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5《小門神》(2016)
《小門神》是追光動畫製作的合家歡動畫電影,由王微執導並編劇,高曉松、白客、於心怡、畢嘯嵐、叫獸易小星等參與配音。該片講述了門神兩兄弟面對下崗危機毅然來到人間的南潯古鎮,遇到了一對單親母女之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於2016年1月1日在中國上映。雖然部分劇情有些幼稚,但是整體都是非常不錯的了,誠意滿滿!
畫風真的很美,尤其是花神在梅花林那段設計美翻了。還有四季輪轉的江南小鎮、梅花曼舞的冰天雪地、銀杏飄落的深秋夜晚各個場景,以及小橋流水、竹影搖曳、漫天飛燈的寫意畫面……
這些都極具中國文化氣韻,這種氣不僅只是畫面的營造,更是對文化內涵的把握和表達。人物角色設計性格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又加入了許多現代元素,例如有新創意的臺詞,配樂也很用心。
蔣捷的《虞美人·聽雨》,與中國風的畫面高度契合,身形兼具,意境悠遠。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TOP4《精靈王座》(2016)
嚴格來說,這應該是《龍之谷2:精靈王座》。但因為本片在拍攝到一半時候,遊戲龍之谷的授權被終止,團隊無可奈何,只能改名換姓剔除和遊戲直接相關內容,卻也得以解放手腳,創作靈感反而大量湧現。
兩年前,一部《龍之谷》吹響了國產動畫技術崛起的衝鋒號,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票房,但卻收穫了不錯的口碑,也讓人對國產動畫未來多了一份希望和信心。時隔兩年,續作《精靈王座》終於迎來公映。
在這兩年裡,《大聖歸來》和《大魚海棠》分別以9.6億和5.6億的票房為國產動畫立下了新的標杆,也似乎顯示出動畫受眾面的加寬和市場規模的擴大。這種背景下,不禁讓人對《精靈王座》的前景抱有不小的期許。可惜,現實是殘酷的:首映當天排片率僅6%,上映四天檔期便幾乎告終,上座率慘澹,僅過2000萬的票房連前作的一半都不到……
雖然這部影片遠算不上完美,但可以稱得上製作用心,當得起「國漫良心」這個稱謂。她本不該遭受如此不堪的境遇。
TOP3《龍之谷:破曉奇兵》(2014)
說實話,作為一個不是遊戲黨的人,之前從未玩過《龍之谷》遊戲。純粹是動漫愛好者,當時一度迷戀動畫電影,把好萊塢尤其是迪士尼的大部分新近出的都找出來看了,因為幾年前國產動畫真的沒什麼人氣、口碑。後來可能找不到新鮮的了,偶然搜了下胡歌(那段時間也在追胡歌的劇),看他有什麼電影之類的,結果就看到了《龍之谷:破曉奇兵》,胡歌是主角配音演員,然後就觀看完。
什麼感覺呢?徹底改變了我對國產動畫電影的看法,它真的做的很好了,甚至比之國外的也不差多少。然後,自然就期待第二部了。很可惜的是,《精靈王座》命途多舛,最終收穫的僅是那一點點不對等的成果。當時在暑期檔上映,暑假放假我回家了,在一個小縣城裡,本來計劃去影院看的,結果我看到了沒排片……
作為一部大型奇幻網遊改編的電影,其原作本身就以「電影級遊戲配樂」著稱。而今真的被搬到大屏幕上,其長處自然是更為放大。影片的開始,男女主角在城市的廣場相遇,蘭伯特與精靈弓箭手打鬧時,配樂輕快而充滿律動,象徵著蘭伯特的單純、善良,也是居民們這一刻和平生活的反映。
可隨後曲風一轉,輕快的弦樂變得凝固起來,四處暗流湧動,預示了入侵者的出現,寧靜被打破。進而首次戰鬥配樂呈現,靜謐愉悅的空氣蕩然無存,急促的切分音渲染了電影情節的逐漸升溫。
