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看病難?聽聽這三家三甲大醫院怎麼說

2020-12-25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就委屬醫院「十三五」時期改革發展成效情況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來自北京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的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各家醫院破解群眾看病難的好辦法。

北京醫院:急危重症患者先入院後辦手續

會上,北京醫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奚桓介紹,為提高服務效率,北京醫院重點推進了多項工作,其中,日間手術的病種不斷擴大,建立了完整的日間手術入院、手術、復甦、離院等全過程的閉環管理。同時,實行了錯峰辦理住院手續,也改進了過去集中到住院處辦理住院手續的方式,利用現代信息化的手段,在每個病區都建立了獨立的信息,可以跟患者進行聯繫,並通過病區的動態管理,來調整患者入院的時間點,方便了患者入院就醫。

另外,針對急診的危重症患者優先安排住院,對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實行綠色通道,建立先入院後辦手續的綠色通道。在急診的收費窗口,專門設一個有專門標識、且不排隊的綠色通道窗口。當有需要走綠色通道的患者時,既可以快速辦理相關手續,也不用跟其他不太緊急的患者同時等候、排隊,也大大提高了診療效率和急救救治能力。

此外,作為以老年醫學為重點的綜合性三級醫院,北京醫院的住院患者中,老年人的比例比較高,已超過了50%。奚桓透露,北京醫院為80歲老年患者設置優先就診程序,叫號系統會將其優先排在前面,縮短等候時間。

中日友好醫院:在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其實所謂『看病難』,主要還是群眾要享受優質的醫療資源,這也是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宋樹立表示,要想解決「看病難」的問題,其實分級診療是一個最主要的手段。通過分級診療首先是實現區域分開,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要到北上廣這些發達地區來看,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

在建立國家醫療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方面,她表示,中日友好醫院是國家呼吸醫學中心,12月22日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廣州)也已經掛牌。通過在不同的區域打造國家級醫療中心,再通過區域醫療中心,形成每一個區域都有優質的醫療資源。

「要做到上下分開,以病種為抓手,做到上下分開,讓醫療資源能夠正常的順向流動。」宋樹立稱,中日友好醫院建立了28個專科醫聯體,通過雙向協作,建立順暢、優化的轉診機制,努力的實現醫聯體內的群眾「小病在社區、大病去醫院、康復回社區」,有一個合理的診療格局。

此外,中日友好醫院還推行了「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在通過線上診斷,提高基層診斷水平,指導基層開展治療。「不管是在祖國的哪一個角落,通過網際網路,一線可以連萬裡,為群眾提供好服務。」宋樹立說。

北京協和醫院:推出三位一體門診服務模式

在「十三五」期間,北京協和醫院平均日門診量達到1.3萬人次,其中外地患者達到六成。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韓丁表示,「一號難求」一方面體現了患者的信任,也對醫院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韓丁表示,在常態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過程中,北京協和醫院推出「線下門診、線上諮詢、熱線電話」三位一體的門診服務模式,達到分流患者、減少聚集的目的。在保障患者安全和醫療質量的前提下,通過數位化轉型改變患者的就醫模式,不斷探索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5G等技術在醫療場景的應用,讓技術服務臨床、讓百姓享受便捷。

為解決「看病難」問題,醫院還深挖潛力、科學排班、增加號源,通過績效考核指揮棒讓更多的專家出門診,同時開設夜間門診、周末門診。同時,醫院還多措並舉,通過各種政策傾斜提高輔助科室積極性,有效縮短輔助檢查的預約和出報告時間,包括採取智能藥櫃、一站式繳費,繳費取藥時間大大減少。

同時,醫院還保留了多個老年窗口,增設老年志願者崗位,引領老人不會因為「數字壁壘」產生就醫難題。在預約掛號、分時段就診、機器人導診、自助繳費、集中檢查預約、藥品配送到家等診療環節,想方設法優化流程,讓群眾看病感到更便捷、更溫馨。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劉歡

