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軍路君
自2020年6月22日,《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到2020年7月21日徵求意見結束,據中國人大網數據顯示:參與徵求意見的人數達到13W+,累計提出意見條數達到82W+。足見廣大涉軍群體對這部保障法的關注和重視。
在徵求意見結束兩個多月後,最新消息傳來: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將於10月13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屆時將審議一系列法律草案,其中就涉及高度關注的《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將再次提交審議。
《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是我國首部關於退役軍人權益保障的法律,從目前來看,有以下三大最新期待:
一是期待修訂後的《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的全文稿。
《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發布徵求意見稿後,關注度極高,對部分內容的修訂完善呼聲很高。從中國人大網對徵求意見稿的建議參與人數和提出的意見條數來看,相比其他法律條文而言,《退役軍人保障(草案)》可以說是討論「最熱」的法律。
那麼,對於如此之多的意見建議,到底修改完善了多少,與之前的徵求意見稿完善了哪些部分,修訂的《退役軍人保障(草案)》是否充分考慮了廣大退役軍人的心聲等等,這些對於當下涉軍群體來說,格外關注。
故而,公布最新修訂後的《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是廣大退役軍人和官兵的最新期待。
二是期待《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儘快頒布實施。
《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涉及諸多事關退役軍人切身利益的條文,同時也關係到正在服現役的軍人。譬如退役安置方式的選擇,《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明確提到符合條件的軍官、軍士可以選擇逐月領取退役金的方式,這是退役軍人安置歷史上首次提出的逐月領取退役金安置方式。
不僅如此,在提高安置質量上,對於符合轉業安置且選擇計劃分配的軍官,以及符合由政府安排工作的軍士、義務兵,由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接收安置……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接收安置轉業軍官、安排工作的軍士和義務兵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編制保障。這些官兵十分關注。
此外,廣大退役軍人還普遍關注退役軍人優待證的發布。當前對退役軍人服務工作較為超前的省份,已經開始落實退役軍人優待證發放落實工作,為退役軍人提供景區免票、機場、車站和港口優先,就醫優待、免費乘車等多項優待舉措。
如此,讓還未享受的退役軍人更加羨慕以待。
三是期待《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的配套政策法規儘快修訂出臺。
《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是首部退役軍人權益保障的大法,不僅涉及轉業質量、安置方式,還包括差異化優待、貢獻越大優待內容越多。但《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更多的是明確方向、原則,是其他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的遵循。
譬如退役安置方式的選擇,逐月領取退役金,究竟有什麼標準?需要服現役多少年?符合條件的,其逐月的退役金又如何計算?等等,這些都需要法規文件來規範。《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出臺,多數新的內容實施,與舊的政策法規是有出入的,則需要按最新的保障法來修改完善。
在期待《退役軍人保障法(草案)》的同時,更多配套的政策制訂的出臺,同樣是廣大現役和退役軍人所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