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餘個基層市、縣無三甲醫院,基層醫療難題如何化解?

2021-01-11 健康時報客戶端

(健康時報記者 徐婷婷 實習記者邱越 譚琪欣)健康時報記者根據各地衛健委、醫院官網不完全統計發現,目前千餘個縣或縣級市沒有三甲醫院。

根據國家分級診療制度,要推動實現「大病不出縣」,90%的治療控制在縣域內診治。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候任主委、四川省腫瘤醫院院長林桐榆認為,醫療資源不均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下不去、留不住」。需要當地政府出臺一些具體的政策去大力支持、扶持基層的醫療和人才。

湛江市徐聞縣人民醫院是當地最大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 受訪者供圖

二甲醫院成多個基層地區最大醫院

「都安縣沒有三甲醫院。都安縣的患者如果得了腫瘤疾病,家庭條件不好的就只能先去廣西河池市人民醫院,條件好的就上北上廣。當地縣級很難滿足就醫需求,市級三甲醫院加床放走廊是家常便飯,可以說是一床難求」。廣西河池都安縣一名村醫韋大夫告訴記者,目前整個河池市僅有兩家三甲醫院:分別是廣西河池市人民醫院和宜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記者根據各地衛健委、醫院官網不完全統計發現,目前中國大陸地區有約1500家三甲醫院。超過70家的主要有山東、北京、廣東、遼寧、浙江、湖北、河南地區。而寧夏、青海、西藏等地則相對較少,分別為12家、10家、6家。

根據寧夏政府官網數據,目前寧夏有18個市縣,而記者統計發現,有三甲醫院的為銀川、吳忠、中衛三個市、縣有三甲醫院,且主要集中在銀川,有10家。此外,西藏的三甲醫院也主要都集中在西寧市。

孝感市中心醫院是孝感市唯一一家三甲醫院 受訪者供圖

湖北省孝感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原相關負責人指出,「在湖北,很多縣裡沒有三甲醫院,一般的地級市也只有一家三甲醫院,比如常住人口達460萬的孝感市也只有一所三甲醫院,而且從醫生到設備都達不到一流的水平」。

即便是在擁有140餘家三甲醫院的廣東,到了縣級,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也沒有三甲醫院。據廣東省湛江市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屬於廣東省湛江市轄縣,本地醫院共有四家,分別是徐聞縣人民醫院、徐聞縣第二人民醫院、徐聞縣中醫院,徐聞縣婦幼保健院。其中最大的醫院徐聞縣人民醫院是國家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

「小病到省,大病北上廣」是市、縣百姓看病難的寫照。江西省衛生健康委為此曾邀請縣市衛健委到南昌各大醫院調研,結果發現這些醫院的病房、門診等,到處能看到縣市級患者的身影。

為什麼很多基層市縣沒有三甲醫院?

「由於基層管理體制不活,財政投入不足,基層醫療發展一度墊底。醫療機構留不住人才,大量患者外出看病,縣級三甲綜合醫院建設方面一直比較滯後。」據江西省一位縣級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透露。

廣東省湛江市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個地區的三級甲等醫院數量是一個地區整體衛生醫療水平的一個量化指標,基層三甲醫院對於滿足當地群眾醫療服務需求,推進分級診療,縮小醫療資源地區差距這些方面都能起很大作用。三甲醫院也是評價醫院綜合實力的一個指標,一家基層醫院能評上三甲就說明它的綜合實力是可以的,在應對突發性事件反應肯定能更迅速,也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區醫院的壓力。」

根據《三級醫院評審標準》,三級醫院評審標準包括了硬體標準和軟體標準,硬體標準包括醫院基礎建設、醫院床位數、科室設立情況、醫護人數等等,軟體標準就是臨床科研能力,師資力量、醫護整體素質等等。

湛江市徐聞縣人民醫院一名外科醫生楊何(化名)告訴記者,徐聞縣人民醫院從前年開始就在申請三甲醫院了,受制於硬體標準,一直都沒通過。硬體標準中,醫護人員數量不達標也是讓人很頭疼的一個問題,一方面基層的醫院吸引不了那些專科醫生過來,另外一方面原因也是基層醫院留不住人才,人才都在往上面的三甲醫院集中。

孝感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原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一是在醫療規劃上,從社會需求和城市規模匹配的層面來考慮,大城市需要更多的三甲醫院來滿足人們的就醫需求;二是最優質的人才天然會向大城市流動,這也必然使得大城市擁有最優勢的科研力量和最前沿的醫療技術;三是只有大城市、大醫院才有相應的能力和財力去配置先進的醫療設備,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大城市與其他城市醫療水平的差距。

基層醫療難題如何化解?

