體健康扶貧的典型案例和有益探索。
9、湖北長江雲新媒體集團:「搭把手·拉一把」湖北農副產品公益大直播
疫情無情,中華有大愛;脫貧攻堅,華夏一條心。「搭把手拉一把」,「鄂」有好貨,我們為「鄂」拼單。32場直播,數千萬銷售額,「湖北味道」走向全國,湖北經濟復甦、疫後重建信心被全國人民「買」熱。戰疫情、助脫貧,長江雲,真的行!
10、東方網:「愛在東方」公益行動
扶貧先扶智,教育當先行。幫助西部山裡的孩子找到希望,希望工程就有希望。孩子們走出大山不是最終的目的,走出去是為了將來更好地回來,改變家鄉的面貌。也希望能帶動各行各業參與到扶貧的行列中來。這就是東方網堅持「愛在東方」公益行動的初心與動力。
2020中國新媒體扶貧特別推薦案例及推薦詞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小朱配琦」來了!一起為湖北拼單
自4月6日起,央視新聞新媒體陸續推出「謝謝你為湖北拼單」「買遍中國」等18場帶貨直播,以精心的編排、專業的團隊、嚴謹的選品、「王炸級」主持人為媒體帶貨直播樹立了標杆,打響了「小朱配琦」「央視boys」等現象級IP,總銷售額超46億元。央視新聞直播帶貨取得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創新之舉彰顯了央視新聞新媒體的開拓意識與媒體擔當。
2020中國新媒體扶貧優秀案例提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