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先生》與蕭篤的善良相比,孝文和雲香都顯得有些「愚」

2020-12-19 我曾遇到過的

《大護法》姊妹篇《妙先生》上映,沒有成就國漫暗黑系列的步步高,因《大護法》的珠玉在前,反而讓觀眾在對比中,對《妙先生》生出不少詬病。

最多的聲音,應該就是感覺主題過大而空,觀看中得不到代入共情,觀看後腦子裡只剩下幾句雞湯臺詞。

《妙先生》

如果以《妙先生》主角丁果一行人為第一視角,影片代入了三段故事。

孝文

村子中的人都在為尋找、爭奪火蟬蛻而六親不認,只有孝文一家父子倆像是局外人,與世無爭。

這個孝文就是丁果和師傅梁衍的第一個目標。

孝文爹是個殘了腿的老頭兒,與其說他不爭搶,不如說他無法爭搶。而孝文就是個孝順好兒子,只管照顧老父親,種地養活兩口人。

《妙先生》

丁果師徒兩人到孝文家巴拉巴拉的說了一頓,就只是要告訴孝文,他身體中寄生著只有善良人才會長出的金色彼岸花,只要他自願犧牲自己的生命,全村的人都會向好的方向改變,不再自私自利。

孝文在他爹的鼓勵下願意犧牲自己,可惜,化成的金色彼岸花被孝文爹吞進了肚子。

在這個故事中,孝文是個善良的人,但他的善良中有點懦弱,更有點「愚」。

孝文對自己只種地不找蟬這種行為沒什麼自信,他沒有從內心覺得自己是在做正確的事,他認為自己只能幹得了種地這種「沒有用的事」。

《妙先生》

孝文的「愚」體現在他的聽話,影片情節上感覺是他爹勸他犧牲,他便同意犧牲,犧牲的大義沒有多深刻,聽爹話的好孩子形象是有了。

再看看這孝文爹,其實從一開始就是個坑,只能用虛偽來形容。

孝文爹勸孝文為大家犧牲,這不可能是真心的,但凡他有一點讓自己兒子捨生取義的想法,這村中都不能說只有孝文一個善良人。

《妙先生》

一個不能自理的老人家,肯為了村民而同意犧牲自己這個孝順的兒子,這種存在難道還不夠大義大善嗎?

可丁果師徒都說了,全村只有孝文一個善良人。所以,這老頭一開始就心存不良。

相依為命的父子,應該也是相互了解的,孝文也是個成年人了,他對父親的這份孝難道不「愚」嗎?

雲香

一曲《青梅逝》,百轉又千回。

念我髫[tiáo]年折花夫君已相伴,笑騎竹馬將青梅戲卿卿;戀你自年幼從無嫌猜到如今,惟願嫁作新婦許那良緣姻;不想夫君將我瞞,生死未相依,空餘海誓山盟,恨奴家命薄不怨君無情。

《妙先生》

《青梅逝》唱的是雲香的一生情感,雲香善良,自小一起經歷磨難,青梅竹馬的相護,就算困苦雲香也覺得自己有被保護的幸福吧。

丈夫成了爛賭鬼,雲香用自己的方式來維護著丈夫寧哥哥,直到丁果拆穿一切,雲香絕望而自殺。垂死邊緣有了覺悟,既要死,何不成全丁果,成全更多人。

一句「恨奴家命薄不怨君無情」道盡了雲香的悲苦,卻又顯得雲香的善良是一種自我囚困,同樣有著「愚」的色彩。

《妙先生》

不過這些不影響雲香的故事成為此片的最大亮點,甚至蓋過了影片結尾的主題升華。

《青梅逝》唱起的一瞬間,雲香這個角色便更加生動起來,中間穿插了青梅竹馬的記憶片斷。有愛好者點出雲香的戲曲扮相出自《思凡》,她丈夫的武生扮相則出自《夜奔》,這兩則都是崑曲中有名的單人曲目。

