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世界三七之鄉——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成就展」。此次成就展以「世界三七之鄉·神奇美麗文山」為主題,展覽時間為3月21日 至26日。展覽期間,觀眾每天將欣賞到充滿文山風情的壯族坡芽情歌演唱、苗族蘆笙演奏,還可親眼目睹獨具特色的民族服飾、刺繡、銀器、紙傘、版畫現場製作,感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據了解,展覽分為序廳、正廳、東廳、西廳四個展區。序廳設置主要體現文山州綠水青山為元素的圖片和民族特色的主體造型;正廳為主展廳,主要展示文山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成就,分核心精神牆、親切關懷、老山精神、西疇精神、文山三七、歷史長河、輝煌60年、新時代新文山8個板塊;東廳以文山三七為主的特色農業產品和文化產業創意產品展示;西廳為民族文化旅遊展區,重點展示文山州5項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及省級非遺保護項目以及獨具魅力的地域文化和旅遊精品線路推介。主要以圖片、文字為主,實物為輔,共設計製作展板212塊,運用了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突出展示文山州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此外展廳內還將開展「天天有活動」——贈送民族特色文化宣傳品和旅遊景區門票等活動。
文山州委副書記、州長張秀蘭出席活動並致辭說,60年來,文山州基礎設施全面改善,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強,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升。構建了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醫療救助等8類社會救助制度體系,臨時救助實現常態化。2017年,全州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文化體育娛樂、居民和其他服務、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等直接與民生相關的投入達到116.億元,年均增長16.9%;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09年以來全州累計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9.83萬人次,2012年以來累計增加城鎮就業9.33萬人;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社會保障體系日趨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參保人數達632.23萬人次;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局,堅持黨政「一把手」工作責任制,共派出431支駐村工作隊、2085名扶貧幹部、394名第一書記駐村開展工作,實現脫貧攻堅責任和掛鈎幫扶工作全覆蓋,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全州累計實現37.51萬人口脫貧。
(見習編輯:於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