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坦尚尼亞駐華大使:「一帶一路」是中國為世界做出的貢獻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3月14日電(張茵 李夏)「這是中國獨創的一項全球性倡議,是中國為世界做出的貢獻。」坦尚尼亞駐華大使姆貝爾瓦·凱魯基在今年中國兩會召開期間接受新華網獨家專訪時作出這番表述。他表示,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積極支持和參與「」建設。以下是專訪主要內容:

3月8日,坦尚尼亞駐華大使姆貝爾瓦·凱魯基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發 李夏 攝

兩會充分體現了中國政策和發展的連續性、穩定性,這令我印象深刻。

歷屆兩會都以人民為中心,回應關切,切實解決貧困人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等問題。科技創新、科技研發、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問題,不僅體現在政策決議中,還進一步落到實處。今年兩會和政府工作報告繼續以人為本,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務。

中國共產黨政策制定的初衷是為人民謀福祉。2017年兩會的目標是減貧1000萬人,2018年的目標是再減貧1000萬人,今年的兩會,政府依然將減貧定為工作重心。

經過多方持續努力,這些目標都實現了,這一點難能可貴。現在,從各個層面上看,中國政府的脫貧攻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

一些國家的政府在設定目標時,往往把人民利益掛在嘴邊,但付諸行動卻是另一回事。中國政府制定了目標,同時也付諸實踐。這體現了習近平主席和中國共產黨的堅定承諾。

我想用「偉大的飛躍」來形容中國的變化。那些在中國生活了70年或更久的人,對此感受更加深刻。

現在的中國越來越好。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大規模基礎設施得以建成。有關科技領域的發展,中國的鐵路技術處於領先地位,醫學研究大力推進,農業技術遙遙領先。而在70年前,這些是難以想像的。可以說,這是一次偉大的飛躍。

中國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影響著世界。過去,科技創新只發生在少數富裕國家;現在,中國的創新和研發能力不斷提高,並且已經影響著全球科技競爭。

中國一直致力於通過科技改善人們的生活,讓科技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5G技術,中國是5G技術的先行者。但我們也聽到一些「雜音」,認為中國發展5G技術「別有用心」,5G技術的發展對其他國家的安全構成威脅。這是因為那些人忌憚中國的科技發展,因為你一旦科技領先,將給全球範圍的決策帶來影響。

今年是中國和坦尚尼亞正式建交55周年,對雙邊關係有著特殊意義。在過去的55年裡,坦中兩國在許多領域展開務實合作。兩國不僅有共同利益,而且在共同關注的領域也展開了廣泛的對話交流。

自建交以來,坦中兩國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通過中非合作論壇,中國提出多項舉措促進中非合作,坦尚尼亞是主要受益者之一。坦尚尼亞是中非產能合作的示範國家。中國在坦尚尼亞的投資規模持續擴大,雙邊貿易規模不斷增長。我認為,未來兩國合作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去年以來,坦中雙邊貿易有了顯著提升。坦尚尼亞參加了在上海舉辦的。進博會為推廣坦尚尼亞產品提供了機會。

我認為,兩國間的貿易還有提升空間。坦尚尼亞出口以農產品為主,但向中國市場出口的農產品規模卻很小,主要是因為坦尚尼亞生產能力不足,無法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我們希望坦尚尼亞能向中國出口更多的咖啡、腰果、茶和芝麻等農產品,也希望為大豆等農產品開闢中國市場。

這是中國獨創的一項全球性倡議,是中國為世界做出的貢獻。

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以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更重要的是,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世界各地不斷湧現出新的合作項目。

近來,世界經濟形勢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挑戰,貿易摩擦加劇,全球經濟不穩定因素上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需要共同應對並妥善解決這些新問題、新困難和新挑戰。

坦尚尼亞期待,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與中國一道回顧已經取得的成就並展望未來。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非常成功。非洲國家領導人出席會議,暢所欲言。北京峰會確定了中非合作「八大行動」。我希望,所有非洲國家都認真研究「八大行動」及其帶來的機遇,確定哪些措施與本國國情、需求和政策的相關性更高。

就坦尚尼亞而言,我們非常歡迎這些新舉措。我們希望利用這些機會提升坦尚尼亞的實力,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國投資,充分利用這些投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當然也包括工業園區建設項目。中國決定擴大進口非洲商品特別是非資源類產品,坦尚尼亞希望藉此機會增加對中國出口,開拓更多的市場。

這顯然是一種「歐洲中心論」。非洲國家的債務大多源於曾經長期殖民非洲的西方國家。中國正加大對非洲的投資,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為非洲提供的幫助顯著改善了非洲人民的生活水平。

至於債務問題,請問誰能不借錢就會發展呢?世界上債務負擔最重的國家並不是非洲國家。實際上,那些富國之所以負債纍纍,正是因為這些國家要通過借貸來開展項目、實施計劃,以此最終達到發展本國經濟、改善本國人民生活的目的。

總而言之,散布上述不實之辭或謠言的人,主要是擔心非洲的快速發展會對他們的國家構成挑戰,擔心中國在非洲具有更大的影響力。然而,正是這些聲稱非洲處於危險之中的國家卻不斷擴大與中國的貿易規模,積極吸引中國投資,從中國貸款以及向中國出售債券。這些西方國家能從中國的快速發展中獲利,為什麼非洲國家不可以呢?