《妙先生》

本人不懂戲曲,當時看影片,直把雲香的青衣扮相當成了青蛇,心想著小青的愛情也搞砸了。

雲香的這段故事中不僅蘇州評談《青梅逝》的曲調悽婉戳心,還隱含了國粹崑曲的元素,著實抓住了這幾年觀眾們的興趣點。

蕭篤

蕭篤這個人的善良,可以說是把上兩個故事主角所代表的善良進行了拓寬和提升。

《妙先生》

蕭篤是個看起來不太善良的善良人。善於偷竊的街面小混混,一副吊兒郎當相,最初印象肯定是不務正業的代名詞。

但這些小不良都不耽誤蕭篤當一個善良人,他用自己的辦法養活了一群孤兒,雖然這群熊孩子一點都不可愛,做起事來不知比蕭篤惡多少。

蕭篤是一個懂得變通的人。

丁果說彼岸花寄居在最純淨的靈魂心中,卻會激發周圍人的惡念。

蕭篤則避開世人,而不是選擇認命的犧牲。這樣的蕭篤才有了活生生的感覺。

《妙先生》

蕭篤離開後,孩子們真的向純真善良轉變了。這個情節不免讓人想到,過分的善良包容是不是對罪惡的一種縱容?當沒有人再容忍罪惡,罪惡是不是也要學會收斂?

在影片結尾,蕭篤甘心成為一朵金色彼岸花,只為了能阻止想以暴制暴的笑人。

蕭篤的這朵花與之前的十二朵用處不同,放棄生命的境界也不同,因為原本的他已經決定用遠離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當蕭篤最終自願犧牲自己的時候,已經不單單是為了救贖一群孩子或者一個村子,而是要為所有世間人換一個機會。

《妙先生》

這三個故事中,孝文的故事最讓人喪氣,雲香的故事演繹的最精彩,蕭篤的故事最佔得住影片的主題。

但不管怎麼說,一部影片講三個故事,時間上就很緊張,情緒代入過程不夠深入,想要每一個都短而精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觀眾觀看後有說教感,也就是由此而來吧!