編輯 曾佳佳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重慶再添3家三甲醫院!緩解當地「看病難」問題
    報導上寫道,重慶市巴南區人民醫院和合川區人民醫院還有捷爾醫院(重慶醫科大附屬三院)都通過了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驗收評審,這對於重慶人來說實在是個好消息了。這些年來,重慶十分重視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重慶的常住人口有3124.32萬人,外來常住人口167.69萬人。
  • 看病難?看病煩?看病貴?上海市級醫院出招來破解!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市民百姓關切的民生難題。一到夏天,暑假就診高峰期外加夏季部分疾病多發,市民前往就診頗多無奈。「健康為民,從細節出發,為患者著想,找尋應對之策,努力讓患者就醫感受更方便、順心、滿意,就診秩序更合理、便捷、有序,著力從源頭上破解市民看病『頑疾』,提升獲得感。」申康醫院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王興鵬說。
  • 武漢新增一座三甲醫院,床位達到1000張,百姓緩解「看病難」問題
    時代一直在變化,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快,人口也增多了不少,城市內的常住人口也包括了外來人口,尤其是一線城市外來人口特別多,農村出現了「空村」,城市的資源變得緊張,交通變得擁堵,尤其是城市看病難,出現了「一床難求」的困擾,不少城市也在建設醫院,有些醫院還會擴建,保障市民的生活質量。
  • 大連「開掛了」,或新增一座三甲醫院,當地人看病不再「困難」!
    測量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醫療資源的發展程度如何,再加上比較,最終需要知道這個城市是什麼樣的。 大連,大家應該都很清楚。 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海濱城市。 大連「開掛了」,或新增一座三甲醫院,當地人看病不再「困難」!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的第三醫院。
  • 先預約再就診,各大醫院看病究竟難不難?
    2020年4月17日,微博大V「藍莓醫生」——知名醫師周文勝在社交平臺表示,疫情後「報復性」看病成為事實。而這一看法也得到了不少網友認可,大家紛紛曬出了自己預約就診的截圖。某三甲醫院驗血室門前排起長隊各大醫院迎來就診高峰隨著國內疫情向好向穩,各地醫院門診逐步恢復正常。
  • 一份頂級三甲醫院看病又快又好攻略,建議收藏
    眾所周知,去頂級三甲醫院看病是一場考驗。人山人海的醫院裡,排隊、掛號、問診、檢查、取藥,都是對你耐力、體力和智力的考驗。擁擠的人群、冷漠的醫生、三分鐘的對話,讓很多人對看病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打心眼裡認為看病難、看病貴。雖然國家目前在大力推進醫改,推廣分級診療。但基於中國老百姓對於三甲醫院的盲目追捧,在這些頂級三甲醫院看病的體驗暫時看不到改善的希望。
  • 梁益建:讓老百姓看病不再難
    他將如何履職,帶來了怎樣的建議呢?下面頭條君就帶大家一起聽聽他的心聲。他說,成都由三甲醫院牽頭組建婦兒醫聯體,在東、南、西、北四個區域建設產科兒科急救中心。這種統一協調全市醫療資源,暢通綠色救治通道的做法,說明了成都在醫療,在專家保證、設備保證等方面的管理上,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
  • 上海一座三甲醫院迎來新院區,投資11.4億,將邁出「看病難」困境
    上海是經濟中心城市,吸引著太多的人前來,隨著上海的人口增加,上海對市民的生活保障一直投入很大,我們可以看到上海的公園,院校,還有醫院的數量比較多,這些基本的設施能夠滿足著市民的基本需求,上海對醫療這塊一直很重視,小編得到一個消息,上海有一座三甲醫院將要建設新院區了,一起看看吧。
  • 黃陂新人民醫院如何建設?南部新增加的三所醫院都是三甲嗎?
    4所醫院裡,2所已開工,2所還在規劃中,如果真的都能落地,黃陂的醫療水平將邁上一個新臺階,加上武漢市計劃今年底統籌新城區和主城區的醫療保險(郊區人民去漢口看病也可以報銷了),相信2-5年後,黃陂中南部會基本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黃陂看病難,主要是老百姓希望黃陂的醫療水平更高)
  • 雲南多家三甲醫院可在「雲南發布」預約掛號
    雲南多家三甲醫院可在「雲南發布」預約掛號 2020-04-21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一醫院將面臨擴建,有望晉升「三甲」,將緩解「看病難」現象
    特別是醫療資源緊缺的問題會嚴重的造成基層群眾看病難、就醫難的問題,若是隨著這些問題逐漸惡化下去,將會成為城市在自身發展上的一大難題。再加上近幾年來農村的大多數人都開始嚮往城市當中生活,基本上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會選擇在城市當中尋求就業機遇。
  • 江蘇「真捨得花錢」,一市將耗5億擴建三甲醫院,未來看病不再難
