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從左至右依次為「小組」的3個主席:布朗、夏柏和羅拉巴克。 |
布希就任總統以來,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一連串動作備受關注,先是布希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協防臺灣」,後來又給予陳水扁和呂秀蓮「過境美國」的待遇,再到允許臺「國防部長」湯曜明訪問。4月10日,美國會又悍然成立「臺灣小組」,變著法兒地「提升與臺灣的戰略關係」。
自從美國總統布希發生「口誤」,把臺灣稱為「共和國」以來,美國朝野乃至輿論界一些人又叫囂著要「提升與臺灣的戰略關係」。
眾議院「臺灣小組」出籠4月10日,由85名美國眾議員組成的「臺灣小組」(又稱「美國國會臺灣連線」)正式宣布成立。這個跨黨派的「臺灣小組」是由美國眾議員韋克斯勒、布朗、夏柏和羅拉巴克發起的,這4人為「共同主席」,成員也由發起之初的40人增加至現在的85人,有人預計短期內甚至可能突破百人。
可以說,這是美國國會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個議員小組,再加上4月10日又是《與臺灣關係法》通過23周年的日子,因此這個小組的成立在推動美國和臺灣的關係上具有相當大的象徵意義。「臺灣小組」的主席之一、俄亥俄州眾議員布朗表示:「小組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協助鞏固臺灣的民主和國際能見度……其中包括幫助臺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際組織」。其實早在今年3月「臺灣小組」相關人士在國會舉行會前會時,就詳細討論了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和APEC」等議題。3月19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支持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第2739號法案,這項法案的主要內容就是授權美國國務卿在今年5月世界衛生大會在日內瓦召開時,提出計劃「支持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為期一周的會議」。同時,國務卿還必須要求美國代表團在世界衛生大會期間執行這項計劃。而「臺灣小組」則在這個問題上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4月11日,「小組」成員聯名致函布希總統,要求他明確表示「支持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
推動美臺軍事交流
「小組」的另外一個發起人、長期以來對兩岸問題極為關注的共和黨籍眾議員羅拉巴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個「小組」的成員雖然對兩岸問題的關注點有所不同,但一致的是,他們都支持臺灣,「因此推動美國和臺灣的軍事交流是『小組』的目標之一」。布希就任總統以來,美國和臺灣的關係就越走越近,先是布希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協防臺灣」,後來又給予陳水扁和呂秀蓮「過境美國」的待遇,再到允許臺灣「國防部長」湯曜明訪問,一連串的舉動都顯示美臺關係正朝一個「新階段」
邁進。而國會「臺灣小組」的成立,則無疑將使這一進程加快。
近日雙方的表態也恰恰證實了這一點。4月9日,五角大樓的官員證實,臺灣國防官員出席夏威夷「亞太安全研究中心」會議的限制已被解除。1995年,美國設立亞太安全研究中心,推動美軍太平洋指揮部與亞太地區各軍方之間的關係,臺灣官員一直無法參與該中心的課程。去年底,美國方面悄悄改變了這一政策。美國一名資深國防官員還強調說,「像這類的改變,還會有更多」。4月11日,陳水扁在接見美國商務部副部長阿爾多納斯時透露,美國方面會為臺灣每年一度的大型軍事演習提供指導,這是陳水扁首次證實這一情況。他說,布希總統去年批准向臺灣出售軍火,對臺灣的水上、水下以及防空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今年「漢光」演習美國方面也給予很多指導,他非常感謝。據了解,一個以美國海軍官員為主的代表團即將於5月上旬啟程前往臺灣,向臺灣提出設計和建造8艘柴油潛艇的建議方案,造價可能高達80億美元。
臺灣「立法院」訪美代表團迅速搭上「臺灣小組」
4月11日,臺「立法院」訪問團一行19人,包括13名「立委」結束了在美國的訪問行程。該團由老牌「臺獨分子」蔡同榮擔任團長,成員包括陳水扁的得力幹將蕭美琴等人。在美期間,他們的重要活動之一就是拜會「臺灣小組」的成員。
據了解,臺灣訪問團不僅參加了「臺灣小組」的成立活動,而且蔡同榮還和布朗共同籤署了一份所謂的「友好合作聲明」。布朗甚至說,「這是美國國會支持臺灣立場更趨堅定的明確聲明」。
中國外交部堅決反對,臺灣學者表示擔心
「臺灣小組」成立後,中國外交部迅速做出反應。11日,外交部發言人章啟月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堅決反對美國國會成立所謂的「臺灣小組」。她說,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國和臺灣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往來。
美國眾議院少數人炮製所謂的「臺灣小組」,違反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
臺灣學者對此也表示出極大的擔憂。臺大政治系教授張麟徵說,過去美國政府和國會之間對支持臺灣常有不一致的立場,而這屆的布希政府和國會似乎都對臺灣表現出「極為友好」的態度,這對兩岸關係的發展來說,不是什麼好現象。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任毓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