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先生》故事立意很簡單, 因為好人都體內會長有彼岸花, 而彼岸花會影響周圍的人使其墮落 。所以殺好人, 救惡人, 也就是影片一以貫之的主題: 只有選擇,沒有對錯 。
黑暗且沉重的議題,東方式的思辨方式,足夠開門見山,但同時這也給影片起了一個非常高的調,以至於後文故事空洞、根基不穩,一心(過於)追求想要表達的道理,使得影片看著像是一篇故弄玄虛又蒼白無力的講義
善良本來就是一種犧牲 ,自願犧牲或者被人犧牲 。
殺一個人救千萬人,殺還是不殺? 面對這個問題 ,男主丁果的選擇是讓好人自己去選擇 「犧牲」還是 「活著 」。孝文願意接受「養子的自我犧牲」,並非出於遵從傳統倫理的愚孝,而是因為他忘不了童年時與養父間的親密;雲香肝腸寸斷的無私付出,也不是被所謂的婦德所累,而是因為她深愛著那個曾是自己唯一依靠的哥哥;蕭篤一個人帶幾十個孤兒看上去很傻,可這個賭徒奶爸在其他地方都不傻,「這年頭,不學點壞,怎麼做好人?」還有原本不分/無謂善惡的尋跡者丁果,最終也是看破紅塵選擇了自我犧牲。
然而,《妙先生》裡的角色雖然都是人,卻時常不做人事、不講人話,冰紈玉-火蟬蛻-彼岸花 這條惡性循環流於形式,想「打造只有好人世界」的偏執者笑人、「朝聞道夕死可矣」的佔卜師無生,這些本來都是極易出彩的角色,卻在缺乏感情的流水帳下淪為了尷尬的工具人。 此外,《妙先生》畫風多變、色彩豐富且不失協調,足以讓人肯定影片在國風美學上的努力。 影片最終還是落腳在了善良之上,因為「有些事,比生死更有意義」。世界是寡言的, 矛盾是無解的, 而你心誠血熱,始終是善良的 。願所有的善良都不被辜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