之後勇者鬥惡龍小隊集結完成,開往龍之谷時,旋律一直牽引著聽者的耳朵,包括小分隊從王國出發,象徵了友情、勇氣的同盟者旋律縈繞耳邊;而鏡頭切換至陰謀者的宮殿時,抑鬱的管樂和冷不丁冒出來的電聲又把詭秘的氣氛推到頂峰。
TOP2《西遊記之大聖歸來》(2015)
這是一部逆流而上,靠口碑帶動檔期及票房的影片,前期基本沒有什麼宣傳,但突然口碑開始爆發,一下子很多人成了自來水軍。整部影片經歷了8年的醞釀,3年的製作。影片的世界觀是架構在《西遊記》小說原著的基礎之上,根據中國傳統神話故事,進行了新的拓展和演繹。
當時本是無聊在手機上搜了下有什麼電影可看,那是寒假快放假的前幾天吧,把排片一拉到底,除了這部動畫電影,就沒一部感興趣的。
那就去看看吧這部。飽和的色彩效果與製作良好的3D畫面,隨著江流兒的出現,靈動鮮活的人物形象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小和尚太萌了,關鍵是行為語言又很有哲理,處處引人向善,就如同每個人保持赤子之心的童年。然後猴子的性格塑造的也很鮮明,大聖的氣勢那叫一個足,最後獻上的大戰也足夠精彩。
雖然才89分鐘,可能短了點,就造成了劇情上的不足。但瑕不掩瑜,盡情欣賞它就行了。這是一部讓人眼晴一亮的作品,是能讓大多數人喜歡的動畫。
TOP1《大魚海棠》(2016)
這部動畫電影一直是我的最愛,所以放在第一也是個人評價。
這部電影整整經過12年的曲折製作歷程才於2016年上映,自從了解到這部動畫電影,我就一直在期待,每一年都在傳聞要上映,結果一年又一年,終於等來了。在上映的第一天,就約了三五好友,衝進電影院觀看。結果呢?我可以說我很滿足,因為任何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它有缺陷,但對於我來說,已經足夠了。
看了這麼多年宮崎駿的動畫,也喜歡動畫電影這麼多年。我內心真的希望有一天會出現一部真正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縮影的動畫,屬於我所愛的古中國文化,呈現在我眼前。
而我等到了《大魚海棠》,就足夠了!
音樂
《大魚海棠》的原聲音樂很精緻,為日本音樂家吉田潔創作。即裡面的純音樂。當然,它的歌曲我更加喜歡。
主題曲:【在這個世界相遇】-陳奕迅
片尾曲:【湫兮如風】-徐佳瑩
插曲:【大魚】-周深。這首歌讓人百聽不厭啊!
畫面
我從未想過電影畫面能美到這個地步,每一幀都如同精細刻畫出來的壁畫,讓人如痴如醉,恨不得全部保留下來。它真正滿足了我對中國風畫面的電影的期待,因為如果不是動畫,可能達不到這種夢幻的效果。當客家土樓出現的時候,當天際的海灘顯現的那刻,當大魚遨遊於天際的那幕,真的會讓人感動落淚。
影片的世界觀創意源自《莊子·逍遙遊》中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電影還融合了許多來自古書《山海經》、《搜神記》與上古神話「女媧補天」等的傳統元素,並基於這些元素打造了一個奇幻世界。影片發生的場景源自中國客家圍樓(又稱土樓)。
在內容的呈現上,傳統的古建築、服裝道具等大量中國元素的融入,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一次視覺盛宴。但是,在故事情節以及人物角色的設定上,卻是過於簡單化,矛盾衝突缺少設計、顯得單一。
對於動畫電影,我最看重的當屬畫面和意境,其次才是劇情、人物、配音等。所以屬於中國傳統文化類型的動畫電影,我更加傾向於它們。當然,我也欣賞《瘋狂動物城》、《尋夢環遊記》、《愛寵大機密》……
只是,它們終究不是屬於我們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