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看了前段時間被一些媒體吹爆的韓國影片《極限職業》,在香港叫《炸雞特工隊》,在臺灣叫《雞不可失》,單看這三個譯名,可以斷定是一部與雞和職業有關的電影。
而這確實是與雞和職業有關的一部影片。
如果沒看過《極限職業》,僅是了解它在韓國上映的信息,那麼它確實有值得吹的地方,
熟悉韓國電影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但凡韓國影片觀影人次破千萬,那麼它在韓國觀眾中的口碑一定非常高,票房自然也低不了。
《極限職業》在韓國上映後,不僅觀影人次突破千萬,達1605萬名觀眾,排在韓國影史第二位,而且其票房成績截止3月2日達1369.5701億韓元,位居韓國影史票房冠軍,
這個級別就相當於國內的《戰狼2》《流浪地球》《紅海行動》,如果沒有良好的口碑,是不會有那麼多人進影院看的。
《奪寶聯盟》《辯護人》《釜山行》《老手》這些國內觀眾熟知的韓國影片都是觀影人次破千萬,所以當我得知《極限職業》觀影人次破千萬,再加上一些帳號的爆吹,就對這部影片期待的不得了。
《極限職業》是一部喜劇題材的影片,講述一個小組的緝毒警察為了抓捕毒販,臥底開炸雞店而發生的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是不是感覺劇情有點熟悉,之前國內上映過一部影片《龍蝦刑警》,王千源、袁姍姍、劉樺等人出演,也是這麼個故事,
當然,這不是什麼抄襲,這源於2015年中韓兩國文化方面的合作,故事共同開發,項目一源多用,所以就有了《龍蝦刑警》《極限職業》兩部影片。
《龍蝦刑警》在國內上映,可以說比較慘烈,豆瓣評分4.9分,票房6879萬人民幣,沒想到,韓國版的《極限職業》竟在其國內火的一塌糊塗。
《極限職業》在我看來,絕對算不上一部好片,如果以豆瓣的評分來說,我最多給它打三顆星,
看了豆瓣熱度較高的幾條短評,我感覺很羞愧,這部全程笑點密集,差點把他們笑死在電影院的影片我咋就覺得一般呢,也沒怎麼笑,也不是故意憋著不笑。
我覺得《極限職業》是一部虎頭蛇尾的影片,影片的前半部分拍的還不錯,幾個緝毒刑警的各種動作以及反應看上去中二無比,你會懷疑,這特麼的是緝毒刑警嗎,看著像一群廢柴,
而正是這種反差、反轉在一直製造著影片的笑點,你覺得他會怎麼怎麼樣,但是實際他又不怎麼怎麼樣,
年初上映的《飛馳人生》,其中影片的笑點也是主要來源於故事的反差、反轉,就像沈騰飾演的賽車手張弛重返駕校學車,張弛在教練的打擊刺激下,本來要飆車給教練露一手的,結果用力過猛,教練車引擎蓋炸起來了,前後反差引來觀眾的哈哈大笑。
而《極限職業》也是採用這樣的方式製造笑點,比如,當一組緝毒警察非常嚴肅的要破窗捉拿吸毒的罪犯時,本來應該像日常生活裡我們看到的影視作品似的,正義的警察從天而降,破窗而入,乾淨利落的捉住罪犯,
但是,這組刑警出問題了,由於缺乏行動資金,採用的繩索下降笨拙不受控制,本來要破窗而入,結果被掛在窗前,頓時警察的威風全無,化身逗比,就連小小的吸毒份子都不把他們放在眼裡。
當幾個緝毒警察為了接近毒販大佬而盤下無人問津的炸雞店後,炸雞店竟因為意外的炸雞配料吸引無數顧客進店消費。
幾個刑警在店內無人的時候激烈的訴說對炸雞工作的厭惡,但是,當顧客一旦進店,他們的不滿又立刻消失,馬上投入工作,仿佛還很享受。
影片到了後半部分就塌了,拍壞了,前後樹立的人物邏輯產生衝突,原本開始中二、倒黴、廢柴的緝毒刑警,在捉拿人數眾多還有武器的毒販時,突然化身成了緝毒刑警夢之隊,
隊員也成了前柔道冠軍、海軍特戰隊特種兵、泰拳東方冠軍、專治重罪犯的狠人,五個人打爆好幾十個毒販,
與影片前半部分緝毒警察表現的中二、倒黴、廢柴相差太大,非要說他們深藏不露,也可以了解,
但是,影片前半部分表現的就是這一組警察因為抓捕行動屢屢失誤,已經站在被解散的邊緣,而另一對因為抓捕行動有功而被晉升的刑警,在與毒販交鋒時,四個刑警被四個毒販打的倒地不起,
而開炸雞店的這五個刑警碰上了與這夥人在一起的好幾十個人,卻可以輕鬆把他們打趴下,明顯前後邏輯上解釋不通,不能因為搞笑,就不要邏輯了。
其實,開炸雞店的緝毒刑警不用化身夢之隊,採用其它靈活討巧的方式也是可以抓獲毒販的,廢柴也有廢柴的幸運和方式,而這部影片結尾簡單粗暴了點,破壞了影片前面建立的邏輯。
另外,韓國人真的是太愛哥哥張國榮和《英雄本色》這部影片了,在這部影片結尾,打鬥結束警察到達後,響起的配樂就是《英雄本色》裡張國榮演唱的《當年情》
這些年,一直追著看韓國的綜藝節目《Running Man》,經常能在這個節目裡聽到《英雄本色》的配樂,主持人劉在石、池石鎮兩個人也經常在節目裡提起哥哥張國榮、發哥等一眾港星。
前幾天看韓劇《請回答1988》,該劇開始,也是幾個年輕人聚在一起看《英雄本色》,不得不說,早年的香港文化對韓國人有很深的影響。
當然,喜歡這部電影的朋友也不要瞎槓,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很正常,就像今年特火的《流浪地球》,在國內口碑票房雙豐收,但是在韓國上映,人家也沒覺得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