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外企在華工廠復工率90%:「我們堅信中國經濟的堅韌」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為保安全、間隔開會。ABB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部分外企在華工廠復工率90%:「我們堅信中國經濟的堅韌」

中新網上海2月26電(李秋瑩 李佳佳)近期各地企業復產復工復市逐漸成為常態。對於如何在確保員工安全與健康第一的同時,企業能夠按時交付訂單的問題,在華外企從防疫到消毒,妙招不斷。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日前介紹,監測重點企業中,世界500強投資企業復工率近90%,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復工率達93%,外資研發中心復工率達87%。

據介紹,「入廠憑證」每日更新、憑證入廠、掃碼籤到、早中晚的三次消毒、空調全部調成新風系統、口罩派發、外來物料進廠前提前消毒、進入公司前接受體溫檢測已經是上海各大工廠的日常操作。

ABB中國各事業部和業務單元還開啟了多樣化的線上交流與服務模式,例如:內部開展網上培訓,提升員工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加強凝聚力;對外組織重點產品線上技術研討會,了解抗疫期間的市場動態和客戶需求。工廠運轉的同時,ABB還加強了對客戶線上遠程支持服務,熱線工程師和客戶現場工程師通力配合,幫助客戶實時在線解決問題。

上海浦東南匯,霍尼韋爾工廠——凱勒特燃燒技術與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工業環保燃燒設備的工廠,年前就接到國內外大批量的訂單,因為涉及到客戶重大工程項目進度需求,復工對於他們來說迫在眉睫。

據介紹,工廠從春節前,就以領導層為主建立了應急小組,宗旨為保護員工,減少業務損失。通過收集所有員工、供應商的相關信息,應急小組每日碰頭,討論制定詳細、科學和嚴謹的復工衛生防護計劃,協助有返滬困難的員工按時返滬。2月7日,霍尼韋爾向地區工業領導小組提交了復工材料,通過加緊審核,2月9日下午便給予了確認回復,確保了2月10日按時復工,目前產能恢復情況非常良好,相信能夠按時交付各項目。

體溫測量已經是日常操作。ABB供圖

霍尼韋爾凱勒特燃燒技術與設備上海工廠廠長李月連說:「我們全廠員工已經鬥志高燃,任何困難都澆不滅我們必勝的信念。我們生產的是工業環保的燃燒設備,我們也將持續為美麗中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霍尼韋爾上海嘉定工廠同樣在2月7日提交了復工材料、2月9日下午得到確認回復。目前,除去嘉定本地員工,嘉定工業區已成功為工廠中10多名居住在崑山、太倉的員工辦理了跨省互認的通勤證。本周起,企業工人就將恢復到正常的90%,年前大單有望於3月中旬交付。

雅培中國向中新網記者表示,雅培在中國的四家工廠目前已經全部正常運營。公司為所有員工提供防護用具,在廠區實行嚴格的衛生和安全措施保證員工的健康以及良好的工作環境。

霍尼韋爾中國總裁張宇峰說:「霍尼韋爾一直在鼎力支持中國政府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與此同時,我們一邊幫助抗擊疫情,一邊也在積極恢復生產。霍尼韋爾在中國的21家工廠本周已經全面復工。他們不僅承擔中國客戶的訂單,也擔負世界其他地方的訂單。我們相信中國製造的力量,也堅信中國經濟的韌勁。衷心希望通過中國社會各界的齊心協力,定會早日戰勝疫情,共創中國的美好未來。」