(出品人:田舒斌 監製:郭奔勝 劉加文 策劃:夏小鵬 徐倩 劉丹 林雪 統籌:李小雨 畢秋蘭 劉小軍 編輯:張茵 李夏)

相關焦點

  • 專訪|坦尚尼亞駐華大使:未來5年吸引10萬中國人赴坦旅遊
    編者按:6月27日,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即將在長沙拉開帷幕,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搭建了新平臺、打開了新窗口。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世界上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對於新的創舉,雙方均抱有較高期待。
  • 大使說丨坦尚尼亞駐華大使:希望更多湖南人來坦尚尼亞遊玩
    「希望更多湖南人來坦尚尼亞遊玩」 ——專訪坦尚尼亞駐華大使姆貝爾瓦·凱魯基 近日,坦尚尼亞駐華大使姆貝爾瓦·凱魯基在北京接受湖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旅遊,是我們這次在中非經貿博覽會上,最想推介給湖南的坦尚尼亞『特產』。」 走入坦尚尼亞駐華大使館,關於野生動物的油畫隨處可見,大草原上怒吼的獅子、行走在灌木叢中的大象、姿態優雅的黑斑羚……無一不體現出這個東非國家的狂野和生命力。 採訪中,姆貝爾瓦·凱魯基難掩對坦尚尼亞豐富旅遊資源的自豪之情。
  • 專訪白俄羅斯駐華大使:改革開放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的認知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黃思路 霍豔 吳長虹)「改革開放的成功,不僅改變了中國人民的生活,也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的認知。」日前,白俄羅斯駐華大使魯德基裡爾在中國兩會召開期間就中國的扶貧成就、「一帶一路」倡議、中白雙邊關係等話題接受了新華網專訪。以下是專訪主要內容:在中國兩會召開期間,白俄羅斯駐華大使魯德基裡爾接受新華網專訪。
  • 專訪丨加納駐華大使:我們正在做中國過去40年所做的事
    編者按:第一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即將(6月27日)在長沙拉開帷幕,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搭建了新平臺、打開了新窗口。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世界上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對於新的創舉,雙方均抱有較高期待。
  • 【大使看中國】墨西哥駐華大使貝爾納爾:比心中國科技 點讚中國扶貧
    墨西哥駐華大使貝爾納爾近日就兩國經貿合作、交流往來、「一帶一路」等話題接受了央視網記者專訪。他表示,對中國在十九大召開後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希望兩國作為互補的朋友,未來的關係要超越戰略夥伴,成為雙方各自「至關重要的夥伴」。
  • 阿聯駐華大使:共建一帶一路 實現中阿共同繁榮
    阿聯駐華大使阿里·扎希裡 人民網北京12月2日電 在阿聯國慶49周年之際,阿聯駐華大使阿里·扎希裡向人民網發來專稿《成果可喜,未來可期》,總結了中阿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來所取得的成果,並對中阿共建一帶一路
  • 蒙古國駐華大使:「一帶一路」將為沿線國家提供新機遇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烏日含、桑德格、白永光):「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開,目前已有包括蒙古國總理額爾登巴特在內的28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確認與會。日前,蒙古國駐華大使岡呼雅格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表示,非常期待此次盛會。他說,「一帶一路」將為沿線國家提供新的合作機遇。
  • 波蘭駐華大使接受本端記者專訪,祝願所有「一帶一路」參與者獲得...
    賽熙軍大使為北京日報客戶端讀者寫下寄語:「一帶一路」連接起了各國和各國人民。我祝願所有「一帶一路」的參與者都能從這項事業中獲得好運和實惠。波蘭被稱為「歐洲的門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波蘭在「一帶一路」倡議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 委內瑞拉駐華大使:相信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委內瑞拉能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12月5日,委內瑞拉駐華大使菲利克斯·普拉森西亞·岡薩雷斯在委內瑞拉駐華大使館舉辦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委內瑞拉作為亞投行的成員國之一,將是中國最好的合作夥伴之一,並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 蒙古國駐華大使積極評價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貢獻
    原標題:蒙古國駐華大使積極評價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貢獻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烏日含):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紀念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蘇蒙聯軍烈士,中、蒙、俄三國代表近日赴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共同向蘇蒙聯軍烈士陵園敬獻花圈。
  • 巴西駐華大使:我痴迷中國,是北京烤鴨店的常客