2013年撫州市曾提出再建設一家三甲醫院。當時確定由南昌大學投資建設南昌大學撫州附屬醫院,最終因缺乏資金投入,加之撫州市財政較弱,計劃擱淺。

廣東省湛江市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基層公立醫院都是非營利性醫院,在政府投入不到位的情況下,自身很難有足夠的經濟基礎補足硬體指標,比如科室建設、床位擴充、人才引進等等,而軟體不達標在全國的縣市級醫療機構都是很普遍問題。他舉例說,廣東省2016年提出要建設「衛生強省」以來,財政每年都有投入支持基層醫療機構的基礎建設,但是到了基層,依然沒有全部到位。

廣東省湛江市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建議,一是要從源頭出發,定點培養具有臨床科研能力的人才往醫院投放,第二是從制度框架搭建上制定醫護人員規培的具體細則,並且嚴格落地執行,如縣裡的二級甲等醫院的醫護人員可以安排到市裡的三級甲等醫院進行規培,醫院的領導班子與醫學院校臨床機構展開合作,借力提升醫院自己的臨床科研能力。

楊何告訴記者,很多基層的患者得了大病小病都愛去大城市醫院,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基層就沒有好醫生,而是由於醫院「招牌」不夠響亮,患者對基層醫院也沒有信心,留不住人。

楊何說,「如果我們醫院是三甲醫院,情況就會大不一樣。三甲作為醫院品牌的象徵,一方面能留住很多基層的患者,從而極大地緩解醫院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是可以刺激醫院發展自身的臨床科研能力,增強自身實力」。

