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對於孕婦來說,是一個比較艱辛而難熬的過程,這其中準媽媽們要經歷一些妊娠病痛的折磨,才能「功德圓滿」。比如:妊娠初期的孕吐,相信很多孕婦都曾遭受過它的折磨,有的孕婦甚至於要靠打葡萄糖水才能安然渡過了;
妊娠中期的腿抽筋,腳腫,水腫等現象,這是最讓孕婦難受的經歷,想想睡覺到半夜突然被抽筋的疼痛所驚醒的感覺,是終生都難以忘懷的。
還有就是因為腳腫,準媽媽們甚至找不到合適的鞋子穿,只好穿準爸的鞋來應付,當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曾後悔過要孩子呢?
其實,孕期腳腫並不是個例,十個孕婦有九個都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如何應對才是明智之選,下面,就讓我們來為你支招孕婦腳腫怎麼辦的上上之策吧!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下孕婦腳腫的原因:
【血容量增多】
懷孕早期,孕婦的血容量會漸漸增多,一直到了懷孕34周左右就會達到一個高峰,之後的孕周一直維持這種水平,直到產後2周才會恢復孕前的水平。而懷孕期間血容量要比懷孕前增加了40%,所以,血容量的增加導致組織間液的增加,因此引起腳腫。
【水腫】
人體內血漿白蛋白是維持血漿滲透壓的主要成分,而懷孕期間血漿滲透壓要比懷孕前低,這就會使得血液中的水分更容易滲透到組織間液中去,從而引起孕婦的下肢出現水腫現象。
【下肢靜脈血流受阻】
孕晚期由於胎兒的不斷成長,子宮也隨著增大,這就加大了骨盆的壓力,從而影響到下肢靜脈血流,引起下肢浮腫。
支招孕婦腳腫怎麼辦?
一、充分休息:
到了孕晚期,不斷增大的子宮壓迫了靜脈血管,使回流心臟的靜脈血液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礙,從而導致水腫的症狀,特別是久站久坐,下肢水腫會更加嚴重。因此,孕婦要注意站立時間長了要適當坐下來休息,坐的時間長了也要換換姿勢,活動一下雙腿。
二、正確的臥躺姿勢:
睡眠時採用左側臥位,可以避免壓迫到下肢靜脈,減少血液回流的阻力。平躺時把腿抬高,可以加速血液回流,讓血液更容易回到心臟,減輕靜脈內壓,能有效地緩解孕期腳腫,同時還可以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
三、適當散步:
散步是一項非常適合準媽媽的運動方式,散步時小腿肌肉的收縮能夠幫助靜脈血順利返回心臟。
四、按摩小腿:
飯後坐著看電視或聊天時,準爸爸可以幫準媽媽捏捏小腿和腳,以幫助預防和消除水腫。
五、進行適量運動:
如飯後進行一定程度的散步;坐一段時間就起來活動活動;常對腿部進行按摩也;若有條件,可常進行小幅度的遊泳;這些都有助於有效的消除孕婦腳腫現象。
六、飲食調理:
懷孕後由於身體調節鹽分、水分的機能下降,因此,孕婦要控制好鹽的攝入量,一般每日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克為宜。對於一些含鹽量較高的醃製品,應儘量少吃或不吃。另外,水腫與營養不良也有一定的關係,營養性低蛋白血症、貧血等也是準媽媽水腫的一個常見的原因,因此,在孕期也要注意攝入優質蛋白(如肉、蛋、奶及奶製品、大豆及豆製品等)及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等)。
1、控制攝入的水量
孕婦腳腫要控制每天攝入的水量,水量過度攝入會加重下肢浮腫的嚴重性,因此,孕婦要注意每天攝入水量不宜過多,適量即可。
2、少吃過鹹的食物
孕婦腳腫要少吃過鹹的食物,否則是會使得孕婦水腫的程度越嚴重,尤其是一些醃製類的高鹽食品,既不利於健康,也會使得水腫更厲害。
3、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孕婦水腫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優質的蛋白質有利於孕婦和胎兒的健康,而且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
4、多吃新鮮的蔬果
孕婦要多吃一些新鮮的蔬果,特別是有利水利尿功效的蔬果,可以加強體內的新陳代謝。
5、少吃難消化易脹氣的食物
準媽要少吃難以消化和容易引起脹氣的食物,否則若是引起腹脹便影響體內血液循環,這致使水腫更加嚴重。
小編的話:孕婦腳腫除了以上的五點注意以外,還可以根據飲食上來進行調理。有妊娠腳腫的準媽媽們可以根據調整自己的日常飲食來進行改善調理,比如:控制攝入水的量,一天之內不要喝太多的水,當然這跟一日三餐的食物食鹽量有關,如果你吃得清淡,一天下來自然是喝不到幾杯水(不出汗的情況下),但如果你吃得重口味,過於鹹的話,那肯定是喝水能到飽的程度,所以,這兩個方面都是需要嚴格把控的。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孕期知識庫)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