相關焦點

  • 東芝總部被迫停工 在華工廠全面復產
    早在2月10日,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開始允許部分工廠復工,常州東芝是最早復工的企業之一。如今,在這家1997年開業的中日合資企業中,800餘名員工已經全數到崗,復工率達到100%。 「準備復工期間,政府部門與我們保持全天候聯繫,並對復工復產進行全方位的指導與安排,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 外企共話新格局|拜耳:看好中國市場的巨大定力和潛力
    拜耳集團處方藥事業部全球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及亞太區總裁、拜耳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江維  新華網上海11月11日電(史依靈)「第三屆進博會的如期舉行,讓拜耳更堅信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變,中國市場仍然擁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 外企真的在大規模逃離中國嗎
    特別是,在外界對中國經濟增長能否「保7」都議論紛紛的情況下,人們對這種可能昭示不好經濟兆頭的現象格外敏感。但如果跳出一個個具體的案例,就會發現外企大規模逃離中國並非事實。可見,近年來部分外企、外資撤出中國不僅不能代表外資在中國的經營趨勢,更難說得上是「逃離潮」。
  • 投資中國 外企有本明白帳
    近日,針對有大批日本企業排隊撤出中國的傳聞,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援引事實和數據強調指出,這樣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大部分在華日資企業並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事實上,不僅是日本企業,大部分在華外企也沒有考慮退出或撤離中國市場。
  • 外企頭條丨不遠萬裡,南非沙索在中國建了首座全資工廠
    作為沙索在中國最大規模的擴建項目,新工廠的竣工投產將使它在中國的烷氧基化產能提高一倍以上。此外,需特別指出的是,該廠是沙索在亞洲的首座全資工廠。這對沙索來說,是它在亞洲開展多元化經營的重要第一步。沙索表示,選擇在中國開建大型工廠看重的是其龐大的新興市場、深厚的人才儲備以及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它希望能夠緊緊抓住中國這一全球最重要新興市場機遇,在中國化學品市場日益轉向高質量需求和差異化細分的當口,維持和擴大業務增長。
  • 聰明的外企一定不會離開中國!不好意思,又讓美國失望了
    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跨國公司更不會選擇退出中國市場。《華爾街日報》稱,在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的情況下,中國是第一個脫身的國家,中國第二季度的經濟復甦抵消了外企在美國的損失,又讓美國失望了。明智的外企不會退出中國市場最近,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表示,明智的跨國企業不會退出中國市場。的確,從中國的經濟和市場情形來看,對外企具有很好的吸引力。近幾個月來,外資金額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寶馬、豐田等跨國企業不斷加大在華投資。
  • 外企積極復工面臨挑戰 政府傾聽「心聲」全力扶持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外企積極復工面臨挑戰 政府傾聽「心聲」全力扶持中新網上海2月28日電 題外企積極復工面臨挑戰 政府傾聽「心聲」全力扶持記者陳靜據了解,在上海,世界500強投資的企業復工率近90%;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復工率達93%;外資研發中心復工率達87%。靜安區匯集了80餘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涉外經濟對靜安的貢獻達到了54.4%。落戶靜安的外資企業,不斷加大投資力度。
  • 《外商投資法》實施已逾半年,外企負責人紛紛表示——「我們感受到...
    多位外企負責人均表示,《外商投資法》釋放了中國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的積極信號,給外企在華投資、經營吃下了「定心丸」。隨著《外商投資法》等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法律法規陸續出臺並實施,在華外企將越發堅定參與中國未來發展進程的決心。《外商投資法》實施已逾半年,它在外企在華投資、經營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 在華外企受歧視性待遇?商務部:中國投資環境不斷優化
    在華外企受歧視性待遇?中新社發 湯彥俊 攝     中新網4月27日電 中國美國商會近期發布白皮書,認為存在對外國在華企業及其投資的歧視性待遇。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27日表示,吸收外資是中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內容,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只會越開越大,中國的整體投資環境沒有惡化,而是在不斷優化。
  • 復工率98%!
    截止目前,全省郵政、快遞企業網點復工率達到了98%。順豐速運紅纓路網點3月12日上午,記者在西安市紅纓路的一家快遞公司的網點看到,網點門口擺放著一張桌子,一名工作人員正在為取快遞的市民登記和測溫,完成登記的市民拿著取件碼等候取件。西安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紅纓路分公司負責人 趙朋飛 :「就現有的快件比平常的話環比、同比是有所增加的,大概在20%左右。