    江蘇「真捨得花錢」,一市將耗5億擴建三甲醫院,未來看病不再難!比如,在我們大家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有相關的醫療資源和教育資源。 其中,教育資源自不必說,無論是自己還是家裡的後輩,都關注這一方面,大家希望去教育能力強的學校,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簡單。
  • 臨沂三甲醫院是哪幾家 臨沂市三甲醫院名單
    醫院等級劃分裡面,最高的是三甲醫院,無論是醫療服務、醫療質量還是技術水平效率等,都非常有保障,那麼在咱們臨沂有哪些三甲醫院呢?   臨沂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醫院簡介:山東省臨沂市人民醫院的前身是美國教會醫院,始建於1891年。
  • 西安新增一座三甲醫院,設置1500張床位,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
    2020年肆虐的疫情是很多地方院都意識到醫療資源配置的不足,為了補齊這個短板,今年有好多醫院都進行擴建或者是改建。各城市都為了補齊自身「短板」而努力。今天小編介紹的這所新三甲醫院,就位於陝西西安市這座歷史古都中,目的是為了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 「等到停車位,預約就診的時間過了」,海口多家三甲醫院停車難
    對此,海口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工作人員回應健康時報記者,長期以來,老城區的醫院基礎建設的重點是門診大樓、住院部大樓、辦公大樓等,醫院停車系統規劃落後,近兩三年私家車增長迅猛,讓停車位的供需矛盾在醫院顯得尤為突出。 健康時報記者摸排發現,在海口市城區,海口市人民醫院、海口市婦幼保健院等多家大型三甲醫院,醫院停車難已成常態。
  • 大醫院紛紛取消內科門診!還讓不讓人好好看病了?
    要解決看病難,就是要優質醫療資源有序有效下沉,實現首診在基層。未來的就醫肯定是這樣:大病重病,首診基層後直接送到大醫院。而一般般的常見疾病,佔了90%就醫人數的小病輕病被首先導流在基層就醫。二甲、乃至三甲大醫院人滿為患的情況有望減輕,患者和醫院實現了有效、節約的對接配置。
  • 佛山一座三甲醫院在建新院區,佔地120畝,將緩解「看病難」問題
    佛山一座三甲醫院在建新院區,佔地120畝,將緩解「看病難」問題佛山是廣東省的地級市,位於廣東省中部。佛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被稱為陶藝的故鄉、武術的故鄉、粵劇的故鄉,是粵劇的發祥地。由於經濟發展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佛山發展,對一些設施的需求不斷增加,比如醫療設施,出現了就醫難的狀況。醫院,每天都有許多人在現有的醫療資源和醫療設施不能滿足的需求,佛山經濟發展的重視,因此多是醫院的建設,醫院新建和現有模區建設,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希望我院難的情況,其次是介紹模區佛山醫院正在建設一個。這個醫院是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現在正在建設新的園區。
  • 廣西將新添一三甲醫院,斥巨資建設,有望緩解「看病難」問題
    近幾年來,各省市地區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進程都沒有落下來,而且很多地區還新添加了很多頂級醫院,而還有些地區目前還沒有一所頂級醫院,所以三甲醫院的建設就成為了當地的當務之急。而廣西有個地區將新添一三甲醫院,斥巨資建設,有望緩解當地老百姓「看病難」問題。
  • 千餘個基層市、縣無三甲醫院,基層醫療難題如何化解?
    根據寧夏政府官網數據,目前寧夏有18個市縣,而記者統計發現,有三甲醫院的為銀川、吳忠、中衛三個市、縣有三甲醫院,且主要集中在銀川,有10家。此外,西藏的三甲醫院也主要都集中在西寧市。據廣東省湛江市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屬於廣東省湛江市轄縣,本地醫院共有四家,分別是徐聞縣人民醫院、徐聞縣第二人民醫院、徐聞縣中醫院,徐聞縣婦幼保健院。其中最大的醫院徐聞縣人民醫院是國家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小病到省,大病北上廣」是市、縣百姓看病難的寫照。
  • 昆明嬰吉麗婦產醫院邀請5家三甲公立醫院共同舉辦大型義診活動
    昆明女性找專家看病再也不費事兒了!5月1日-3日,昆明嬰吉麗婦產醫院邀請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昆華醫院)、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紅會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雲大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工人醫院)、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五家三甲公立醫院共同開展「關注高危孕產婦,關注婦科微創手術」主題的大型義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