相關焦點

  • 布袋戲編劇三弦國漫電影首秀——《妙先生》妙在何處
    《妙先生》主要講述了一個另類的救贖故事:世道已壞,餓殍遍地,傳說只有找齊十二位被金色彼岸花寄生的人並讓其自願獻身,才可能得到救世的辦法。彼岸花只會寄生在好人身上,而彼岸花的周圍都是壞人。《妙先生》片長只有九十多分鐘,但故事結構卻極為豐滿。在片子前半部分,講述了三個單元好人與壞人之間的故事。第一個故事孝文是個孝順的孩子,在全村莊的人都因貪慾而陷入爭奪甚至骨肉相殘時,他每日憂心的依然是如何治好自己養父身上的沉痾。
  • 《妙先生》:善和惡不是一個可持續發展就能講清的
    丁果在一次追尋的時候,誤入開滿彼岸花孢子的鎮子,結果不幸死亡,還好有尋跡者的信仰——妙先生救他,讓他能夠重回大地,並且尋找彼岸花的秘密。於是丁果就和老人一起,踏入尋找彼岸花的道路。彼岸花第二人——蕭篤接著第二個人物馬上出現,就是蕭篤,結果剛出賭場就遇上殷鳳,同為彼岸花的尋找人,殷鳳的手段就比較簡單明了,就是直接殺掉。她和主角丁果的方法背道而馳,這兩個人最後的結果都是殺人,而丁果的方法採取自願方法,殷鳳則採用直接殺掉的做法。
  • 「妙先生」一部成年人才看得懂得動漫,看懂就容易臉紅!
    丁果在火澤村抓捕笑人的過程中,感染了彼岸花的劇毒而死,死後卻遇到了妙先生。妙先生告訴丁果,必須收集十二朵金色彼岸花和崑崙劍,就可以去千佛窟的地下,得到他想要知道的答案。丁果是天選之人,也是妙先生選中的人,丁果在見到了妙先生之後復活了。按照妙先生的指示,他和梁老頭兩個人開始了尋找金色彼岸花和崑崙劍的路途。
  • 國漫推薦:遭遇群嘲的《妙先生》,真的一文不值嗎?
    然而其父親卻在得知「吃了金色彼岸花就能實現所有願望」之後,貪婪地吞掉了彼岸花,孝文做了無效的犧牲。人性的貪婪和純善之人的犧牲形成的強烈對比,這樣的劇情多多少少還是讓人有些驚愕。第二個故事中的蕭篤是個重要人物,雖然他賭錢、偷錢,但都是為了照顧村裡面無家可歸的孤兒。他內心善良,自然也是彼岸花宿主之一。但在選擇「犧牲小我救大我」上,經歷了逃避到接受的過程,在最後打Boss階段,蕭篤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小編覺得蕭篤這個的人物的刻畫和表現得有些空洞和尷尬。
  • 高開低走的暗黑動漫,犧牲好人去救壞人,《妙先生》究竟差在哪?
    前段時間《大護法》姊妹篇《妙先生》,以網播的形式展現給大家,但是該作品的口碑和評分卻雙雙失利。《妙先生》是一部高開低走的作品,它延續了《大護法》的暗黑風格,以「善惡抉擇」為核心,打造出了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離奇世界。金色彼岸花生長在至善之心的心中,卻會激發周圍人的惡念,從而帶來災難。
  • 《妙先生》真的不適合小孩子觀看嗎?
    《妙先生》故事立意很簡單, 因為好人都體內會長有彼岸花, 而彼岸花會影響周圍的人使其墮落 。所以殺好人, 救惡人, 也就是影片一以貫之的主題: 只有選擇,沒有對錯 。黑暗且沉重的議題,東方式的思辨方式,足夠開門見山,但同時這也給影片起了一個非常高的調,以至於後文故事空洞、根基不穩,一心(過於)追求想要表達的道理,使得影片看著像是一篇故弄玄虛又蒼白無力的講義善良本來就是一種犧牲 ,自願犧牲或者被人犧牲 。
  • 暗黑國漫《妙先生》「心慈手軟」了:設定滿分,卻如此大失所望
    動畫電影《妙先生》已經上映了一周多了,只可惜,各平臺的評分都不是很高:豆瓣6.3,三星居多;B站7.8;愛奇藝8.1;優酷6.4;貓眼7.8。捆綁前作《大護法》宣傳,我們也分析過,《妙先生》的成績遠不如《大護法》,實在遺憾。
  • 上映7天就撤出影院,飽受期待的《妙先生》為何被眾人嫌棄?
    反觀《妙先生》,影片在某些方面則暴露了非常明顯的缺點,從而導致本片從觀感到主題傳達都顯得讓人難以接受。這樣倒不是說《妙先生》就是一部完全不值得一看的影片,只是它的優缺點比較明顯,以至於讓觀眾因為它的缺點而拒絕接受它的優點,這也就是本片口碑不佳的原因。
  • 《妙先生》十三禁:女子為愛甘心墮落,真正的人性你看懂了嗎?
    並且觀影后觀眾的評價也基本屬於兩極分化,豆瓣上也僅有6.2的評分,和上一部《大護法》7.8的評分也是相差甚遠的。看到這樣的差別對比,我只想說這部《妙先生》,你是真的看懂了嗎?《妙先生》,講究的是一個妙字,全片沒有人知道妙先生長什麼樣子,甚至也不知道妙先生是男是女,但是全劇卻圍繞著妙先生引導的話題展開,講述的是一段關於人性的思考,也是一場人性的救贖。
  • 妙先生:只有選擇,沒有對錯!
    而今天這部,也是大製作,耗時四年打磨,大護法的姊妹篇《妙先生》。 孝文願意接受「養子的自我犧牲」,並非出於遵從傳統倫理的愚孝,而是因為他忘不了童年時與養父間的親密;雲香肝腸寸斷的無私付出,也不是被所謂的婦德所累,而是因為她深愛著那個曾是自己唯一依靠的哥哥;蕭篤一個人帶幾十個孤兒看上去很傻,但他卻有一顆炙熱的心,最後還是犧牲自我!