    從1974年到2019年,作為東西半球兩大發展中國家,中國與巴西的交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雙邊關係的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兩國貿易額從最初的千萬美元到如今突破了千億美元大關,如今,中國有40多所高校開設葡語專業,巴西也有十餘所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中國的《論語》也被翻譯成了葡語在巴西出版發行。日前,巴西駐華大使保羅·瓦萊就中巴關係等問題接受了人民網的專訪。
  • 專訪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中國70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非凡成就
    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黃思路 吳長虹 霍豔)「在過去70年,中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非凡成就。我們相信,中國經濟能在世界經濟動蕩背景下保持穩定發展,擁有廣闊的發展潛力。」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目前在中國兩會召開期間接受新華網獨家專訪時這樣說。 以下是專訪的主要內容:哈薩克斯坦駐華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
  • 主持人劉美希的前沿經濟速遞 深度對話經濟學家與各國駐華大使
    高端訪談節目主持人不僅傳播中國聲音,傳播中國故事,並深度解析最前沿的經濟局面,對話專業的經濟學家與各國駐華大使。劉美希是一位有經濟獨到見解的主持人,通過獨特視角幫助國內多家企業對接並開拓國際市場,2019年受武漢市政府的邀請,擔任武漢市招商大使,一起助力武漢經濟;2020年攜手央視團隊創辦了《做客大使館》高端政要人物訪談,專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駐華大使以及其他政要人物,通過該節目的視角傳播中國文化,為世界各國與中國搭建起一個文化的友誼橋梁,真正踐行了「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 專訪烏拉圭駐華大使盧格裡斯:烏拉圭是一顆亟待中國朋友發現的明珠
    近日,環球網記者走進烏拉圭駐華大使館,對話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裡斯,聽他講述自己的中國情緣和烏拉圭充滿魅力的風土人情。「住在北京意味著感悟過去,體驗當下,享受未來」走進烏拉圭駐華大使官邸,客廳裡擺滿了各式中國風藏品和烏拉圭藝術品:少數民族銀飾,兵馬俑,青銅器,瓷器應有盡有。
  • 印尼駐華大使:再建10個峇里島 歡迎中國投資和遊客
    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接受本報專訪再建「10個峇里島」 歡迎中國投資和遊客衷心希望「一帶一路」倡議能夠為區域發展特別是參與國和世界經濟作出積極貢獻。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周浩黎頡亞珍 楊志燁在歷史上,印度尼西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集散和中轉樞紐;如今,印尼是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 紅網專訪丨加納駐華大使:把最好的可可帶到中國的夢想終於成真
    8月18日,加納駐華大使愛德華·博阿滕在湖南-非洲三國貿易合作推介會上發言。紅網時刻記者 楊斌 陳奧男 攝影 李長宏 張必聞 長沙報導Long live Ghana(加納萬歲),Long live China(中國萬歲)。Long live Ghana – China relations(加中關係萬歲)!
  • 外眼看中國·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見證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輝煌...
    ,說這是我國駐華未來的大使。  傑尼索夫形容這次當大使是「少小離家老大回」,從1973年第一次來華做翻譯,到正式出任駐華大使,傑尼索夫成為中國發展的見證者。他認為,近年來中國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大幅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讓許多中國人脫離貧困,走向小康。
  • 義大利駐華大使為北京日報題寫寄語
    義大利駐華大使方瀾意是在2020年1月2日抵京上任的。「我的大使任期開始於一個嚴重的危機時期,但我見證了我們兩國之間強有力的合作。」辭舊迎新之際,方瀾意接受了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的專訪。他表示,意中兩國在抗疫、「一帶一路」、文化旅遊等領域廣泛開展合作,未來幾年合作還將進一步加強。擔任駐華大使一年間,北京的獨特魅力使他深受感染。
  • 59歲候任日駐華大使用流利中文接受鳳凰專訪 曾駐中國多年
    候任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此前在日本東京接受了鳳凰衛視獨家專訪。他表示,中日兩國加強首腦對話最為重要。日本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日將非常有意義。他也表示,作為新的駐華大使,任重而道遠,中日關係不應該受到外部因素左右。
  • 蒙古國駐華大使:期待李克強總理訪蒙推進兩國經貿合作關係
    原標題:蒙古國駐華大使:期待李克強總理訪蒙推進兩國經貿合作關係國際在線消息(記者烏日含、桑德格、白永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7月8日宣布,應蒙古國總理扎爾格勒圖勒嘎·額爾登巴特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於7月13日至14日對蒙古國進行正式訪問。同時,應蒙古國總統查希亞·額勒貝格道爾吉邀請,李克強總理將於7月15日至16日出席在烏蘭巴託舉行的第十一屆亞歐首腦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