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中面臨無數的選擇,總是放入拿出,猶豫不決;既會擁有很多,也會失去很多。所以大多數人都在糾結中負重前行。卻不知,斷舍離才是生活的最頂級的活法。
「斷舍離」的學說是日本雜物管理大師山下英子所提出的。斷舍離不僅僅是扔掉東西,更多的是整理自己無用的人生,淨化自己的內心。
曾經有一個日本主婦小松和子堅持「斷舍離」10年時間,現如今已經40歲了,但看起來卻像20歲的少女。這就是斷舍離帶給她的好處。最開始的小松和子是不喜歡整理東西,家裡常常堆積了很多的東西,桌面上凌亂不堪。
房間都是散落的書籍
衣服已經超過500件
還有很多不穿的鞋子
在自己30歲的時候有幸讀到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突然頓悟,認為自己這樣的生活方式不能再繼續下去了。需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後來斷舍離就這樣開始了。在她堅持了10年的斷舍離,她發現:「捨不得的東西越多,失去的東西越多」。
從衣櫃開始整理,把她進行分類收納,重新整理一遍,把不同材質的東西,分類放在不同的位置,很久不穿的毛衣,就果斷扔掉。在衣櫃經過整理後,所有的衣服就變得一目了然,每天早上會節省不少時間在找衣服上。
廚房的整理,廚房分類整理,舊的杯子碗都扔掉,讓廚房看起來非常整潔乾淨。
易碎的碗和玻璃杯放在一處,鍋、鏟等廚具再挑出來。
先把已經打開但是沒有吃完的食物扔掉,以及從來不用的砂鍋,和廚具。已經用了很久的收納袋可以扔掉了。再把剛剛整理好的東西放在收納盒裡,這樣看起來就非常整潔乾淨。
小松和子在斷舍離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性格也慢慢地改變了,不再是之前的依賴型性格。她發現:「不對物品過分執著,就可以過上非常舒適的生活。」如果說,一個作家的世界是在方格中展開,一個畫家的世界是在圖紙上鋪開,那麼一個家庭主婦色生活就藏在自己精心裝扮的家:
灑滿陽光的餐桌上,簡單精緻的碗碟
軟糯的小橘貓,還在陪伴身邊的那個人
這種斷舍離的生活,讓小松和子的心態變得更年輕,看上去整個人也十分明媚。堅持10年斷舍離生活的小松和子告訴我們:簡單的生活是最有詩情畫意的!
如果你現在還在被雜亂煩瑣的生活幹擾著,那就可以讀一讀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它曾使無數內心荒草叢生的人看見新的希望,想必它也一定會讓你發現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我們也可以通過對外物的「斷舍離」,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重拾輕盈自在的人生。
正如山下英子在專訪中說的那樣:從表面上看,斷舍離是一種收納術;但從深層來看,這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很多時候,每一次斷舍離,可能就意味著一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