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日訊,9月16日,有網友發布網帖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對話達·文西」特展上介紹達·文西生平年表的英文翻譯存在10處錯誤。9月18日下午,記者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看到,網友指出的英文翻譯錯誤都得到了改正。
「晚餐」的英文詞彙實為supper,該翻譯中少了一個字母「p」。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鄒欣表示,出現這樣的錯誤是因為沒有對英文翻譯進行校對,9月17日博物館閉館後,就對有錯誤的英文翻譯做出了修改。據介紹,博物館已向發帖的網友發出邀請,將授予其榮譽會員稱號。
這位網友表示,9月15日,他前往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參觀「對話達·文西」特展。在參觀中,發現介紹達·文西47歲的經歷時,其中文介紹為「47歲。離開米蘭。」展板上對應的英文翻譯是「47 years old He leaved from Milan.」但在英文中,leaved指的是「有葉子的」,而表達「過去離開」的英文單詞應為left。此外,該網友認為「47 years old He leaved from Milan.」中間應該有標點,來將47歲和離開米蘭區分開。該網友發現,在這個介紹達·文西生平的年表上,英文錯誤不止一處:關於達·文西46歲的經歷,展覽介紹說:「46歲。完成《最後的晚餐》」,其對應的英文翻譯是「46 years old. The Last super was finished.」而super一詞在英文中的意思是「超級的」,「晚餐」的英文詞彙實為supper,該翻譯中少了一個字母「p」。
在關於達·文西51歲的展板中,中文介紹稱「(達·文西)接受佛羅倫斯政府委託創作《安奇亞裡戰役》。」其英文翻譯為「Hereceivedthe commit of Battle of Anghiari.」該網友稱,Hereceivedthe應該是三個單詞,即He received the,而展板上的英文翻譯將這三個單詞連在了一起。
9月18日下午,記者來到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在「對話達·文西」展廳裡,記者看到,此前網友提出的多處英文翻譯錯誤已被修改,如《最後的晚餐》翻譯中,「super」被改回了晚餐的正確單詞「supper」。
《最後的晚餐》翻譯中,「super」被改回了晚餐的正確單詞「supper」。
9月17日,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官網發布了一篇名為《開館一周,致謝每一位參觀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觀眾》的文章。在文章中,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表示,注意到有觀眾發帖指出達·文西年表英文翻譯中存在錯誤的問題,博物館隨即對照檢查、抓緊整改,將於17日閉館後完成該部分文字的替換。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鄒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9月16日晚,博物館方面就看到了網友的意見,「大家認識到該展板英文翻譯確實存在多處錯誤,當天我們就安排好,儘快將錯誤改正。」
據她介紹,9月17日博物館閉館後,3名工作人員連同展覽的負責人一共4人,用指甲將錯誤的英文翻譯摳下來,再用工具將修改好的文字粘上去,整個過程持續了大約3個半小時。
鄒欣告訴記者,之所以出現嚴重的翻譯錯誤,是因為博物館漏掉了校對環節。她表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於9月10日開館,由於一些原因,「對話達·文西」特展的展品到9月4日才抵達北京,在展出上有些倉促,博物館的翻譯人員翻譯後沒有進行校對就開展,導致出現了諸多翻譯錯誤。
鄒欣稱,博物館在發現錯誤後,對整個展館的英文翻譯都做了重新校對的工作,並對每個展品的翻譯做了考證。
在網友提出的問題中,有一個是針對義大利著名畫家、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名作《大衛》的翻譯,此前館內的英文介紹中將《大衛》翻譯為Davide,但網友認為《大衛》的英文應該是David。對此,鄒欣說,他們在修改錯誤時也注意到了這條留言,為此特別找到博物館一位懂得義大利語的同事諮詢。「這個同事說,大衛作為名字,義大利語是Davide,但是提到米開朗基羅的這個雕塑,義大利人也說David。我們還特意檢索了收藏這個雕塑的佛羅倫斯美術館的義大利語介紹,上面提到這個雕塑也是用的David。」
鄒欣表示,目前博物館副館長杜鵬飛已經向發帖的網友發出邀請,希望他再次前來參觀,並將贈予其榮譽會員稱號,而該網友也已表示將會再來參觀。
據了解,目前博物館已和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等機構達成合作,將邀請這些專業機構協助博物館今後的英文翻譯工作。
原標題:清華一博物館被指現多處英文錯誤 稱校對缺失致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