相關焦點

  • 知名藥企鼓動員工去基層,變相裁員還是為下沉縣醫院?
    而2019年初,阿斯利康又捲土重來,在20省158市517縣提供大量熱招崗位,短短半年已組建了很多的及縣團隊。 這一通知的出臺,也被業界視為阿斯利康再次吹響進軍基層市場的號角。事實上,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對於健康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導致很多三甲醫院的門診量都處於飽和狀態。
  • 處在「夾心層」的市縣醫院應如何定位
    在分級診療積極推進的當下,廣大市縣醫院承擔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如何在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醫療新模式中找準定位,充分發揮自身醫療資源潛力,向廣大市縣公眾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成為「夾心層」醫院亟須解決的一個問題。在日前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市縣醫院論壇上,多位醫療領域專家學者就此展開了深入探討。
  • 日照莒縣破解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緊缺難題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31日訊 (記者 張敏敏 通訊員 來永娜 吳世文) 針對基層醫療衛生人才緊缺難題,近年來,日照莒縣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引進醫療衛生人才,不斷充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解決基層衛生人才緊缺難題。健全醫共體運行機制聚集人才。
  • 烏魯木齊72家基層醫療機構設立中醫館
    12月3日,患者在天山區鹼泉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市友誼醫院青年路醫院)中醫館藥房取藥。  近年來,烏魯木齊全力推進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建設,初步建立了以烏魯木齊市中醫醫院及綜合醫院中醫科為龍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為樞紐,以村衛生室為網底,社會辦中醫醫療機構為補充的中醫藥服務模式。目前,烏魯木齊92%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7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診療服務。
  • 石家莊實現市、縣、鄉三級診療信息互通共享 320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
    在原有39所市、縣醫院信息共享的基礎上,將320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了互通共享範圍,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200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任務目標。,以信息技術助力破解民生就醫難題。確定2018年實現市辦8所醫院間診療信息互通共享,2019年實現市辦8所醫院和31所縣辦醫院(含中醫院)間診療信息的互通共享,2020年實現市辦8所醫院、31所縣辦醫院(含中醫院)和200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間診療信息互通共享。
  • 縣級三甲醫院和省級三甲醫院能一樣嗎?|行政化|三甲|醫院|縣級|...
    政策背景據了解,2018年8月8日發布的《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原則(2016-2020年)》,對縣辦綜合性醫院要求達到床位規模500張,2018年11月,國家衛健委印發《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500家縣醫院(包括部分貧困縣縣醫院)和500縣中醫醫院分別達到「三級醫院」
  • 三甲醫院開到了縣城,百姓家門口就可看大病!「大病不出縣」,青島...
    12月19日,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平度)正式開診,這是青大附院的第五個院區,結束了平度及周邊多個縣市沒有三級甲等醫院的歷史,區域超過500萬群眾受益。作為山東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市,平度被譽為青島的「後花園」,卻長期缺乏老百姓「家門口」的三甲醫院,其周邊的萊西、即墨、高密、昌邑、萊州等區域也是如此。由於群眾就醫需求迫切,當地甚至興起了「黑班車」產業,以平度為起點,以青島主城區的青大附院為終點,班車朝發夜回。雖然解決了部分群眾的看病難題,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心繫病患 服務基層——記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
    新華社西安5月26日電  題:心繫病患 服務基層——記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鄒餘糧  新華社記者藺娟  一位省城三甲醫院的「大專家」,卻總是在節假日往基層醫院跑,30年來足跡遍布陝西70%以上的縣區,年接診患者近5000人次。
  • 王健生:從博士生導師到縣醫院院長
    他說,夫人同意,女兒高考順利,就更無後顧之憂,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基層健康科普上了。從一開始的他一個人,到現在近六千人的「王健生西北協作組志願者團隊」;從1998年第一站鹹陽市彬縣水口鎮開始,到現在的跑遍了陝西107個縣當中的88個縣。
  • 賦能基層醫療機構,江蘇省成立基層內分泌特色科室
    基層醫療機構作為國家醫療體系中的「守門人」,越來越多的承擔者患病者長期健康管理的職能,如何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自身診療能力,尤其是基層醫療機構面對常見「三病」 (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疾病)的診療能力成為當前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基於此現狀,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與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內分泌科聯合發起了江蘇省基層內分泌特色科室孵化專科聯盟。
  • 湖北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遠城區和市縣延伸
    塗遠超介紹,今年湖北統籌安排抗疫特別國債197.7億元,支持871個縣級及縣以下衛生健康項目建設。重點提升縣級醫院救治能力,輻射帶動縣域內醫療服務能力的整體提升;加強縣級疾控中心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提升疫情及時發現和現場快速處置能力,並分期分批為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化發熱門診。目前,各項目正有序穩步推進。
  • 新鄉一高校與全省基層醫療單位共建「醫教聯盟」,破解基層衛生人才短缺難題
    醫教聯盟成立後,充分發揮聯盟的平臺為媒介作用,將高校優質資源與基層醫療單位實踐相結合;以提升聯盟醫院的科研水平為靶向,創新培養基層醫療應用型人才,擴大縣級醫院影響力;深化高等醫學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河南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
  • 兩位「社區醫院院長」掏心窩:什麼才是基層醫療最大的痛?
    三甲醫院人滿為患,但人群中80%~90%的健康問題可以由以訓練有素的全科醫生為骨幹的社區衛生服務隊伍來解決。這是社區醫院設立的初衷。2019年,廣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量達5378.06萬人次,同比增長5.34%。越來越多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選擇在基層就診。
  • 中國如何打通醫療體制的經絡和堵點
    如今,隨著中國醫療體系改革和惠民醫療的推進,民眾的「痛點」正在一點點被化解。 村民在包頭市固陽縣興順西鎮中心衛生院結算看病費用。(圖片來源:歐洲時報特約記者卞化 攝)推出新招:「醫聯體」和「醫共體」「三級衛生醫療服務模式」和「守門人」制度是歐美國家推行的醫療制度。
  • 從學習英國NHS把脈廣州基層醫療
    推廣臨終關懷服務,使患者在社區養老院和家中都能接受到他們所需的基本醫護服務,減少因「過度醫院化」所花費的醫療衛生開支,也使大醫院的醫療資源用到更有需要的患者身上。理想全科醫生是患者「導航」初級保健中的全科醫生,如何為整個醫療系統「看門」?
  • 溫州三甲醫院要求碩士學歷 大多數本科生望職興嘆
    來自全國的383家用人單位前來招聘,提供7300餘個崗位,吸引5千餘名應屆畢業生求職,平均1人約有1.5個就業機會。截至昨天下午4時許,共有640名應屆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意向或籤約。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三甲醫院的醫師崗位普遍要求碩士以上學歷,這讓不少本科畢業的大學生「犯了愁」。  昨天上午9時30分開始,300多家用人單位早早抵達招聘會現場等候求職學生的應聘。
  • 基層醫院醫生曬工資單:工作17年月薪3000元
    一位三甲醫院的醫生表示,「社會上說的灰色收入並不屬於多數醫生,但他們依然在一線苦幹。」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業現狀。2014年《中國勞動統計年鑑》中,在全國20個行業分類中,衛生社會保障福利業的人員工資位居全國第11位。說他們收入低,便會有人質疑,收紅包、拿回扣,收入低誰相信?說他們收入高,幾乎每個醫護人員都滿是委屈。
  • 基層醫生免費進修 醫療集團助力基層提升
    這是石家莊市第二醫院糖尿病科護士長申瑞霞、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健康教育師嶽書霞在網絡直播間裡,向屏幕另一頭的社區醫療機構學員授課。由石家莊市第二醫院牽頭,新華區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參與組建的石家莊市新華醫療集團,自2019年3月25日成立後,開展了一系列培訓活動,切實提升了基層醫護人員的專業能力。
  • 河南:實現每個省轄市有三甲醫院 每個縣市有二級醫院
    據悉,在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方面,2018年,河南選擇息縣、鄲城等28個縣市進行試點。截至目前,全省已有70個縣市區121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掛牌運行。在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方面,2016年,河南率先啟動兒童、心血管、腦血管、腫瘤、器官移植和中醫骨傷6大國家區域中心創建工作。
  • 安陽市:基層醫療強起來 群眾看病不再貴
    實施10個縣級醫院服務能力提升項目,新增建築面積112829平方米;實施27個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項目,新增建築面積83507平方米。  近年,安陽市堅持「保基本、強基層,補短板、強弱項」原則,持續深化縣域綜合醫改,紮實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全市基層衛生工作實現穩步健康發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作為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的「領頭雁」,全市各縣級醫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在基層就醫,在家門口即可獲得優質的醫療服務,極大降低了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