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涉及到兒童教育,除了皮亞傑,家長們一定會想到瑪利亞·蒙特梭利這個名字。
作為義大利第一位女醫生博士、著名的幼兒教育家,蒙特梭利不僅研究出了兒童的31個敏感期,還創辦了獨特的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當時是為了幫助學習上有障礙的孩子,沒想到對普通的孩子也有非常明顯的幫助。
近百年來,蒙特梭利教育別越來越多人熟知,從義大利、英國、美國到後來風靡全球180個國家,被教育家們極度推崇。
世界諸多頂級人才都接受過蒙特梭利教育。
比如: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美國第42任總統比爾柯林頓一家、《百年孤獨》作者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英國王室成員威廉王子和哈裡王子,威廉王子為喬治小王子也選擇了蒙氏幼兒園。接受過蒙特梭利教育的成功人士數不勝數。從王室權貴、藝術家、大型公司創始人到演員、諾貝爾獎獲得者,社會各個領域都能見到接受過蒙特梭利教育的成功人士。
很多偉人不僅自己接受蒙氏教育,還把子女送到蒙氏幼兒園。
因此,蒙特梭利教育也被愛因斯坦稱為「成功人士的搖籃。」
蒙特梭利教育有何厲害之處?
蒙特梭利佳教育的核心理念:為孩子為中心。
蒙特梭利認為,想要一個孩子的學習穩步成長的話,那麼一定要以孩子為主體。也就是說課程的設計、學習都要以孩子學習的方式、興趣來決定。
老師的工作就是觀察,輔助每一個孩子。
老師需要觀察每一個孩子的性格、擅長的方向、適合什麼樣的學習方式以及孩子的興趣,選擇適當的方式對孩子引導。當孩子在一個區域集中的時間過長時,老師會鼓勵孩子到別的區域學習其他的內容。
也正是如此,接受過蒙氏教育的孩子專注力都很強。
雖然教育部規定幼兒園不能小學化,不能在幼兒園階段教授小學的知識,但在大多數老師和家長的觀念中,孩子的學習依然以學習知識為主,其實本質上還是以老師為中心。
蒙特梭利教育與眾不同的地方,以提升孩子學習能力為主,秉承著「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
蒙特梭利教育以遊戲為主要方式
蒙特梭利理念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培養孩子個人優勢和興趣。
在蒙氏幼兒園中,經常能看到3歲和5歲的孩子混在一起。蒙氏教育認為打破年齡的限制,對孩子的學習反而更有幫助,也便於年齡小的孩子提升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的教具也與眾不同,相比普通幼兒園的紙張,蒙特梭利教育的教具多是益智玩具。給孩子一個合適的環境,孩子會通過這些教具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學習知識。
在玩中提升孩子的能力和認知,也順應了孩子出生以來的學習方式。
多項研究證實,每天玩遊戲的孩子他們的前額皮質的體積更大,要比普通孩子更聰明。接受過蒙特梭利教育的孩子頭腦也更靈活。
所以,我推薦《蒙特梭利教育》兒童早教遊戲書,以遊戲的方式為主,提升兒童的數學能力、感官能力、語言能力、數學能力、生活能力、左右腦開發等8種重要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與哈佛教授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有異曲同工之處,都以發現孩子的天賦為主。從8個方面發現孩子的天賦後著重培養,而不是單純地向孩子傳授知識。
蒙特梭利遊戲也是以兒童的思維特徵為基礎。
在遊戲的設計上遵循孩子的學習方式,遊戲的難易程度不同,在每個遊戲的右上角都有相應的標準。在遊戲下方有提示和拓展,提醒孩子應該怎麼玩,這些遊戲可以應用到生活中的哪些部分,而不只是讓孩子玩遊戲。
如果你家孩子處於3-6歲,建議家長試試《蒙特梭利教育》。
我是小青媽媽母嬰培訓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希望我的一點經驗和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能更好地成長!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