  • 灣仔碼頭上海工廠100%復工
    北京商報訊(記者 李振興)3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從通用磨坊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通用磨坊旗下速凍食品品牌灣仔碼頭上海、廣州工廠已完全復工、河北三河工廠復工率也超過70%。據了解,灣仔碼頭上海工廠春節期間僅休息四天,於2020年1月28日恢復生產提前開工。除上海工廠,目前灣仔碼頭的三家生產基地均實現提前全面復工,其中上海、廣州的工廠在年初四即實現了90%的復工率,目前已經達到了100%的產能恢復;河北三河工廠為當地第一家復工企業,於2月6日復工,目前達到了70%的產能恢復。
  • 宜家奪命櫃召回之問:外企在華該跳「國標」舞還是「國際」舞?
    但是,此次「奪命抽屜櫃」的召回範圍僅限北美的美國、加拿大,中國依然在售!在開始正文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宜家「奪命抽屜櫃」事件。根據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的消息,從1989年起,宜家就收到過「兒童因抽屜櫃傾倒而致死」的相關事故報導:1989年7月,美國一個才20個月的幼兒,因為宜家GUTE抽屜櫃翻倒,被壓在嬰兒床的踏板上致死。
  • 「超國民待遇」時代將終結 在華外企面臨新挑戰
    「如果不解決兩稅分離問題,對內資企業是不公平的,不利於創造公平、公正、公開的投資環境;對於中國政府來講,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政策是需要同新形勢一同調整,要有調整政策的擔當;對於外國企業來講,也要公平公正地獲得利潤,以能力競爭,不單以優惠稅收政策競爭,接受同國內企業一同競公平爭的現實。」康謝說。兩稅合一標誌著外企在華投資經濟環境的新變化。
  • 外企吊打國企、私企?人才為什麼都偏愛外企?
    以日本公司為例,中國曾是日本企業最喜歡的工廠所在地,而日本也在這一時期修建了很多在華工廠。 這一時期的中國,擁有著外企為其創造的大約3000萬個工作崗位,對於底層民眾而言,他們覓得了生存之道,對於高層來說,這則是代表著光鮮與靚麗。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大批人才湧入了外企。
  • 只要工廠願意從中國撤離,「搬家費」全包?日韓也開始行動了
    美國表示,只要有工廠願意撤離出中國,那麼,工廠的「搬家費」白宮會全部全包了!聽聞這一消息後,日本、韓國等國也開始行動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每個國家的工廠企業一定會有其他國家的企業在裡面的,這是經濟交流的影響。
  • 外企頭條丨疫情之下,這些行業或逆勢而上
    今日主播朱琳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對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而言,無疑是一次重創,但也有分析認為,這場無情的疫情,將為新興行業開拓出一片藍海。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日前表示,新冠肺炎在過去一個月把全球經濟拉進了黑洞,跨資產市場位居震央,但我們堅信危中永遠有機。
  • 領航絲漣,不忘初心――絲漣中國天津工廠隆重開業
    4月26日,床墊行業王者品牌絲漣在天津的工廠盛大開業。並於同日在天津麗思卡爾頓酒店舉辦開業晚宴。位於天津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天津工廠是絲漣在中國開設的第五家工廠,其前身為絲漣北京工廠。在天津工廠的開業現場,天津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王振霞女士、絲漣亞太區董事總經理Simon Dyer先生、絲漣中國總經理費鳴傑先生和絲漣中國北區總經理孫輝先生為慶典致辭。出席此次慶典的還有天津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環普產業園的各位領導、絲漣亞太區領導、絲漣中國的代理商以及各位同事們。
  • 去年在華「豪賺」3500億 今年就全面撤離 轉頭卻給越南投了1200億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也在不斷你的增長。到了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消費國。不少企業都看中中國市場的消費前景紛紛想要進駐了中國,在在8月27號時美國零售巨頭Costco正式進駐中國在上海開設了在華的第一家店鋪。開業當天Costco就擠滿了人最後商店因為人太多而被迫停業了。
  • 「逃離」中國的外企後悔了!越南勞動力優勢不再,工人懶惰成性
    中國經濟發展原本是依靠全國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以及國家各種優惠稅收政策吸引外資企業投資的。其中製造業之所以迅速發展,也依靠外企對我國的投資合作。但如今因為中國發展勢頭好,仿佛一夜之間,製造業走向頂端,大量中國製造開始進入世界眼帘。
  • 社科院發布2020企業社會責任排名 三星連續八年領跑外企榜首
    在藍皮書公布的最新中國企業300強(國、民、外)社會責任發展指數排名中,中國三星連續八年蟬聯外企第一,並榮膺總排名第二,在家用電器製造、電子等重點行業排名中也均位居第一。市場責任指企業創造優質的產品與服務,為投資者創造價值,並帶動供應鏈合作夥伴共同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三星在中國有20家生產工廠,7個研發中心,近8萬名員工,入華以來順應中國經濟發展趨勢,持續不斷調整在華產業布局,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為中國製造向中國「質」造轉變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