  • 《妙先生》:熱情有餘,留白不足,期待劇本的更多創新
    雖同為成人動畫,相比2017年大熱國漫《大護法》的晦澀隱喻,《妙先生》的劇情並不複雜,甚至說可以「讓每一位觀眾都看懂」。《妙先生》的世界觀的確突破了常規電影的認知。故事開篇便塑造了一個「殺好人救壞人」的方法論。「妙先生」不是一個人,它類似於萬物之源,為了懲罰人類過度膨脹的欲望,創造了彼岸花。
  • 《妙先生》雲香:青梅未老,竹馬枯萎
    彼岸花,寄宿在心靈純善之人身上,會讓宿主周圍的人變壞,電影《妙先生》講述的便是尋跡者丁果的任務是尋找彼岸花的宿主,並讓宿主心甘情願地去死,然後讓身邊的人重新做回一個好人的故事。殺一個好人,救一群壞人。片子想要講述的東西很多,比如愚孝的孝文,在亂世義診的大夫,對丈夫抱有錯誤期待的雲香,表面玩世不恭,內心卻溫暖善良的簫篤。也許是同為女性的原因,我記住了雲香,她在愛情裡是自我犧牲者,是被犧牲者,是期待者,期待丈夫的愛,期待丈夫回心轉意,期待能回到最初,最幸福,最純粹的從前。
  • 大護法的姐妹篇:妙先生,到底講了個什麼故事?
    妙先生的開篇就告訴我們,要找到金色彼岸花才能發拯救世界,於是丁果和他的師傅踏上了尋找彼岸花的旅途,而這次他們的目的地是昆吾村,路途上遇到了一對兄弟在尋找火蟬蛻,當弟弟找到炫耀地向哥哥舉手炫耀,哥哥一把把弟弟推開,弟弟摔在地上死了而哥哥的眼裡卻只有火蟬蛻。
  • 國漫觀察局NO.10:《妙先生》撤檔 是妙還是謬?
    並給大家呈現了一個融合了神話和武俠的詭秘世界,光怪陸離的設定和對善惡情義的思考,處處都彰顯著不思凡的晦澀藝術和黑色幽默。不過,和《大護法》不同的是,《妙先生》的動畫電影並不是由不思凡執導,而是大膽啟用了新人導演李凌霄。對於新人導演來說,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也因此,我們才能在電影版《妙先生》中,看到繼承與革新。當然還有更多需要國漫成長的空間與重任。
  • 《妙先生》,「雖然」很多,但妙不可言
    雲香,一直不懈地渴望和幻想著寧哥哥的疼愛與憐惜,可是因為世道輪迴,已經是糊不上牆的爛泥一樣的寧哥哥不但沉溺和紅眼於賭博,甚至瘋狂到讓雲香接客還帳。雖然哥哥信誓坦坦地說不會拋下雲香,可現實是她最在愛情的無間地獄越陷越深。把一切看得通透的旁觀者丁果告訴她真相以後,已經為愛付出一切的她吹響了作為信物的哨子,可是再也等不來她的寧哥哥。
  • 2020年最具爭議國漫《妙先生》,是故事不出彩還是作者講不好?
    我粗略看了一下,給低分的人大多都認為這部動畫的劇情很普通,為哲學而哲學,說教太多,故事又講不好,還有一個就是尋跡者偽善。所以《妙先生》真的那麼「膚淺」,為哲學而哲學嗎?在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簡單來理一下《妙先生》大概講了什麼?
  • 妙先生 再說主題前最好先把故事講漂亮了
    除了蕭篤,他們的善良都帶著愚昧。01 等這部動畫等了真的太久本喵等這部動畫等了很久了。國產動畫電影《妙先生》曾經定檔跨年夜,但卻在上映之前撤檔了。而看上去只是市井混混的蕭篤,卻最有智慧。丁果說生死都是選擇,可其實他們都等著那些善良的人選擇犧牲。蕭篤卻選擇了逃離。他遠遠逃開,然後自己尋找真相。蕭篤是本喵在影片裡最喜歡的一個人物。
  • 妙先生:2020年國風動漫,五個故事告訴你一些人生道理!
    開篇就告知,要13歲以上才可以觀看,故事裡的主人公丁果,從妙先生的世界裡了解到,只有殺好人才能救壞人,而且要殺12個好人,取出他們體內的金色彼岸花和昆吾劍才能解救世人。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阻止彼岸花的擴散。
  • 妙先生:標題加上「13歲以上觀看」,很多人看了有不同見解
    隨著《妙先生》的播出,很多人對其表達出來的意義不理解,「殺好人救壞人」真的是這樣嗎?在妙先生的世界裡,它即是造物主,恩澤一方,也是彼岸花的創造者,毀壞一方。在改變的道路上,總有人願意無條件的犧牲,而這些人做的事或許並不好,就像蕭篤的偷竊和賭博,雲香的出賣肉體,但內心卻是有著希望的人。「殺好人救壞人」其實是在喚醒人們內心的人性,壓制獸性。殺並不是殺,而是用個人犧牲去喚醒激發大部分人的本性,去尋求改變,而丁果只是起了引導的作用。
  • 《大護法》姊妹片《妙先生》擇日上映 願星火永不墜落
    今日,作為國內首部自分級動畫《大護法》姊妹片,電影《妙先生》宣布取消原定12月31日公映的安排,並向觀眾約定「星火永不墜落,擇日終會相見」。片方表示,影片歷時四年製作,來之不易。儘管再上映日期暫未確定,但會繼續努力,儘快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